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该如何评估”阳了“的后果?不可过分轻敌

周叶斌 返朴 2022-12-13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宏观上,新冠感染对身体的影响变轻了。但对每个个体来说,病毒感染的后果都是不确定的。直面并接受这种不确定,是为自身健康负责的开端和基础。



撰文 | 周叶斌


1病情因人而异
最近有很多报道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毒力降低,甚至堪比流感、感冒。目前科学界比较明确的证据是:奥密克戎毒株相对之前的德尔塔有明显的内在毒力下降。不过,当我们把这一结论延展到现实中时,还是需要谨慎。
无论是哪个病毒株,新冠病毒病一直是一个自限性疾病,绝大部分感染者都是轻症、无症状。一项2020年在武汉进行的血清学研究曾发现,当地6.92%的人具有针对新冠的抗体,也就是说他们有自然感染史[1]。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武汉疫情期间记录下来的病例数量,这表明,即使是毒力强的原始株,绝大多数人感染后还是无症状或轻症。
实际上,原始株时期,新冠无症状感染的比例已达到三分之一左右[2]。而一些奥密克戎时期的研究显示,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比例也在这一水平,不过年轻人中无症状比例更高,可能在40%-50%之间[3]。还有不少人属于“没想到自己是新冠感染”。因此,感染人群里大约一半的人如果没有检测,不会察觉到自己感染过新冠[4]
同时,奥密克戎感染者当中仍然有一部分会是比较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参考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新冠住院历史数据[5]
图1. 美国新冠住院人数变化
2021年底,奥密克戎BA.1病毒株在美国占据主导,2022年初达到高峰,此时美国新冠阳性住院人数接近15万人。即便是如今美国疫情已相对缓和,阳性住院人数仍在两万以上。
一些人认为,这些统计出来的阳性住院完全可能是由于其它原因住院,在医院做了检测,碰巧新冠阳性。那么我们再参考CDC的新冠死亡数据,这一数据来源于美国的死亡证明,必须将新冠列为死因或死因之一才被统计入内[6]
图2. 美国每周新冠死亡人数变化
由图2可见,2022年1月底2月初,奥密克戎感染在美国达到了新增死亡病例的高峰,这一峰值显著高于2021年9月末的德尔塔时期高峰。在整个2022年,基本每周美国均有超过两千人因新冠死亡,而这里面每一例死亡的原因都是奥密克戎感染。
我们需要认识到,奥密克戎毕竟是新冠病毒,虽然内在毒力较之前的德尔塔病毒株有下降,但这并不是说奥密克戎就一点都不危险了。之前英国的研究显示,奥密克戎相较德尔塔,感染后住院与死亡的风险只是下降到40%与30%,仍是不可忽视的[7]
具体到每一个个体来说,病毒感染的后果是不确定的。我们只能说,对于绝大多数健康年轻人来说,感染奥密克戎会表现为轻症甚至无症状,但我们不能打包票每个年轻人都如此。同理,对于高危老年人来说,也不是每一个感染了都必然重症,只能说整体风险比较高而已。
面对这样“既可能……又可能……”的数据,我们需要接纳自然存在的不确定性,学会权衡。较好的做法应该是:没必要特别恐惧新冠,但也不应忽视它的健康威胁。


