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进化论

社会

“搅局者”上位,中西部工业第一省易主

安徽的“历史性跨越”蛰伏多年,安徽终于实现逆势上位。据《安徽日报》报道,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突破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9%,营收总量跃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就在2022年,安徽规上工业营收规模还排名全国第10位、中西部第4位。短短一年间,安徽就完成对四川、河南、湖北的反超,晋级“中西部工业第一省”。当地媒体评价,这是安徽的“历史性跨越”。安徽省经信厅厅长冯克金更直言,这标志着安徽厚积薄发,已迈入工业大省行列。从曾经踟蹰于“中部塌陷”之困,到如今领跑中西部工业经济,安徽的逆袭从何而来?眼下,差距尚未完全拉开,不少中西部工业大省正在转型升级中加快重塑竞争力,安徽“中西部第一”的宝座又能否坐稳?01位次跃升工业强则经济强。放眼全国,经济大省无一不是工业大省。规上工业营收作为工业企业效益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向来是反映工业经济实力的重要参考。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看,近年来,规上工业营收规模与经济总量全国前十强省份一直保持较高的重合度。除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常年位居第一梯队外,同属GDP十强省份的四川、湖北、河南等中西部省份也排名靠前。不过就在过去一年,一位来势汹汹的“搅局者”出现。2023年,安徽规上工业营收跑出8.9%的高增速,位列全国第三、营收规模前十强省份第一。凭借这一增势,安徽实现50875亿元的规上工业营收,营收规模排名完成“三连跳”,跃居中西部第一。安徽这一表现堪称逆势进阶。此前两年,安徽规上工业营收还排在全国第10位,与川、豫、鄂三省差距明显——2022年,其距离全国排名第8位、第7位的湖北、四川分别还有4700多亿元、5800多亿元,与排名第6的河南则相差超11000亿元。到2023年,安徽规上工业营收分别领先川、豫、鄂三省1530亿元、4423亿元、4939亿元,同时紧追排名前两位的福建、河北,大有赶超之势。由此,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11位、中西部第5位的安徽,超越一众经济总量排名在前的中西部省份,率先在规上工业营收上实现领跑。对于近年来安徽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就,当地多次用“转型逆袭”来形容。与不少工业大省相比,安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企业不到80家,年产值仅4.4亿元。在计划经济时期,安徽也不是国家重大项目布局的省份。回看这位“后进生”的上位路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无疑是制胜关键。据统计,2015~2023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2.4%提高到42.9%,实现大幅跃升。这其中,省会合肥与省域副中心芜湖的支撑作用不容小觑。当地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芜湖规上工业营收分别达12834.56亿元、7272.54亿元,其中芜湖增长17.8%,居安徽全省第一。也就是说,仅合肥和芜湖两城的营收规模就占全省近40%,成为安徽工业经济“加速跑”的核心引擎。02产业底气全省上下顶格支持的汽车产业,是安徽工业能级跃升的最大底气。图片来源:新华社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汽车业增加值增长33.9%,增幅创2010年以来新高,为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26.4%、居41个大类行业之首。同期,安徽汽车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迈上万亿元新台阶,4108户企业营收总量达1.15万亿元、增长28.5%。在汽车产量方面,安徽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汽车产量达249.1万辆,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48.1%;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居全国第4位,同比增长60.5%。而5年前(2018年),安徽汽车产量还仅有82.43万辆,排在全国第14位。高调喊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合肥,亦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亮出成绩: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位居全国前5,汽车总产量134万辆。目前,合肥拥有整车厂6家,集聚上下游企业500多家。频频被热议“起飞”的芜湖,则与合肥共同构成安徽汽车产业的“双核”。就在3月15日,安徽省委常委会现场办公首次聚焦产业、下沉企业,首站就选择了位于芜湖的奇瑞汽车厂区。更早前的全国两会,作为第一位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中外媒体的镜头前,回答了关于中国汽车怎样更好走向世界的提问。作为从芜湖走出的自主汽车品牌,去年奇瑞出口汽车93.7万辆,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汽车及零部件出口100.6亿美元、增长117.6%,以一己之力贡献了安徽出口总额的13.5%、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出口额的69.4%,是安徽第一大出口企业。数据还显示,奇瑞集团2023年累计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188万余辆,同比增长52.6%;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从产销数据看,奇瑞无疑是安徽汽车年产量迈上200万辆台阶的最大功臣。目前,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团、江汽集团、蔚来、合肥长安、比亚迪合肥、大众安徽、汉马科技等7家整车企业,上下游企业500多家,拥有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而能在几近白热化的产业竞争中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当地倾尽全力的战略布局。2023年,汽车产业被安徽确定为“首位产业”,先后召开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组建实体化运作的省汽车办等,推动力度可谓前所未有。也正是在这一年,安徽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安徽的位势已然改写。”当地媒体如此总结。03新兴引擎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产业格局在技术更迭中加速洗牌。反超上位之后,安徽能否稳住优势?图片来源:合肥日报(何希斌
3月22日 下午 9:59
其他

谋划十余年,中部大省“第二出路”来了?

离“水运强省”还有多远再造一条水路出省,湖南等了太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的全团建议《关于支持加快建设松虎航道的建议》中提到,“打通湖南省通往长江第二水路通道,促成湖南省松虎航道2024年底开工建设。”“一江一湖四水”的湖南,通航里程超过1万公里,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9.42%,仅次于江苏、广东,位列全国第三位。不过,要论及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等核心指标却远不及湖北、安徽、江西等周边省份,而核心掣肘就在于过分依赖城陵矶港,高等级航运网络尚未真正形成。松虎航道示意图
3月15日 下午 8:24
其他

“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又变了,下一个是谁?

攻擂容易,守擂难“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又双叒易主了。据深圳商报报道,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78万辆,增幅达104.2%。这一数据力压上海(128.68万辆)、西安(98.38万辆),夺得头筹。从2021年上海遥遥领先、2022年西安异军突起,再到2023年深圳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已是三度易主。眼下三足鼎立的局面还未稳固,后继者已是来势汹汹。光是长三角区域内,合肥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74万辆,增幅达190%,跃居第四;刚刚晋升“万亿之城”的常州,产量近68万辆,反超重庆、柳州,是前十中唯一一个非省会、直辖市城市。此外还有“黑马”跑出来逾350%的增幅。城市新能源汽车之争,某种程度上也是背后的车企之争。“你方唱罢我登场”,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互联网企业等各路豪强让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百花齐放,也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一些车企已经掉队甚至出局。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酝酿新的城市排位格局,淘汰赛已经进入枪响时刻。1“头把交椅”不好坐时间倒回到2022年,谁都没有想到原本乘用车基础最为薄弱的西安率先“突出重围”,新能源汽车产量破百万(101.52万辆),占全国份额达到14.38%。行业巨头比亚迪的支撑,被认为是西安“超车”的主要因素。凭借垂直的供应链体系和分散化生产基地布局,在当时,比亚迪相比特斯拉、“蔚小理”等车企,受到的冲击更小,有研究机构总结为“比亚迪大型躺赢现场”。不过好运没能持续太久,2023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5.7%至61.15万辆,反超西安,重新问鼎“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西安“超车”时与上海的差距不足3万辆,并未能形成压倒性优势。而上海,一方面拥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贡献。另一方面,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相比其他地区优势明显。当时的数据显示,上海拥有超过2000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以特斯拉为例,其上海工厂目前已实现零部件本地化率95%以上。比起西安的失落,更多人发现,“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战场已经转移至上海和深圳。其实早在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已达到87.47万辆,增长170.0%,仅次于西安和上海。不过在西安的异军突起之下,光芒一度被掩盖了。比亚迪“开拓者1号”滚装船抵达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
3月14日 下午 10:57
其他

冲刺千万,“人口增量第一城”易主?

增长极凶猛,省域却还是洼地在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全国人口已连续两年负增长。与此同时,区域人口增减分化趋势加剧,城市间的“抢人大战”愈发激烈。眼下,各地最新常住人口数据陆续公布,又一个人口增长“黑马”悄然上位——据合肥发布消息,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985.3万人,增量达21.9万人、较上年增加5万人。据“安徽交通广播”官微消息,这一增量位居全国26个万亿城市首位。这也意味着,合肥人口增量实现对长沙、杭州的反超,成为新的增长冠军。从被誉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到如今成为长三角新的人口增长极,作为后起之秀的合肥近年表现亮眼,堪称“强省会”的逆袭典范。然而,这个人口首位度达16.1%的省会城市人口猛增,却没能带动扭转全省的人口走势。数据显示,2023年末安徽常住人口6121万人,比上年减少6万人。这是安徽近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差?身处强手角逐的长三角,人口洼地安徽的新“磁极”又在哪里?1冠军易主吸引人才向来是城市竞争的重头戏。回看近两年各地的“抢人”成果,合肥的反超有迹可循。2022年末,长沙、杭州常住人口增量分别达到18.13万人、17.2万人,在全国GDP万亿城市中排名前两位;合肥以16.9万人位列第三。彼时,合肥人口增量只比长沙、杭州分别少了1.2万人、0.3万人。凭借这一增量,合肥总人口达到963.4万人,反超宁波,升至长三角第五位。仅仅一年之后,合肥就实现对上述两城的反超,以21.9万人的人口增量领跑万亿城市。在人口整体加速负增长的背景下,合肥这一成绩的“含金量”不容小觑。要知道,即便是一度蝉联长三角“人口增量第一城”的杭州,2023年人口增量也出现下滑,从上一年17.2万人减少至14.6万人,保持多年的人口强劲增势明显减缓。具体来看,合肥一年超20万的新增人口从哪里来?首先,在人口自然增长方面,尽管是以年轻化为显著特征的大城市,但合肥也和大多数地方一样呈现自然增长率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自然增长人口1.8万人,自然增长率1.82‰。对比上一年,其自然增长人口为3.4万人,自然增长率3.58‰,下降了1.76个千分点。而去年杭州自然增长率为1.3‰,自然增长人口约1.6万人,也比上年减少了1.1万人左右。这么对比,合肥、杭州在人口自然增长方面差距并不明显。换句话说,在同样面临自然增长人口减少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增长成为合肥得以反超的关键。数据显示,在合肥21.9万的人口增量中,迁移净增长人口就有20.1万人,占比高达91.8%,较上年增加6.6万人。由此,继上一年反超宁波之后,合肥2023年常住人口总量再度甩开温州,晋级长三角常住人口第四城,也成为目前长三角城市中最接近千万常住人口的一个。2“洼地”待解逆势猛增之下,合肥的人口首位度一年间从15.72%升至16.1%,省会城市人口集聚度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安徽全省的局势却不容乐观。安徽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21万人,比上年减少6万人。同期,在向来有人口“收割机”之称的长三角,除安徽之外的另两个省份——浙江和江苏,不仅仍保持人口正增长,增势还不降反增。其中,浙江常住人口增量从上一年37万人升至50万人,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江苏增量从10万人增长为11万人。更显反差的是,就在2022年,安徽以14万人的常住人口增量拿下全国第二的位次。仅一年之后,该省就迎来近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也是长三角浙苏皖三省中,唯一负增长的省份。从具体数据看,安徽去年自然增长率为-2.11‰,明显低于全国水平(-1.48‰),自然增长人口约为-12.9万人,比上年的-5.7万人明显下滑。如果扣除自然人口负增长,其迁移流入人口约6.9万人,相比上年近20万的流入规模减少了一半以上。眼下安徽的处境,可以说是上述两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内在也不无联系。作为曾经的劳务输出大省,安徽一度被称为“包邮区”最大的人口蓄水池,本地人口曾常年被长三角其他省市虹吸。近年来,在人口流动整体从省际转向省内以及当地鼓励返乡回流的努力下,局面已有所改观。当地媒体报道,自2013年首次出现外出人口回流现象,安徽已连续十年持续回流。其中,仅2022年农民工回流就有120万人。不过,仔细梳理安徽省统计年鉴里的相关数据,仍有不少问题值得关注。比如,2022年,安徽全省16个地级市中,除合肥、芜湖、宣城外,其余13城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中,流向省外的比重都高达50%以上。同期,在安徽流向省外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中,浙江、江苏、上海为主要流向地。3
3月13日 下午 9:11
其他

都在“死磕”高校,中部第一省换赛道了

狂建实验室,平均1年8家中部经济第一大省河南,又有新动向。去年“全国新增61所高校,河南一省瓜分两成增量”的消息,让不少人感叹于河南的努力。今年开年,各地“疯狂建大学”的浪潮再起,广东、浙江等大省表现积极。而眼下,河南似乎又将重心转移到“省实验室”——2月28日,蓝天等4家省实验室和中原人工智能等5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揭牌仪式举行,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为新一批省实验室和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河南对于省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重视可见一斑。自2021年7月拉开省实验室建设大幕,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河南省实验室已扩容至20家,数量在广东、山东、湖北、浙江等一众经济强省中“后来居上”。对于“高教洼地”河南而言,省实验室组团出道,将带来怎样的变量?1
3月1日 下午 8:50
其他

串联中部两省,又一新枢纽​“上位”?

一波三折,开工在即从中西部至东南沿海,我国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一渝长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长赣高铁”),算得上全国高铁网中进展较为缓慢的路线。这条大通道十年前就开始谋划,推进起来却一波三折,一直没有实质动工。眼下,项目终于有了新动向——江西省2024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十百千万”工程动员大会明确释放信号,长赣高铁江西段将计划开工建设。随后,长沙市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引资大会也明确,将力争长赣高铁3月开工建设。长赣高铁启动建设,意味渝长厦横向大通道全线动工,这将对沿线地区带来哪些影响?一种说法是,沿线最大赢家或是长沙。当长赣高铁为“米”字形高铁画上关键一捺,长沙也有意借此冲击“中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有武汉和郑州在前,长沙能否如愿赶超?1波折根据规划,长赣铁路正线总长约429.48公里,江西境内297.35公里,湖南境内线路全长132.1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后,湘东、赣西南之间多了一条斜向通道,使得长沙至赣州的时空距离由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长沙至厦门由7小时缩短至约5小时。图片来源:浏阳发布这条备受瞩目的线路,要实质动工却一波三折。项目被纳入《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但在整个“十三五”期间都没能如期开工,直到2022年10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才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23年8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受理。有业内人士认为,资金压力是原因之一。长赣高铁工程投资估算总额846.23亿元,铁路建设基金、湖南省、江西省和银行贷款的出资比例,分别为15.75%、19.71%、34.54%、30%。可见江西的出资份额占最大头,需承担近300亿元。考虑到江西段途经的主要是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筹融资对江西和沿线城市来说都是不小压力。2024年江西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表示,江西在力争长赣高铁开工建设之余,还要兼顾推进昌九高铁、瑞梅铁路的建设,资金安排的难度进一步提高。此外,因为江西段里程更长、沿线的环境更恶劣,还需要解决更多的地质问题。对湖南而言,问题同样棘手。当比长赣高铁更晚获批可研报告的潍宿高铁、合武高铁都已通过环评甚至招标了,有网友向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咨询,长赣高铁为何迟迟没有动静。这才爆出,长赣高铁环评处于中止状态。官方并没有给出直接原因,但根据长沙市长赣高铁环境影响公众座谈会会议纪要公示,由于线路经过市区,沿线公众担忧振动大、噪音大等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投诉和纠纷。不过,高铁项目在应对环评中止方面,也有解决先例。此前贵南高铁项目引入南宁东站段原设计方案穿越南宁市多个小区地块,并需要拆迁一座小学,受到附近小区业主诸多投诉环评中止。线路方案进行了重新研究,最终采用了对南宁市城市规划影响较小、距离城市居住用地距离大于200米的采空区边缘方案。如今湘赣二省高调宣布力推项目建设,这一次长赣高铁能否如期动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尊文向城叔表示,从目前动作来看,江西、湖南均把长赣高铁作为拉动效益明显的重大项目来推进,应该会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保障。2联通如长赣高铁启动建设,意味着八纵八横高铁网的渝长厦横向大通道全线动工,湖南、江西与福建间的高铁线网将进一步织密。图片来源:湖南日报“湘伴”公众号“湖南、江西都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省份,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中央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这就是融合发展很好的一个通道。”秦尊文指出,作为渝长厦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赣高铁在完善全国路网方面意义重大。长赣高铁70%里程在江西境内,特别是历来发展不足的江西西南部,众多小城是受益最多的赢家。该线路自长沙西站引出,向东南先后经过的湖南浏阳,江西上栗、莲花、永新、井冈山、遂川等地,都属于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对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也很有意义。对于湖南来说,长赣铁路的关键作用之一,则在于借其形成长沙至深圳新的高铁通道,加强与深圳的进一步连通。根据长赣铁路可研报告,长赣铁路引入赣州枢纽拟采用正线接入赣州西站,联络线新设赣州北站。赣州北站主要办理长赣厦方向通过列车作业,赣州西站主要办理长赣深方向列车作业。图片来源:摄图网500564061就湘赣两省间的联系而言,秦尊文认为,先有沪昆高铁连接两省省会,长赣高铁又构成了湘东、赣西南间的新通道,把江西省域副中心赣州在内的西南部城市和湖南连接起来,有利于促进长江中游地区的协同发展。整体上看,长赣高铁沿线城市除长沙外,经济体量都较小,特别是中间地带,垫底的萍乡市2017年GDP才破千亿元。因此,借长赣高铁辐射和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十分重要。但有趣的是,关于长赣高铁,坊间讨论还集中在“谁吃亏了”。一种声音是,线路未经过南昌,削弱了江西省会的交通枢纽地位,江西西南地区也会被长沙虹吸。对此,秦尊文持不同意见,他认为,“高铁贯通后,这些地区可以同时接受南昌、长沙的双重辐射。”对于湖南,质疑声主要是株洲、湘潭没有被辐射。当然也不乏反驳的声音,当下,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联络线正在规划,湘潭北站、株洲西站可以分别通过沪昆、京广高铁和相关联络线从黄花机场、浏阳进入东部省份。在长株潭一体化战略下,长赣高铁也会吸引东部的企业和个体来株洲、湘潭。3追赶但说到底,作为线路上唯一的万亿城市,长沙或许才是长赣高铁建成后的“最大赢家”。长赣高铁在长沙设有三个站点,分别位于长沙市区、黄花机场和浏阳市内,不仅让浏阳迎来高铁时代,也让黄花国际机场实现空铁一体化。“以后黄花机场不管是进长沙市区,还是往江西西南部走,都非常方便”,在秦尊文看来,长沙由此完善了中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借长赣高铁,长沙还抱有更大的“野心”。目前,过境湖南的高铁大动脉有两条,一是纵贯南北的京广高铁,二是横穿东西的沪昆高铁,两条线路在长沙十字交汇。长赣高铁,又为长沙“米”字形高铁网画上关键一捺。长赣高铁修建后,渝厦、京广、沪昆三条高铁大动脉交织下,长沙与京津冀、沪宁杭、粤港澳、川渝城市群、海西经济区等区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往来加速流动。当地媒体认为,长沙有望借此成为“中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现阶段,谁是中部城市高铁枢纽?城叔梳理了中部6个省会城市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间的高铁通达度,以及3小时、5小时内可通达的重点城市数量。综合来看,郑州在中部高铁通达度上领先,武汉紧随其后。长沙与合肥、南昌同处第二梯队,彼此各项数据在伯仲之间。秦尊文认为,围绕中部高铁枢纽的竞争,未来沿江高铁建好后,武汉或许能与郑州争雄。而前有武汉和郑州,长沙作为“后起之秀”,在向“米”字形高铁迈进过程中可以逐步缩小差距,但近期赶超进位有难度。当然,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接合部”,湖南区位独特。秦尊文表示,长沙向北可以融入长江经济带,向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条件优越。可以预见,在串联长株潭、沟通东西南北的轨道网络成型后,长沙在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巩固。谁是中心城市、首位城市,最终要由市场说了算。当一个个“米”字形超级高铁枢纽“你追我赶”,更重要的是,谁能真正帮助区域经济更有效地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
2月29日 下午 8:42
其他

再造一个“湾区”奇迹,这次轮到北方了?

