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交卷在即,你抄对答案了吗?

鹿鸣 宿集营造社 2023-06-27



开咖啡馆、搞代运营、做包工头、电商带货……2022年,越来越多的民宿主在做副业的路上一路狂奔。


疫情三年,大家都已经学会用更冷静的视角,去审视每一个不置可否的明天。


漫漫开民宿已经超过10年了,在鼓浪屿和厦门,疫情前,她经营着两家口碑和入住率都表现不俗的民宿。


这两年,很多民宿主闲聊时都会说起她,带着几分羡慕、膜拜,和不理解。


羡慕她在民宿关停时依然有进账,膜拜她单枪匹马带着一群民宿管家转战生鲜电商,不理解她的转身居然可以这么迅速和决绝。





「从一开始我就觉得撑不住,我们这种城市周边的民宿租金很高,不比乡村民宿,形势严峻。」


2020年春节,经历了退订潮,眼见营业额归零,大年初七,漫漫开始自救。「我让店员都回到店里,开了个会,宣布我们要转向卖产品了,能接受的留下。」


之前,漫漫的民宿里也卖产品,「零食、伴手礼,卖着玩儿的。」2020年开年,连续三五个月,民宿生意依然一落千丈,靠十年民宿经营沉淀下来的三四万客群,漫漫的电商路跌跌撞撞起步了。


漫漫的民宿:厦门良筑


「一开始只是卖点厦门特产、吃的,只敢限量卖,因为货不够,人手也不够,第一天线上卖货,第二天所有人坐一起打包快递。」


不到三年时间,漫漫的微店已是双皇冠级别,1000+个产品,从生鲜水果到日用杂货,俨然是一个线上小超市。「卖生鲜为主,复购率高一些。这两年我和全国各大果园都合作过,供应商就有几百个了。」


点开漫漫的微店,销量靠前的几个产品:单价36.9元的即食银耳,销量99102;单价69.9的减脂鸡排,销量65251;单价59.9的意面,销量41163……这样的数据,很难想象是一个民宿团队的经营成果。


2022年9月15日 空荡荡的鼓浪屿  ©漫漫


「到今天为止,我差不多每天上架一个产品,运营团队就是我带着原来的店长、管家,选品、品控,一切都是从头学,自己做。」


漫漫并不觉得这是一门好生意,「零食水果这些生鲜,性价比是复购的关键,一单赚几块十几块,都是辛苦活。品控、物流,都踩过坑,产品稍有不对,我们第一时间自费全赔。」


漫漫的电商生意,支撑起两家民宿将近10万/月的运营成本。2021年,她关停了鼓浪屿的民宿。


「开民宿12年,我经历过它的高光和低谷,从投资回报率来说,这不是一门好生意。要能承担超长回报期,具备很强的运营能力,才有可能做出一个引人注目的产品。」


大韦自制的醉蟹


就在一年前,民宿主大韦也曾是被同行羡慕的对象。他的民宿开在距离苏州半小时路程的古镇上,景区和城市政策变更牵制住民宿生意。好在,懂吃会做的他把苏州的时令美食一路卖到了内蒙,换回充裕的现金流。


「今年可太难了!上半年上海苏州无锡连续静止,物流动弹不得,青团、刀鱼馄饨、蟹粉小笼、大闸蟹统统运不出去,最近更惨,北京、东北、内蒙……螃蟹黄了,买卖也黄了。」


大韦表示,2022年或许是自家民宿开业6年来第一次真正亏损。


「希望手上的几个新项目能顺利落定,靠前期的资金周转撑过去吧。实在不行,只能吃家底了。」






起于青岛的朴宿一直以来都很擅长搞副业,从书店到文创周边,刘喆和她的团队一直在推敲民宿业的边界。


施工中的朴宿•旷观(绍兴 下岩贝)


「这三年来,我们主要在做乡村振兴项目,尝试打破民宿的单一业态,更关注青年如何返乡回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哦,对了,我们还创立了一个牛肉品牌:今日牧场,进入一个全新赛道,也算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吧。」


慢屋,一群设计师好友联合创立的民宿品牌,经常被戏称是设计之外的副业。一向佛系运营的慢屋,在疫情反复中也经历了数次崩塌和修复。


慢屋主理人橙子表示,「今年好像是最难的,目的地民宿在生存线挣扎,近郊游民宿只能说尽量维持盈亏吧。」


「慢屋的成都、重庆两个店,因为是在城市近郊,平时生意也比较平稳,再加上餐饮部分细水长流的营收,总算是撑起了慢屋这个家。」


杭州山舍 桂花拿铁


曾经作为民宿配套的咖啡、餐饮,在民宿困局中,也可以是一条出路。山舍主人宛君对此深有感触,「过去三年,辛苦这两位了。」山舍有三家店,分别在杭州、莫干山和阳朔。


「目前看来,在民宿内经营咖啡、餐食空间,可能是非常时期积极自救、增加本地成交,比较有性价比的途径了。」


但这也仅限于杭州山舍,身在西湖边的满觉陇,可以做城市客群的生意。


浙江松阳 飞蔦集「樢咖啡」 ©唐徐国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民宿副业的潜力。


偏远如高山村落悬崖边的浙江松阳飞蔦集,国庆节卖了1200+杯咖啡,最高记录是230杯/天,飞蔦集创始人夏雨清就在朋友圈「炫耀」:国庆7天,两个人的「樢咖啡」平均每天6000元。


