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运宾客抵蓉首站 如何建好“城市会客厅”?

7月28日晚,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


今日出版的《成都日报》在第8版,以《大运宾客抵蓉首站 成都东部新区如何建好“城市会客厅”?》为题,聚焦成都东部新区坚定不移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以实际行动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提质幸福城。



以下为报道全文:

 

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这是西部地区首次承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也让成都成为继北京与深圳之后我国内地第三个举办大运会的城市。


作为各参赛代表团抵达成都的首站和离开成都的最后一站,在迎接大运会的过程中,成都东部新区始终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全面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做美城市形象,努力将大运会打造为民心、民生工程,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城市会客厅里有什么?

 

7月16日7时58分,首架“成都号”民航客机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10时18分准时降落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顺利完成首航。


一下飞机,北京游客程梅就感受到浓浓的大运气息,飞机廊桥、通道,以及行李转盘上装点的大运标语和可爱的“蓉宝”,蕴含天府文化的“生命之树”,机场内还提供各类服务运动员和观众的信息……“之前主要在新闻上了解成都大运会,现在真切地感受到了成都大运会的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包括大运会相关乘客在内的所有人提供更好体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还推出国内航班过夜旅客提前候机服务,为旅客提供提前办理值机、行李托运、安检手续以及集中休息区、24小时商业、自助售卖机等服务,满足国内航班过夜旅客服务需求。


不只是机场,随着大运会的临近,整个成都东部新区都点染上大运会的色彩——干道道路两旁悬挂起代表着大运的道旗、种类丰富的多彩花卉与大运元素的文字雕塑交相辉映……“结合城市干道改造提升,打造形式创新、内容丰富的节点景观小品,不仅美化了城市风貌,也让人们获得更便利的出行体验,感受到成都热情似火的迎宾氛围。”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今年6月,成都地铁18号线正式实行“直达+普线”的列车运行组织方式,乘坐直达列车的乘客只需要约半小时就能从天府国际机场直达市中心;同时,公园大街、林栖大道、涟江大道、东一线、西一线、金简仁快速路等“九横六纵”路网也为落地新区的客人们更快捷前往目的地打下基础。


在保障大运会方面,前不久,成都东部新区联合天府国际机场、国网成都市东部新区供电公司等多家单位,针对机场外部电源故障隐患,通过场景模拟的方式开展了全方位演练。“此次演练加强了各单位间的协作能力,还检验了应急处置流程及应急设备的可靠性,我们有信心保障大运会期间城市会客厅的电力供应。”


市民是一个城市里最美的风景,也是会客厅里最重要的主人。


为了让广大宾客在会客厅里收获宾至如归的体验,在成都东部新区的不少社区,居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英语日常用语,90后王红就是其中一员,“我希望自己能在运动员和观众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与热情,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广大居民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夏季卫生大扫除活动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换来更加整洁的城市环境……


“建好城市会客厅,我们责无旁贷;当好东道主,我们充满信心。”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谋赛营城如何“两不误”?

 

今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整体迁建项目首开区将在三岔湖畔建成投用,迎来首批2000多名学生入驻学习。


成都体育学院三岔湖校区总占地面积150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约80.6万平方米,除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外,还建设了10个专业体育场馆及国内高校唯一以中国体育史、传统体育(武术)为主题陈列的专题博物馆和中华国术馆。新校区除具备多功能、智慧型大学校园的形态外,还具备承办国际A级赛事、国内综合性赛事训练与比赛的能力。


“作为成都东部新区标志性重大项目,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将作为2025年世运会主要举办地、世运村所在地,有助于新区进一步加速构建‘体育+’产业生态圈。”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也成为新区推进办赛、营城、兴业、惠民,产业建圈强链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成都东部新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在天府奥体公园差异化发展体育科创、运动康复、户外运动等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协同主办2023中国·天府龙泉山CHINA100山地越野系列赛、2023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重大自主赛事活动,大力发展赛事经济。



工作中,成都东部新区还对标《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开展精细对接、全员招商,先后赴北上广等地开展推介40余次,累计对接企业100多家,签约落地悦东荟——川商投体娱商业综合体、丹景谷山地漂流基地等体育产业项目,重大体育产业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度均排名全市前列。


坚持需求导向,成都东部新区则针对主导产业加快出台《支持成都东部新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支持成都东部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在全市率先开展体育兼容商业混合用地改革试点,降低综合用地成本,提高土地使用质效,促进体旅科商融合发展。


“我曾看到这样一组数据,2020年至2022年,天府奥体公园完成投资201亿元,年均增长24%;2023年计划实现投资113亿元,同比增长41%。这样一组数据同样印证了成都东部新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位从事体育产业的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毫无疑问,借势借力大运会,务实推进谋赛营城,为成都东部新区高质高效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备赛成果如何惠及民众?

 

7月以来,成都东部新区首届乐活运动季在各个村社接续“鸣枪”开赛,男女老少走出家门,通过运动强身健体、交流心得。挥汗之后,群众猛然发现,曾经熟悉的运动场所已焕然一新,设施设备提档升级。



“通过一次社区活动为村民增设一些运动设施,本身就是体育惠民的一个缩影。”海螺镇坛罐社区党委副书记黎昌敏说,目前坛罐社区运动角设有一个标准篮球场、两块标准羽毛球场、两张乒乓球台和其他健身器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的健身需要。


发生变化的不只有海螺镇。当前,在新区各个镇街,不少基层社区都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利用闲置空地,优化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的公共空间,打造出一系列体育运动新场景,绿道健身新空间。


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成都东部新区体育场地(按块数)1457个,类别涵盖室外体育场地、室内体育场地、健身路径等多种类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较2020年的0.8平方米增加了3倍。



其实,在成都东部新区,不仅原来的生活空间完善了运动空间,随着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并进的生活配套设施不断呈现,衍生出了更多家门口的运动空间。


在新城建设层面上,新区利用公园绿地、城市剩余空间、“金角银边”加快建设健身配套设施,持续拓展全民健身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类型丰富、选择多样的体育服务;在公园大街沿线的汇流公园、三岔地铁站等地规划设置了运动场地;各镇(街)、村(社区)也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新建和改造了一批休闲健身场所……


“为了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基层健身圈规划,以公园绿地、社区综合体、产业邻里中心为依托,按标准配置城市区域体育设施,持续完善‘15分钟健身圈’设施布局。”成都东部新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筹备大运会带给成都东部新区的,还有新的业态。


“随着新区城市建设、人才导入,市民除了依托健身器械、活动广场、球类场地等开展体育运动外,对山水户外、休闲康养等新兴运动也有了一定需求。这些新的运动业态不仅吸引着新区本地居民,同时也成了外来的市民游客在新区观光游玩的一种选择。”成都东部新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经过三年的发展,成都东部新区依托优质生态本底和自然景观资源,布局了龙马湖带你玩冲浪基地、三岔湖环湖马拉松赛道等特色运动项目,推动体育元素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鼓励乡村依托特色自然资源建设登山步道、自行车骑行等户外空间,支持发展体育主题乡村民宿、体育农家乐,带动村民就业创收。


“更多的运动空间、更丰富的体育活动、更多的增收机会,我们的生活,真的因大运会而发生了改变。”居民王霞说。





世园时刻|申意里~上海展园开建!

三岔湖中,震撼上演!

营商赢未来|@新区企业,赶紧来申报→


来源 | 成都日报

编辑 | 东东1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