谁能撑起中心“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站上万亿GDP新起点,烟台划定新目标。环渤海地区位于东北、西北、华北的接合部,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更是一度被视为重振北方经济的关键,被不少专家学者建议纳入高层规划。国家发改委原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曾表示,想要解决南北经济差异过大的问题,不可能把整个北方作为政策的着陆点,而是必须在北方选发展条件最好、发展基础最牢固、创新开放条件最好的地区,“这个地区就是环渤海湾地区”。眼下这里正迎来城市能级密集提升的关键期。刚刚完成万亿级跃升的烟台,是继2020年的济南、西安之后,北方又一座“万亿之城”。随着烟台的晋级和唐山、大连的跃跃欲试,一度沉寂的北方城市迎来新机,而这三城均处在环渤海区域内。不难看出,烟台的新定位展现出其对未来发展大势的判断。然而此番高调瞄准“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目标,烟台的底气何在?随着区域内重点城市在全国版图中加速崛起,环渤海湾又能否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乃至再造一个“湾区”奇迹?012023年,烟台以10162.46亿元的经济总量,历史性迈上万亿新台阶。至此,烟台不仅成为北方地区首个GDP超万亿的地级市,经济总量也在环渤海13座地级以上城市中仅次于直辖市天津,位列第二。这无疑为其瞄准“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目标增添了底气。图片来源:摄图网501707860从山东“三核”城市走向环渤海中心城市,这也透露出烟台在全国寻求的“新坐标”。而在这一关键节点锚定城市新方位,显然离不开省市层面多维度的考量。公开报道显示,山东省政府去年10月批复的《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首次提出2035年烟台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用当地媒体的话说,这是“省政府赋予烟台的新期望和新发展机遇”。也是在这一年,山东省GDP增速跑赢全国、首次突破9万亿元,再加上万亿级城市上新,这个过去被打上传统产业标签的北方经济大省,似乎已熬过了“大象转身”的转型阵痛期,再次迸发高速前进的新动能。在此背景下,山东也亟需向外寻求区域联动发展的新引擎。而“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促使其将目光投向环渤海地区。图片来源:大众网威海此前,山东媒体就曾分析指出这一区域的潜力空间:环渤海经济圈有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中南三个城市群,大中小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4;GDP占到全国GDP总量的近1/4……在南强北弱的态势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经济难得的亮点。其中直言,“条件、资源、实力,都决定了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经济重振雄风的关键。”眼下,无论从山东自身发展还是区域崛起角度看,拥抱这一发展机遇再度迎来窗口期。作为新晋万亿城市的烟台也有着同样的迫切需求。有观点分析,尽管山东层面明确表达了烟台与青岛联手成为胶东半岛率先发展双引擎的意愿。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相当高。目前来看,烟台更愿在渤海湾建立自己的存在感。某种程度上,推动烟台融入环渤海地区,或许也将助力突破胶东半岛一体化的瓶颈。据公开报道,烟台相关部门此前曾建议,结合跨渤海海峡通道建设,规划预留一条自辽东半岛途经烟台,并继续南向至青岛、日照的高速铁路,该线路可有效连接环渤海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再加上热议已久的环渤海高铁等,这些通道一旦打通,烟台将成为连接几大热门区域的关键节点,迎来极大利好。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提出,“要主动融入渤海湾、全面衔接大战略、积极推进渤海大通道,加强与环渤海城市的协同联动”。这也意味着,环渤海地区的协同发展有望得到进一步推进。02然而,作为经济体量刚刚破万亿、排名山东省内第三的烟台,要够格撑起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仍然难度不小。目前来看,渤海沿岸主要城市中,天津、烟台、唐山、大连实力靠前。也就是说,此番烟台官宣“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目标,颇有追赶天津的意味。就整体实力而言,尽管和天津同在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列,但相比基础雄厚的直辖市天津,作为“后起之秀”的烟台虽然在经济规模、工业、投资、进出口等多个领域表现出较强增势,但在体量基数上仍存在明显差距。数据显示,2023年,天津GDP16737.30亿元,比上年增长4.3%,烟台GDP为10162.46亿元,增速6.6%。其中,天津、烟台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982.62亿元、4278.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486.15亿元、5187.98亿元。具体来看,目前烟台三产落后天津的差距在5300亿元左右,二产则仅差1700多亿元。在此基础上,烟台近年在工业和制造业上频频发力,大有做大增量赶超突围之势。不过,由于地理区位、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相似度较高,烟台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仍不可避免面临与天津的“同题竞争”。以绿色石化为例。石化化工一直是天津和烟台的重要支柱产业。此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天津南港工业区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这也成为天津多年来的努力方向。就在近日,烟台官方明确将聚焦“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目标,并计划到2026年末,三大化工园区新增投资突破4000亿元,产值超过5000亿元。面对更高目标下的“贴身”竞逐,烟台也在寻求突破口。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烟台的乙烯、丙烯和芳烃三大化工基础材料产能已具备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能否进一步突破产业创新链,事关烟台化工产业的未来发展。在当地看来,万华化学在这一方面作出了示范——作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其在突破MDI垄断性技术后,业务延伸至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所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生活家居、运动休闲、汽车交通、建筑工业、电子电气、个人护理和绿色能源等。03不只烟台,近年潍坊、唐山、大连等地都曾释放融入环渤海地区的积极信号。比如,此前潍坊在“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在“十四五”期间,要推动潍坊成为环渤海区域性海洋经济中心,带动潍坊市经济重心向海发展。有关推动该区域发展升级、构建环渤海大湾区等建议也被多次提出。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民盟中央就曾建议将环渤海地区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议提到,“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将环渤海地区一体化提升到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同样的国家战略层级……打造我国北方区域协调发展新高地。”如今,随着包括烟台在内的沿岸重点城市加速崛起,环渤海地区能否如愿迎来新一轮发展红利?从区域协同发展维度看,环渤海地区存在不少短板。上述民盟中央的建议中指出,“与当前国内外日益增强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问题包括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跨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港口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区域间关联合作体制机制亟待建立等。按照民盟中央的构想,推动环渤海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短期看,有利于解决环渤海地区城市单打独斗所带来的产业布局无序、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问题;长期看,可以通过构建世界级湾区城市群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为“一带一路”及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图片来源:摄图网500751699世界级的湾区,首先必须要有优良的海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坐拥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东莞港等多个港口,共同构成了一个世界级的港口群。早在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推动青岛港和日照港、烟台港等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港。去年7月,国家相关规划中也提到,山东沿海港口群与津冀沿海港口群、辽宁沿海港口群协同合作,共同打造环渤海世界级港口群。就在上周(2月22日),烟台举行2024
2月28日 下午 10:35
其他

“洼地”崛起,人口增量第一大省稳了?

“铁三角”补上缺口近期,各省份常住人口成绩单陆续出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份陆续公布2023年人口数据,包括浙江、海南、贵州、山西、重庆、广西、甘肃、青海等。其中,浙江、海南、贵州实现人口正增长。此前浙江已经连续两年拿下“人口增量第一大省”,而在目前公布数据的省份中,浙江继续稳坐这个位次。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6627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具体来看,杭温甬“铁三角”的支撑越发强劲——杭州、温州、宁波人口增量分别为14.6万人、8.2万人和7.9万人,合计贡献全省增量的60%以上。在杭甬的映衬下,温州一直被视为“塌陷”的一角。作为长三角区域内最接近千万人口能级的城市,温州过去多年人口优势持续收窄。而今时隔七年,其人口增量再次超越宁波,让当地倍感“振奋人心”。随着温州、宁波的强劲增长,当地媒体直呼“浙江即将有三座‘千万人口’城市”,温州、宁波均具备在三至五年内“冲线”的底气。温甬之外,还有哪些城市有机会冲击“千万人口俱乐部”?“铁三角”逐渐牢固,能否帮助浙江坐稳“人口增量第一省”?1浙江“狂吸”人口作为第一资源、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是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全国人口持续负增长的背景下,各地对于人口的争夺更趋激烈。在公布人口数据的10个省份中,西部地区的甘肃、重庆和广西常住人口均较上年减少20万人以上;东北地区公布数据的吉林和辽宁虽然改变了持续十余年的人口净流出局面,但受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常住人口仍然呈现负增长。与此同时,浙江、海南和贵州常住人口迎来正增长,成为阶段性赢家。2023年末,海南、贵州常住人口分别为1043万人、3865万人,较2022年末增长约16万人、9万人。而浙江则继续开启“狂吸”模式——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6627万人,与2022年末常住人口6577万人相比,增加50万人。2023年全省出生人口为38.3万人,死亡人口为44.0万人,自然增加人口为-5.7万人。出生率为5.80‰,死亡率为6.66‰,自然增长率为-0.86‰。自然增加人口-5.7万人,意味着全省2023年新增跨省净流入人口为55.7万人,也更能体现出浙江强劲的人口吸引力。在此之前,浙江2021年、2022年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72万人、37万人,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浙江人口增长亮眼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浙江对外地人有包容性,很多外地人愿意到浙江来安家落户,而当前浙江对外地人落户的政策也在逐步放宽,所以常住人口有所增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城叔。这几年人口增量第一省的争夺主要在粤浙两省。去年8月,浙江省统计局在《浙江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中指出,2017-2019年,浙江人口净流入量分别为31.3万人、49.0万人和84.1万人,其中2017年和2018年列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2019年居全国第一。人口净流入的不断增加,说明浙江吸引了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大量劳动力就业。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的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包括安徽、河南、贵州、江西、四川等。今年浙江“新春第一会”,聚焦人才强省建设,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即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的工作目标,更是传递出浙江对人才引育的重视。数据显示,2023年,在浙省外劳动力新增100万人,新增技能人才85.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9万人。2023年,浙江全年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125万人,引进博士11267人。在新一轮“人口争夺战”中,浙江既着眼于优化户籍政策和公共服务,吸引更多人口聚集,又不断强化人才引育力度,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是“狂吸”模式的核心逻辑。2“三角”支撑从城市维度而言,浙江11个设区市常住人口已经连续两年全部实现正增长,过半设区市2023年常住人口增量与2022年相比增加至少1倍,其中丽水市的增幅达1200%。杭温甬“铁三角”仍是浙江开启“狂吸”模式的核心支撑。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末杭州、宁波、温州常住人口分别为1252.2万人、969.7万人、976.1万人,占全省的48.26%;三市人口增量分别为14.6万人、7.9万人和8.2万人,贡献全省人口增量的61.4%。这也与浙江的经济地理格局大体一致。去年,杭州GDP达20059亿元,成为中国第八座“两万亿之城”,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均在省内独占鳌头。而宁波、温州经济体量分别达16452.8亿元、8730.6亿元,人口总量也分别位居全省第三、第二位。温州曾是全省最有希望第一个成为人口千万之城的城市,早在2010年,温州常住人口就已突破900万,是浙江人口第一大市。但受制于产业转型较为缓慢,过去十余年温州一度被视作“铁三角”中失落的一角,经济总量跟杭甬差距持续拉大,人口总量也被杭州超越、被宁波追赶……而今,时隔七年温州以8.2万人的人口增量超越宁波,自然意义非凡。过去五年中,宁波的人口增量分别为17.9万人、12.6万人、12.4万人、7.4万人和7.9万人,占全省人口增量比重分别为17.55%、13.55%、17.22%、20%和15.8%,份额相较五年前下降1.75个百分点。而温州人口增量分别为3.9万人、2.6万人、9.2万人、3.4万人和8.2万人,占全省人口增量的份额分别为3.82%、2.80%、12.78%、9.19%和16.40%,份额相较五年前上升12.58个百分点。在新一轮“人口争夺战”趋于激烈的背景下,温州人口的强劲增长补上“铁三角”缺失的一角,成为浙江坐稳人口增长第一大省的关键变量。外来人口流入是温州人口主要增长点。根据公安部门的数据,2023年末温州市在册流动人口达到422万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温州通过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了人口增长。有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温州市规(限)上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52.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增幅高出全省0.8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数为83.8万人,增长了3.4%。随着浙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人跟产业走”“人随产业来”的趋势越发明显,而杭州、宁波、温州三座产业强市逐步成为人口增长的绝对重心,也是支撑浙江保卫人口增量第一大省的“三角”支撑。3“千万人口”城市“人口有富集效应,当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城市需求带来的就业增长会吸引大量新人口涌入城市,从而形成人口增长循环”。在盘和林看来,这是各地竞逐“千万人口”城市目标的重要因素。聚焦长三角地区,2022年常住人口达到950-1000万人之间的城市共有三座,分别是温州(967.9万人)、宁波(961.8万人)、合肥(963.4万人),而今温州、宁波常住人口分别达到976.1万人、969.7万人,合肥则官宣“实有人口1253万人”。继续冲击“千万人口”城市,温州、宁波接连祭出大招。2月19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动员全市上下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冲刺“双万”城市,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所谓“双万”,即万亿级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图片来源:温州日报2024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要探索建立温州“学子码”,开展“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对接系列活动,新增全职顶尖人才5名、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40名,引育大学生12万人以上。高水平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开工温州技师学院扩容工程、市公共实训基地,培育技能人才8万人以上。这也是宁波冲刺“双万”城市的重要抓手。2月21日,宁波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创新实干奋进年”,发出让宁波成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首选地的号召。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宁波同步部署实施了战略人才引育专项行动、甬商扶持壮大专项行动、“工匠出彩”专项行动等“十大专项行动”。其中,宁波将健全“一把手”储备机制,探索建立聘任制公务员机制;创新顶尖人才举荐、“揭榜挂帅”等人才选拔机制,到2027年宁波目标新培育科技领军人才220名,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左右、顶尖人才40名左右。合肥的攻势同样迅猛。依托“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的产业基底,合肥对产业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2024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人才聚集的强磁场,力争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家左右、新招收博士后突破1000人,新认定高层次人才5000人左右,培育高技能人才4万人以上。而在长三角地区以外,常住人口处于950-1000万人区间的,还有广东佛山。2022年佛山市常住人口为955.23万,与2021年相比,减少了6.03万。这是佛山常住人口自本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佛山常住人口规模缩减的这一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减少27.2万人,省外流动人口减少69.2万人。广东省统计局官网刊文解释称,这是在2022年广东疫情散发多发的因素影响下,省外流动人口暂时回流返乡的阶段性现象。眼下广东2023年具体人口数据还未公布。但不久前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全省“有1.27亿常住人口”,相较2022年末广东常住人口约为1.266万人。随着广东人口不断回流,浙江想要继续坐稳人口增量第一省的位置,还需要更多的谋划。文字
2月27日 下午 9:42
其他

掉队的“西北第二城”,拿什么争?

经济排名被反超,强省会是出路吗在西北地区,谁是第一城毫无争议,但谁是第二城说法不一。目前来说,有实力争选西北第二城的城市包括甘肃省会兰州、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宁夏首府银川、陕西经济第二大城市榆林等。这当中,最憋屈的当属兰州,2000年兰州与西安的GDP仅相差300多亿元,时至今日差值已是8500多亿元。不久前,兰州市召开强省会大会。按照兰州的时间表,到2027年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达到35%以上、常住人口超过500万人。省会强,则全省强。去年甘肃也曾推出强省会行动,彼时坊间称,颇受争议的“西北第二城”终于要醒了。但2023年度经济数据显示,强省会战略力挺的兰州增速却只有4.4%,不仅低于甘肃全省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经济体量被老对手呼和浩特再度反超。此时再提强省会,甘肃和兰州的急切之情不言自明。深挖兰州失速的原因,核心是受低位运行的工业经济拖累。此次兰州强省会大会强调,要“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强省会的最大增量”。面对稳增长的压力,产业偏重、偏传统的老牌工业城市兰州,能否如愿度过转型之痛?1易位横向对比全国27个省会城市,除开暂未公布数据的南昌、乌鲁木齐,兰州2023年经济增速处于后半段,仅高于南宁、太原、昆明和哈尔滨,这也导致兰州经济体量被紧随其后的呼和浩特反超。作为公认的“弱省会”之一,呼和浩特经济增速从2013年跌破两位数后震荡下行,曾连续多年跑输全国大盘。2023年初,内蒙古发布关于支持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喊话“强首府”,最终呼和浩特以10%的经济增速在省会城市中一马当先,时隔五年GDP总量再度反超兰州。实际上,“十四五”期间,“强省会”一词频频现身中西部省会城市的发展战略中,长沙、郑州等城市也由此迎来风口。有专家学者认为,对于资源和政策相比东部天然处于劣势的中西部省份,借强省会战略用有限资源打造一个“最能打”的城市避免被虹吸,是无奈之举也是不多的出路。同样提出强省会战略,对于2023年兰州经济失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宝通认为,甘肃实施强省会战略的思路是正确的,问题出在兰州自身。“西部城市的比较优势是资源,哪里有资源哪里就发展快。”张宝通提到,占据了能源资源的西北城市榆林、鄂尔多斯、包头,近年来经济增速都比各自省份的省会城市快。兰州则相反,其工业结构一直是以资源依托为主的国有重化工产业结构,随着我国石化产业向沿海转移,兰州聚集了兰炼、兰化等石化企业的资源优势化为乌有。作为西部很多城市的典型代表,兰州的失意并不是个例,只是它下滑速度令人扼腕。对比同处西北区域的西安,“十三五”期间GDP增幅达到3762.82亿元,而兰州仅增长622.77亿元,西安的增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兰州”。图片来源:摄图网501111010改革开放之初,兰州经济总量列全国第18位,到2022年掉落至第97位,已处于全国百强城市末位行列。甘肃要强,兰州作为省会则必须强。此次兰州市强省会大会指出,当前兰州必须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老工业基地勃发新发展动能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按照甘肃和兰州划定的时间表,到2027年兰州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35%以上、常住人口超500万人。2补强一般来说,30%是经济首位度的基准线,超过30%被认为是强省会的标志。2018年,兰州经济首位度曾达33.14%,为近15年最高,较35%的强省会目标仍有差距。更严峻的是,兰州目前还没能止住首位度的下滑,在2022年跌破30%临界线后,2023年再度下行,由29.85%进一步跌至29.39%。人口上看,甘肃省统计局此前通报的2023年全省主要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465.48万人。其中,省会兰州市常住人口为442.51万人。考虑到兰州人口增速放缓和全国人口负增长的态势,要增至500万人难度不小。经济和人口增长,归根结底要靠产业。此前甘肃曾自我剖析,全省都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我省作为资源型省份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十分紧迫”。省会兰州的压力,更为明显。2022年兰州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均出现负增长。到2023年,上述前两项数据堪堪止跌,增速分别为0.4%、0.2%,远低于甘肃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则呈现加剧负增长的态势(-7.4%)。对比其他西北省份省会,兰州1120.6亿元的二产增加值,落后银川逾180亿元、呼和浩特近220亿元。兰州当地专家指出,同全国相比较,兰州综合科技实力提升渐行渐缓、工业所占份额渐行渐小,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相对滞后,目前“兰州不缺商业、贸易、文旅,真正缺的是工业和实体经济。”在张宝通看来,“带头大哥”兰州失意的同时,庆阳等甘肃其他资源型城市发展势头很好,整体来看,2023年甘肃6.4%的经济增速在全国各省中排名靠前。张宝通认为,兰州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分配中心,而非要素聚集和创新中心,是兰州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他建议,兰州转变思路,发挥省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物流中心的优势,为省内其他城市做好支撑,从而带动全省更好地发展。3变量今年是兰州推进强省会行动的全面发力之年,“不进则退、慢也是退。”此次兰州强省会大会强调,要“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强省会的最大增量。”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交汇点。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地方都在谋划建设新大学,而常住人口400多万人的兰州,坐拥以中国科学院“一院三所”为代表的1200多家科研院所、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34所高等院校,资源非常可观。图片来源:摄图网501232301不过资源优势与创新优势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以人才培养为例,2020年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曾坦言:受经济和地域等因素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之初这些年,人才流失成为兰大的突出问题……几乎同一时间,兰州理工大学有关负责人也向媒体提到了兰州本地大学人才流失的现象,并表示,“大部分流向北上广深以及东部省区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且大多是在西部地区培养成长起来的高层次人才。”对此,《光明日报》曾评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来都是推动人才普遍流动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人才的缺少导致一地的发展落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一地经济社会发展落后,遏制了对人才的需求。”换句话说,要改变引人难、留人难局面,除了高校自身的努力,关键还在于城市的发展。眼下,兰州已出台《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兰州市贯彻落实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政策举措,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时,持续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实施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项”,引才住房补贴覆盖支持全市111家重点企业,提出加强引进人才持续培养9条措施,吸引青年人才在兰州就业创业。“就创新能力而言,我国东部强于西部、南方胜过北方,西北地区则是最弱的。”张宝通坦言,西北城市单靠创新很难追赶其他地区,还要因地制宜,发挥自己区位上的优势,在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中吸引投资和人才。就在此次兰州市强省会大会上,投资额为659.78亿元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为兰州市培育新的增长点。
2月26日 下午 10:26
其他

浙C和苏C,谁先进阶“双万”之城?

两大区域中心城市的比拼当万亿城市不断扩容,GDP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双万”城市,某种意义上更具“含金量”,也成为越来越多城市追逐的目标。其中,浙C温州的声量正变得越来越大。2月19日,温州召开“新春第一会”,动员全市上下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冲刺“双万”城市,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而在一个月前,温州还召开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被视为“是温州向着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发出的冲锋号角”。这不是温州首次提出“双万”目标。早在2019年,温州就提出,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两年之后,温州“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也将“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写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同处长三角的苏C徐州,也将冲万亿的时间表设定在2025年。与此同时,其常住人口超过900万人,也是千万级人口城市“后备军”之一。进击“双万”之城,浙C和苏C,谁能率先过线?
2月23日 下午 9:19
其他

广州船撞桥事故背后,还有难题待解

航运升级的需求与挑战2月22日5时30分左右,一艘空载集装箱船从佛山南海开往广州南沙途中,因船员操作失当,触碰沥心沙大桥桥墩,致桥面断裂。经核实,共有4辆车和1辆电动摩托车从断裂处坠落,其中1辆空载中巴车、1辆货车和1辆电动摩托车坠落到船舱内,2辆小货车掉落水中。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在医院救治,目前生命体征稳定;肇事船舶一名船员轻微伤。受此影响,大桥一侧连接的三民岛处于断水状态、居民出行受阻,目前只能通过临时疏水通道解决相关问题,临时应急渡口也在加紧建设,恢复正常生活仍需时日。根据公开信息,沥心沙大桥(洪奇沥第二大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跨越洪奇沥水道。洪奇沥水道是珠江入海水道之一,也是广州和中山二市的界河,上经顺德水道连接西江、北江,下经洪奇门进入珠江口,可直达广州港南沙港区、深圳西部港区及港澳地区。出海口洪奇门也是珠江“八门夺海”之一。建设中的南中高速洪奇门特大桥
2月22日 下午 10:30
其他

经济第四大省,忙着建大学

如何填补“断层”和“空白”?龙年刚开年,受困于高教短板多年的浙江迎来重磅落子——2月18日,在浙江举行的2024年“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投运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科大杭高院”)双浦校区项目在杭州分会场占据“C位”,被称为杭州龙年“第一锨”,信号意义非同一般。不久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绍兴校区建设迈出亦关键一步,迎来从杭州搬过来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过去多年,浙江一直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所困:一是高水平大学除了浙江大学出现明显断层,二是南部片区台州、丽水、衢州等存在不少“空白”,成为当地力求攻克的瓶颈。去年“新春第一会”,浙江提出实施“双一流196工程”,吹响高教强省的冲锋号,明确要积极探索“一所城市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学建设模式”。而今年“新春第一会”,浙江又聚焦人才强省建设,补上高教短板的决心跃然纸上。作为全国经济第四大省,浙江如何真正走出“高教洼地”?01多点开花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地方都在谋划建设新大学,长三角近来更是动作频频。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号近日,2024年上海市教委工作要点透露,将推动建设“上海中德科技大学(暂名)”“上海中英艺术大学项目(暂名)”。前者将为中德两国输送大量符合产业需求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后者目标则是支撑上海建设国际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此外,江苏省教育厅此前公示,拟设立江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以及连云港师范学院,无锡也宣布将建设无锡太湖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等高校;在安徽,合肥理工学院(江淮学院新校区)将在今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入学……浙江表现似乎更为迅猛,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势头。去年11月,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院校的公示,浙江科技学院、嘉兴学院与蚌埠医学院、合肥学院同步升格为大学,省内高校建设迈出重要一步。着眼于2024年,杭州在国科大杭高院双浦校区项目落下“龙年第一锨”;金华第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金华理工学院将在今年建成启用,浙江动漫职业学院也在加快建设;在绍兴,杭电绍兴校区迎来关键进展;宁波这边,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建设提速,中德合作大学、香港大学(宁波)也在争取落地。不难发现,这些新建高校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贴近当地新兴热点产业,培养亟需的创新人才和产业应用人才。以杭州的“龙年第一锨”为例,国科大杭高院从2019年落地杭州以来,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京外办学最大规模的二级学院,引入物理光电、生命健康、药学等8个学院,紧密围绕杭州产业发展需求孵化40余家企业。随着国科大杭高院双浦校区建设,有望进一步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杭州的发展注入科创活力。再比如杭电绍兴校区,作为浙江省内首家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命名的专业学院,对绍兴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无疑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将重点打造成为浙江最具引领力标杆性的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在新一轮大学建设潮中,浙江显得尤其积极,而省内各地市也都密集发力,寻找“突围”机会。
2月21日 下午 7:52
其他

春节最大“黑马”,果然来自东北

开年文旅大考,哪些省份“赚翻”了?“史上最火”春节假期收官,各地陆续交出甲辰龙年首张文旅“成绩单”。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等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全国文旅市场一片繁荣背后,有人欢喜亦有人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4个省份公布春节旅游数据。其中,广东、四川、云南、江苏、河南接待游客量均超过5000万人次,排名领先;广东、湖南、云南则以超600亿元的旅游收入暂居前三。与此同时,各省份排位格局加速洗牌。比如,抓住流量机遇的辽宁一路“狂飙”,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实现299.6%、572.7%的高增长,位次大幅跃升。另一边,开年首考落下帷幕,一些错失本轮复苏机遇的省份,已在悄然酝酿“回血”赶超。
2月20日 下午 9:31
其他

佛山逼近前三,距离上海还有多远?