「飞蔦集隔壁那个先锋书店,国庆7天营业额超过13万,村口的大喇叭循环播报了好几天。」


宁夏中卫 黄河宿集 空山九帖


宁夏中卫黄河宿集,今年新开的书店空山九帖,图书、咖啡和茶,暑假每一天都能卖三四千元。


身在人流如织的杭州核心景区满觉陇,山舍在国庆期间卖出了几千杯咖啡。


在入住率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副业或许能拉开营收另一重宽度。


国庆黄金周里,朴宿旗下两家书店受管控影响没有营业,「其他书店每日营业额大约在1万左右。」而在暑假,朴宿的青岛崂山书房,最多的一天卖了近4万。






有人说,比开一家民宿更容易赔钱的,是开一个咖啡馆。


厦门山海观的陈莉反其道而行,不仅把民宿里的咖啡角,做成了城中咖啡店潮牌,凭借品牌输出、运营管理达到了不错的收益。


「1/2 咖啡馆在厦门已经有7家了。」


就在上周,披荆斩棘的哥哥们还去了野滩二分之一咖啡馆打工(录制节目)。


大湾仔们在野滩二分之一咖啡车录制综艺


7家咖啡馆之外,陈莉还在经营一家网红餐厅,民宿主的身份逐渐淡化。


「这两年一直在收缩民宿规模,退租的退租,只留了两栋。第一家民宿在曾厝垵,2011年开的,现在改成咖啡馆了,另一半是SPA馆,生意挺不错。」


浙江桐庐 原乡芦茨 山野风物市集 ©王大力


年初,浙江桐庐原乡芦茨的咖啡馆也开业了。生意如何?几时回本?面对我的一连串疑问,主人海哥很平和:不急,慢慢来吧。


前阵子,他自掏腰包办了一个市集,把杭州城中时髦有趣的人和物,都张罗到富春江边这个不太红的村落里。


虽然不赚钱,但主办方、参与者都很认真,特别开心。这样纯粹、欢乐的聚会,在民宿里居然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浙江绍兴 民宿筹建的施工现场 ©晖哥


疫情三年,大家似乎已经默认了:赚钱才是王道。以至于,当听说草宿晖哥去做工程施工,第一反应也觉得是为生活所迫。


「虽然受疫情影响,入住率不太稳定,但收入覆盖成本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毕竟草宿体量小,房租成本低,除了我跟太太,就是三个阿姨的人工支出。」草宿在浙江临海的一个村里,当年被媒体报道为「一对夫妻卖掉杭州两套房,去村里开民宿」。


「在这些年经营草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施工有着浓厚的兴趣,把设计师的想法落地,让空间能更加理想的呈现,很有成就感。疫情让我有时间走出去,做一些新的尝试。」


「做施工就跟做设计一样,总要有几个作品,才有勇气去跟别人说自己是包工头吧。2022年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离开草宿开始做施工的一年。这一年,我做了一个民宿项目,一个公路驿站,还有一个稻田咖啡馆,这几天又接了一个住宅项目。虽然经常开玩笑说出去赚钱补贴民宿,但其实这份副业目前还不怎么赚钱,经常是民宿赚的钱来补贴我的施工队。」


厦门山海观


拿奖、上榜单、10W+爆文,陈莉的民宿山海观也有过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这几年流年不利,充满了不确定性,先是金砖会议厦门关停民宿,紧接着疫情,「每一年都在坚持,每一年都在亏损。一年几十万的房租,能坚持到今天,就是不想割舍心底的民宿情怀。」


陈莉把她的民宿梦投射到持续扩张的咖啡馆,「用民宿选址的标准来选咖啡馆,根据空间做产品。」


两个月后,民宿的房租租约就要到期了。续约还是放弃?陈莉依然在犹豫:2023,还要继续背负民宿这个梦吗?


慢屋 海角 三亚红塘湾(在建)


橙子还在筹备下一个新的慢屋,「今年大家的出游欲望已经被压到一个极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理的慢屋维持着100%入住率,一旦管控就断崖下滑。哪怕是从有限的缝隙中生长,我们也还是会坚持下去。」


「报复性」增长的不只是入住率,从乡村民宿的火爆、露营的野蛮生长,民宿正在引导越来越多人的度假模式:把有限的度假时间优先锁定在更灵活的非标住宿,和更偏远的小众目的地上。




不断自我迭代的黄河宿集,到今年已经开出了10家民宿和一个帐篷营地,从咖啡馆、书店到火锅店,业态日渐丰富。即使是在旅游旺季被多次按下暂停键,依然创下了「营业两个月就收回一年成本」的传说。


根据订单来了的数据显示,上个月,也就是10月的民宿行业数据「比受上海疫情影响的4月份还差」。


卷子难度增加了,行业一片哀嚎,依然有人突围而出:


松赞引入招银国际3亿元A轮融资;


民宿服务商订单来了获得浙江安吉政府领投、携程跟投的5000万元融资;


因干旱而不时遭遇停水、因疫情不时遭受退单的浙江松阳飞蔦集,在行业最差的今年10月,15间客房,入住率依然接近9字头……



敬请关注下篇:民宿之内


我们寻找和发现疫情三年,只要不静默,就爆发的民宿。不需要副业加持,靠民宿就实现逆势增长。



共振,燎原

12月23日-29日

再度联手2022海南国际文创周


「民宿十年」

2022中国宿集高峰论坛

暨雪鹿奖颁奖盛典

如约而至



聚焦县域发展、共议乡村振兴

活动信息持续更新中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