查看原文
其他

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1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详解

初中之友 2021-07-14

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知识点详解

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知识点详解

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课《雨的四季》知识点详解

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详解

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窃读记》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猫》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鸟》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动物笑谈》知识点详解初一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知识点详解


19.《皇帝的新装》


一、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等。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二、文体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通常离奇曲折,引人入胜,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鱼虫,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时代背景

18世纪末代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四、重点字词

炫耀  称职  愚蠢  

滑稽  狡猾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五、课文细读

1.本文课文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从题目看,你认为中心词是什么?

新装。


2.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主线)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围绕这条主线作者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新装的态度如何?

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小孩揭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

    

4.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有个皇帝喜欢穿新装,有两个骗子自称会做奇异的新装,皇帝上当,要骗子为他做新装。后来,皇帝和大臣去看新装,他们因为虚伪、愚蠢而赞美并不存在的新装。最后皇帝穿着并不存在的新装去参加游行大典,最后骗局被一个小孩子揭穿。


5.这篇文章共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

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皇帝爱新装成癖,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第2—4段):写骗子开始“做”新装。

第三部分(第5—22段):写君臣看织布,全面展现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

第四部分(第23—32段):写皇帝“穿”新装游行。

第五部分(第33—36段):写揭穿新装的骗局。


6.你认为文中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①一个愚蠢的皇帝。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布料,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②一个爱美的皇帝。他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得漂亮。

③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关心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想着如何穿得漂亮,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大臣们的谎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没有头脑。可见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④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他连自己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可见他是十分无能的。


7.“‘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这几句话可以看出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8.“‘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这句话中小孩子的喊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爸爸”为什么称孩子的是声音为“天真”的声音?


小孩是一个未经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因此,他的喊声表现出单纯,无私无畏。而“爸爸”的话是为了对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饰。


9.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你觉得皇帝、骗子、大臣、小孩,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昏庸、愚蠢、阿谀逢迎、虚伪、自欺欺。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

孩子: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10.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这些大人们居然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而小孩没有受污浊的世风熏染,还保持着一颗纯真、无邪、无私无畏的心,他敢于说真话。


11.当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抖,可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在事实面前感到恐慌。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是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资格做做皇帝;但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维护皇帝的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内心的怯弱和虚伪。


12.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情节的?

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13.本文主要表现哪些人物?集中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特点?  

主要表现的是皇帝和大臣、官员。  表现了皇帝的穷奢极欲、昏庸无能、愚蠢、虚伪和自欺欺人。表现了大臣、官员的阿谀逢迎,愚蠢和虚伪和自欺欺人。

14.本文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15.“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 

六、写作特色

1.想象手法的运用。

运用想象的手法表现中心意思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被安徒生想象成一个嗜新衣成癖,竟然“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怪人;

两个骗子设下的骗局,也被安徒生想象得非常奇特;

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老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他们的心理活动、言谈举止,作者想象得更是既丰富又严密;

至于童话的结尾,那个内心极度恐慌但又装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的皇帝,作者的想象又是那么合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2.夸张手法的运用。

本文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事物引向极端,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夸张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所描绘的事物加以夸大。


本文正是以皇帝的昏庸、虚伪和愚蠢,老大臣和官员们的腐朽愚昧、溜须拍马这些“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夸张的,因此就有了让人信服的效果。


皇帝、老大臣和官员们的丑恶表演虽然十分荒唐可笑,但只要想想他们的本质特点,就会觉得这些表演完全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规律。


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无情鞭挞和辛辣嘲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