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鹏: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河南大学2019-2021年师德标兵 ④
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爱迪生曾说:“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他是工学博士,也是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及硕士生导师,更是国家发明专利的获得者,他是河南大学的刘宇鹏。
☆ 严谨教书,德育为先 ☆
出于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向往和认可,他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出于对生物课程的偏爱与生命科学的兴趣,他选择成为一名生命科学工作者。刘宇鹏在校主讲《发酵工程》、《生物工艺学》、《实验设计》等多门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并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他多次获得河南大学教学质量奖、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开封市优秀教师、“河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执教23年来,刘宇鹏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提及荣获“师德标兵”称号的感受,刘宇鹏讲道:“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个称号,我认为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教育的建设者。”
刘宇鹏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促进与互相提高的,老师潜心指导学生,学生用心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准则。他亲自指导学生查阅和研读国内外先进的学科资料,带领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灵感以大胆探索新实验课题并亲自参与过程开发与设计的过程,授之以渔。将自己的创新教学扎实地融入自己工作中。刘宇鹏坚定地说道:“我们生物学是一流学科,更要培养一流的生物学拔尖人才。”
☆ 潜心科研,不问西东 ☆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刘宇鹏目前从事微生物发酵工程、生物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及开发工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事业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余,刘宇鹏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从教至今,科研硕果累累。近五年来,刘宇鹏先后主持企业横向项目五项,成果转让项目三项,完成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两项。与此同时,他还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成果奖一等奖两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十篇,出版专著三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六项。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刘宇鹏依旧坚持有序开展科研工作。在此期间,他主持研发的“微生物转化法生产1,3-二羟基丙酮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获2020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是我校“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标志性成果之一,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项目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235亿元、利润4027万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对DHA生产技术与市场垄断的局面,在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社会服务贡献效果显著。
科研之路充满了坎坷艰辛,经常会遇到格外棘手的困难,好在机遇都是留给努力奋斗并且有准备的人。刘宇鹏分享了他的故事:“比如我的二羟基丙酮的产业化项目,当时带着我的研究生去浙江长兴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进行中试生产,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无法结晶,导致生产无法顺利进行。经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近一个月的奋战和联合攻关,终于解决了产品结晶这一关键技术问题,该项目推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刘宇鹏秉持严谨踏实的科研精神,以自己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为生物学科培养了一群又一群的优秀学子,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科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亦坚守着自己与他人的青春。
精彩回顾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