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明勇对话徐鼎鼎:为什么要“透过地理看历史”|政邦茶座

政邦小助手 政邦智库 2024-07-02
政邦茶座>>

这两年,不管是图书领域,还是短视频领域,都能感受到“地理热”,一些小众化的话题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比如青年学者徐鼎鼎的《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也引起不少图书榜单的关注。为什么要“透过地理看历史”?或者说,“透过地理看历史”为什么如此重要?


本期政邦茶座,邀请到徐鼎鼎,请她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来聊聊,透过地理看到的历史有哪些不同?


本期政邦茶座嘉宾:徐鼎鼎 青年学者,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教师。本科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著有《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古典新探:徐鼎鼎学术论文选》《认知与情怀》等。 


政邦茶座主持人:高明勇 政邦智库理事长





高明勇:你的这本《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本来算是偏“小众”,却引来很多关注,我看在不少推荐书单都榜上有名。你研究的是文学,视角更侧重历史地理意义的交通,有人说,读这本书实在有些“啃硬骨头之感”,因为它并非轻松的历史故事书,而是专业的历史参考书。你自己如何给这本书定位?

徐鼎鼎:


拙著《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是脱胎自我的硕士学位论文,最初撰写时也并未设想过它能够正式出版发行,所以是以纯学术的角度进行写作,并未过多考虑通俗性与可读性。这一本书致力于探究春秋时期中国北方的交通样貌,论定位应当是专业的历史参考书,受众面也较窄,出版后能够获得关注与推荐实是意外之喜。2023年底编辑老师告诉我该书首印五千册即将售罄,这实在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毕竟最初在我的预想里,这书能卖出五百本就已是叨天之幸。连历史地理这样冷僻的方向竟也有不少同好,不禁让我有了“吾道不孤”的欢欣。
徐鼎鼎《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



高明勇:从历史写作的角度看,过去这些年也有一些变化,从“透过事件看历史”到“透过人性看历史”,再到现在“透过地理看历史”,你认为背后的变化是什么?如何看待“把地理作为方法”?

徐鼎鼎:


法国著名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说过一句名言:“没有地理,便没有历史。”地理的经纬和历史的经纬,无疑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是人类的“时空”。“透过事件看历史”,注重的是历史事件本身;“透过人性看历史”,侧重于从历史人物的心性折射历史。而拙著《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则是“透过地理看历史”,采用的是更注重文献与考据的视角。都说古代中国“文史哲不分家”,其实这里的“史”包含了地理,因为“史地不分家”,可称为“文哲史地不分家”。现在学界越来越注重“透过地理看历史”,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美国地理学家大卫·哈维教授曾说:“地理太过重要,不能单靠地理学家来研究。”从学术的视角看,交通地理逐渐成为了交叉学科的“枢纽”,地缘政治学、人文地理学、文学地理学、地理媒介学等等,既把地理作为方法,又把地理作为研究的要核,这些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 



高明勇:严耕望先生说,交通对于各方面都有联系的作用,交通可说是历史研究的枢纽问题之一。王子今教授在《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中说,整个中国古代的知识体系中,交通始终没有独立地位。“交通”问题一方面如此重要,另一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徐鼎鼎:


中国古代对于交通的重视主要集中在建造和维护交通道路本身,例如《左传》记载鲁成公十二年晋、楚两国会盟于宋西门之外,盟会时提到了“交贽往来,道路无壅”,由此可见维护道路在当属被视为是重要事项之一而列于誓词之中。此外,《周礼》中也曾提到当时已设立专门的官员负责建设和管理道路。由此可见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成型的道路建设,但与此相对的,晋人司马彪《续汉书》始有〈舆服志〉涉及车辆名目,《清史稿》始有〈交通志〉论述交通形式,古史对交通问题却一向缺乏重视。
我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目光,往往都聚焦在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事”上;修国史的目的,也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至于交通问题,在绝大多数古代知识分子的眼中,或许是不必过多关注的“小道”吧。
徐鼎鼎《古典新探:徐鼎鼎学术论文选》



高明勇:我个人观感,“交通”问题,其实也对应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天下观”,以及相应的权力体系与关系。不知道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徐鼎鼎:


我很赞同您的这一观点,古代交通的发达应是和权力体系的发展相伴的。譬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秦直道,关于他这一举措的目的,后人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为了便于出巡,有人说是为了便于运兵,但总归不会是为了便民利民。《左传》中有一则记载说道:“君行师从,卿行旅从”,国君出行有一个师的人跟从,卿大夫出行有一个旅的人跟从。当时道路交通的建设与维护,其本质是为了服务于国君、卿大夫这些统治者的出行。因此春秋时期的交通主要是以国都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这本身也是权力体系的体现。



高明勇: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看,一般用“随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来作为历史时期的划界原则,其实这也可以视作古代“交通”的确认原则。你怎么看?

