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莞,向“诺基亚时代”说再见

陈鹏丽 城市进化论 2020-09-09

 

对地处广深两城之间的东莞而言,“诺基亚”是个挥之不去的关键词。


3月25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南城街道周溪社区诺基亚厂房新型产业更新单元等7个更新单元划定方案批前公示》。据当地媒体报道,空置数年的诺基亚旧厂房将拆除重建,改造后项目将重点瞄准在孵企业产业化方向,打造东莞智造升级新兴引擎。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世界工厂”东莞,可谓始于诺基亚,终于诺基亚。


  • 1995年前后,手机巨头诺基亚落户,开启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大门,并很快成为东莞出口“第一大户”;


  • 到了2015年,以诺基亚东莞工厂关停为标志,包括万士达等众多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港台资企业开始停产……


曾经的“地标”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也见证这座城市从“制造”到“智造”的悄然转身。


变化


在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扎根”两年半的刘华(化名),眼看着这里慢慢崛起。


松山湖园区 图片来源:松山湖管委会官网


“中集、玖龙纸业、华为都相继有项目落地松山湖。”刘华说,松山湖的快速发展,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周边村子的变化,“像犀牛陂村,建了很多高楼,产业集聚给这里带去‘新生’”。


早在2013年,全球物流及能源装备巨头中集集团就与东莞签署合作备忘录。首期已投入使用的松山湖中集智谷产业园,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投资,耗资60亿元。紧接着,2014年,玖龙纸业落户松山湖。华为则在松山湖溪流背坡村专门打造了一个“欧洲小镇”。去年7月,华为2700多名员工从深圳搬迁到这里办公。


从地理区位看,松山湖紧邻深圳,是深圳产业外溢的重要受益者。除上述公司外,松山湖还吸引富士康、中软国际等一批高新企业陆续落户。2017年,蓝思科技东莞分公司在松山湖正式动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同年11月,三生制药在松山湖增资扩产,将松山湖基地升级为三生集团华南区总部。


与此同时,东莞市政府投资27亿元建设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机器人智能装备创新产业集群也在这里逐渐成型。到2016年底,已有156家机器人企业入驻松山湖。


松山湖GDP也随之水涨船高。2017年,松山湖GDP达386亿元,居东莞第6位;到2018年,据松山湖官方预计,松山湖GDP已达630亿元,仅次于虎门镇,跃居全市第二。以此计算,2018年松山湖GDP同比增长63%。


2017年,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50家,综合竞争力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升至第23位。松山湖的迅猛发展,让外界对东莞这个“世界工厂”,有了全新的认识。


转型


珠三角的发展乘着改革开放春风而起,东莞也迅速从一个农业县,摇身一变成为制造业重镇。20世纪最后十年,东莞的发展可谓到达鼎盛状态。一组概括性数据显示:全国服装1/5东莞造,全世界1/10运动鞋东莞造,全世界1/5电脑和手机东莞造……


然而,2008年全球经济陷入调整之后,东莞“低端制造”缺点开始加剧显现。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大批代工厂开始“逃离”东莞。根据东莞市商务局统计数据,2008年东莞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金额为244668万美元;到2017年末,这一数据已降至171970万美元。


东莞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位于东莞长安镇的本土上市公司劲胜智能,是东莞制造业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劲胜智能主要创始人和发起人、前董事长王九全,是从台湾到东莞的“创业大军”之一。2003年,王九全在东莞成立劲胜智能前身——东莞劲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2008年,王九全开始担任劲胜智能董事长,并于2010年将劲胜智能带上创业板。


当时,劲胜智能主业是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产品,即手机零部件生产商。2015年开始,由于人力成本上升等原因,劲胜智能敏锐察觉到,要通过外延扩张降低成本。由此,劲胜智能收购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100%股权。


到2018年下半年,劲胜智能将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产品生产制造业务抛弃,集中发力高端装备制造业。


劲胜智能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2018年更是首次出现负增长。“三星撤出中国,将生产基地搬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也导致劲胜近几年精密结构件加工业务营收下滑,使劲胜上下游企业及同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劲胜智能相关人士告诉城叔。


作为东莞制造业巨头,劲胜智能的转变,也代表了东莞制造业的方向。


差距


2018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9亿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发布,作为珠三角内紧随广州、深圳的第二梯队,东莞被寄予厚望。不过,不可否认,与大湾区内一线城市相比,东莞还有着不小差距。


东莞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经济体量看,广州、深圳GDP早已迈入2万亿门槛,深圳2018年更是正式超越香港,成为大湾区经济总量第一城。此外,佛山去年GDP也达到9936亿元,东莞要迎头赶上尚需时日。


再从人均GDP来看,据测算,2018年东莞人均GDP仅9.9万元,在广东省内排名次于深圳、珠海、广州、佛山及中山,不算太有竞争力。


与此同时,东莞还存在严重的“人口倒挂”现象。2018年,东莞常住人口834万人,但户籍人口仅211万人。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要靠“三驾马车”拉动一样,一座城市也是同样。在东莞汽车行业职业经理人张小虎(化名)看来,东莞的人口结构决定了其消费无法与广深相提并论。


他们(流动人口)不扎根的话,也就意味着对东莞的房产、教育等消费服务需求有限。比如像我的这些员工,都是人在这里,小孩在老家接受教育。


与此同时,东莞在教育水平上,与大湾区一线城市也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7年,广州共有83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6所;深圳拥有高校13所;而东莞高校数量仅为个位数——9所。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认为,大湾区城市中,东莞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好产业基础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但东莞和一线城市的差距,恰恰也是在制造业升级上——和广州相比,东莞产业腹地不够广;与深圳相比,东莞在投融资支持条件及政策开放度、相关服务业配套上,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不过,接下来,通过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专业服务人才流动等手段,东莞这些现存问题都可以进一步改善。” 张光南说。

 

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东莞转型的重要机遇。


根据《纲要》部署,珠江西岸的珠海、佛山将“扛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大任;东莞则与深圳一起,打造珠江东岸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群。


目前,东莞已在松山湖南部片区、大朗镇象山片区以及中子源片区规划落地53.3平方公里中子科学城。科学城地处“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将连接深圳,携手香港,共建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


中子科学城规划示意图 图片来源:东莞市政府官网


此外,东莞还在高标准规划打造83.2平方公里滨海湾新区。《纲要》提到,大湾区要发展特色合作平台,“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


2017年,中国最大集成电路企业紫光集团宣布拟在滨海湾新区投资1000亿元,建设紫光集团芯云产业城项目暨“紫光集团华南区总部项目”。2019年,总投资50亿元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也开始动工。


要在粤港澳大湾区脱颖而出,除产业等“硬件”建设要跟上外,互联互通与人文环境也不可忽略。


事实上,早在2018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就一改聚焦经济领域的传统做法,旗帜鲜明地聚焦“美丽东莞建设”。今年1月,东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再次提出,要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并明确实施城市品质提升等六大工程。


而作为《纲要》公布后首个即将投用的“超级工程”,虎门二桥将于4月2日正式通车,从广州到东莞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此外,东莞还将加快深茂铁路、莲花山过江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建设,加快广深第二高铁及始发主站规划和赣深客专东莞段、佛莞城际建设,开通穗莞深城轨,构建对接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


告别“诺基亚时代”的东莞,未来可期。


文字 │ 陈鹏丽


推荐阅读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厦门 成都 杭州 南京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

东北地区 关中平原

阿姆斯特丹 赫尔辛基 

西雅图 底特律 苏黎世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