靠传统产业杀出重围?伴随各市2023年工业数据陆续出炉,工业塔尖城市格局再次发生剧烈变化。从规上工业总产值来看,深圳继续以预计突破4.8万亿元的数据稳居全国第一,苏州则以4.43万亿元超过了3.94万亿元的上海,佛山首次突破3万亿元,不仅将与重庆的差距拉大至3000余亿元,更是与上海来到同一“梯队”,使工业超3万亿城市局面从“三足鼎立”迈向“四强争锋”之势。若细看此次实现反超的苏州和佛山两市,不难发现诸多共同之处:两市均是以地级市的“地位”、凭借强劲工业实力突破“天花板”的典范;又都拥有最强工业“载体”,继昆山2021年成为全国首个工业总产值破万亿的县级市后,顺德今年进一步成为全国首个工业总产值破万亿的市辖区。长期以来,苏州和佛山是互相学习借鉴的对象,过去几年,佛山更是多次组织党政代表团前往苏州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如今,苏州工业已然完成对上海的赶超,佛山则正开启对上海的新一轮追赶。一系列问题有待回答:佛山工业是否可能完成对上海的赶超?对比苏州,佛山又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进一步补齐?01在展望下一步之前,首先要厘清的是,佛山实现工业持续增长、进而挺进新位次的优势何在?根据已公布的数据,去年,佛山全市规上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027.00亿元,增长6.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2个百分点。34个行业大类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3.2%、13.0%、11.6%。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278.27亿元,增长7.6%。总的来看,传统产业仍是佛山工业增长的关键。这一点从不久前佛山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经济数据中也能窥见一斑:除去新型储能、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带来的新增量,家电、陶瓷、家具等传统产业依然扮演着关键角色。在上海、深圳和苏州等一众新兴产业已渐成气候的城市面前,佛山可以凭借传统产业一路过关斩将,显得颇为“特立独行”。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过去几年受内外环境多重影响,佛山传统产业仍然扛住下行压力,表现出足够的韧性。图片来源:摄图网501731123佛山为什么能?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城叔分析佛山工业增长的动力来源时指出,一是相对来说,佛山走在改革开放前沿,工业与海外市场接轨更密切。二是处于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完善,是世界工厂的主场。三是邻近香港、深圳、广州等资金密集区,本身又有广东金融高新区,跟资本联系紧密。市场熏陶下,佛山传统产业很早就表现出善于革新的一面。以当地发达的家电产业为例,龙头企业美的屡次先于同行推进渠道转型,走上家电业营收第一的位置;在传统家电业零售额下降的大趋势下,小熊等企业仍能审时度势、找到小家电这条新路,在行业红海中打开新局面。而在企业市场行为外的一条暗线则是,佛山政府因势利导,以“技改”作为杀手锏,推动佛山传统产业通过创新保持领先身位。有数据显示,佛山工业技改投入总量长期处于广东全省前列。2021年,佛山更是发布“百亿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制造业数转智改。这被外界认为拉开了佛山新一轮技改的序幕,其特点是大量中小企业也被纳入技改当中。到2022年,佛山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8700家,传统产业企业约占80%;去年,佛山规上工业企业总数预计突破1万家。技改投资也是佛山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去年,佛山工业投资增长31.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3.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9.0个百分点。02依靠市场直觉和积极布局,佛山正步入全发展新方位。在佛山之前,多年争夺“工业第一城”的深圳、上海、苏州三市已“近在眼前”,与三座城市的工业总产值相比,佛山亦有了晋位的可能。但要在竞争的“三角结构”中再加入一角并非易事。从数据上看,去年佛山工业总产值刚破万亿,但上海、苏州早在2010年、2013年就已进入3万工业城市的行列,最晚的深圳也在2017年“过线”,并在4年后实现了向4万亿的跨越。往更深层次看,三座城市的竞争早已进入新兴产业领域。电子信息制造业,深圳2022年以2.48万亿元的产值占据全国1/6的比重,苏州则以1.27万亿元紧随其后,两市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均超千亿;上海是汽车制造领域的佼佼者,2021年总产值为7452.7亿元,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值实现高速增长。图片来源:摄图网502507158如今的佛山,在某种意义上与20年前的苏州颇为类似。2005年,因外向型经济而起的苏州工业,缺乏自主能力的瓶颈愈加明显,举全市之力大手笔实施“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三大行动计划,已然成为必行之路。第二年,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BioBAY)在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打下第一根桩,承载着苏州对于生物医药和纳米科技这两项新兴产业的发展期望正式“起航”。此番远见卓识的布局中,不乏追逐先行者的努力。对于生物医药产业,当时上海张江已经深耕多时、揽入国内外不少大项目,北京、广东又各有建树。对于重新校准定位的苏州来说,一场新手和老手之间的正面较量似乎在所难免。当地媒体提到,BioBAY诞生之初也曾面临“招不来大树”的困境,于是另辟蹊径,选择细分领域“从零开始”,瞄准生物高科技的初创公司或刚起步的公司,并明确将园区重点发展行业范围锁定在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三个方向,这才为苏州的产业“嫩芽”争取了转圜空间。纳米科技更是一步敢为人先、前瞻布局的“妙棋”。此前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淑梅接受采访时曾提及苏州当初选择纳米时的考量:“它在七大新兴产业里都可以用,而且可以导入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比单一路线的产业风险小得多。”如今看来,正是当初的长远布局,让苏州得以实现从并行到赶超的跨越。2020年上半年,苏州工业总产值超过上海和深圳登顶全国,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同期医药制造业产值、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4.1%、24.9%,生物药品制造更增长600%以上。去年,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52.7%。03外界看来,佛山新兴增长极尚不成熟。在去年出炉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佛山企业仅39家入围,在广东省内不仅大幅落后于深圳(310家)、广州(126家),也不如东莞(81家)、珠海(43家)。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曾在采访中指出,佛山产业总体仍较传统,而“小巨人”集中于新兴产业,因此较少诞生于佛山。佛山对此了然于心。在今年的佛山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有“科技创新能力滞后于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尚未成长为支柱力量,产业形态亟待优化等”的表述。但与苏州转型的时代相比,佛山面临的是更为激烈的竞争。提升制造业已是城市发展的共识,从头部城市到后起之秀面对新兴产业均如“猛虎扑食”。若想要加入三城有关新兴产业的“群聊”,佛山更需要“无中生有”的胆识和魄力。图片来源:摄图网502503870在佛山的相关探索中,2022年正式开园、占全市面积1/7的佛北战新产业园俨然是“代表作”。根据当地媒体报道,产业园被视为打破佛山路径依赖、瞄准战新产业的关键载体,去年落地的项目,包括创下佛山单个项目投资额最高纪录、投资238亿元的宁德邦普项目,以及星源材质、一汽—大众汽车新能源、瑞浦兰钧等项目,均紧紧围绕新能源产业布局。产业园的选址也值得细品。过去佛山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南海顺德,均是紧邻广州的东部区域。在高开发强度下,这里逐渐暴露出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缺乏承载大产业、新产业大平台的短板。佛山举全市之力实施“北向战略”,以空间格局的改变来倒逼产业格局的重塑,未尝不是“无中生有”另一个版本的解题思路。据彭澎观察,近年来,佛山谋划的三龙湾、佛北战新区等片区,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都特别强调与制造业升级、广佛肇区域对接、工业连片发展供应链、产城融合等。最近,佛山还提出与深圳对接,显示出利用“金融+高科技”的势头,并且试图发挥在珠江口西岸的龙头引擎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兴产业是佛山制造业进一步突破“天花板”的唯一选项。到目前为止,佛山仍是全国唯一一座主要依靠传统产业跨越三万亿工业总产值门槛的城市。去年,一系列有关传统产业的“纠偏”不断向外传出,不能将传统产业简单等同于落后产业。而对于传统产业的价值,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曾分析,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客户依然是传统产业,多数环节也依然需要传统产业提供的产品。对于佛山来说,传统产业不仅仍有巨大的转型升级的潜力,同时也能充当新兴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比如,美的、碧桂园等企业通过机器人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开辟了产业的新赛道。而在新材料领域,佛山是全国最大的口腔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之一,对新材料、大健康产业的落户产生了强大吸引力。在媒体形容中,如今的佛山,一手打造新兴产业,一手抓紧传统产业。而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愈加重要的当下,佛山工业的进击,更理应为广大传统工业大市作出表率。文字
2月8日 下午 8:18
其他

一条沿海高铁开工,集拢“散装”城市群?

“含金量十足”东南沿海正在构筑一条全新的客运大通道。2月4日,漳州至汕头高铁开工活动在广东汕头和福建漳州同步举行,粤闽两省党政“一把手”同时出席——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宣布项目正式开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推杆启动项目建设。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出席活动并讲话。规格之高,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从线路来看,漳汕铁路北起福厦漳高铁漳州站,途经漳州市、潮州市、汕头市,引入在建汕头至汕尾铁路汕头站,正线长约175公里,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投资约400亿元。进一步延伸,漳汕高铁也是国家沿海高铁网甬广高铁上的关键节点。翻开中国铁路发展规划,甬广高铁主要包括6个路段:甬台温、温福、福厦、漳汕、汕汕和广汕,这条沿海高铁大动脉贯通南北,勾连浙、闽、粤三个经济大省的一众城市。早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这一提法首次出现。这个南北长达1000公里,东西纵深却不足100公里的带状城市组团,与城市群理想的“多中心网络型结构”相比,似乎天然少了些凝聚力,如今一条动脉趋向贯通,能否让它们抱得更紧?1打通“黄金动脉”去年开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漳汕高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为当年首条获批的国家高铁项目。往前回溯,从2017年启动勘察设计招标,到2023年可研报告获批,前后历时6年。为何耗时许久,设计单位曾回应,是由于沿线城镇化水平高、环境敏感区密集、地质复杂、软土深厚,前期经历了大量方案的比选。去年以来,闽粤两地多次传出消息,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到今年广东、福建两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漳汕高铁”开建也均有着墨。眼下项目顺利开工,从地形条件来看,漳汕高铁穿山越海,最大的难题还是跨海大桥和隧道建设,仅福建境内线路桥隧占比就达到85%,整个项目计划工期4.5年。漳汕高铁初步设计线路示意图
2月7日 下午 10:46
其他

“万亿俱乐部”集体交卷,这些城市被反超了

“后备军”不断壮大最后两座万亿城市公布“成绩单”。2月5日,长沙公布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全市实现GDP
2月6日 下午 11:14
其他

28省份“成绩单”揭晓,谁跑赢全国?

8个省份迈上“新台阶”随着2024年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各省份2023年全年经济“成绩单”相继对外发布。截至发稿前,31省份中仅有湖北、新疆及黑龙江尚未公布相关数据。在我国126万亿经济版图中,经济大省独当一面。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以13.57万亿元的经济成绩居于榜首,此外还有包括山东、浙江、四川、湖南等7个省份均实现了经济量级的跃升。从增速来看,28个省份中有15个跑赢全国(5.2%),其中西藏、海南、内蒙古分别以9.5%、9.2%、7.3%的增速领跑,北京增速与全国持平。增速前十的省份中,西部省份占到6席,东部占3席,东北占1席。同时,陕西、广西、江西等省份的增长情况则略低于预期。面向2024年,各地拼经济取向鲜明,不少省份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在5%至6%。为实现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着力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不少地方共同的发力方向。1东部“进阶”在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有一半实现了“进阶”。最为突出是东部省份,在经济总量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具体来看,“老大”广东迈上了13万亿元台阶,“老三”山东迈上了9万亿元台阶,“老四”浙江迈上8万亿元台阶。继2021年突破12万亿元后,广东仅用两年时间,又一次迈上新的万亿元台阶。据此数据计算,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国的10.8%。作为中国经济第一省,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基础上,广东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都意味着更大的增加值,也意味着要保持GDP稳步增长,广东更要付出加倍努力。当地在自我剖析中特别提到,在复杂因素交织下,广东能够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得益于产业的“稳”和“新”。第二产业保持在40%以上的份额,做到“制造业当家”,同时加大新动能产业投资力度,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2.2%、18.2%,为广东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广东一样,作为北方经济的“扛把子”,山东也是在2021年完成GDP8万亿量级的突破,而后用时两年再次“升阶”,经济体量达到9.2万亿量级。从细分指标来看,山东可谓做到了“全面开花”,其中社消零增速达到8.7%,在经济十强省份中位居前列。不久前,山东官宣,省内“万亿之城”迎来上新,烟台正式晋级。作为省内“经济第四城”的潍坊,也早已提出要冲击万亿。2024年潍坊政府工作报告披露,预计2023年潍坊GDP增速5.1%,这意味着潍坊GDP将迈上8000亿元台阶。新的增长极诞生,也将为山东再上新台阶带来更多助力。于浙江而言,“8万亿”是它的新台阶。除了总量,浙江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等关键指标均超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也接近3万亿元。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都非常亮眼。2023年的外贸出口额,超过了过去十年一直领先于它的江苏,跃居全国第二出口大省。202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6.1%,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经济量级跃升不仅仅出现在东部经济大省。从目前公布数据的28个省份来看,除了粤鲁浙,还有5个省份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新万亿级跨越——四川站上6万亿元台阶,达60132.9亿元;湖南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0012.85亿元。重庆、辽宁、云南则同时迈上了3万亿元台阶,2023年GDP分别达到30209.4亿元、30145.79亿元、30021亿元。随之而来的则是经济排位的细微变化,比如四川超过河南,上海超过安徽。2西部“黑马”聚焦各省实际完成的增速,在全国5.2%水平及以上的省份有16个。西部省份占7个,东部省份有7个;中部只有“融入长三角”的安徽;东三省则是除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都达到全国水平之上。西部省份“高增速”的态势比较明显,出的“增速黑马”也最多,比如西藏实现了9.5%的增长,暂列第一;内蒙古增长7.3%排名第三;还有内蒙古、宁夏、甘肃、重庆、四川等增速在6%及以上的省份,也来自西部地区。归属东部地区的海南,同比增速达到9.2%,全国第二。之所以西部“盛产”增速黑马,一方面与西部省份相关指标的基数普遍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与大家强劲的工业表现相关。比如内蒙古的煤和风电,甘肃的有色金属,青海的太阳能与锂,宁夏的煤和硅……还在2023年上半年的时候,这几个省份的资源优势和新能源布局,就已经对经济表现形成了支撑。包括四川、重庆在内,7个增速在全国水平之上的西部省份,二产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这两项指标,也是可圈可点。看看“头部”的名单,二产增速排名前三的是宁夏(8.5%)、内蒙古(8.1%)和西藏(7.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在前三的是宁夏(12.4%)、西藏(8.7%)和甘肃(7.6%)。成功突破3万亿的重庆与站上6万亿的四川,同样受益于工业。2023年,重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第三季度重庆生产的一些新能源汽车成为爆款后,推高了后半年的工业增速。汽车和其他产量攀升的工业品一起,助推重庆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6万亿元,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对整体的经济总量增长做出了贡献。四川亦是如此,2023年其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3%。3中部放缓东北三省表现不一。吉林(6.3%)和辽宁(5.3%)延续了前三个季度的走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终经济增速分别实现了6.3%和5.3%。但黑龙江全年增速则录得2.6%,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排名靠后。吉林抓住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锻造着更大的优势。2024年1月2日刚开工,吉林直接把推动全省全面振兴的座谈会开到了一汽。吉林方面提到,过去一年,一汽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辽宁则有了国家队、市场力量的加持,2023上半年央企在辽投资建设、今年计划新开工、谋划洽谈等三类项目共计500余个;宝马集团宣布在辽宁追加100亿元投资……“投资不过山海关”正演变为“山海关不住”的阵势。不过对于2024年,黑龙江比较乐观,给出了“5.5%左右”的目标。也许,借着“尔滨出圈”为全省冰雪经济造出的声势,黑龙江能将“流量”变“留量”,进而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能量”。视线聚焦中部六省,相较于此前的“高歌猛进”,今年整体增速有所放缓。除安徽和还未公布数据的湖北外,山西(5%)、湖南(4.6%)、河南(4.1%)、江西(4.1%)均低于全国水平。更为关键的是,包括安徽在内,五个省份(除湖北)都没完成2023年年初预期的目标。在公布成绩单的同时,近七成的省份给2024年定下了新的经济发展目标。西藏和海南,依旧乐观,将增速目标定在了最高的“8%左右”,在全国遥遥领先。得益于消费恢复和自贸港政策效应释放,海南除了2022年遭遇疫情冲击外,其余三年的增速都稳居全国第一、第二的位置。2024年是自贸港全面完成封关软硬件建设的一年,海南的目标自不会定得太低。除此之外,其他乐观估计2024年经济走势的主要是几个东部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北京、天津,以及辽宁。从表述上看,这五个省份预期向好,将增速目标上调了大约0.5个百分点。其余设定了目标的15个省份,接近一半是持平状态,另一半则作了调减处理。下调幅度最大的是江西,从“7%左右”到“5%左右”,对明年GDP增速预期下降2个百分点。文字
1月24日 下午 11:54
其他

集体冲“万亿”,中部省份急什么?

找回“失去的荣光”旅游正在成为另一个“抢人”战场。作为今年首个网红城市,哈尔滨元旦3天游客量达到304.79万人次,旅游收入近60亿元,达到历史峰值。眼下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消费者旺盛的出游需求开始释放,旅游市场即将迎来2024年的首个高峰。最近几天,安徽、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先后喊出万亿级文旅目标,并配套一系列大手笔部署,力求尽快突围旅游总收入万亿元大关。新一轮窗口期来临,为何这几个省份先急了?某种意义上讲,其“万亿”目标背后,多少有些尴尬与无奈。在疫情前的2019年,几个中部省份旅游总收入就已站在万亿门槛之外:其中,湖南、河南、江西2019年旅游总收入均超过了9600亿元,距离万亿仅一步之遥,安徽、山西旅游总收入在8000亿元以上,湖北也接近7000亿元。不过,历经四年行业洗牌,区域文旅竞争格局已悄然改写,同期全国至少已有十多个省份瞄准万亿旅游收入目标,要找回“失去的荣光”并非易事。1瞄准“万亿”近一年多来,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哈尔滨爆火……随之而来的是,各地文旅抢流量、拼服务“卷”出新高度,只为成为下一个接住“泼天富贵”的幸运儿。不过细数这轮“现象级”出圈的城市,却鲜少有中部的身影。图片来源:摄图网501040714对此,各地也不乏自我反思。此前针对淄博烧烤出圈现象,安徽省文旅厅就曾在回复网友留言时坦言:“
1月23日 下午 10:12
其他

这个经济大省“交卷”,下一步继续“跳起摸高”

