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区手艺人|四代人的传承,这口酥脆已经飘香一百余年


“简州包子石桥面,要吃麻花草池堰。”这可不是哪家店自封的招牌,而是成都东部新区草池街道的居民亲口认证的一句谚语,已经流传了几代人。当地居民说,“汪麻花有多久,这句话就传了多久。”



在草池街道,“桥头汪麻花”无人不知。每天早上八点过,第一锅新鲜出锅的麻花就吸引了众多顾客,只有两个门面大小的店铺门庭若市,除了当地居民,不少来自新区其他镇街,乃至成都市区的顾客慕名而来。高明镇的老孙说,“他们都说好吃,我今天特地来买回家尝尝。”


对本地居民而言,这口老味道亲切、熟悉,对于第一次品尝的顾客而言,“甜而不腻、咸而不涩、口感酥脆、入口化渣”是一致的评价。而对于老板汪波而言,这口酥脆凝结了四代人的辛勤和心血,是家传的手艺,也是不变的传承。



今年36岁的汪波,是“汪麻花”的第四代传人。太爷爷从师傅那学会了做麻花的手艺,挑着扁担走村入户地吆喝售卖,“那时候一根麻花卖1分钱,虽然辛苦但也养活了一家人。”自然而然地,这道手艺传到了爷爷的手里,后来父亲接管,一直传到汪波手上。


从记事起,父母每天都忙活着做麻花,等汪波长大一些也开始学着简单的操作。回忆起小时候学做麻花的情景,汪波笑着说他也是抵触的,“同龄的小伙伴们在耍的时候,我在揉面团、搓麻花,心里就很不高兴。”随着渐渐长大,汪波开始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也慢慢习惯了做麻花这件事。“干了几代人的手艺,还是不想就这么断了。”



十多年前,汪波把父亲的麻花店从草池街道绛溪河大桥桥头搬到了场镇的裕民街上,但名字定格为了“桥头汪麻花”。新店除了门面变大了,汪波还把炸麻花的锅也搬进了店里。“以前父亲都是在家做好了,然后运到店里卖。”但新鲜的麻花香酥也易碎,运来运去的麻烦不说,还容易压碎。“在店里做,顾客随时都能吃到最新鲜的麻花。”汪波说,“而且还能看着麻花制作,透明又干净,大家吃起来也放心。”



如今,汪波和妻子鲍宇两人每天都在店里忙活。早上6点半开始和面,面团醒半小时之后就开始搓麻花。先把面团切成均匀的条,然后用掌心搓长、搓出螺旋纹,等差不多长度的时候,两指捻起面条两头叠出三个等份,在手上一拧、一扭,几秒钟的时间里,一根根大小匀称的麻花就出现了。“头子上要捏紧,不然油炸的时候就容易散开。”操作虽然简单,但这活儿一干起来就是几个小时,“坐久了,就容易腰酸背痛的。”鲍宇一边利落地切着面团一边说道。


平日里,两人分工明确,鲍宇负责做,汪波负责炸,偶尔鲍宇忙不过来的时候,汪波也会坐下来一起搓麻花。等到装麻花的盘子累满了架子,汪波就端到隔壁下锅开炸。



一盘子麻花热油下锅,汪波用漏勺在锅中不停颠着,“这是为了防止麻花粘在一起。”等锅中的麻花开始变硬、上浮时,漏勺换成了一双长筷子,在不断搅动的同时还要注意锅中的油温。“炸麻花,最重要的就是油温,高了容易糊,低了口感就硬了。”说着,汪波加大了火候,油锅中又开始咕咕地冒着泡泡,随之而来的是清甜的面香。麻花一旦开始炸,人就不能离开,在持续的高温辐射下,即使是冬天,汪波的脸上也冒出了汗。他习以为常地说,“冬天都还好,一到夏天就热惨了,开着风扇对着吹都不好使。”日复一日的重复,是汪波对麻花品质的保证,对家传手艺的坚守,也是对生活的热爱。


“做麻花是个没啥技术含量的事情,凭的就是真材实料和一份认真的心意。”在汪波的店里,除了原料和一口油锅,没有其他的工具,麻花是纯手工制作,食用油一天一换,“干净、扎实”是当地居民们对桥头汪麻花的评价。草池街道居民黄大叔说,“这家麻花我们吃了十多年了,品质和口味一直都很好,拿来当零食,泡牛奶豆浆,或者炒干锅都好吃!”



一家老店的传承,离不开群众的肯定和支持,而老店的故事,也在民间不断地流传。桥头汪麻花承载的不仅是一道家传的手艺,也是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汪波和这家老字号的故事还在不断地更新。


记者 | 卢平、郭磊

编辑 | 东3号




你还想看看这些↓↓↓

1

必看!成都东部新区人社“惠企”政策15条

2

提前封顶!这个产业社区建设跑出新区速度

3

预计明年6月建成!




东粉儿福利群来了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