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生之风 | 姬生健:潜心教研,只为培养下一代科学家

生物系 南科大招生
2024-10-14
编者按

姬生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14年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 青年项目,2016年获评南方科技大学“优秀书院导师”。2016-2018年担任生物系首任科研和研究生事务副主任,期间领导建立生物系研究生培养体系,并具体负责组织申报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并获批。

多年来致力于探索神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进程如神经元命运决定,轴突发育和导向,树突发育,突触形成,神经环路构建,神经功能如学习、记忆、运动、视觉等,神经发育和退行性疾病机制等。专注的机制主要包括各种转录后调控机制比如RNA修饰,以及轴突中mRNA局部翻译、轴突靶组织或者突触后神经元的逆向信号调控。

热爱教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效果喜人,实验室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10多位已经或者即将赴境外著名大学全奖攻读博士学位。其中2019届本科生李欣蓓现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读博,也获得去年校优秀毕业生和生物系十佳优秀毕业生荣誉。今年课题组四个本科生全部获得理想offer、去境外高校深造。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在生物系评选出的2020届十佳优秀毕业生中,有三位学生都来自姬生健课题组。



01“顺理成章的教师之路”

姬生健老师来南科大已经5年多了,回忆起初次站上讲台,他感慨万千。那是2015年的春季学期,他在生物系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神经生物学”。实际上,姬老师在来南科大之前就已经开始筹备了。经过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春节期间的准备,他已经完全准备好这门全英文课程。“当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有稍许紧张,但是更多的是激动和高兴,我可以将自己所知全部毫无保留地教给下一代年轻人了。”

在来南科大之前,姬老师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工作过,那时的他主要从事科研工作。虽然也曾指导过博士生,但并未真正站上讲台。谈及为何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姬老师认为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我成长在教师之家,父亲和大哥都是老师。在学习的各个阶段,我也都遇到了言传身教的好老师,特别是我在北大读博时的导师朱玉贤院士。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和道路。所以在从事科研工作后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


02“南科大的国际化氛围和全英文教学打动了我”

姬老师在回国时,除了南科大外,也收到了南京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抛来的橄榄枝。不过他最终选择了南方科技大学,“我最终选择南科大,就是对南科大国际化氛围和全英文教学包括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模式比较欣赏” 。

在姬老师看来,虽然近些年来国内的科研水平在飞速提升,但在教材方面,中国与美国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国内不少教材都是翻译过来的。一方面翻译过程需要时间,导致教材面世滞后;另外一方面翻译过程中可能因为译者理解的差异导致教材与原著者本意有偏差。

姬老师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使用原版教材是个好的选择,中间没有任何时间差和信息中转,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理解原著者要表达的意思,这对教授和传递科学知识是很重要的。另外,学生们使用原版教材、全英文学习,对他们未来在欧美进行研究生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非常有益。所以南科大全英文教学包括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这一点是很有优势的。”


0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南科大的特点是大一不分专业,可以在大二、大三再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而且本科生就可以进入实验室工作。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实验室时会摇摆不定。对于联系自己的学生,姬老师都会建议他们在做出选择前,一定要了解各个方向和相关实验室大致上是做什么的、自己是否真正感兴趣和喜欢。“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其实可以通过上各门理论课、修各个实验课、提前进入相关实验室来实现。”

同时,姬老师也建议学生一定要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再进入实验室,“我是鼓励同学们尽早进入实验室接触真实科研活动的。但进入实验室一定要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在较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还有余力参加科研的情况下。确定实验室后不要再轻易换实验室,这样可以持续做相关课题,也比较容易出成果,导师也会比较熟悉”。姬老师组的本科生通常都是在他那里待了两到三年时间,不少学生在毕业前都有发表相应的科研成果。谈及学生的优异表现,姬老师谦虚地说到,“都是学生们自己优秀。”实际上,这都离不开姬老师在教学中的教导和科研中的指导。 

启发式、激励性、紧贴科研实践的教学方式是姬老师在这几年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最重要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讲到推动神经生物学进步的一个个重要的科学家、关键的发现和经典的实验时,我都会启发学生们思考科学家们是如何做到的,激励同学们在面临类似的挑战时可否做出类似的贡献,今后也能成长为对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另外通过指导同学们阅读、理解和分享最新、最令人激动的科学发现,让同学们紧跟最新的科研进展,训练他们提出科学假说、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为未来成长为下一代的科学家做好准备。”


04“我不是完美主义者,只是非常看重科研中的细节”

提到姬生健老师,2016级施玉玮同学脑海里浮现一个词语是“严谨”,她认为这是从事科学行业尤其是实验科学最重要的品质。

2016级张煜佳同学也深有体会,“姬老师他特别注重实验记录的完整性,要求我们每个细节都要清楚记录下来,时间也要精确到每分每秒。这对我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非常重要” 。

姬老师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承认他对学生和课题组成员要求比较严,非常看重科研中的细节。“我觉得我的很多要求其实是从事科研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并不是什么高要求。比如,什么才是良好的实验习惯、合格的实验记录、有条理的组织样品数据库、正确的数据记录和保存、规范的数据分析和interpretation,这些是我一直强调的。我希望经过我实验室的学习和训练,大家都能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我最希望的就是他们以后到了下一个实验室,他们的导师或PI会通过他们感到Ji Lab的训练真的很不错。”

姬老师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也愿意给本科生很多机会去挑战和尝试。2016级张煜佳同学说:“姬老师人特别好,也很愿意给本科生机会。在毕业论文开题前,我们组的袁玉景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姬老师便让我们放手去做,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谈到这个话题时,姬老师感觉非常欣慰,“我觉得他们能自己思考课题,设计课题,自己去做,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所以他们需要什么设备、试剂、耗材,我都全力支持” 。

五年的时间,对于教师职业生涯不算很长,但对于南科大这个年轻的学校而言已经不短了。

这些年间,姬老师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毕业生,问到姬老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学生,一时间他有点数不过来,“印象深刻的学生还是挺多的,比如李欣蓓同学,她非常善于思考,经常能提出很好的问题;朱君达同学,他总是可以根据PI要求而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室的各个课题中去;尹超群同学,他的责任感很强,每次学校停电保养时,他都自告奋勇地要在实验室值班;还有陈梦娴同学,她的科研能力非常强,为实验室构建了基本上所有的重要载体,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有的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有的去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冷泉港实验室联合PhD项目、香港科技大学、Wake Forest大学医学院,我相信他们以后都会有很好的发展”。

访谈结束过后不久,生物系2020届优秀毕业生的评选结果也出来了,总共十位其中有三位学生都来自姬生健副教授课题组。今年他带的四个本科生全部去了境外高校深造。

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到南科大,从科研工作者到教学第一线,姬老师步步脚踏实地,走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后记


就在即将发稿时,我们收到了姬生健老师发来的好消息,他带的四名2016级本科生都有非常好的毕业去向。


  • 袁玉景获得美国University of Delaware和香港科技大学两所大学的全奖直博offer,以及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的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博士offer;

  • 张煜佳获得丹麦Aarhus University全奖直博offer,以及瑞典Stockholm University硕士offer;

  • 施玉玮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全奖博士offer,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和丹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三所大学的硕士offer;

  • 蒋椿萱正在参加SUSTech-KCL 3+1项目(南科大三年本科+KCL一年硕士),已于2019年9月开始在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硕士项目的学习。毕业后将获得南科大的本科学位和KCL的硕士学位。






--- 南方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



来源 | 生物系


供稿 | 付文卿






我就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科大招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