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只能是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增长6%。”1月22日上午,四川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官宣了2023年的成绩。回顾过去一年,经济大省四川走出一条“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曲线。2023年刚一开局,四川多项指标增速低于全国,后来才逐渐上升,经济增速上半年追平、前三季度反超,到全年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最终交卷,经济总量站上“6万亿”。量中有质,是其更突出的成绩,无论是创新驱动,还是区域均衡发展,四川都已进入新的阶段。“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只能是高质量发展”,这句话既是四川对2023年“成绩单”的概括,也是对2024年继续奋进的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聚焦2024年,四川将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目标再一次锁定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新的一年跳起摸高,“经济大省”将如何闯出又一个高质量的“6%”?1均衡的“质量”在经济大省四川2023年经济答卷中,“6”算得上最亮眼的数字。回顾四川经济攀升史,2007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1年突破2万亿元,2015年突破3万亿元,2018年跨过4万亿元台阶,基本按3至4年一个万亿元台阶的节奏稳步前进。接下来,迈入“5万亿元”“6万亿元”,明显提速。在全球经济普遍面临增长下行挑战的背景下,2023年四川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最终完成年初制定的“GDP增长6%左右,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确保总量突破6万亿元”的目标。图片来源:摄图网500717046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这个6%是非常不容易的”,四川省政协委员、统计局局长胡品生分析了这个增量背后的质量,“财政收入、税收、银行存贷款等指标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相关指标是非常匹配、协调的”。拿下这样的成绩,无疑是经济大省四川勇挑大梁的生动体现。而“成都作为全省发展的压舱石”,则是挑起全省的大梁。成都的状态怎么样、成效怎么样、水平怎么样,决定着四川怎么样。对于四川而言,在完成今年全年目标上,成都要进一步发挥好“挑大梁”的作用。“在四川只有成都是最明显的,所有要素是最全的。”前瞻布局和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时,成都理应走在前列。而四川,现在也不只有成都,一座中心城市带全省的局面正逐渐改善。如宜宾的动力电池、光伏,绵阳的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产业已经在全省颇具显示度,驱动着经济大省四川重塑着“多点支撑”的经济地理版图。除了向“压舱石”成都要增量,多年培育的副中心城市迎来“收获期”。就在一个月前,四川省委省政府陆续印发《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关于支持乐山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的意见》,四川从“7名种子选手”中选择4城,先行一步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或区域中心城市。2023年,川北、川南、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经济体量均站上新的台阶,“逐步成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比如,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绵阳在全省地市中率先突破4000亿元;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经济总量有望突破6500亿元,一南一北两大副中心已经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18%左右。政府工作报告列出2024年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牵引和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被放在首位。其中专门强调,“一中心一方案”支持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等。发展的均衡度,正在成为衡量四川下一个“6%”目标完成质量的隐性指标,包括相互赋能、相向发展,副中心、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引导产业从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合理分工……2创新的“进展”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个成色,体现在创新。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2023年四川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取得了重要进展”。城叔注意到,无论是创新平台的打造,还是企业具体的创新实践和人才汇聚,以及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涌现出一个个与质量相关的“重要进展”,“以新促质”贯穿了从研到产的整条线。比较突出的是,2023年四川的创新源头迎来了几个“国”字号。包括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开工建设并当年封顶,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揭牌运行,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入选十大国之重器等等,进一步提升了四川创新源头的能级。企业在创新上发力,创新的人才也在汇聚。比如,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9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500家,全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R&D比重超过60%,在川“两院”院士增至67位……创新要素不断升级,积蓄着新的发展势能。图片来源:摄图网501619012科技创新的最终指向是驱动产业变革,摆脱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根据报告,四川的产业结构也有了质的跃升。“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壮大”“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这些阶段性成果意味着,新质生产力正以燎原之势点燃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引擎。基于2023年形成的“重要进展”,四川提出新的要求:“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技术。”希望以更高质量挑大梁的四川,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程度溢于言表。2024年四川规划要重点做好的十个方面工作中,“科技创新”占了两条——在创新能力方面,要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产业建设方面,要前瞻布局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对报告提到的科技创新相关内容很受鼓舞。”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成都恒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段江表示,在他深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由此,他给四川提出了“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打造科创新高地的战略推动力”的建议。四川亦正有此意,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写上了一句“重点布局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我们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不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要在这个领域加大、加快谋划,绝不能掉队。”3改革的“动力”完成2023年初设定的目标后,四川将2024年的增长预期再一次设定在了“6%左右”。放眼全国,目前站上“6万亿”的省份,包含四川在内一共就6个,继续增长6%绝非易事。“这是一个跳起来摸高的目标。”在胡品生看来,2023年是疫情恢复的第一年,前一年基数相对比较低,但是2024年是在基本恢复的基础上,实现6%的目标还是比较难的。这对于6万亿量级的经济体而言,是什么概念?一个百分点就是600亿元的增加值,相当于24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含金量是不一样的,难度系数也是不一样的”。如何保持这个增速?四川核心的解题思路是“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句话,一头是“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内循环堵点;一头是“扩大开放”,以更大开放提升外循环质量。图片来源:摄图网5012362632024年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一方面更加浓墨重彩。具体而言,有几个要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包括深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改革、深化财政金融改革、深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深化公共服务供给改革。这些重点领域的改革,很多是往体制机制上动刀。比如检查督查,要“更多采用联合检查,减少对企业干扰”;针对水电气接入环节,要开展“潜规则”专项整治;提到深化转移支付改革时,特别提到“突出奖勤罚懒导向”,从而精准推动财力下沉。四川提出:“工作推不动就需要创新,创新推不动必须靠人。”如何理解“靠人”,那就是“大胆创,大胆试”。解除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进而释放出发展的最大活力。扩大开放则是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建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势必提升四川在全国开放格局中的位势和能级。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的动力,四川动了真格,政府工作报告甚至把高质量发展写进了“政府自身建设”里,倒逼政府在推进转型升级、开辟新赛道上想真招、出实招。四川最新提出,要用好高质量发展考核的指挥棒和红绿灯,引导全省各地比一比、赛一赛高质量发展的真成绩。“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只能是高质量发展”,一座“经济大省”想要“真正挑起大梁”,这也是应有的自觉。文字
1月23日 上午 12:02
其他

全国高校毕业生创新高,这个经济大省为何降了

亟待破解技能人才“用人之渴”近日,在一场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社厅召开的会议上,一则数据引发关注:2024年,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4万人,比2023年少13万人。从过往数据来看,这是多年来广东高校毕业生数量首次出现明显减少。而与全国相比,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将增加21万至1179万人,广东逆势下降,更显“反常”。广东怎么了?根据此前官方解读,这与上一年“迎来首批大规模高职扩招毕业生”不无关系。2023年,广东高校毕业生达97万人,比2022年增加25.5万人,增幅35.6%。招生数据揭开了一个更完整的广东高校生变化趋势。与毕业生人数类似的下滑,出现在2021年,广东高校招生数从2019年61.63万暴增至2020年86.61万之后,再次回落至2021年的69.43万,三年数据形成“倒U型”曲线。而从细分数据来看,专科招生数是2020年的峰值主要来源——三年数据分别为32.81万、56.91万和39.73万。换句话说,广东2024年毕业生人数下降,实则源自2023年专科毕业生人数暴增。大起大伏背后,潜藏着广东提振产业技能人才的努力。
1月16日 下午 9:42
其他

合肥悄悄超过武汉,长沙危矣?

谁能问鼎中部A股第一城在资本市场上,中部六座省会城市的角逐向来精彩。近日,雪祺电气(001387)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迎来六城开年首个IPO,该公司盘中一度涨超110%。这也成为眼下合肥在资本市场顾盼自雄的绝佳注脚。据普华永道披露,2023年A股IPO放缓,新股数量和融资额分别下滑26%、39%。IPO趋紧,在具体城市表现上切肤可感,中部各省会城市也出现分野。Wind数据显示,去年合肥A股上市公司新增7家,长沙、武汉、郑州增量则滑落至3家及以下。加上今年开年即“上分”,截至1月15日,合肥以83家的成绩反超武汉(79家),历史首次晋级中部A股第二城。与此同时,稳坐中部A股第一城长达五年之久的长沙(87家),亦感受到“兵临城下”的危机。短短五年时间,合肥和长沙上市公司数量的差距已经从16家缩小至4家,追赶态势十分明显。过去十年中,中部A股第一城主要在武汉、长沙间轮换,而眼下已然进入“三强争霸”状态。根据规划,2025年左右,三座城市A股上市公司总量目标都在100家以上,谁又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1月15日 下午 9:55
其他

猛将上位,“中部外贸第一省”要易主了?

安徽进击,河南如何“防守”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河南,在“中部外贸第一省”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余年。不过眼下换位危机就在眼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38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5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9位,同比去年上升4位。在排名前十的外贸省份中,安徽进出口总额增速居于第一位。聚焦中部,安徽暂时领先河南26.2亿元,往前追溯这样的领先优势在去年7月就已形成,安徽将差距一度拉大到109.4亿元,而后的几个月内差距又慢慢缩小。2023年全年数据即将公布,不少人猜测安徽能否笑到最后。如果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作为中部外贸第二省的安徽,在过去十年间,与河南的进出口总额差距最小时也接近千亿量级。如今在一年之内突飞猛进,安徽的增长动能从何而来?河南又将如何“出招”?需要指出的是,从绝对值来看,安徽与河南的差距尚未完全拉开,新一轮“中部外贸第一省”之争不过刚刚开始。1关键变量从分项数据来看,安徽外贸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出口。前11个月,安徽出口4823.5亿元,领先河南53.4亿元,同比增长13.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4个百分点;进口2562.6亿元,落后河南27.2亿元,同比增长-0.2%。拆解安徽出口产品结构,机电产品贡献大头——1至11月出口额3297.6亿元,增速23.3%,占出口总值比重为68.4%,高于全国9.8个百分点。这其中,汽车出口额为658.3亿元,占机电产品总出口额约20%,同比增幅达129%。出口高增长的“底气”来自于制造端。汽车作为安徽的“首位产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安徽汽车产量217.8万辆,增长42.7%,占全国8%,居全国第2位。同期,全省汽车出口104.5万辆,占全国总量的23.7%,几乎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图片来源:合肥通客户端做强长板,安徽很舍得下功夫。去年7月,安徽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其中放在首位的就是“扩大汽车出口优势”;此后,安徽省汽车办还专门举行了关于提高安徽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出口能力座谈会,重点解决当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出口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当前,以“电光锂”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出口重要增长极。瞄准“风口”,安徽也在加速布局。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徽已形成了合肥、芜湖等整车生产基地以及一批零部件生产基地;在锂电池行业,安徽更是集结了全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100家。数据显示,前11个月,安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64.9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超129亿元,同比增长88.4%;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为34.8亿元,同比增长39.7%。不止于此,在当地看来,安徽今年出口额能够保持韧性,还得益于对重点产业的多元化布局,而不是过于依赖单一品种。根据当地的数据,除了汽车产业以外,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50%的光伏玻璃都在安徽生产。2拓宽通道物流通道,是外贸的基础支撑。同河南一样地处内陆,安徽的最大优势在于背靠长三角,坐拥长江、淮河等“黄金水道”。从地图上看,在安徽境内,长江与淮河距离不过300多公里,但受江淮分水岭阻隔,这段并不算远的距离却一直无法连通。安徽曾自我剖析,“与先发地区相比,还存在开放型经济总量不大、开放平台承载力不强、开放便利化程度不高等短板”。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好地借船出海、借梯登高。2022年底,引江济淮主体工程试通水试通航,作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南北向水上大通道——江淮运河逐渐成型。去年8月,江淮运河9条集装箱航线正式开航;次月,江淮运河航道全线贯通;年底,江淮运河首条河海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开航。船只排队等待通过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口船闸
1月11日 下午 11:46
其他

广东“凶猛”,浙江如何守住“繁花”?

下一个“三羊牌”在哪热播剧《繁花》迎来大结局,剧中被看见的不止是“富贵迷人眼”的黄河路,还有用一单又一单生意堆起整条街纸醉金迷的浙江服装商人。就如剧中在上海“一炮而红”的“三羊牌”,在上世纪那个热火朝天的90年代,杭州的“范老板”、海宁的“魏老板”和“小宁波”勇闯上海滩,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来自浙江、走遍全国的服装品牌。图片来源:《繁花》剧照从那时起走出来的雅戈尔、杉杉等,不仅在中国服装行业史当中刻下浙江的印记,更带动了一个到现在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的浙江服装产业。但回归眼下,作为全国纺织产业规模第一大省,浙江的纺织服装产业仍处在承压的关键时期。就在几天前,为进一步引导预期、提振信心、优化环境,浙江发布《关于支持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提出要加大总部型企业建设支持力度,鼓励纺织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广泛布局境外营销网络,积极探索新型国际合作方式。事实上,全球需求走弱带来的订单下降,已是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地区面临的共同阵痛。不过并非没有“开拓者”,近日,美国知名咨询公司Morning
1月9日 下午 11:09
其他

较劲多年,西北最硬核城市“抱团”了

谁是第四个“盟友”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和包头,堪称大西北最硬核的“铁三角”。而眼下,三座城市“抱团”发展的趋势密集显现——近日,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签署《呼和浩特市
1月8日 下午 10:34
其他

被高铁强省“包围”,湖北何以再上位?

加速“跨越赶超”中国最重要的东西高铁大动脉,正逐步从设想变成现实。1月2日,沪渝蓉沿江高铁(下称“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正式开建。项目建成后,将连接长江中游与长三角、成渝三大城市群,重塑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对处在承东启西位置的湖北而言,这条线路至关重要,被赋予有力提升湖北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期待。实际上,高铁一直是湖北的隐痛,以“九省通衢”著称的它,交通优势地位早已失色,无论高铁里程还是路网密度,都被周围兄弟省份拉开差距。但湖北显然不甘落后。日前,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建设也同步启动,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在开工动员活动上强调,湖北高铁建设进入聚势提升、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要全力塑造九州通衢新优势,着力构建以高铁为主轴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图片来源:武汉发布“十四五”攻坚的未来两年,相比其他中部省份,湖北高铁建设目标最靠前,也意味着更大的增长空间。在新一轮高铁建设潮中,湖北能否如愿实现赶超?随着中部各省渐次布下“米”字型高铁网,枢纽之争硝烟再起,作为湖北龙头的武汉,又能否捍卫自己“高铁之心”的尊严?落后随着我国高铁时代开启,湖北一度处于领先位置。早在2009年,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时速250公里的合武客专相继开通并交会于武汉,我国第一个高铁站、编号001的武汉站也于同年落成,武汉因此被誉为“高铁之心”。图片来源:新华社时至今日,湖北高铁建设却屡屡被当地人所诟病。比如在高铁相关话题评论区,高铁绕道、速度慢等问题,常被宜昌、荆州网友吐槽,认为“湖北高铁建设严重滞后,九省通衢一去不复返”。高铁短板,逐渐成为湖北的一大“心病”。2020年,在全省两会上,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十四五”时期要根本解决五大基建短板,其中“高铁短板”被摆在首位。当时,包括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张金平在内的多位代表委员呼吁,湖北高铁标准过低,亟须升级。代表委员们担忧,高铁短板日后会阻碍湖北紧密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几大城市群。从数据层面看,上述担忧不无道理。在中部六省中,湖北高铁多项指标靠后。截至2023年底,湖北高铁里程2064公里,落后居中部第一的安徽500多公里,也低于湖南、江西、河南,在中部仅高于山西。不仅是里程落后。此前,安徽、江西已于2019年实现“市市通高铁”,河南、湖南也在2022年达成目标。湖北则要等正在冲刺的荆荆高铁开通,才能补上最后一块拼图。此外,在人均高铁里程、地均高铁里程、时速350公里高铁里程等指标上,湖北在中部六省中均处于落后位置。尤其在时速350公里高铁方面,河南、安徽正在朝2000公里迈进,河南更以1925公里里程位居全国第一;江西、湖南也都超过1400公里,江西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市通350高铁”;而湖北目前不到1200公里,一半以上地级市还未接入。进入“350高铁”时代,湖北的交通优势正受到巨大冲击,甚至有当地专家直言:“现在提‘九省通衢’都没底气了。”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看来,湖北的落后,一方面是因为地质条件比周围省份差,“从武汉、荆州到宜昌的江汉平原地区地质偏软,跑不快。西部山区地基可以,但由于坡度、弯度问题,也只能跑160公里。”另一方面,面对中部激烈的高铁线路之争,湖北在定线进度上慢了些。秦尊文提到,湖北、安徽曾有京九高铁东西线之争,如今安徽段的东线已经开通运营,湖北段的西线还没动工。在湖北省内,呼南高铁是过宜昌还是过荆州,也曾争论不休,客观上耽误了湖北高铁的修建进度。追赶尽管如此,秦尊文认为,“湖北高铁今后提升空间很大,高铁地位在中部落后只是暂时的。”对湖北而言,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也离不开高效通畅的交通网络。作为中部经济龙头省份,按照湖北构想,要构建以高铁为主轴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引领中部、辐射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图片来源:新华社其中,沿江高铁正是一步关键“落子”。2018年7月,随着《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印发,沿江时速350公里高铁通道建设正式提上日程。公开信息显示,沿江高铁途经沪苏徽鄂渝川六省市,全长约2100公里。其中,湖北段全长892公里,总投资2335亿元,不仅长度最长,投资额也最大,约占全线投资42%。这也是湖北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甚至超过三峡工程。湖北省政府参事、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彭智敏指出,沿江高铁的意义不仅在于快速连接湖北和东西部地区主要城市,也打通了湖北省内武汉都市圈与“宜荆荆恩”“襄十随神”都市圈的连接通道,有利于推动湖北“战略支点”建设。图片来源:湖北“十四五”规划纲要2020年,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武汉成立,致力于推进沿江高铁建设。湖北由此开始全面发力。在湖北境内,沿江高铁涉及合肥至武汉段、武汉至宜昌段、宜昌至涪陵段及武汉枢纽直通线4个项目。2021年9月,武汉至宜昌段开工建设,成为沿江高铁率先动工的一段,目前项目施工已进入后半程;2023年5月,湖北又先于安徽举行合肥至武汉段开工动员,近日即将进入打桩阶段。此外,2023年12月底,宜昌至涪陵段正式开建;武汉枢纽直通线也有望今年启动。图片来源:铁路建设规划湖北加速推动的不只沿江高铁这条大动脉。与沿江高铁宜涪段同日开建的,还有呼南高铁宜常段。一纵一横两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大通道,将大幅加快湖北西进南下步伐。届时,从宜昌至重庆将由目前4-5小时压缩至2小时,从宜昌到长沙从4-5小时压缩至1小时。根据中部各省“十四五”规划,湖北高铁里程将达到3000公里,与河南、安徽目标持平,高于湖南(2600公里)和江西(2400公里)。考虑到现有高铁里程偏低,这也意味着,湖北今后两年的高铁建设任务比周围省份重得多。据当地媒体最新报道,当前湖北省启动在建高铁数量达到8条,总投资规模超过2500亿元,刷新湖北高铁在建数量和投资规模纪录,在建规模跃居全国第五。枢纽在强省会战略托举下,中部省份的高铁竞速,很大程度上也是各中部省会城市的高铁枢纽之争。谁是中国高铁的“心脏”?城叔梳理了中部6个省会城市与全国36个重点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间的高铁通达度,以及3小时、5小时内可通达的重点城市数量。数据显示,郑州可通达重点城市数为31个,3小时、5小时内可通达的重点城市数量分别为9个、16个,各项数据均处于中部省会城市第一。武汉可通达全国30个重点城市,仅次于郑州。合肥、长沙、南昌处于第二梯队,各项数据在伯仲之间;对比其他中部省会,太原的高铁通达度则整体偏弱。对此,秦尊文向城叔表示,河南、湖北是全国高铁网绕不开的两大省份,两个省会是中部地区的高铁“双龙头”。未来的中部高铁枢纽之争,大概率也是在这两个城市中“二选一”。目前,郑州略强于武汉,但随着武汉多条高铁新线落成,这一局面今后或将扭转。秦尊文提到,主要变量正是来自沿江高铁。沿江高铁由东向西途经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沿线城市经济发达。反观郑州横向高铁干线陇海线,沿线较强的城市只有郑州和西安。另一关键因素,则是武汉到西安的武西高铁。这条新线将使得西安和武汉的时间距离由现在的4-5小时,缩短至2小时。更重要的是,西北地区南下华中、华南,将由西安直达武汉,无需再绕行郑州。图片来源:央视截图从顶层设计上,为加快枢纽城市建设,我国此前推出全国100个交通枢纽城市名单。郑州、武汉均属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河南、湖北多个城市也进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包括河南洛阳、商丘、南阳,湖北宜昌、襄阳、黄冈-鄂州-黄石。“两省均为一主多副的高铁格局,但洛阳离郑州太近,相较而言,湖北的枢纽城市分布和省域地形相契合,更为合理。”秦尊文认为,基于主副中心的设置,武汉和省域内副中心城市对全省的整体辐射带动效应,将优于郑州。秦尊文预测,多个因素叠加,未来武汉的高铁枢纽地位将超过郑州。彭智敏则补充,未来的高铁枢纽之争,相比硬件比拼,关键在于服务、产业配套等软实力的较量。当然,从整个经济版图上来讲,各地“你追我赶”建设高铁枢纽,本身是一个市场竞争的过程。同时,多极网络、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也是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要条件。文字
1月5日 下午 10:08
其他

地铁第一城易主,谁还有望“上车”?

曲线实现“地铁梦”近段时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潮迭起。自去年12月以来,全国已有超过14条地铁项目开通运营。就在12月30日,随着北京地铁三线齐发,其地铁运营里程达到836公里,一举超过上海,时隔多年再次夺回“地铁第一城”宝座。眼下,北京、上海都在冲击“1000公里俱乐部”。而在北京、上海的巅峰对决之外,更多超、特大城市轨交里程仍在不断延长。截至2023年,伴随重庆的突破,“500公里俱乐部”已扩容至8座;成都超越深圳、武汉超越杭州、重庆超越南京、郑州超越青岛,城市排名亦不断轮换。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进入都市圈时代,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跨市地铁建设越发普遍,也给更多中小城市实现“地铁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比如,刚刚开通的郑许线,让许昌进入“地铁时代”;之前的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则让咸阳搭上地铁快车……未来,还有哪些城市有望曲线圆梦?
1月4日 下午 11:42
其他

终于轮到哈尔滨当“东北一哥”?

迎来一个“破局点”哈尔滨这次是真火了。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各地旅游市场一片火热,哈尔滨则是最显眼的那个:数据显示,哈尔滨机场元旦假期共运送旅客20.5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7%,创历史新高;同程旅行平台哈尔滨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40%,在全国目的地旅游热度榜单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重庆及广州。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黑龙江政府甚至专门发布一封致海内外游客的感谢信,直言“您的传扬,把很多黑龙江人都‘整不会了’”。在外界看来,哈尔滨已然接棒淄博,成为新晋网红城市“顶流”。但与淄博不同的是,哈尔滨属于老牌网红“翻红”。被不断追捧的冰雪大世界和索菲亚教堂,都是哈尔滨的老“家底”,新“花活”冰雪气垫船、雪地摩托车早在多年前亦已登场。如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所说,哈尔滨旅游市场冬天火爆是“惯性”,但如此“爆火”就显得格外“偶然”。网络社交平台是造成这种“偶然性”的引线。网友们不断“造梗”,让哈尔滨时而客串“哈格沃兹”,让人顿感“终于知道哈利波特为什么姓‘哈’”;时而迎接“俄罗斯在逃公主”,让火了一年的“公主梗”再度延续;时而又变身“南方小土豆”的快乐老家……在流量时代的推波助澜下,一个早早被看到“梗王”属性的东北,由哈尔滨率先“爆梗”。流量来了仅仅两周前,尽管“退票”风波令哈尔滨在今年的旅游旺季“出师不利”,但也成为哈尔滨爆火的起点。从未感受过零下数十度气温的南方人,以其浑然天成的强烈反差感,成了哈尔滨出圈的重要“推手”。低温也成为哈尔滨最早出圈的热梗,以至于每个不愿错过流量的博主都要拍一组对比视频:刚到哈尔滨时有多“大言不惭”、大喊“不冷”,几小时后就有多“打脸”,不得不窝在炕上“苟延残喘”,连声说到“我要回家”。但回家是不可能回家的。哈尔滨的每一处细节,似乎都透露着“走红”的潜力,绝对是吸引流量的绝佳素材库。在刘思敏看来,网络平台“造梗”无疑是哈尔滨此轮出圈的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对哈尔滨的大规模关注,点燃了当地的旅游之火。网友挤进冰雪大世界,发现热度最高的超500米冰滑梯门口立着“此处排队6小时”的立牌,感叹顶流项目“实火”;为了让不足160厘米身高限制的游客也能滑滑梯,园方特地安排“陪滑”,于是,他们又将“185哈体院学生陪滑”短视频刷上热门。1月1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排队,等待体验超级冰滑梯
1月2日 下午 11:27
其他

长三角又画“一个圈”,谁获益最大?

