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造出了“微藻细胞工厂”!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强
建造“微藻细胞工厂”,助力科创河南
南美白对虾、美国红鱼、黑鲷……这些从前“舟车劳顿”才能来到河南老百姓餐桌上的海鲜,如今就在咱兰考的黄河滩上安了家。
让海鱼来到家门口的,是兰考张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新模式。
10月22日,项目负责人、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副主委王强接受大河报·豫视频采访时说,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很振奋,催人奋进的同时,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6年潜心研究
他让海水鱼在黄河滩安了家
22日,接通王强的电话时,他正在实验室里研究他的藻类植物们。
实验室中的王强
尽管已经验证了以“水养藻-以藻促鱼-以鱼控藻-以藻调水”的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实现了盐碱地海水鱼的成功养殖,王强却认为这只是刚刚起步。
“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王强说,团队计划通过几年的研究,从沿海地区引进七星鲈鱼、大黄鱼、黄姑鱼等更多海水鱼类养殖,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盐碱水域海水鱼类养殖技术体系,包括池塘等设施改造技术、商品鱼养成技术、鱼种养殖和越冬技术,以及最后攻克海水鱼类内陆地区育苗技术等。
其实,这样的工作,项目团队已经做了7年。2016年,张庄黄河滩盐碱水引起了团队的注意。“能不能用所学,让这个盐碱水养海鱼?”王强说,经历2年的研究,2018年团队引入南美白对虾终于养殖成功。
2019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如何做到这一点?王强首先想到了自己研究的老本行,藻类!可是,从现有的藻类植物中,分离、筛选、扩培出新的藻种,让它不仅能够高效吸收养殖水体污染物调控水环境、释放氧气,抑制有害蓝藻生长,还得无毒无害能被池塘鱼虾直接或间接食用,这并不是一件易事。
整整一年的时间,王强和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2020年,这株“天选之藻”终于被选育成功。
2021年11月,河南盐碱地海水鱼养殖项目现场验收会上,业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写下了评价:黑鲷、美国红鱼两种鱼能够在盐碱地生长,开创了鱼类人工养殖新的篇章,实现了高值海鱼优质高产和尾水零排放,验证了以“水养藻-以藻促鱼-以鱼控藻-以藻调水”的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
立足“碳中和”
创建面向生物制造的绿色细胞工厂
海鱼在黄河滩安了家,也帮老百姓致了富。据了解,目前河南当地还没有活体海水鱼类销售,市场潜力巨大。
王强介绍,“目前,养殖面积50-60亩,亩产2000斤左右,净产值达2万元,而普通土法养殖亩产值仅有几千元。未来能够推广开来,形成设施化、集约化管理,亩经济效益有望上涨3到5倍。”
看着盐碱地里的微藻鱼塘,王强心中装着一个更大的梦:基于微藻细胞工厂的绿色生物制造。
“简单地说,利用微藻生物合成,实现绿色生物制造,真正实现绿色生物经济,高质量又低碳环保可持续。”
2021年12月,由王强牵头,河南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申报的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项目“微藻底盘细胞的理性设计与系统改造”获立项资助,这对于推动我省乃至我国绿色生物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几乎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和物质来源。当前,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成为国内外新的研究热点,开启了以构建微藻细胞工厂为目标的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研究新时代。”王强说,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指出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让人特别振奋,也为从事环保相关的科学研究指明了道路。
王强介绍,未来,团队将立足“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研究微藻光合作用与生物合成领域相关基础科学问题,创建面向生物制造的绿色细胞工厂并实现工程化示范。在上述基础上,构建微藻环境污染物生物减排与生物质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在通过生物炼制获得高值产品的同时,解决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
作为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王强说:“我们要引领团队脚踏实地、潜心研究,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服务河南省生物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河南省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个人简介
王强,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河南省特聘教授、二级教授,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副主委。
主要开展微藻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研究,在黄河滩区实现了高值海鱼优质高产和养殖尾水零排放的产业化,提出并验证了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兰考模式”。近5年发表相关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2021年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项目。
精彩回顾
审 核:张礼刚
责任编辑:赵 炎
本期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版面编辑:刘秀珍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