徐鼎鼎:


“随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都是划界原则,但两者的意涵其实可以算得上是“相反的”。“随山川形便”,顾名思义,就是说将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的地形地貌,作为行政区域划分的边界。这一原则虽然方便省事,但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让地方势力坐拥天险、表里山河、易守难攻,最终据险以拥兵,裂土而谋反,与中央分庭抗礼。所以有些行政地区在划界的时候,故意与山川形势不一致,从而破坏单一行政区内自然的天险屏障,这就是所谓“犬牙交错”的划界。
古代交通的形成则有所不同,修建道路的目的是便于出行,没有必要刻意人为地“犬牙交错”来给人民造成不便。尤其是先秦时期道路交通并不发达,劳动力也十分有限,所以“随山川形便”仍是较为常见的交通确认原则。



高明勇:我看你在谈研究方法时说,结合传世文献,考古遗址,地形地貌以及前人的实地考察。有没有想过像罗新教授在《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中那样,沿着历史的轨迹重走一遍?如果这样重走“春秋路”,你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徐鼎鼎:


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是想走走的。当然挑战也不少,比如缺少科研经费的支持,缺少足够的时间等等,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得先摸清我国北方地区古道的现实情况。如果只是重走一遍“春秋路”的话,作为旅游项目固然有趣,但我毕竟也算是一位学者,总归还是希望能将实地考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付诸实践。如何选点选线?前期的调研准备工作,恐怕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了。



高明勇:作为“全国陆生中首位完整经历台、港本科与硕博教育的博士”,你的中小学时期在内地学习,大学在台、港度过,对你来说,两种教育方式/模式最大的差异在哪?

徐鼎鼎:


只要限定词加得够多,谁都可以是首位;这并不代表着我有能力从中提炼总结出什么很有价值的东西,这真是非常抱歉。我是在杭州读的中小学,本硕博才去台、港求学;通常只能中小学与中小学相比较、大学与大学相比较,我毕竟没有在台、港读过中小学、没有在大陆(内地)读过大学,所以“不知为不知”,要问我两岸三地的教育有什么差异的话,我确实答不上来。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差异之大,恐怕已经大过了不同地域高校之间的差距。
不过,台湾高校和香港高校的专业课很多很纯粹,中国古典文学及文献学的教授水平普遍很棒,回头看看我十年选修过的专业课课表,可谓“不虚此学”。比如本科学过的这许多课程,就是打底子的:《先秦典籍导读》《老子》《荀子》《韩非子》《诗经》《易经哲学》,《左传》《史记》《明史》《中国思想史》,《唐代小说》《唐五代词》《词曲选及习作》《陶渊明诗文》,《文字学》《辞赋学》《声韵学》《训诂学》《图书文献学》等等。

徐鼎鼎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念本科时的一张课表



高明勇:你的父亲也是评论家、杂文家,你从他那里学到了什么?或者说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徐鼎鼎:


我觉得无论是学习还是影响,都可以概括为他喜欢“挂”在嘴边的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所以不必在意一时的成败得失。我在成长路上经历过不少挫折,中考、高考各有各的意外,也算不上成功,但现在回过头来看,都不过是一段插曲。我在学术路上同样磕磕绊绊,有时候两三年也没有取得什么重要的成果,但我只要一想到自己是在跑马拉松,便能耐心沉淀,不盯着眼前的指标与数字。当然,也要感谢我的工作单位没有“非升即走”的硬性考核要求。
第二句话是“人生要养成两个好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和运动的习惯”。在我人生的第一个三十年,阅读的习惯为我打开了无数扇窗户,让生性不爱旅游的我,得以在精神的世界中享受无际的遨游。希望在第二个三十年,我可以养成运动习惯,以健康的身体,迎接第三个三十年。
徐鼎鼎和父亲徐迅雷在台湾《海角七号》电影拍摄地阿嘉的家



高明勇:当上老师后,如何教自己的学生去读书、写作、研究历史?

徐鼎鼎: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与思考的习惯,我会在备课的时候就根据授课内容增加一些推荐书籍,所以上我课的学生会发现我讲着讲着就开始推荐一本书,讲着讲着又推荐一本书,主要就是为了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我自己的经验是读书积累到一定量之后,必然会产生一些独特的想法,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表达的欲望,以此为契机便会顺势提起笔开始写作。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发现一些难解的疑问,于是就有了追溯的动机,以此为源头便会顺势动起脑开始研究。
徐鼎鼎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时的留影。
我读大二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一起逛书店,买了好几本书回去读,其中有一本是朱自清的《诗言志辨》。《诗言志辨》是朱自清先生的诗论专著,上至春秋战国时的“诗言志”说,下至汉代的“诗教”说,作者对诸多概念一方面追本溯源,考评辨析,一方面又研究其发展,说明自先秦开始的流变。恰好那个学期我选修了《诗经》课,于是就发现书里讲的和课上老师讲的有分歧。正好我对于他们分歧的观点有不少自己的想法,那真是一肚子的话都堵在嗓子口,但我又偏偏性格内向不愿意跑去和老师探讨,于是只能全靠写论文来抒发。
那天晚上我精神焕发地敲键盘敲到凌晨四点多,第二天我室友一脸问号地问我到底在忙活什么东西,幸好当时还没有“卷”这一个词。那篇文章后来也成为我正式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算是学术生涯的起点。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我在书店买下的那本书。所以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研究,都得先激发读书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往期回顾









































更清晰 更真实 更宽阔:“政邦推荐·2023年度好书“揭晓

“政邦推荐·2023年度治理能力之书”揭晓

“政邦推荐·2023年城市力之书”揭晓

“政邦推荐·2023年商业文明之书”揭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