不只是皖南皖南城市,正在被长三角强势拥入怀中。近日,中铁四院集团网站发布《新建南京至宣城铁路(安徽段)工程防洪涝影响评价招标公告》,宣告这条计划2024年开工的动脉更进一步,“项目前期手续完备,项目资金已落实”。作为宁黄高铁的一部分,南京对此可谓翘首以盼。与预计明年9月通车的宣绩高铁相连,将实现南京与皖南城市的直联,一举改变南京到宣城、黄山需要绕行芜湖、杭州的历史。摊开长三角轨道交通图,沪宁、宁杭、沪杭高铁组成“金三角”,将苏州、无锡、常州及嘉兴、湖州、镇江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包裹,任何意义上都堪称长三角最核心的圈层。而随着宣绩、宁宣高铁的相继上马,又在长三角画出“一个圈”,沪宁杭之外,皖南城市宣城、黄山同步入圈。这对于皖南以及长三角地区发展而言,又将产生何种影响?1宁宣“牵手”在过去多年,南京被称作“徽京”,但与皖南城市的联系却算不上多密切。即便是现在,从南京乘坐高铁去宣城依然要绕道芜湖,而南京人要想去黄山旅游,更是需要从杭州枢纽中转,需要耗时三个多小时。这也一度引发当地交通规划部门的担忧,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研究院董事长杨涛此前分析——南京打造“米”字形高铁网,东到上海,西往芜湖、武汉,北上北京,都有了高铁,宁淮、南沿江高铁也已开建,然而南下宣城和黄山,却欠缺高铁通道。如今从溧水、高淳到宣城、黄山,风景秀丽但交通、旅游串联不够,成为高铁网络的盲点。为了改变这一尴尬处境,江苏五年前就开始酝酿宁宣(黄)城际铁路。2018年1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南京市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宁宣(黄)城际铁路被纳入其中。不过推进较为缓慢,直到今年4月宁宣高铁才通过国铁集团的可研鉴修评审。图片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而今,2024年动工的信号密集发出,意味着南京和宣城将要完成一次难得的“牵手”。这条宁宣高铁北起南京,向南途经南京江宁区(禄口机场)、溧水区、高淳区,最后汇入宣城,新建正线长度170.728km,其中江苏段127.867km、安徽段长度43.347km。全线分布8座车站,利用既有南京站、宣城站,预留紫金山东站、沧波门站,新建禄口机场、溧水西、高淳和宣州站。该项目设计时速350公里,北接青连、连淮、宁淮铁路,南连宣绩、合福、昌景黄高铁,是宁杭高铁二通道、鲁苏皖赣快速铁路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预计明年9月通车的宣绩高铁相连,有望将宣城、黄山纳入南京1小时通勤圈,大大缩短三地的时空距离。“十四五”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又一中部省会“破零”,郑州第一不稳了?

货运航司布局缺位何时解物流巨头的机场布局,再下一城。近期,有消息称,中通货运航司及相关产业项目在长沙签约,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总用地规模约750亩,将在长沙自贸临空区打造集总部办公、生产、仓储、物流、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圈。外界认为,这意味着中通组建航空货运公司有了实质性进展。至此,从顺丰投建的国内首个货运机场在鄂州投运,到京东航空落地南通机场、中国邮政在南京建设航空基地、圆通则计划在嘉兴建设枢纽中心,传统物流公司正悉数入场,一张由航空物流企业划定的枢纽版图即将落定。版图的另一面,是借力物流巨头的“青睐”,纷纷踏入航空物流“跑道”的中国城市,打造中国版“孟菲斯”成为城市竞逐的新“潮流”。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已所剩不多,但仍有航空货运后备城市“嗷嗷待哺”。其中,声量最大的莫过于郑州。自2013年河南航投入股卢森堡货航开始,有关“本土货运航司”的畅想就开始不断出现在郑州航空发展的日程表中。10年过去,货运航司来了又走,但郑州本土货运航司发展始终不尽如人意。如今,面对“掉队”危险,作为内陆货运航空第一城的郑州,距离圆梦还有多远?1“瓜分”这场由物流企业开启的热潮步入后半场,城市参与度与日俱增,“竞争”已然被放在台面上。中通航空货运公司此番落户长沙之前,当地就曾多次主动抛出橄榄枝,并且与企业进行长时间磨合。公开报道显示,早在今年3月,湖南省省长毛伟明就曾在长沙与中通一行展开座谈,就合作组建航空货运公司等达成意向,此后更是经过了长达一年的持续沟通,中通方面也多次造访长沙,最终实现项目落地。对于中通,这是经过长时间谋划后的关键一步。作为业务量全球最大、国内市占率达1/4的快递企业,中通早就将“有飞机”写进公司战略规划中。但在多家物流公司与机场“捆绑”、组建自己的航空公司之时,中通仍保持“轻资产”介入航空,直到如今选定长沙,被外界认为是“最佳时机”。而对于长沙,这更是发展航空物流的难得资源和必经之路。眼下,长沙则正向“中部枢纽”发起冲击,从省到市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航空物流发展,对基地航司的渴求不难理解。此次中通组建货运航空公司的合资方湖南航空,正是2020年湖南从云南引进的红土航空,也是当地首家本土航司。图片来源:红网一个原因是,如今在国内掀起风潮的“机场+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既是物流企业“划分领地”,也是城市“瓜分”本就稀缺的货运航司资源,并由此抢夺航空货运发展的“先手权”。曾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全球航空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航空公司的基础实力、航线开发和战略布局对枢纽机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地航空公司。引进大型基地航空公司将会显著提升机场的运输能力,在投放运力、开辟航线网络、航班波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快机场枢纽能力建设。而在一直以来“重客轻货”的国内航空市场,货运发展水平远不及国外成熟,全货运航线和全货机双双缺乏。在尚处于“初级阶段”的货运航空领域,早入场就有更多制定规则的可能。事实上,经过数年的发展,先行者已然拉开身位,带动其所在城市构架起国内货运航空的基本格局。从飞机和航线的发展情况来看,顺丰航空货机已增至80架、运营全球航线和航班分别达到120条、2.32万次,其中在鄂州就有54条航线;圆通则拥有12架全货机,累计开通140余条航线,是国际货运航线覆盖率最高的中国货运航线;京东航空自去年正式投入运营后,也已开通深圳-杭州、南通-北京、深圳-无锡等多条航线。不难预见,嘉兴、南通也将成为其航线的重点布局城市。2掉队凭借物流企业“加持”,越来越多城市贴上航空物流“标签”的同时,也有城市仍在排队等待货运航司的青睐。其中,郑州显得格外迫切。纵观现有格局,物流企业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出手”:一个是传统“包邮区”长三角,发达的快递业务和近便的出海区位使其荣登航空物流“优选地”;另一个则是长沙、鄂州所处的中部地区,这里因是走南闯北的“必经之地”而被认为更适合发展陆路交通,如今却成为航空这种“点到点”运输方式发展的热土。转变是如何发生的?有人分析提到,与习惯“直达”、不愿忍受时间消耗的客运不同,航空货运恰是适合“中转”的运输业务。通过轮辐式网络结构建设,孟菲斯空港实现了显著的成本下降,助力联邦快递打败传统对手、成为美国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之一。此前在谈及顺丰机场选址时,时任顺丰航空总裁李胜也专门将“位于中部地区”作为重要条件。但在中部地区,航空货运最为发达的城市并非长沙或鄂州一旁的武汉,而是郑州。参考去年的数据,郑州机场实现货邮吞吐量达62.5万吨,仅次于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杭州居于全国第六,不仅远超武汉(29.9万吨)和长沙(15.6万吨),而且在内陆城市中排名第一。然而,在此轮物流企业的布局中,却尚未出现郑州身影。基地航司一度是郑州航空货运增长的重要动力源。2014年,河南航投入股卢森堡货航,使郑州迎来首个“属于河南”的货运航空公司。加之当时投产的富士康,郑州航空货运一路突飞猛进,货邮吞吐量迅速从2011年的全国20名开外上升至2016年的第7名,到去年11年间翻6倍有余。仅有一个主基地在海外的航司难解郑州之渴。郑州开始酝酿引进更多货运基地航司,但直到现在,郑州本土基地货运航司发展尚不成熟。在当地媒体报道中,郑州的急迫感突出体现在极短时间内引进中原龙浩上。2018年底,郑州与中原龙浩航空公司对接洽谈,次年,其先是被河南航投收购重组、更名后,在广州、郑州“双基地”运营,成为当地真正意义上首家基地货运航空公司,而后,于2020年正式将主运营基地迁至郑州。外界看来,中原龙浩起步晚、规模小、整体实力偏弱,难以为郑州货运航空市场带来根本改变。而郑州发展本土货运航司之难,更突出体现在外迁的中州航空上。同样是在2019年,由河南中州腾飞国际货运代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出资组建的中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被认为是郑州首家本土主基地货运航司。然而,在2020年正式开航仅2年后,其主基地从郑州变更为海口。由于在郑州运营航线不多,有民航专家认为中州出走对郑州机场货运格局影响不大,但也有分析指出,在飞机进口关税优惠政策、货运补贴,以及自由贸易港未来可期的市场发展空间等方面,海口的比较优势明显更为突出。3“洗牌”?事实上,中部城市有关航空的竞争由来已久。时间拨回到2011年,货运尚在20名开外的郑州机场,客运同样仅位于21名,而相比之下,长沙和武汉两市则分别居于第12、14名。到2019年,风水轮流转,郑州机场客运量已取代长沙上升至全国第12名,武汉和长沙却仅位于14、15位,货运量更是仅居于15、18名,远不及郑州的第七位。货运被认为是郑州航空“逆袭”的关键之一。2011年,伴随富士康投产,河南作出重要决策,按照“货运为先;国际为先;以干为先”的“三为先”战略方针,把郑州机场构建成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内大型航空枢纽”。这一反当时国内主要机场客运优先的发展惯性,并由此逐渐探索出航空业的“郑州路径”。其中就包括一种独特的“以货带客”模式。比如,在入股卢森堡货航之初,除搭建货运航线之外,河南还谋划开通两地间的客运航线,并最终由南航开通两国间这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直飞航线。经过多年布局,2019年郑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彼时不少人认为,郑州的入选,意味着中部航空枢纽花落谁家基本有了眉目。而眼下货运航司的新一轮布局,则可能为三地的发展带来变数。业内有一种观点是,一路领先的郑州即将步入“换挡期”。与10年前多重红利叠加释放的迅速发展期相比,郑州航空货运赖以增长的富士康相关产业链正步入调整,体现在今年前三季度,郑州进出口总额出现13.8%的下降;与此同时,也有人指出,由于郑州货代企业发展不足,导致卢森堡货航在郑州的经营有客户流失的风险。而缺乏实力雄厚的基地航空公司,更加剧机场原有红利的消耗。有统计显示,郑州机场货运增速自2018年8月起连续11个月负增长;2019年前9个月,郑州机场货运吞吐量约35万吨,同比下降2.68%。业内认为,当地现有航司在短时间内尚不能形成有效运力支撑,加快引进和培育基地航空公司并支持其做大做强已迫在眉睫。图片来源:新华社长沙和鄂州的发展,更加剧了竞争的强度。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曾发表一份研究指出,郑州机场正面临短期严峻、长期压力大的竞争态势,特别是新兴机场将带来较大冲击,其中就包括有大型综合航空货运服务商入驻的鄂州花湖机场和南通兴东机场等。而这些“加盟”各地机场的物流企业,还代表了货运航空的未来。如《中国民航报》旗下民航新型智库一则分析文章指出,未来,纯粹的空运物流商将丧失传统的领先能力,中国物流体系的未来将由全体系物流商主导,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集成能力(空铁公水)或者巨量货源控制能力(邮政、电商),甚至拥有打造物流枢纽的能力。如今的问题是,曾因货运闯出一片天的郑州,将能否延续中部第一的位置?文字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二度失利,山河大省“全力一击”

冲刺下一轮“双一流”经历前两轮“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失利,经济大省山东开始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近日,山东农业大学第一届教代会暨第十七届工代会发出《决战“十四五”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待爆”哈尔滨,这次能火吗?

接住“泼天富贵”,还需更多智慧冰雪旅游季来临,被网友调侃为今冬“第一座待爆城市”的哈尔滨,频频登上热搜:“哈尔滨早市被南方人包围了”“不是欧洲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零下二十度,我在哈尔滨当‘俄式公主’”……12月18日,备受期待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门营业,4万游客蜂拥而至,等来的却是“好不容易预约上,却排了很长时间的队”“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一排就是几个小时”等一片质疑之声。第二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致歉信,称会连夜整改。20日,游玩项目的“分时预约”制被取消,实行现场排队、先到先玩。图片来源:网页截图在此之前,疫情防控让“分时预约”这种智慧化的管理手段在景区大量铺开。2020年5月,一篇来自黑龙江省非遗中心的文章标题是《黑龙江:景区实名预约成标配》。按照“分时预约”的初衷,景区能以此引导游客错峰旅游、增加游客容纳量,也是近年来倡导景区进行智慧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2022年冬天,也就是上一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当地报道称,通过对景区内设施进行智慧改造,热门项目实行分时预约制,游客通过手机就能预约项目的游玩时间。如今,这个智慧化管理手段,怎么就“失灵”了呢?4万人今年冬天,东北的冰雪游尤其火热。飞猪数据显示,和去年相比,此前预售的冰雪游相关旅游套餐预约率飞速增长,至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已完成核销。涵盖哈尔滨、长白山、漠河等多个目的地的“雪货”核销率最高超过90%。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一条“普铁”开工,为何受三个省份关注?

打通“关键缺失”近日,连接大西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三大市场的咽喉要地迎来一条新“普铁”。12月8日,一场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百色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出席大会并宣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黄桶至百色铁路开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贵州省副省长杨同光、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勇等出席并发表讲话。公开信息显示,黄桶至百色铁路位于贵州、广西境内,是一条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的区域性干线铁路。项目全长312.62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项目总投资338.54亿元,建设工期5年,计划2028年建成通车。如此一条“普铁”,为何能受到多方关注?要知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共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主通道,这其中,黄百铁路是西线通道中唯一缺失的路段,也是川渝黔桂四省份通往北部湾港货运通道运输距离最短、效率最优、受益面广的货运骨干通道。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班列数、集装箱量都在迅速增长,但铁路运能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补齐货运需求跨越式增长与铁路运能不足之间的“关键缺失”,对沿线省份意味着什么?1等待多年这条铁路的规划由来已久。早在2011年印发的《“十二五“铁路发展规划》中,黄桶至百色铁路就被列入地区开发性重点项目。广西当地也十分重视,自2019年以来,广西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及黄百铁路。规划十余年,却迟迟未能开工。究其原因,有分析指出,从“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南昆铁路、黔桂铁路和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三条路线承担的“出海”角色划分得很清晰,运能已经可以满足大西南货运需求,修建黄百铁路就显得必要性不足。再加上这条铁路途经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处于高原向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桥隧比高达84.2%,其中广西段桥隧比90.6%,贵州段桥隧比80.3%,全线长度大于10公里的隧道就有7座,占线路总长的近30%,施工难度也很大。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告诉城叔,修铁路是比较大的投资,地方的开放意识是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提升,当对外开放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对货运的需求急速提升后,修建的必要性才会显得紧迫起来。换句话说,黄百铁路在等待一个时机。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首列成功发车,从当年的的178列,到2022年的8820列,增长了49倍,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2023年开行量将突破9000列。强劲的增势下,通道运输能力日益紧张。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院长张锦曾指出,成渝两地到北部湾三条线路的物理通道是有的,但是面临的问题是线路等级低,能力不足,现在都是在既有线路上做文章。其中,西线通道面临的问题最为迫切,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的铁路尚未建设。图片来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2022年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黄百铁路被列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骨干通道工程中的“头排项目”。到了今年,整个项目进入加速期:2月,黄百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环评等获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批复;9月,黄百铁路初步设计获相关部门批复,前期审批手续全部办结;11月,黄百铁路有限公司成立;12月正式开工。2谁最受益据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黄百铁路建成后将形成纵贯西南、华南的铁路大通道,成都等地的货物通过钦州港出海的距离将由现在的1697公里缩短至1440公里。作为黄百铁路的关键城市,百色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地处桂、滇、黔三省(区)交接处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大西南出海通道进入广西腹地的咽喉所在。当地预测,到203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方向的通道货运量将高达1349万吨/年,相较2020年翻倍;南宁、北部湾方向的通道货运量将达到4805万吨/年,占比达到48.9%。百色市对外通道货运需求预测表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7城“竞聘”经济副中心,谁在抢跑

入选“预备役”5年四川一直渴求建设“一个还不够,二三个也不多”的经济副中心,以破解依靠一个中心城市带动的局面。但面对一众经济体量只有成都1/10-2/10的后备军,四川选择采取“能者上”的策略。早在2018年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时,四川只明确了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种子选手”,支持大家从“区域中心城市”晋升“省域经济副中心”。但能不能摘得桂冠,四川说了:不靠行政叠加,得凭实力争取。12月14日起,四川省政府官网陆续公布了两份与“省域经济副中心”相关的文件——《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绵阳意见”),《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宜宾泸州意见”)。加上11月四川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的《关于支持乐山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的意见》。也就是说,除了早前被划入“成都都市圈”范畴的德阳,7个“种子选手”中已有4城先行一步拿到支持建设经济副中心的方案。入选经济副中心“预备役”五年,谁在崛起谁又慢了?随着最新文件出炉,目标定位出现了哪些差别?1分层选择以上7城作为“种子选手”,四川有自己的考量。2018年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四川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范波介绍,这7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分列全省的2-8位,产业基础较好,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同时,地理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已有的国家交通干线和规划建设的对外大通道在7个城市都有交汇点,与周边城市在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上较为密切。此外,城镇化水平较高,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较强。2017年,七座城市只有绵阳GDP站上了2000亿元。到2022年,在全省经济排名第2-8位的依旧是这7座城市,大家的经济体量集体往前迈了一步,全部迈过2000亿元。这些年来,四川GDP从3.8万亿涨到5.67万亿,成都突破两万亿关口,其他城市发展如何?“领跑”的绵阳,GDP从2017年的2313亿元增至2022年的3627亿元,向四千亿发起冲击。同一时间,宜宾-泸州2017年的GDP总量为3443.4亿元,到2022年增至6029.34亿元,涨了约1.75倍;南充-达州的GDP总量由3411.8亿元增长到了5188.15亿元,涨了约1.52倍。排在第八位的乐山也于2020年站上了2000亿元。“种子选手”中提升最明显的是宜宾。它现在是除绵阳外,仅有的3000亿级城市,2018年超过德阳后一直稳坐“第三城”。而且,其经济聚集度还在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占全省比例从2017年的4.91%提高至2022年的6.04%,增加1.13个百分点。对比其他六城,从2017年到2022年,绵阳GDP占全省比重提升了0.29个百分点,乐山提升了0.16个百分点,泸州提升了0.1个百分点。南充、德阳、达州的占比则在下降,分别下降了0.12、0.07和0.07个百分点。回到总量来看,截至2022年,七城两两“咬”紧的局面依旧,除了宜宾和德阳之间经济体量差距在600亿元左右外,其余的“级差”都在200亿元以内。换句话说,经过过去五年的发展,七城已经逐渐走向分层,绵阳、宜宾独占一档。今年前三季度,绵阳和宜宾的GDP增速在省内数一数二,分别为8.2%和7.3%。2目标相较于过去7个城市并列的提法,去年开始,四川的“副中心”建设更有了明确的片区指向。川北、川南、川东北各有一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分别是绵阳、宜宾-泸州组团、南充-达州组团。四川三个省域经济副中心示意图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抓住”河南大学,谁急了?

