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还是要和女性朋友们一起读书交流啊!
作者:Runner
编辑:不虞
受疫情影响,6月5日读书会转移到了线上,于是深圳、东莞的小伙伴纷纷出现,一群种草狂魔前前后后提到了三十多本书,种下了一片青青草原。草单链接:https://shimo.im/docs/erAdP9RmRBiwRpAG/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
说起读书分享,上次还是去年在朋友家参加圣诞趴,中间有个交流、推荐在读的书的环节,很巧,当时就是在读《事实改变之后》,这次读书会竟也提到了这本书。
一直以来,我对读书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是针对某一本书的阅读和讨论。而我一直倾向于认为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是一件偏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由于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体会,千百个人中当然会找到有人和你有共鸣,但当几个彼此并不很熟悉的人聚在一起讨论,把话题聚焦于一个如此多样化的对象时,大部分的内容都难以找到共鸣,还不如自己多看几页书。
所以,当知道这是个无主题的读书会的时候,觉得或许会不一样,起码会像去年的交流活动一样,可以种草几本书。
考虑推荐什么书的时候,也经历了一点纠结。要说最近投注时间比较多的应该是《棉花帝国》,但看这本书的初衷,是想让自己保持一个对非故事性文本的阅读状态,而且几个月下来也没看到一半,想着还是以后看完再说。
另外就是最近读完的关于三毛的摄影纪实回忆录《ECHO:永远的三毛》,意外获得了这本书,让我再次走近这位学生时代喜欢的作家。
十七八年前,有一段时间热衷于在跳蚤市场淘八十年代出版的三毛的书,《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送你一匹马》、《温柔的夜》等几本耳熟能详的,差不多都是那个时期看的。
当时看她的书,会觉得这是一个儿时敏感封闭,长大以后经历很多事,最终变得乐观通达的人,如果不是知道她已经以怎样的方式离开我们。
肖全和三毛
时隔这么多年再看关于她的内容,除了作者肖全和三毛的几天直接接触,书中从身边很多人的角度还原了三毛的一些片段,可以感受到她的敏感矛盾,以及一直以来的透支,或者如她自己所说的“我太累了,没什么好留念的了,连大陆我都去过了”。
看完之后,我整理了她去世前后和贾平凹通信的时间线,事情的发生又真的太突然了,完全找不到迹象,或许如她几个朋友认为的,她并没有真的想死,可能更多是意外。
另外关于作者,我之前是带有一点点偏见的,总觉得几乎逢肖全必提三毛,时隔三十年他还出了一本关于三毛的回忆录,似乎有点消费他人的嫌疑。可是细读下来,又觉得他应该是真的感念三毛,肖老师给人的感觉是个敏感温柔的人,他们应该是在几天里找到了某种知己的共通,才能留下最好的照片,才会念念不忘。
在分享的过程中,不预设会获得某种感同身受,放开心态,反而容易有突然出现的惊喜并激发联想:
比如有两位朋友在交流环节提到了鲁米的诗,而我刚好熟悉的一首《like this》是因为有Tilda朗读的版本,又因此收获了一位Tilda同好;
Busy分享《扫地出门》的部分,让我联想到昨天在豆瓣看到的某个保持体面的流浪奶奶的帖子,以及引发的一系列讨论;
树听分享《美术史十议》时讲到现在的很多作品研究都是在研究图像,让我想到年初一个闹出圈的考古界乌龙,就是因为只看了图片,把文物上的修复标记当成夏代文字去考据;
听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让我记起看过差不多同一时期名字同样跨界的《黑客与画家》,而类似跨界的著作,我更喜欢的是某个傍晚在一个小城的咖啡馆里发现的,《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其他小伙伴想说的话
我今天分享的书是《虽然人人都说暴力不好》,一本深入浅出简单易读的小书,涉及很多政治哲学家的理论,两三页就一章读起来很轻松,一天就能读完。它所在的整个“14岁懂社会”系列都挺有意思的,适合用来初步了解某个领域。
我们还聊了这些
“心情低落时,就会看食谱、美食杂志、看人和食物的关系。”
“纸质书的尺度更大,让人惊讶,很难不怀疑互联网审核存在KPI,进而导致审查内卷。”
“和两个朋友,机缘巧合开始每两周一次的线上读书会,已经持续了一年。”
去图书馆看书:
不想做在图书馆玩手机的人,于是能够在图书馆踏实、专注地阅读。
使用软件记录纸质书的阅读时间:
看到时间累积,非常快乐,是一个强有力的肯定和再确认,也能够因此原谅自己没有好好读书的其他时间。
减少社交媒体(手机)对注意力的争抢和干扰:
①不使用社交软件:实践之后,效果显著,生活美好;
②使用社交软件的精简版,无相关推荐等抢夺注意力的模块;
③精简关注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