2新冠感染的后果取决于什么?
一方面,每个新冠感染者的病情都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全球的疫情趋于稳定。如今每周全球新冠死亡人数已经稳定在一万例以下,是新冠大流行暴发三年来的最低时刻。而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新冠病死率更是非常低。即便是新冠感染与死亡率均为世界之最的美国,如今的病死率也比以往大幅下降。
这意味着宏观上新冠感染的后果变轻了。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如今人群的免疫基础变化了。一个病毒的致病表现不是由病毒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病毒与宿主互相作用的结果。就新冠而言,具体毒株的内在毒力固然会影响感染后果,但伴随着绝大多数人通过疫苗接种或过往感染,或多或少具备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病毒的致病性。
美国CDC在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德尔塔时期(2021年7-10月)到奥密克戎早期(2022年1-3月)再到奥密克戎晚期(2022年4-6月)三个阶段美国新冠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变化[8]
图3. 美国德尔塔到奥密克戎时期因新冠住院病人的病死率显著下降
图3清楚地显示,从奥密克戎早期到晚期,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大幅下降。这两个阶段的主流奥密克戎病毒株分别为BA.1与BA.2,内在毒力没有显著差异。病死率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疫苗接种与过往感染显著增强了人群的免疫基础。此外,在奥密克戎晚期,一些抗病毒药产量增加,在美国的使用更为普遍,也帮助减少了新冠感染的死亡风险。
宏观上,新冠感染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群的免疫基础;而在微观的个体身上,后果也受到个人免疫防护状态的影响。例如,香港的奥密克戎疫情中,80岁以上老人一针疫苗未打的情况下,感染病死率高到14.6%,而接种一针疫苗后病死率为7.15%,两针疫苗则为3.76%,三针疫苗为1.71%,四针为1.06%[9]
在类似的免疫基础之上,我们也要注意不同人群的感染后果不一样。同样是打过三针疫苗,香港20-39岁的病死率几乎为零,40-49岁也仅为万分之一,可70-79岁仍有0.23%、80岁以上仍有1.71%的病死率。其实,如今新冠的重症、死亡风险越来越集中到老年人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人之中。例如,美国2022年4-9月,新冠死亡病例中40%为85岁以上老人,而这一人群在人口中占比仅为2%[10]
如前所述,新冠感染的后果对个体而言是不确定的,没人能打包票说接种完疫苗后绝不会出现重症甚至死亡,哪怕受种者是非常健康的年轻人。但我们可以明确通过疫苗接种来最大程度限制感染的后果:接种过多针疫苗的人,重症的风险已经大幅下降,特别是健康年轻人,已不必对残余的风险过于紧张,不必再用影响日常生活的方式来防范病毒。


3

感染了奥密克戎会有后遗症吗?