谁在按“支持”键今年以来,大学“去省会”趋势延续。一面,吸引地市高校设置分校越发成为省会城市强化创新资源聚集的捷径,而另一面普通地市的突出考验则是如何留住“自己的大学”。开封进入舆论视野显然属于后者。在人口大省河南,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无疑是高等教育的“双航母”,省内唯二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近两年多来,原本开封籍的河南大学不仅启用了占地2042亩的郑州校区,更是将“户籍”也落到了郑州,成为大学“迁址”省会讨论最多的案例之一。如今,又有资讯显示,郑州或将为河大划拨5000亩土地扩容……当地媒体顶端新闻甚至还为此专门设置一个PK投票活动“河南大学有可能搬离开封?你支持还是反对?”图片来源:截图自顶端新闻客户端传言按下不表,城叔注意到,开封正试图紧紧“抓住”河南大学:今年初,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市长李湘豫到河南大学现场办公,强调“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其“双一流”建设。11月23日,李湘豫再次到河南大学现场办公,提出将进一步巩固市校合作机制,在土地、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四天后(11月27日),开封市与河南大学市校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上,开封市副市长刘震称,市校双方的伙伴关系比过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种种动向之下,开封与河南大学市校合作将走向何处?郑开同城化背景下,两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又将如何共享?1“抓住”河大开封有“八朝古都”之称,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作为河南的老省会城市,开封地区经济总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而随着1954年省会迁至陇海、京广铁路交汇点—郑州,两座城市走向“分野”。这也是当下,河南大学将“户籍”转至郑州,甚至外界频频发出“河南大学会否整体搬至郑州”担忧的重要因素。即便是2017年才凭借入选“双一流”,而弥补落败“211”的缺憾,但在当地不少人眼中,它仍然是跟郑州大学不相上下的高校,省级层面也将二者定位为“双航母”。受地域空间、社会资源和发展目标等因素影响,高校搬迁“去省会”越发成为一种趋势。如山西师范大学搬迁至太原、安徽财经大学时隔62年“重回”合肥等,河南大学在注册地变更基础上再传出整体搬迁的传闻,亦将普通地市的担忧放大。河南大学郑州校区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再度“归零”,不是南京不努力

“航司梦”何时圆仅两年时间,被外界视为南京第一家“本土航司”的龙江航空有限公司(下称“龙江航空”)就再次“易址”。这一变化源自一则工商信息变更:龙江航空的注册地从南京变更为山西太原。图片来源:Wind就在不久前召开的太原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将“引进培育主运营基地航空公司总部”;也有人注意到,更早之前,一家名为“太原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曾用名为“太原龙江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一系列事件,令龙江航空与太原的关系引发多方猜测。一面是太原的“晋位”,另一面则是南京的“势弱”。两年前,几乎在隔壁无锡引进瑞丽航空的同一时间,龙江航空注册地从哈尔滨改为南京,两座城市携手打破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却无本土航司的尴尬局面。两年过去,无锡和更名后的苏南瑞丽航空日渐升温,南京却与龙江航空“分道扬镳”。南京不需要本土航空公司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就在江苏最新规划中,“实现南京本土基地航空公司零突破”仍被放在重要位置。但这个南京做了许久的“航司梦”,距离“圆梦”仍有一段路要走。1“停滞”一边是本土航司的“追求者”,一边是万众期待的“潜力股”,南京和龙江航空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再将时间拨回2年前。同样是一则工商信息变更拉开了二者走近彼此的序幕——2021年2月,有人注意到,龙江航空注册地从哈尔滨更改为江苏南京溧水区。此前,龙江航空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信息显示,其大股东曾因租赁合同纠纷等问题被多次冻结股权;2016年和2017年,龙江航空经历两次股权出质,总出质金额达7.8亿元。2020年11月,作为中国民航史上首家被拍卖的航空公司,龙江航空98%股权被江苏艾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拍下。当时,媒体形容龙江航空“只有5架飞机,好时刻基本没有”。图片来源:龙江航空官微另一个大的背景是,疫情影响下国内民航持续亏损,不少航空公司出现资不抵债。而面对稀缺的航空公司牌照资源,“入主”这些公司就成了地方政府拥有本土航司的“捷径”。此种逻辑下,一家南京公司“出手”,立刻引发外界对于南京“吸纳”龙江航空成为本土航司的猜想。事实上,在当时南京本地媒体的报道中,不乏有江苏交通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意味着继无锡国资公司入主瑞丽航空后,龙江航空成为江苏第二家本地航空公司。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关于南京拥有首家“本土航司”的说辞,与媒体口中的“欢欣鼓舞”相比,不少业内人士显得更为谨慎。一种观点是,新的注册地并不能等同于拥有“本土航司”,还需要衡量其他方面,如民航专家綦琦所说,这包括基地变化、资源投入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龙江航空和南京的关系,比起“流失”,更贴切的说法是“尚未拥有”。直到龙江航空注册地迁出南京,其主运营基地仍位于哈尔滨,并未迁至南京。而从航线资源来看,受多重因素影响,在龙江航空迁入南京超过一年后的2022年6月,龙江航空才实现南京禄口机场首飞,其开通的首条航线为“南京-昆明”航线。与之相比,同期引进瑞丽航空的无锡则迅速得多。2021年1月,瑞丽航空完成股权重组,同年3月开始执行的民航夏航班计划,瑞丽航空一次性新开了15条国内航线,其中包括“无锡-昆明-芒市”“无锡-重庆”“无锡-西安”“无锡-沈阳”等,大大加密无锡的航线网络。事实上,仅从股权结构上看,无锡和瑞丽航空的关系也更显“亲密”。2021年1月,无锡交通集团就以持股57%成为瑞丽航空控股股东,今年6月,经股权拍卖后,无锡国资对更名后的苏南瑞丽航空控股权还进一步增大。2错过二者此次“错过”的真实原因尚不得而知,但此前面对招揽本土航司的多次机会,南京一直是“主动方”。江苏方志办官方公众号曾撰文提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拉开民航体制改革,华东地区骨干航空公司和地方航空公司竞相发展,客货运总量占全国民航的27.5%。南京航空公司就在此时诞生,曾开行沪宁航线方便两地沟通。此后不久,全国地方航司曾经历多番整合,南京航空与其母公司西北航空一道纳入东航麾下。在与原东航江苏公司联合重组后,南京航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的东航江苏有限公司(下称“东航江苏”)。图片来源:我苏网随后是东航江苏与南京的多年磨合。到现在为止,东航江苏仍是南京禄口机场最大的基地航司,但外界对于东航江苏的发展也存在各种声音。2019年,江苏省政协一份有关机场发展的提案提到,东航江苏占南京机场运力份额为25.07%,而国内外民航发展经验显示,只有一家主基地航司占据35%以上市场份额,机场才能形成稳定发展格局。綦琦指出,一般而言,引进或者自建本土航司并不是地区发展最好的选项,运营或者运转好现有资源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地区和现有航司协同性出现问题,地方就很难有效进行资源调配。从南京市到江苏省,均开始着手新航司的布局。2018年,在整合江苏省内机场成立东部机场集团时,就有业内人士提到,江苏应及早组建基地航空公司,积极争取更多国际国内航线、航班。次年江苏省两会上,江苏就提出,积极争取组建本土航空公司,全力推动航空公司发展。南京也将设立本土航司的行动放在明面上,但至今仍未落地。2018年,溧水区红土航空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南京本地媒体报道指出,这意味着“有望结束江苏没有本土航空公司的日子”。2020年初,在南京公开的当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中,也提到“南京同程红土航空全国总部基地”项目。但到当年7月,更名2年后的湖南红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将主基地迁往长沙,红土从此“名花有主”。更大的雄心正在南京酝酿。也是在上述计划中,还提到“江苏航空总部项目”。该项目法人单位为金鹏航空公司和江苏航空产业集团,项目内容为以购买、租赁等方式运营飞机,以禄口机场为主基地,开通运航线,国内客运航线等,总投资30亿元。2020年开展前期准备工作,2021-2022年正式实施。在外界看来,这意味着江苏将通过入主海南航空旗下金鹏航空的方式,一步到位实现拥有以“江苏”为名本土航空公司的夙愿。然而,时至今日,江苏航空尚无更新动作,但相比之下,无锡已抢先一步,南通机场也拥有京东货运航空公司作为基地航司。3雄心作为江苏航空业的重要极核,南京的发展水平对于全省而言尤为重要。总体上看,尽管江苏机场数量众多,但与其经济地位相比,“航空弱”仍被认为是重要的交通短板。参照发达国家年人均航空出行人次估算,江苏潜在的航空出行需求量至少在3亿人次以上,现有航空运输能力还远不能满足;更有甚者,由于欠缺本土航空公司,航班、航线配置缺乏自主权和话语权,相较于发达国家航空及其关联产业对GDP贡献率达6%-10%,江苏更不足0.5%。图片来源:摄图网600595173具体到南京,类似的对比同样强烈。以2019年数据来看,南京禄口机场的客运吞吐量为3058.2万人次,全国机场中仅居于第11位。同样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杭州萧山机场,以4010.8万人次的客运吞吐量居于第10位,超过南京接近1000万人次。其中,根据飞常准发布的报告显示,杭州本土基地航司长龙航空运力位于境内41家航司中排名第15位,成为杭州萧山机场的重要承运航司。南京对发展航空业雄心并不小。根据此前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禄口机场三期将于明年开工建设,而到2025年,南京禄口机场客货吞吐量的发展目标分别为4000-4500万人次、65-70万吨,旅客吞吐量排名进入全球前50名。在此要求下,拥有本土航司显得更为迫切。在江苏省相关规划文件中,随着无锡、南通的本土航司“破零”,有关“实现本土基地航空公司零突破”的对象也从“江苏”改为了“南京”。民航专家林智杰认为,本土航司对于地方航空业的经济发展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其能够带来稳定的运力投入,包括飞机的增长和航班的增量,另一方面,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地方的特点,本土航司能够开辟一些政策性的航线,特别是容忍短期的利润亏损、站在地方角度算大账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这是非本土航空公司难以提供的。綦琦提到一个例子是国际航线的开通。6年前,河南的首家本土航空公司正式投入运营时,就被认为将为河南开辟航线带来更大的自主权,特别是将开通河南至澳洲、东南亚等国际航线,助力郑州航空枢纽建设。眼下,杭州还有望再进一步,“研究组建浙江航空公司”已被写入浙江新一轮规划当中。南京唯有加快脚步,才能避免进一步落入掉队风险。文字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泉州“转身”,踏上国际赛场

不止于“中国体育品牌第一城”中国城市正走进国际赛事时间。从去年的北京冬奥会,到今年的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国际大型综合性赛事接力举办,让“万物皆可竞技”的氛围不断高涨。其中,商业品牌更因家门口办赛而格外热情,俨然拉开赞助商争夺的“第二赛场”。运动品牌的“厮杀”格外激烈。兵家必争的“官方合作伙伴”,安踏、特步和361度三家品牌各牵手一场赛事,巧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匹克、鸿星尔克等老牌不甘示弱,纷纷加盟赞助商行列;主营泳装的洲克、提供器械的舒华,也随国家队进入场馆、赛事。定睛一看,“参赛”品牌大都来自泉州。还是熟悉的味道。30年前,伴随“晋江经验”在大江南北吹响民营经济的“号角”,第一批泉州品牌,曾写下央视代言人争夺战的历史。历经数十年的沉浮与淘汰,如今得以顶峰相见的泉州品牌,再次踏入了同一条名为“赛事营销”的河流。但毕竟那个“创牌”的草莽时代已然远去。在耐克与阿迪达斯光环下成长起来的泉州品牌,如今脱去稚气,奋力与国际大牌站上同一条起跑线上,并且愈加被看作中国诞生“世界大牌”的希望。今年上半年,泉州各家运动品牌营收实现集体增长,在新的上升周期下,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坐标。更大的期望源自诞生地泉州。这座纺织鞋服产业产值共计超过5500亿元的城市,跟随运动企业一道站上新起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泉州GDP增速达到4.1%,进一步走出负增长“泥淖”。而一场酝酿许久的产业转型,正在城市与企业互动中缓缓展开。1赛点再临去年冬奥会,伴随谷爱凌夺冠并成为焦点,她在场下穿的安踏羽绒服一夕之间受到万众瞩目,一举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这场泉州品牌有关赛事营销的战役没有一个准确的起点,但让战火烧得更旺,安踏无疑再添一把火。此时的奥运赛场,早已成为运动品牌的营销竞技场。因冬奥冰雪属性被全球保暖鞋服品牌围剿,喜提“羽绒服博览会”的称号;媒体更是不嫌事大地将获奖运动员与赞助服装品牌挂钩,排出品牌价值“奖牌榜”——签约运动员变成一场豪赌,品牌都想提前找到“明日之星”,这就考验着各家眼力和判断力。安踏“永不止步”博物馆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中部最大城市组团,如何“瘦身健体”

集中力量,握紧拳头在“瘦身健体”的主旋律中,国家级都市圈的批复面积成为关注焦点之一。从概念来看,都市圈是“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以“1小时通勤”为半径,都市圈的面积大概就在2万平方公里左右。在此前公布规划面积的7个国家级都市圈中,面积最大的是重庆都市圈,有3.5万平方公里,其余的都在3万平方公里以内。加上今年以来由地方“非正式”公布的沈阳、杭州、郑州、青岛都市圈,国家级都市圈总数已突破10个。这批最新升级的都市圈,曾经存在范围过大的情况。根据10月山东省政府发布《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陆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相对此前规划版本,规划范围就有所“瘦身”。回顾去年,武汉都市圈“晋级”时,同样被剪过一刀,武汉“1+8”城市群减为“1+3”都市圈。自那以后,武汉都市圈在“聚焦、再聚焦”的道路上还有新动作——2022年12月,印发《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今年2月,正式发布武汉新城规划。核心范围逐步缩小,推进规格却越来越高。肩负带动中部崛起的重任,这个曾经被批“大而不强”的中部最大城市组团,集中力量,握紧了拳头。1套娃近日,在第三届成都都市圈建设论坛会议间隙,武汉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许小明在纸上画出了四个圈。最外一层是“武汉城市圈”。这个概念来自2003年,武汉与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八个兄弟城市划入协同发展的同一区域,所以又称武汉“1+8”城市圈。图片来源:黄冈市政府网站当时,武汉城市圈的面积是5.8万平方公里,涉及9座城市、3300万人口,是中部面积最大的城市组团。2022年11月,第二个圈“武汉都市圈”划定。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武汉都市圈范围“缩水不少”。因原文暂未发布,城叔从《武汉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规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中查到,武汉都市圈规划核心区的范围只核定了2.53万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辐射至9市全域的5.80万平方公里。再往内画,是第三个圈——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区“武鄂黄黄”。但其实,武鄂黄黄的范围还是大。按照《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四市内部要构建8大城市组团,其中一个组团叫“武汉新城”。“武汉新城”是许小明画的最里面一个小圈,或者叫“点”更为合适,它只有719平方公里。虽然面积小,但并不妨碍最里一“点”成为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图片来源:武汉新城规划2022年9月,湖北省召开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武汉新城”概念。今年,“武汉新城”建设被写入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了湖北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方向。其中提出,纵深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高标准启动武汉新城建设。从武汉“1+8”城市圈、武汉都市圈、武鄂黄黄到武汉新城,这四个圈一层层向内走,逐步聚焦、浓缩,“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的”。2配置身为“主引擎”,“武汉新城”的责任重大,但它却是一个横跨武汉、鄂州两市的组团。之所以“跨市”设定,源于武汉和鄂州在同城化层面天然的亲近性。在过去省会扩张势头正盛的时候,坊间还出现过武汉合并鄂州扩容的呼声。走过一座桥,便能从武汉的东湖高新区来到鄂州的葛店,两地分界处察觉不出毗邻地区常有的荒凉感。在鄂州的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概70%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都是以“武汉”来冠名,两地产业链有很深的上下游关联。许小明补充道:“武鄂之间,地铁也通了,城际公交也通了,明年路也全部打通了。”图片来源: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不过,将一个省会城市和一个省辖地级市绑定成一个组团,难免有跨行政区共事的烦恼。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所总结的那样,同城化推进工作面临的障碍正因“跨市”而来。不同的行政区有不同的板块利益、管理体制,推进同城化工作时,经济好的地方担心被分掉一杯羹,落后的又担心丢了最后一点儿肥水。“武汉新城”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从行政层面高规格推进。武汉市发展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胜在前述论坛上介绍了针对“武汉新城”的工作机制——实行“省建设指挥部+武汉新城用地和规划委员会”的管理体制,由副省长兼任组长。湖北省专门成立了武汉新城建设指挥部,由常务副省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省长、武汉市长、鄂州市长担任副指挥长,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武汉新城用地和规划委员会,也由分管副省长兼任主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兼任副主任。如此配置,保证了从省级层面来协调武汉新城相关跨市域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市级层面同样高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推进武汉新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在湖北的规划中,“武汉新城”被寄予厚望。这块核心中的核心,将打造成“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3外溢集合高规格的行政力量来建设“主引擎”,湖北当然是希望浓缩出的“武汉新城”之拳,能有力出击,在中原地区撑起一片天、耸出一座山。张文胜提到一个细节,过去武汉推出的科技创新政策,会对从外地迁入武汉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0万元的现金奖励。这种政策导向,吸引了周边8市的企业搬到武汉来,形成了虹吸效应,“我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科技部门对这项政策进行了调整,跟大家一同推进区域的协同发展。”图片来源:摄图网501669274近年来,武汉的高新技术企业反而有“外迁”的迹象,陆续有企业向周边其他城市外溢。一家已经迁到鄂州的企业称,“在这里我们既能够享受鄂州葛店开发区的政策、物流,以及土地的优势,同时又能够嫁接武汉的人才资源”。迁出后,企业的厂房扩大了10倍,产值增长了6到7倍,同时整个产品也从原来的十几种,现在扩充到一百多种。事实上,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东湖高新区(又称“光谷”)已经建设了30多年,本身也有了空间拓展的需要。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规划所所长孙俊聪此前提到,从武汉新城的规划面积看,光谷占了519平方公里,鄂州占了200平方公里,它的建设用地有117平方公里,远远高于武鄂黄黄8大组团的其他组团,发展的空间非常大,解决了这片地区未来发展的空间瓶颈制约问题。后期,随着武汉新城建设推进,武鄂再联动黄黄,四市又辐射更大范围的武汉城市圈,影响力如同涟漪,一圈一圈向外荡开,一改“大而不强”的历史。文字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新一轮轨交开通潮,大洗牌开始了

谁是轨道上的赢家?年尾冲刺,新一轮城市轨道开通潮来临。11月28日,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开通运营,成都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这意味着,成都再度反超深圳,成为全国轨交“第四城”。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底前,北京、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城市还有望迎来一批轨交线路开通。届时,轨道交通里程TOP10城市间的格局或将再度“洗牌”——北京超上海登顶,成都之外,武汉也可能超越杭州,向深圳更近一步。国内轨道交通专家沈景炎有一个理论,一座城市的第一条地铁建成后,大约能分担整个城市5%左右的运力;形成线网规划后,运力将达到50%左右,极大降低城市交通压力。这就解释了城市不断申报轨道交通新建项目的原因。截至今年10月,开通运营城市轨交名单上,已有55座内地城市在列,运营里程9862公里,今年有望突破1万公里大关。然而,随着列车飞驰、线网加密,城市轨交客运强度普遍较低,也进一步造成了自身供血不足,财政补贴压力大等问题。按照5年左右的建设周期,上一轮获批的地铁建设将陆续进入尾声,新一轮地铁规划报批已经开启。还有哪些城市可能后来居上,结合轨交里程和客流量排名来看,哪些城市存在倒挂问题?1洗牌头部城市轨交里程之争,从未停止。仅看近三年,2020年末,成都5线齐发、一次性新增200多公里,总里程飙升至557.8公里,超过广深,跃升至全国“第三城”;2021年,广州18号线开通,助力广州超越成都,重返轨交“第三城”,深圳则被武汉超过,跌至“第六城”;2022年,深圳地铁迎来收获期,里程第四的位置再次更迭。如今,随着成都地铁运营里程正式突破600公里,且考虑到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成开通的地铁8号线二期仅长8.023公里,今年成都将稳坐轨交“第四城”的位置,与广州共同坐守“轨交600公里俱乐部”。忙着年末冲刺的,不只是成都。本周内,广州、深圳、武汉、重庆、青岛、合肥等城市也纷纷公布了轨道交通最新进展。据城叔不完全统计,城市轨交里程TOP10中,除成都外,北京、广州、深圳、武汉、重庆年底前均有望开通新路线。本轮新线开通潮后,城市位次也将大面积“洗牌”。在北京17号线北段、16号线剩余段共30.2公里路线开通后,北京轨交里程将超越上海、晋升第一,成为里程最长、修建历史也最长的中国轨交第一城。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预计年内开通,武汉轨交总里程将新增25.93公里、总计530.23公里。届时,武汉轨交里程将有机会反超杭州,和深圳的差距也将从去年的54.3公里缩至约36.39公里。这仅仅是个开始,因为在2017~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审批暂停之后,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密集批复了十多个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明年将是当期规划的最后一年,很多线路将集中建成。还是以成都为例,根据国家发改委对成都轨交第四期建设规划的批复,共涉及8个项目,总里程将近180公里,规划期为2019-2024年。作为第四期建设规划的首条开通线路,今天开通的19号线二期全长43.17公里,而其余在建的7条线路或将在明年开通,成都的轨交里程还将进一步刷新。2流量从2012年到2022年,全国新增38个城市开通了地铁,是开通时间最集中的10年。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轨交建设大部分仍处于快速建设的初期或中期,已建、在建、待建轨道交通线路、里程存在差别和排名起伏波动,也是正常现象。图片来源:摄图网600188197里程之外,轨道交通客流吸引力、客流量、客流强度等指标,则是从流量维度进一步呈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运行情况。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城市轨交建设里程排名和实际客运量排名之间的倒挂——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10月份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日平均客运强度(客运量/运营里程)为每公里0.869万人次。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55城中,仅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西安、长沙、南昌、哈尔滨、兰州10城客运强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较高的城市活跃度。其中,广州最高,达每公里1.43万人次。大多数城市客运强度相对处于低位。即便是轨交里程数TOP10中的5座城市杭州、武汉、重庆、南京、青岛,客运强度也不及全国平均。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9584公里,逼近1万公里大关,较2019年(5480.6公里)增加74.9%。但客流量却暂时跟不上地铁的扩建速度。相较2019年,2023年10月份全国日平均客运强度降低18%。既然如此,城市为何仍执着于修地铁?“地铁通达性越差,越没人坐。单靠一条线、两条线,发挥不了网络效应。”中铁二院地铁院副院长陈福贵告诉城叔,城市后期新建地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补强原本的地铁交通网络、盘活客流。随着地铁线路加速成网,城市地铁客流量可能倍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有带动土地开发的考虑。不过,城市对轨道交通的超前谋划,并不总是合理。此前浙江省宁波市投资约2亿元的3号线高塘桥站设在基本农田区域,已建成近4年仍乘客寥寥,利用率不高成“孤岛”,引发社会关注。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称,主要是原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局部“不合一”的情况,存在规划先行问题。陈福贵判断,这或与城市轨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不同步有关。“TOD模式有一定风险,城市在考虑用轨道交通带动外围区域时,不能一味地往没有人的地方走。”他建议,城市在向外做轨道开发时,可以多尝试新老城区的串联线路,从而兼顾城市开发和交通疏解的目的。3算账线网不断增加的同时,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维护的成本也在大幅增加。因为地方债务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审批曾经在2017年到2018年期间暂停。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对申报建设轨道交通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市区常住人口、客运钱路运输强度等作了硬性规定。比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图片来源:摄图网600207908事实上,大多数城市地铁的运营成本,很难单纯依靠票价收入覆盖。2022年各地地铁的年报显示,扣除政府补助,只有武汉、深圳、济南、上海四地地铁盈利。其中,武汉、深圳、济南三城盈利都依赖于TOD模式。而这一模式,今年或将难以为继。以常年“盈利之王”的深圳地铁为例,此前,深圳地铁公布三季报,净亏损5.77亿元。深圳地铁集团曾在2023年半年报中表示,若聚焦地铁运营业务,亏损高达64.74亿元。在过往为深铁集团贡献大量利润的站城一体化开发方面,据深铁集团披露,2023年上半年,因完工结转的站城一体化开发项目较少,该板块收入下降为16.36亿元,只占总收入(不足62亿元)的约26.39%。2022年,这一占比为66.94%。“首先评判人口支不支撑,再看有没有钱修。”在陈福贵看来,对于财务吃紧的城市,修建地铁不一定是首选。同时,在确须建设地铁时,考虑经济、高效的方案。他以深圳四号线为例,站内随处可见的马赛克墙面“港风”满满,实际是为了节约成本。陈福贵介绍,深圳四号线由港铁公司全资投资承建及营运,建设时使用混凝土墙面而不是玻璃幕墙,就是为了控制装修成本。陈福贵认为,除建设成本外,未来长达百年的运营成本,更是城市要面临的负担。考虑到靠票务实现收入盈利很难,城市可以赋予轨道集团一定的权限,让它们能够参与甚至主导城市的一些商业项目,来反哺轨道运营的亏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地铁具有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盈利甚至不是其主要目标。但当建设和运营地铁的负担日益加剧,城市在考虑扩建地铁时,更应该慎重对待、科学规划。文字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告别“大拆大建”时代,城市如何跨越新旧边界?

重塑肌理,留住记忆你是否注意过城市里那些正在悄悄“变脸”的老旧小区、城中村?往日印象里,这些地方往往杂乱无章、萧条破败;不经意间,却忽然冒出一间精致的咖啡店,或是转角处与众不同的墙绘,传递出“重新生长”的气息。过去数十年间,伴随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数亿人从农村走入城市,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眼下,高歌猛进的发展方式正在谢幕,“城市更新”成为新的时代关键词。自2021年起,“城市更新”已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超大、特大城市明确分三类推进实施: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或者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介于两者之间的则实施拆整结合。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换句话说,就是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此前,住建部门多次强调,城市更新行动要防止大拆大建,“鼓励采用‘绣花功夫’来织补、修补、更新”。告别增长依赖,重塑城市肌理,“以人为本”的空间重构与社区激活,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01城市记忆繁华的深圳南山区,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藏身其中,大隐隐于市。图片来源:南头古城官网南头古城被称作“粤东首郡、港澳源头”,曾是历代政权在岭南沿海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过去几十年间,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城区不断“侵入”古城,工业生产留下的旧厂房痕迹依稀可辨,狭窄的居民楼不断长出美发沙龙、菜市场、米粉店……最终形成“城中村中城”的复杂格局。与其他城中村并无二致,这是深圳人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如果说城市也有记忆,那城中村就是深圳无法抹去的符号。建筑大师沙里宁曾说,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有机体,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正如单个生物细胞通过不断更新自身组成部分来保持其生命结构的整合性,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为大量新市民提供了方便经济的住房,成为他们落脚城市的第一站;但另一方面,城中村也存在土地利用低效、基础设施不足、人居环境较差等问题,改造更新成为必然。问题随之而来,如何留住城市记忆?在“中国现代主义建筑之父”、非常建筑事务所创始人、知名建筑师张永和看来,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关于“对时间的认识”。他多次提到“新”和“旧”的关系。过去的城市化,往往简单地以时间为界限区分“新”和“旧”。“新”建筑起来之后,“旧”建筑被迫退场,城市逐渐“失忆”,城市特色和可识别性也在不断丧失。“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1亿人,谁来扛起“豫菜之都”大旗?

豫菜何以真正振兴近日,开封市商务局与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签订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创建“豫菜之都”“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在此之前,开封市政府已于今年8月向河南省餐住协致函,申报“豫菜之都”。一石激起千层浪,豫菜振兴的话题再度引发外界关注。在许多人印象中,说到地方美食,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麻辣的川菜、鲜嫩的粤菜、清甜的淮扬菜……而对豫菜,却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菜系之一、被誉为“八大菜系之母”的豫菜,正在被很多人遗忘。近些年,当川菜、湘菜在全国“攻城略地”,豫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进步。如今提起豫菜,除了烩面、胡辣汤,不说外地人,恐怕连本地人都只能语塞。其实,早在1999年,河南省政府就提出“振兴豫菜,增辉中原”的口号。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刮一阵风”。但二十多年过去,豫菜却始终“不咸不淡”,乏善可陈。如今,随着文旅、餐饮市场升温,豫菜式微的影响也被放大。自去年以来,河南官方多次提及“豫菜振兴”,除开封外,郑州、洛阳、信阳、安阳等地也均有所动作。新一轮变局中,究竟谁能扛起“豫菜振兴”的大旗?尴尬2018年,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大型交流会在郑州举行。会上评选出河南十大传统经典名菜:豫式黄河鲤鱼、煎扒鲭鱼头尾、炸紫酥肉、扒广肚、牡丹燕菜、清汤鲍鱼、大葱烧海参、葱扒羊肉、汴京烤鸭和炸八块。图片来源:大河报尴尬的是,名单一出,很多河南人发现,除了豫式黄河鲤鱼,其他菜别说吃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过。这正是豫菜衰落的直接体现。几年前,《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美食纪录片火爆出圈时,河南媒体就关注到,“除了第二季中的鲤鱼焙面、灌汤包,以及第三季中胡辣汤、三门峡穿山灶外,几乎没有更多河南味道的身影”。作为一个户籍人口过亿的农业大省,河南地处九州之中,被视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有“百菜之源、菜系之首”的说法。早在商朝,烹调始祖伊尹就创立了“五味调和”的烹饪理论;北宋初,豫菜逐渐形成色、香、味、形、器五性具佳的完整体系。还有观点认为,“豫菜”对粤菜、川菜、杭帮菜等都有至深影响。南宋时期,豫菜文化与杭州烹饪文化即“南料北烹”结合,形成杭帮菜,并进一步影响到周边地区。而在闽粤地区,中原移民南迁,也带给粤菜“烩不厌细,食不厌精”的中原饮食风格。不过时至今日,在川菜、粤菜、鲁菜、苏菜、浙菜、徽菜、湘菜和闽菜等八大菜系之中,已没了“豫菜”的身影。河南餐饮行业人士一度坦言,“这种现象真使我们汗颜,甚至感到悲哀”。为此,“豫菜振兴”早已成为河南全省共识。2007年,河南首次发布《豫菜基本规范》,将“豫菜”定义为“以开封为代表的传统豫菜体系,逐步演变为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新豫菜体系”。对“豫菜”的分派,规范介绍,豫菜以郑州为中心,由四个不同的口味区构成:豫东口味居中,恪守传统、扒制类菜肴为典型,以开封为代表;豫西以洛阳为代表,水席为典型风味,口味稍偏酸;豫南以信阳为代表,炖菜较为典型,口味稍偏辣;豫北以新乡、安阳为代表,善用土特产,口味偏重。2022年初,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提到,在文旅工作版图中,“豫菜振兴”是重要一环,将借鉴浙江省“百县千碗”成功模式,大力推进豫菜振兴,推动“豫菜”出圈出彩。易位豫菜振兴,不仅事关河南能否重塑美食名片,还关系着河南的经济发展大盘。图片来源:新华社今年以来,恢复和扩大消费被摆到突出位置。前三季度,全国餐饮收入达到3.7万亿元,同比增长18.7%,比2019年增长13.9%,开创往年同期新高。而以地方文化为背景的地方菜,不仅发展势头影响着地方餐饮业,也对地方提升吸引力有重要作用。以名声在外的川菜为例,根据日前发布的《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截至2023年上半年,川菜门店数量已超过32万家,远超粤菜、江浙菜等菜系门店数量,已然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大菜系,也成为四川的一张“金字招牌”。反观河南,仍在追寻豫菜突围和振兴之道。在河南的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中,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实施豫菜振兴工程”正是其中重要一环。今年7月,在郑州举行的“第一届中国·河南菜发展大会”上,“复兴豫菜”“豫菜出圈”“打造豫菜名片”被反复提及,显示出当地的急切心情。从数据上看,河南消费仍略显疲软。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社消零总额增速5.0%,比全国平均水平(6.8%)低1.8个百分点,增速在六个经济大省(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四川)中垫底;四川则以9.2%的增速居首。增速上的差距,也导致两省间社消零格局生变。前三季度,河南社消零总额(18745.93亿元)被四川(18940.6亿元)反超,退居全国第六。截至10月,两地社消零差值进一步拉大,从194.67亿元增加至279.99亿元。实际上,作为最活跃的消费业态和消费升级的晴雨表,餐饮业被视为市场活力的重要体现。此前,王学泰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一书中指出:“菜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地区菜系是地方菜肴的升华,它需要该地区具有较发达的商业、交通与文化,特别是要有城市的繁荣。”仔细盘点不难发现,八大菜系中,大部分都产生于近百年来经济发达的地区。川菜虽然诞生于内陆省份,但仍有成都、重庆这样的中心城市作为支撑。2021年,米其林榜单正式登陆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的米其林第四城,就是其消费活力的一大证明。今年前三季度,成都社消零总额达到7268.2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餐饮收入1356.7亿元,增长25.3%。对比之下,同期河南省会郑州社消零总额为4161.2亿元,增速(5.4%)低于成都5.3个百分点。餐饮方面差距更甚,郑州餐饮业零售额增速4.9%,足足比成都低了20.4个百分点。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成都的万亿雄心,藏不住了

迈向“制造强市”前不久,工信部公示《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成都新都区航空大部件产业集群、温江区生物技术药产业集群入选。至此,成都国家级产业集群增至9个。再添含“金”量极高的国家级名片,是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权威认证”。去年11月18日,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召开。彼时,站在“2万亿俱乐部”门口的成都,期望通过制造业“二次创业”,系统重构产业体系新的“四梁八柱”。如今一年过去,“制造强市”推进成果如何?从最新出炉的城市三季报看,今年前三季度,成都以6.7%的GDP增速位列全国24座万亿城市之首。相比去年同期,成都实现经济增量1100亿元以上,超过了经济总量排名在前的广州和苏州。其中,工业和制造业功不可没。据统计,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五大先进制造业中,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放眼全国,发力制造强市,成都的动作其实并不算快。近几年,全国几乎所有超大特大城市都喊出“制造强市”“工业立市”等口号,在成都之前,包括广州、深圳、天津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先行谋划布局。激烈竞逐中,成都如何加速突围?动能初显制造业是大国强盛的重要标志。过去数年,我国制造业规模先后超过德国、日本、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并带动经济总量赶超跃升。在区域竞争中,制造业也愈发成为各地竞相发力的“主战场”。图片来源:张建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被安徽逆袭,湖北拿什么“超车”?

还是要“借东风”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大省,湖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掉队”危机。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湖北汽车产量为130.98万辆,同比下滑10.1%;同期安徽达到139.53万辆,同比增长7.3%。一升一降之间,湖北汽车产量罕见被安徽超过,全国排名也从去年第五位下滑至第六位。拉长时间线看,自2017年达到266.61万辆高峰后,湖北汽车产量已连续五年负增长。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区域格局加速洗牌,湖北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仅24.44万辆,在全国位居第8位,不仅远远落后于广东、上海等老牌汽车产业重镇,也被陕西、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甩在后面。汽车产业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对湖北经济大盘至关重要。急切的湖北,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和能级提升的声量越来越高。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湖北省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产值达到3500亿元。无论对照湖北自身实际,还是与其他省份目标相比,这都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但对这座中部大省来说,这一次,只能选择全速“超车”。反超2022年,以武汉为龙头的“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长春市汽车集群并列,成为全国3个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这是湖北汽车产业的高光时刻,也代表了这座汽车工业大省的深厚积淀。燃油车时代,湖北凭借“三大三小”战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上不可忽视的一极。自上世纪60年代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这些一线顶流城市,怎么还会被嘲土?

逃不过的“真香定律”?没想到有这样一天,一度被钉上审美“耻辱柱”的霓虹灯,会因为可能消失的命运迎来如此大规模的追忆。事情的起因是一条被疯传的“谣言”。有人发出一张装满被拆卸霓虹灯的卡车照片附文,“香港将引入内地城管管理办法,将霓虹招牌统统拆掉”。一时间,关于香港夜景暗淡、城市记忆难留的讨论铺天盖地而来,不少人恍然发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已经成为大众香港印象中不可磨灭的标志和突出印记。虽然事后香港特区政府屋宇署向媒体澄清,香港没有针对霓虹灯招牌的大规模执法行动,图片也是经设计师PS创作的作品,然而,香港霓虹灯淡出历史舞台确实已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据《香港商报》报道,屋宇署自2014年起实施“目标街道大规模行动”,对危险及违例招牌发出法定清拆命令,过去5年内,香港共有1.6万块招牌拆除或修葺,现存1.9万块。过去,霓虹灯通常作为“土味审美”的代名词出现在大众视线当中。事实上,就在不久前,上海市政府官网信箱的一则留言才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上海外滩夜景各种装饰灯光、跑马灯,有“浓浓的乡镇味道”。在其看来,“作为国际知名城市,全世界人都知道上海,但上海的夜景灯光越发花里胡哨,没有一流城市的格调。”不只是香港、上海,这几乎成了近些年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城市到底需不需要霓虹灯?这个似乎无需多言的话题,如今又掀起新的浪花。1灯光“痼疾”自灯光被用作城市照明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被不断赋予各种意义。黑色夜幕中,灯光的亮度、颜色格外显眼,不同特质对应着不同经济和文化层次,成为城市自我表达的另一个阵地。最基础的一层是“亮度竞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曾提到,此前,光亮程度常被用作衡量国家或者城市繁荣程度的一个指标。东京、纽约、巴黎这些国际大都市整体的光亮程度较高。在国内,一线城市夜空的明亮程度也远远超过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而当以弯曲灯管充入惰性气体后呈现出明亮颜色的霓虹灯被引入城市战场,立刻成为商业世界残酷竞争的显影,足够鲜艳、显眼的霓虹灯招牌,似乎才配得上城市迅速成长繁荣的商业面貌。于是,以商业闻名的城市纷纷被霓虹灯招牌“攻陷”。从美国拉斯维加斯、日本东京到中国上海、香港,霓虹灯重构了城市的天际线,尺寸巨大、配色刺眼的招牌成为繁华城市统一的标志物。图片来源:新华社视频截图香港旅游发展局曾这样描绘当时香港的霓虹图景: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谁家招牌更抢眼,自然就更容易获得关注和知名度。一个个更大、更有创意的霓虹灯招牌应运而生,层层叠叠但又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两侧,打造出极度梦幻的赛博朋克之感。1970年代,弥敦道上超大霓虹灯牌覆盖大厦一整面外墙,规模之大更是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反思也随之而来。当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现代建筑大师们说出“Less
2023年11月17日
其他

1128家“老字号”大洗牌,这个省份一家不剩

选择躺平,是出局的开始百年老店正在走下神坛。日前,商务部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的55个品牌被移出名录;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发布退出名单,让中华老字号告别“只进不出”“一老永逸”,也需要进行“KPI”考核。洗礼之下,我国老字号的区域格局迎来新的变化,比如云南、山西等省老字号品牌数量排名一朝倒退近十名,再比如,宁夏仅有的两个中华老字号集体“摘牌”,陷入暂无老字号的尴尬处境。“摘牌”的同时,还有73个品牌被限期整改,它们绝大多数是来自食品加工、餐饮住宿、零售行业的消费品牌,在数字化冲击下盈利堪忧。如今,限时半年要走出新路子,压力不可谓不大。值得一提的是,综合退出和待整改的两份名单,有四个省份脱颖而出,品牌全数通过复核,分别是吉林、海南、新疆、青海。申请成为中华老字号并非易事,要求包括50年以上的历史底蕴、文化特色鲜明、工艺技术独特、设计制造精良等等。除了商业品牌价值,很多老字号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是城市品牌IP打造中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草草出局,受伤的不只是企业自己。1格局生变“早该摘牌了,又贵又难吃”、“老字号吃老本,怎么守得住祖业”、“守老摊没有未来”……正如网友惋惜之余的严厉指责,一则“摘牌”通知揭开了中华老字号艰难的生存现状。今年2月,商务部已经发出信号,中华老字号将开启“红绿灯”机制,彻底打破“终身制”。根据商务部公布的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汇总表,如今,全国通过复核、现存“站稳脚跟”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仅剩1000个。名录公布后,各地竞相盘点自己的老字号资产,喜忧各异。综合各地移出品牌数量和占比来看,绝大多数地区的中华老字号品牌移出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移出相对集中在部分区域。上海老半斋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给省会升级,又一个“双枢纽”大省出现了?

“双核强心”同样是“双核”省份,广东、辽宁有的,山东也想有。近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在加快推进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强调“努力培育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引领作用。就在同一天,山东省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在济南机场召开。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表示,要建设和培育青岛、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其他城市和枢纽港站建设能级,强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发展壮大枢纽经济,打造东北亚乃至“一带一路”的综合交通枢纽。要知道,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有20城被列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按所属省份划分,坐拥双国际枢纽的分别是广东和辽宁,山东只有青岛入列。如今山东强力扶持省会济南上位,将对“双核”竞速的山东产生何种影响?1升级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厦门、郑州、武汉、海口、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20个城市被列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在“双核”省份中,广东广州、深圳,辽宁沈阳、大连同时获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认证,山东省内“双子星”中省会济南却遗憾落选。与之相比,青岛被列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同时青岛港被列为国际枢纽海港,地位十分重要。图片来源:摄图网501995006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黄河下游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济南的城市地位、交通地位都显著提升,而“努力培育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就是一个重要体现。“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从垫底到领先,郑州的机会来了?

河南工业复兴的强支点今年三季度,河南经济数据出炉时,不少人为郑州捏了一把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河南GDP47785.44亿元,3.8%的增速在全国经济十强大省中,位居倒数第一。未曾想,郑州迎来翻盘,前三季度GDP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435.9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在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二。由此,郑州在全省首位度达到21.9%、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成。增长动能从哪里来?近日当地媒体接连发布“红榜”,今年前三季度,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居全省第一位,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位。工业竞争力孱弱一度被认为将是郑州最大的经济软肋。这一成绩出炉,对于郑州来说,犹如“长舒一口气”,同时一个新的考验摆在面前:作为传统工业大省,河南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在近些年持续下滑,并在2021年跌出全国工业大省前五,郑州能否成为河南工业复兴的强支点?尤其是在郑州都市圈晋级“国家队”之后,郑州如何以龙头带领“圈内”城市突围?01过去两年,郑州交出的经济“成绩单”都不算太理想。2021年,郑州GDP12691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远不及全国平均线8.1%,在24座万亿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2022年,郑州GDP为12934.7亿元,同比增长1%。相比上年,GDP增量仅为243.68亿元,在万亿城市中排名垫底;GDP名义增速1.9%,排名倒数第一。在“中部第二城”的竞逐中,有关“长沙甩开郑州”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在2019年曾以微弱优势反超后,郑州GDP落后长沙的差距连年扩大,到2022年已超1000亿元。就在进一步拉开差距的关键节点,郑州终于迎来“翻盘”的机会。当地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3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7亿元,同比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4212.2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6070.0亿元,增长4.9%。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前三季度,郑州不仅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居万亿城市之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也拿下河南全省增长冠军,居万亿城市第三。这也成为郑州近两年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具体来看,哪些重点产业贡献最大?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郑州规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中有20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54.1%,但主导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5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9.0%。在上述产业领域的强劲增势下,郑州成为继长沙之后,全国第16个前三季度GDP突破万亿元的城市。在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看来,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郑州经济发展呈现好的趋势和态势。02进一步看,郑州工业的“回血”很大程度上来自投资带动。据统计,前三季度郑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较上半年加快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4%,第二产业增长26.0%、第三产业下降1.7%。同期,郑州工业投资增速达26%,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均排名第一位。2018-2022年郑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图片来源:郑州市统计局官网郑州工业投资猛增,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变化。数据显示,2021-2022年,郑州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负增长,直到今年上半年增速才转正至0.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1%,拉动投资增速6.2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2.2%,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其固投增速能企稳“回正”,全靠工业投资的强力带动。投资要增长,则离不开一个个高能级、大体量项目的支撑。图片来源:摄图网501558248今年以来,郑州在抢项目上有多“拼”?据统计,前三季度郑州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2个,总签约额225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2.5%,将年度目标的实现节点整整提前了一个季度。其中,累计签约42个重大项目,包括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项目(兰钧)、正威(郑州)新材料项目、上汽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项目、北斗卫星设备研发生产中心项目等。招引新项目的同时,郑州也在努力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今年4月,郑州比亚迪项目正式投产。这被当地视为“河南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自2021年9月签约以来,该项目实现37天内项目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创造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河南速度。与此同时,包括上汽集团郑州新能源动力生产基地动力电池项目、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项目(兰钧)等重大项目接连签约落地,也为郑州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配套带来新动力。03作为工业时代崛起的城市,郑州既孕育过“一个厂就为国家赚了18个厂”的棉纺业,也曾在宇通、日产等品牌的带动下见证汽车产业的辉煌年代。然而新旧产业更替下,这些产业有的“离场”成为历史,有的还在等待下一个机遇。即便到现在,郑州产业中仍然保有历史遗存的影子。如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总结,目前,郑州工业面临传统工业、国内市场占比较多,特别是民营企业专而不精、大而不强、全而不专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增长不可持续。郑州要做的,是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带动主导产业升级,从而带来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后劲。图片来源:摄图网500084952自身转型升级是一方面,作为省会城市,郑州还承担着带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任务。近年来,河南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持续下滑,并在2021年跌出全国工业大省前五。今年1-4月,河南工业增加值下降0.3%,是全国四个负增长的省份之一。即便到了前三季度,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与全国持平,但仍排名靠后。工业增长乏力,也成为河南经济失速的重要原因。前三季度,河南GDP增速(3.8%)居31省份倒数第四,经济总量领先四川的优势进一步缩小。就在不久前,《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当中明确,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产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领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五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3年11月13日
其他

城市24小时 | 济南青岛,要建第二机场?