感染了新冠病毒,真的能完全恢复吗?会不会有后遗症?
最近国内一些报道称奥密克戎感染没有后遗症,或者说因为后遗症没有明确定义,所以没法证实后遗症的存在。但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有欠妥当。
新冠后遗症,即新冠后综合征,确实至今仍未有严格的病症定义,一般是指新冠感染后一个月或三个月后,排除其它致病因素,仍然存在或新出现的症状。
以往我们对急性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有一种刻板印象:如果病毒从体内清除了,疾病就结束了。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看法越来越显得不符合事实。
以新冠病毒病为例,急性期往往在2-4周,一个免疫系统正常的人,感染后第4周,体内的活病毒就会被正处于高峰的免疫反应清除干净,很多症状也会缓解或消失。但这不代表所有症状都会消失——有些症状可能会延续,科学家也把感染后4-12周称为亚急性期。而12周以后,有的感染者仍会有症状,更接近于慢性疾病状态,这也是很多研究把新冠后遗症定义为“三个月后仍有症状”的原因。
对新冠后遗症的研究仍在不断积累,不过有个明显的趋势是:后遗症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与感染时的病情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因此,当人群的免疫基础完善,奥密克戎感染重症比例下降,一些研究也指向后遗症的风险在下降。
例如,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奥密克戎时期,感染者出现新冠后遗症(感染后一个月仍有症状)的风险为德尔塔时期的25%-50%[11]。当然,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远超过德尔塔,最后受到后遗症影响的人很可能比德尔塔时期更多。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奥密克戎的后遗症风险。
一些国家使用问卷追踪了新冠后遗症的相关数据。例如,美国CDC自6月以来一直定期开展一个网上的问卷调查,询问受调查者是否感染过新冠,以及是否有过后遗症或仍受后遗症影响[12]。从调查结果看,感染过新冠的成年人中,从6月到最近的11月,一直约有15%-20%的人报告仍受后遗症影响,占全美人口的7%左右。由于这项调查没有对照组,是否存在后遗症也是个人评估,因此所得结果未必是新冠特异的后遗症,也可能更多是疫情的整体影响结果。此外,从血清学调查来看,美国感染新冠的比例远高于调查中的感染比例,可见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感染过。再加上问卷回收比例仅在5%-6%,这些都会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不过,这些调查数据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疫情整体的影响(即使是在毒力下降的奥密克戎期)仍不可忽视。
类似的自述新冠后遗症比例统计还有英国国家统计局的跟踪调查。2022年7月的数据显示,两针疫苗后突破性感染的人群中,自述后遗症比例为4%(BA.1),比德尔塔时的9.2%下降了近一半风险;接种过3针疫苗,发生突破性感染,自述有新冠后遗症的比例约为4%。以上数字在德尔塔、BA.1和BA.2时期内变化不大[13]
另一项来自挪威的研究则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比较了奥密克戎与德尔塔感染的后遗症风险[14]。结果发现,相比未感染新冠的人群,无论是哪种毒株的感染者,在感染后14-26天的时间范围内,更可能出现疲劳、呼吸局促等新冠后遗症常见症状。两个毒株造成的后遗症症状也不尽相同,例如疲劳,二者风险接近,均比未感染者高30%左右;德尔塔感染者存在呼吸局促的风险要比未感染者高近70%,奥密克戎则为30%[14]
从这些研究来看,奥密克戎感染者毫无疑问还是要面对一定的后遗症风险,不应忽视他(她)们的健康诉求。
有些观点认为奥密克戎没有后遗症,所谓后遗症只是心理上的问题。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生理健康。这种看法给感染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不利于感染者的康复和生活。其实疫情导致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亚于直接的生理健康威胁。《柳叶刀》的一篇论文显示仅在疫情第一年,全球的焦虑或抑郁患者人数就增加了25%,而其中感染病例的增加或是封城等措施都是让心理疾病大增的最主要因素[15]。另外有研究显示心理方面的疾病或压力等因素也会增加康复者出现新冠后遗症的风险[16]
新冠后遗症最初就是大量康复者发声,反馈自己遇到的健康问题,如今学界也在不断的研究中证实这一健康问题的存在。面对中国今后可能有大量康复者的现实,中国的科研界、医学界乃至舆论都需要正视康复者们包括后遗症在内的健康诉求。
从之前新冠后遗症的研究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受后遗症困扰的康复者也在逐渐恢复。例如JAMA上一个基于120万名新冠感染者的研究显示在所有感染者中,12个月时有后遗症的比例从3个月时的6.2%下降到0.9%;即使是在ICU的患者,后遗症比例也从3个月时的43.1%下降到12个月时的20.5%[17]
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感染者可能会受到后遗症困扰的现实,并为他(她)们营造一个更有利于恢复的环境。

参考资料

[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1)00238-5/fulltext

[2] https://www.acpjournals.org/doi/10.7326/m20-6976[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321237/[4]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95246[5]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hospitalizations[6]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trends_weeklydeaths_select_00[7]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0462-7/fulltext[8] 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wr/mm7137a4.htm?s_cid=mm7137a4_w[9]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pdf[10]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science/data-review/index.html[1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0941-2/fulltext[12] https://www.cdc.gov/nchs/covid19/pulse/long-covid.htm[13] 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healthandsocialcare/conditionsanddiseases/bulletins/selfreportedlongcovidafterinfectionwiththeomicronvariant/18july2022[1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5240-2#Sec16[15]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1)02143-7/fulltext[16]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psychiatry/fullarticle/2796097[17]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97443


出品:科普中国

相关阅读

1  感冒了多睡觉,真的有用吗?

2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止痛药泰诺、布洛芬?

3  新冠感染者居家康复需要什么?

4  N95买不到怎么出门?试试DIY一个棉布口罩


近期推荐

1  防疫究竟是防毒,还是防病?

2  在贝尔不等式的诺奖之年,怀念贝尔的一生

3  有效性可疑,安全性堪忧,抗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是怎么上市的?

4  诺奖得主深陷论文图片造假漩涡,合理的图片处理应符合什么规则?

5  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诺奖得主卡尔·威曼的科学教育观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微信实行乱序推送,常点“在看”,可防失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