适时启动前期研究#关注市市通机场,山东打造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机场群11月7日,山东省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在济南机场召开,要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为新时代强省建设提供坚强支撑。同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鲁政字〔2023〕204号)发布,到2035年山东建成能力充分、覆盖广泛、结构合理、便捷顺畅、衔接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此次规划纲要还提出,打造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机场群,山东支持济南机场和青岛机场打造国际枢纽机场、烟台机场打造区域枢纽机场,积极培育临沂机场打造区域枢纽机场,稳步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四枢十二支”运输机场群,覆盖所有设区市行政中心。适时启动济南、青岛第二机场前期研究。同时,规划布局100个以上通用机场。解读:放在全国来看,山东的民用运输机场不在少数——截至2022年,中国民用机场(不含港澳台)共有254个,山东坐拥10个,数量居全国第七,华东地区首位。而根据山东的规划,要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四枢十二支”运输机场群,覆盖所有设区市行政中心,也就是“市市通机场”。所谓“四枢”分别指向济南、青岛、烟台和临沂,其中济南机场和青岛机场同时被赋予国际枢纽的定位。早在2021年8月,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流亭国际机场同步关闭。作为山东首座4F级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定位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一期工程规划到2025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眼下,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也正在进行中。就在此次建设推进会前,山东主要领导专门到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航站区施工现场调研。据悉,该工程总投资近700亿元,是山东民航史上规模和投入最大的“超级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省内第二座4F级民航机场,设计吞吐量超过青岛机场,成为山东最大机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规划纲要还提出,要适时启动济南、青岛第二机场前期研究。根据2022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22年青岛胶东机场旅客吞吐量972万人次,排名全国第20位,济南遥墙机场旅客吞吐量824万人次,排名全国第25位。从客运负荷角度来看,还远远未到饱和,但规划更多是提前为未来做准备。要知道,机场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或者发挥经济增长极作用的一个硬性支撑。根据民航业界流传的“1:8效应”:办好一个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机场的投入产出比可以高达1:8。在济青之前,南京、西安、杭州、重庆、郑州也都提出,要积极规划布局“第二机场”。根据国家“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70个以上。机遇之下,新一轮机场争夺战打响。#动向内蒙古将积极申请设立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在11月9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内蒙古将多方发力,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质升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宏范表示,将积极申请设立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功能,深化与蒙古国、俄罗斯在农牧业、能源矿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江苏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据江苏省人民政府9日消息,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设10个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平台载体,引育50个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南京、苏州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初步形成“10+X”未来产业体系。郑州发文: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河南监管局、河南证监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金融资源配置,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金融生态,助力郑州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其中提到,支持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金融机构联合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支持整合资产、实施设备更新升级。广州扩大制造业企业信贷资金投放规模11月8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当中提出,扩大制造业企业信贷资金投放规模。加强辖内银行机构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优化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以满足制造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力争实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稳步增长。鼓励银行机构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数读今年前十个月,香港收到超18万份输入人才计划申请11月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立典礼致辞时透露,香港今年前10个月共收到逾18万份输入人才计划申请,当中逾11万已获批,其中高才通计划收到5.5万份申请,逾4.3万宗已获批。今年以来已有7万名人才已来港落地,远超过每年3.5万人来港的目标。李家超说,各项吸引人才的计划反应理想,超出预期,充分反映香港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有高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李家超提到,香港新一份施政报告宣布扩大高才通大学名单,并开放越南、尼泊尔及老挝人才;特区政府上月设立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目标是协助海外人才在香港长远发展,并引入更多有意来港的人才。#放榜《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榜单发布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民营经济“含量”最高的省份,不是粤苏浙闽

湖南的长板,还是短板?全国哪个省份民营经济比重最高?说到这个问题,不少人会想到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民营经济大省,却很难联想到来自中部的湖南。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3.39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9.7%。这个数字,比第二名福建还高出0.3个百分点,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排名第一。换句话说,湖南全省近七成GDP都来自民营经济,这也决定了其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就在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除了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党政领导密集调研座谈、招商引资“组合拳”频出……当地近年对民营经济和民企的重视程度可谓空前。官方“力挺”背后,诸多隐忧也不容忽视。今年以来,湖南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跑输全国大盘,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在GDP十强省份中居倒数第二。此番“顶格”发力扶持民营经济,能否助其扭转局面?01发轫时间拉回到1980年。当年6月,原在长沙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的李静,停薪留职从事个体经营,成为全国第一个由省长批准同意的个体工商户。同一年,湖南邵东人曾小山以仅有的2000元钱,在家乡流泽镇创办湖南第一家民营企业——邵东流泽铝制品厂。在曾小山创业6年后,在洪源机械厂就职的梁稳根拉着校友唐修国、毕业于哈工大的毛中吾和洪源厂计量科助理工程师袁金华一起,毅然放弃“铁饭碗”,决定自己办厂。三一集团就此萌芽、发轫,直至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乘着改革东风和敢为天下先的民企“湘军”,湖南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到201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12518.48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6.5%。这一比重虽然已高于全国水平,但和其他几个民营经济大省相比并不算突出——2012年,河南、福建、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68.5%、66.7%、63.8%,均明显高于湖南。此后近十年时间,湖南民营经济总量及其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增至2012年的2.58倍,占GDP比重从10年前的56.5%提高至70%;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75%,比2012年提高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上缴税金2851亿元,增长133.3%。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3.39万亿元,GDP占比略降至69.7%,但相比2012年已经反超河南、福建、浙江,在全国各省份中明显领先。从规模看,湖南民营经济总量反超四川,并进一步拉开与湖北的差距,从2012年领先700亿元增至2022年约4800亿元。在湖南省内各领域发展中,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8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额;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占比超90%;全省连续三年实施的十大产业项目、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中,由民企牵头的占一半以上……至此,湖南民营经济的“76999”发展格局也已成型:民营经济占据全省7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90%以上的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新增企业市场主体数量。相较于全国的“56789”格局,湖南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02隐忧然而,民营经济占比高,并不意味着实力就强。就民营经济规模而言,湖南与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仍然差距较大,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仅相当于江苏、广东、浙江的47.8%、48.6%、65.2%。从直观反映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多项指标看,湖南的短板更为突出。以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为例,不仅总数和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创新能力也偏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湖南常住人口位列全国第7,私营企业、个体户数分别为87.2万户、327.7万户,合计414.9万户,总数排名全国第11位;私营企业、个体就业人数分别为514.4万人、535.1万人,合计1049.5万人,总数居全国第15位。进一步看,民企百强代表着各地民营市场主体的头部力量。图片来源:《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湖南共7家民营企业上榜,不仅在全国排名靠后,在中部6省中也仅高于江西、与安徽并列倒数第二。从入围名次看,7家湘企中,只有三一集团以68名跻身前100强。再来看湖南省内的民企百强实力。2022年三湘民营企业百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湖南省民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额和资产总额均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营业收入总额为10780.22亿元,增长23.89%。相比之下,湖北民企百强营收16684亿元,安徽14939.65亿元,河南14189.46亿元。从入围门槛看,湖南2022年百强民企“守门员”的营收为21.9亿元,湖北、安徽、河南则分别达39.1亿元、55.3亿元、30.92亿元。这种现状,用当地媒体的话说,就是“大企业顶得不够高、小企业铺得不够广”。此外,公开数据显示,湖南民营经济规上工业营收排名全国第12、中部地区第5;规上工业利润排名全国第16、中部地区第6。湖南非公工业企业R&D人员占其从业人员比重仅3.3%,比国有控股企业低2.6个百分点,创新能力明显不足。03补短反映到经济数据上,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4.3%,落后经济增速(4.5%)0.2个百分点。在反映民营经济景气状况和市场信心的民间投资方面,湖南2021年、2022年增速分别为9.6%、8.5%,今年上半年下滑至3.5%。今年以来,湖南GDP增速连续三个季度跑输全国平均线,与民营经济、民间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等原因不无关系。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592213梳理公开报道不难发现,在此次《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之前,湖南已频频发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早在去年初,湖南就以“罕见的力度”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和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到2025年末,全省市场主体达到800万户,其中企业220万户,实现“十四五”期间企业主体翻番倍增目标。补短板的意味十分明显。今年初,湖南又发布“稳增长20条”,提出“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其中多项举措意在全力帮扶实体经济,为市场主体纾困赋能。同时,强调支持民间投资,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的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争取安排1亿元用于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在此过程中,推动湘商回归也成为发力重点。据统计,全球超400万湘商,产业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17年实施“湘商回归”工程以来,湖南累计引入湘商项目投资近2万亿元。公开报道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已先后五次与民营企业家和湘商代表面对面座谈,还将座谈会场搬到了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邀约企业家回湘投资创业。上述“稳增长20条”也在招商引资上给予湘商礼遇,提出对湘商上市企业集团总部整体回迁的,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努力的成果已经显现。仅今年春节期间,湖南就通过举办2000多场恳谈会、座谈会、项目洽谈会等,达成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项目600多个,协议投资额2300多亿元。2022年,湘商回归投资新注册企业953家,到位资金4475亿元。今年上半年,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598家、同比增长40.4%。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湘商回归,意味着更多“湘字号”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总部回建,背后传递的是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文字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江苏超过广东,苏州赢了深圳?

科创板最新区域版图从20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已逾五年。截至2023年11月6日,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562家,合计IPO募资金额近9000亿元,总市值逾6万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净利润、研发投入均突破千亿。其中,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均超百家,前者更是占据A股同类上市公司六成份额。从这一维度来看,各地企业在科创板上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各自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是衡量区域科创属性的重要参照指标。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苏、广东、上海、北京科创板上市企业分别为109家、88家、87家、74家,占据全国六成以上份额,是科创企业最密集的区域。同时,浙江、安徽、山东、四川、湖南、陕西亦超过10家,位居前列。而从五年发展轨迹来看,哪些区域正趋于掉队?哪些区域又在迎头赶上?哪些城市最具科创支撑力?数量苏粤沪京占比超六成,谁在支撑?从区域分布来看,科创板上市企业共分布在23个省份,也就是说,还有8个省份尚未实现“零”的突破。江苏、广东、上海、北京科创板上市企业最多,分别为109家、88家、87家、74家,占全国份额六成以上。尤其是江苏、广东两省,2019年至2023年间,每年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都超过两位数,领先优势不断扩大。浙江位居第五,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48家;紧随其后是安徽和山东,科创板上市企业分别达到24家、21家。此外,四川、湖南、陕西及湖北科创板上市企业也在10家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安徽、四川、湖南均是2019年开局“挂零”,但赶超趋势明显。陕西、天津和福建则是较早取得突破,但是之后却逐渐被拉开差距。更进一步来看,这与核心城市的“科创支撑度”紧密相关。从全国来看,上海、北京、苏州、深圳、杭州、合肥、广州、成都、南京、无锡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排在全国前十位,而这些城市的强劲支撑也是科创板强省的最大底气。比如,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苏州、南京、无锡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54家、16家、15家,分别占江苏49.5%、14.7%、13.8%,合计占全省78.0%;深圳、广州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47家、18家,合计占广东全省73.9%。这也反映出,经济强市、产业强市是区域科创板块的主力军。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苏州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舒对媒体分析,强大的工业基础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苏州科创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包括打造“银行+财政”联动、发挥风险补偿资金池兜底作用等。另外,杭州、合肥、成都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28家、20家、17家,分别占全省58.3%、83.3%、89.5%,是撑起各自省份“科创板军团”的绝对主力。实际上,科创板具有明确导向性,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而区域高端要素聚集的省会城市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亦是支撑区域在科创板取得突破的重要力量。整体而言,从五年发展轨迹看,各省份科创板上市企业增长轨迹都与核心城市增长态势高度相关。盈利最能“赚钱”的,是这三座城市除了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企业盈利能力也是考量区域科创属性的重要指标。Wind数据显示,城市科创板上市企业营收规模与企业数量分布基本一致,上海、北京、苏州、深圳高居全国前四,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均在800亿元以上,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杭州、合肥营收在200亿元以上,无锡、南京、广州营收在100亿元以上,同样表现较为亮眼。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无锡科创板企业数量排在全国第十位,但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2.96亿元)却超过南京、成都、广州,跃居全国第七位。在无锡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电子信息占据绝对比重,其中芯片领域的佼佼者华润微电子前三季度营收达75亿元,占到无锡全市四成比重。从净利润维度看,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深圳、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净利润分别为69.08亿元、58.80亿元和54.86亿元,是盈利能力最强的三座城市。在它们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北京在计算机、机械等领域优势突出,深圳和苏州都在电子、医药等领域集中度较高。具体来看,北京、深圳、苏州目前盈利能力最强的三家企业分别为中国通号、传音控股、阿特斯,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达25.66亿元、38.84亿元、28.40亿元。这三家企业分别属于轨道交通控制技术、智能终端设计及生产、光伏领域,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三地产业发展的特色。此外,西安科创板上市企业在盈利能力上表现亦可圈可点。从企业总量上看,西安虽然仅以11家排在全国第11位,但营收规模(93.15亿元)超过成都,排进全国前十;净利润(15.34亿元)更是超过合肥、南京、成都及广州,排在全国第7位。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503976这些变化也直观反映出,各地围绕科创板展开的激烈角逐。毕竟,企业上市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持续的创新投入、产品迭代,不断提升企业价值,赢得更大市场份额,从而为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起到引领作用。目前,562家科创板企业总市值已经达到6万亿元,体现出市场对于科创板及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认可和信心。其中,上海遥遥领先,以11月6日收盘价计,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总市值达到13859.62亿元,是全国唯一突破万亿的城市。与此同时,北京科创板企业总市值达到8779.17亿元,是下一个最接近“科创板万亿市值”的城市。除此之外,深圳、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总市值均超过4000亿元,杭州、无锡则在2000亿元上下,将成为下一阶段腰部格局的主要塑造者。竞逐“硬科技”比拼,谁创新能力更强?众所周知,科创板具有明确的“硬科技”属性,而将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等排除在外。Wind数据显示,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分别为230家、93家、67家、109家、8家、21家、29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占比分别达40.9%、19.4%。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成为实体经济的比拼,科创板上市企业对于城市提升创新实力、尤其是产业竞争力,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309394以苏州为例,截至目前,苏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216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就达到54家。也就是说,苏州每4家上市企业中,就有1家来自科创板。据当地媒体报道,上半年苏州有45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力度超过10%,80%来自科创板。其中,泽璟制药-U研发投入力度高达100%,裕太微-U研发投入力度为90%,国芯科技、山石网科、思瑞浦、纳芯微4家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力度超40%。这也体现出科创板“苏州板块”对于全市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劲支撑。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就像一棵快速成长的树苗,不仅自身潜力巨大,更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开枝散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对于科创板企业的带动作用,合肥亦感受颇深。今年以来,合肥新增A股上市公司7家,其中4家都是科创板企业,包括在机器视觉领域深耕多年的埃科光电、国内面板显示驱动芯片领先代工厂晶合集成、专注先进封测领域的颀中科技以及国内高清视频芯片领军者龙迅股份,在“芯屏”等领域的优势更进一步体现。从2023年科创板企业增量来看,合肥仅次于上海(9家)、深圳(7家)、北京(6家)、苏州(6家),呈现出争先进位的势头。Wind数据还显示,2022年北京、上海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均已接近300亿元,而深圳、苏州都在80亿元以上,杭州、无锡、广州、合肥、成都、南京亦超过20亿元。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过程中,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引领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从更大范围来看,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安徽等地都已陆续出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也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围绕科创板的角逐将更趋激烈,而更多创新能力突出的城市将拥有更多的机会。文字
2023年11月7日
其他

新一轮扩容将至,江苏山东浙江拼“后备实力”

沿海省份“扎堆”上新“停更”一年的“万亿俱乐部”有望一次性迎来两名新成员。今年前三季度,常州、烟台GDP双双突破7000亿元,且同时跑出6.7%的增速,不仅跑赢全国大盘,亦高于各自年初设定的预期目标(5.5%)。鉴于2022年两座城市GDP均超过9500亿元,距离“万亿”仅一步之遥,也就是说,如无意外,这一次二者将携手晋级,成为“万亿之城”。与此同时,作为“候补选手”的唐山、徐州、大连、温州也表现不错,今年前三季度GDP在“6200~6600亿元”之间。其中,唐山大概率将跻身“9000亿元”梯队,向第27个“万亿城市”稳步迈进。这也意味着,未来两三年,随着这一批“准万亿城市”刷新标签,区域格局也将迎来一次大更新——江苏将以5个万亿城市领跑全国,山东、浙江同以3城位列次席,更重要的是,河北和辽宁将实现历史性“破零”,以及苏北和浙南可以立起一座“更有分量的城市”。眼下,距离2023年收官不到60天,最大的悬念或许只剩下常州和烟台谁能冲得更快一点。1江苏第五城VS山东第三城2022年,常州以9550.1亿元领跑“准万亿城市”,领先身后的烟台34.24亿元。但今年以来,常州却连续三个季度落后,差距从62亿元、180亿元扩大至最新的254亿元。照此走势,烟台今年将实现反超,成为第25个“万亿之城”?一个参考是,2022年前三个季度烟台的经济总量均高于常州,截至当年9月,领先优势达到157亿元,但四季度结束时,还是常州“笑了”。图片来源:摄图网507630114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烟台曾长期保持对常州的领先,特别是2008年~2009年这一优势一度达到1100亿元左右,但近年来,在“新能源”的加持下,常州明显“提速”。数据显示,2019年,烟台GDP为7653.45亿元,排名全国第25,前面是泉州、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西安等上一批“准万亿城市”,身后是7400.9亿元的常州。到了2020年,烟台与常州的差距仅剩11亿元,第二年携手站上8000亿元新台阶时,常州GDP达到8807.58亿元,力压8711.75亿元的烟台,成功进位。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现看,常州与烟台的二产、三产可谓旗鼓相当,差距主要在一产。同时,作为制造业重镇,二者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表现抢眼。其中,常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连续18个月保持苏南第一”;烟台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高位运行,增长11.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6个和4.5个百分点。常州还特别提到,新能源新能源制造业领域增长19.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30.7%,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三大新能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46.8%、8.5%和11%。烟台则着重提到项目增量——谋划实施的402个工业增量项目已投产329个,新增产值923.8亿元,为工业经济稳定运行积蓄强力后劲。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而这恰恰摆在常州面前的一大挑战。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0.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0.1%;服务业投资下降3.6%。这也不难理解,常州本月初召开了一场“科技经贸洽谈会”,突出招商引资来冲刺四季度。不过,无论最终谁能“技高一筹”,只要顺利跨越门槛,对江苏和山东来说都是“喜提”更多支撑点的乐事。2北方大省“上分”,辽宁先破零?除了“一步之遥”的常州和烟台,去年还有4座城市同处GDP8000+量级的台阶,被纳入万亿之城的备选名单,分别是唐山、徐州、大连和温州。这其中,唐山、大连都有可能代表北方大省“上分”,助力所在省份实现“零”的突破。唐山是最有潜力的一个——2022年GDP8900.7亿元,距离下一个千亿台阶近在咫尺,与排在其后的徐州拉开超500亿元。不过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唐山GDP6537.8亿元,同比增速5.4%,经济总量已被徐州赶超,增速也在上述4个同量级城市中垫底。唐山为什么慢了?先来看工业。作为河北老牌工业重镇,前三季度唐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6%,分别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全省1个百分点,但对比徐州(8.1%)、大连(11.1%)、温州(9.4%),却成了“失分项”。进一步从细分数据来看,传统优势产业的增速下滑是原因之一。精品钢铁、绿色化工、绿色建材、高端装备制造是唐山重点打造的4条标志性产业链。但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唐山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建材产业累计增速分别为-6.9%、-2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5%、-15.9%。此外,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唐山的社消零增速和固投增速也均与年初划定的年度目标存在不小差距,相比之下,外贸成绩格外突出,前三季度唐山进出口增长12.9%,高于年度目标7.4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放在准万亿城市中,也是遥遥领先。作为沿海省份,河北对唐山是寄予厚望的。就在今年4月发布的《河北省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唐山市迈入全国万亿元城市行列。”图片来源:摄图网501557988同样备受期待的还有大连,对于缺席“万亿GDP俱乐部”的东北城市群来说,急需一座万亿GDP城市来引领。作为东北经济的领头羊,大连2021年底正式提出“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的新目标,力争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按照当地的设想,大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要保持8%左右,年均增长800亿到1000亿元。2022年大连GDP达到8430.9亿元,今年的经济总量目标约在9100亿元左右。眼下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沈阳GDP6482.9亿元,同比增长5.9%,对比去年同期,增长291.6亿元,压力不可谓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唐山所在的河北、大连所在的辽宁均是经济双中心格局。在如今强省会战略下,石家庄和沈阳都迎来了自身的发展机遇,也有着代表全省冲击万亿城市的雄心,按照规划,两个省会城市的破万亿时间线也都在2025年。3长三角腰部崛起,苏北浙南突围站在区域一体化的角度看,长三角万亿城市“预备役”除了常州之外,还有苏北的徐州和浙南的温州。今年前三季度,徐州GDP6593.24亿元,同比增速7%,凭借接近300亿元的经济增量,其已超越唐山,成为去年GDP8000+量级城市中的“领头羊”。从三季度分项数据来看,徐州各单科成绩并不算突出——先看优势项,在包括常州、烟台在内的6个准万亿城市中,徐州固投增速8.2%,排名第二位;社消零增速8.5%,与烟台、大连并列第一。相比之下,外贸成绩相对逊色,进出口增速尚未回正(-3.3%),排名倒数第二。同样是老牌工业城市,徐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1%,放在全国来看不算低,但在“准万亿俱乐部”中也仅高于唐山。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今年三季度,徐州以逾55亿元的差距略胜唐山一筹,但能否笑到最后,仍有不小的变数。回到去年同期,徐州曾以几乎相同的差距领跑,但在年终被唐山反超,落后近450亿元。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徐州兼具着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重任。仅以淮海经济区的10座城市来看,徐州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上也处于领先地位。除了年度GDP8000亿元量级的徐州,其他9座城市的这一数据都在6000亿元以下。按照徐州的目标,要在
2023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