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手打造百老汇最强音乐剧后,他拍了这部电影处女作

深焦艺文志 深焦艺文志 2022-05-08



倒 数 时 刻

Tick, Tick…Boom!

导演: 林-曼努尔·米兰达

编剧: 史蒂文·莱文森 / 乔纳森·拉森

主演: 安德鲁·加菲尔德 / 亚历山德拉·希普 / 罗宾·德·齐泽斯 / 凡妮莎·哈金斯 / 约书亚·亨利

类型: 剧情 / 歌舞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1-11-12(美国) / 2021-11-19(美国网络)

片长: 122分钟


与时间赛跑的追寻缪斯之旅


作者:李楷然

人类幼崽研究员



你以什么为刻度来衡量一年有多长?

以日出的次数,以欢笑或争吵的次数,抑或是这一年里喝过多少杯咖啡?


你以什么为刻度来衡量一个人一生的价值?

以ta掌握真理的多少,以ta痛哭过几次,还是以ta告别人世的方式?


这是作曲家乔纳森·拉森在他为《吉屋出租》创作的曲目 Seasons of Love 里提出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爱”——以爱来衡量时间与人生。对时间的敏感与自我追问的习惯,是乔纳森短暂而戏剧般的一生最核心的注脚。在筹备《倒数时刻》之初,林-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就注意到,乔纳森创作时常常在纸片上写下一些自我诘问,然后在周围发散式地给出很多可能的答案。他的过早离世让他的人生本身也成为一个巨大问号般的存在,不断迫问着艺术创作这条路上的后来者——你足够相信你所选择的道路就是你的天命所在吗?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实现自己的天命?或许林-曼努尔·米兰达也感受到了这种诘问的力量,《倒数时刻》是他交出的答卷:“如果我一生只能拍一部电影,那就是这一部。”


影版《倒数时刻》海报


乔纳森30岁之前的职业生涯都在当餐厅服务员中度过,花了八年时间创作的《傲慢》在试演之后没有得到制作人的青睐,因而也从未有机会公演。但这次在他看来是失败的创作经历却成为他下一部剧《倒数时刻》的主题,在这部半自传的摇滚独白剧里,他用一种戏谑的口吻,将一个年轻剧作家、一个纽约客的野心、挣扎、信念、热情、欲望与自我怀疑在舞台上一一剖白,以一种喜剧的形式呈现生活悲哀的底色。《倒数时刻》给《吉屋出租》的创作搭好了一个框架,只是乔纳森从未有机会看到后者的首演,他在这部后来拿下四项托尼奖并在百老汇连续上演十多年的剧作首演的当天凌晨3点半因为主动脉瘤破裂去世,“Tick, tick......Boom!”这个名字本身仿佛成为了他人生结局的谶言。他的真实生活和作品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文关系,二者合一构成了电影《倒数时刻》的素材来源。


乔纳森·拉森在《吉屋出租》宣传板前


舞台剧版《倒数时刻》首演于1990年9月,全剧基本以乔纳森自弹自唱+串场独白的形式呈现。在他去世五年以后,他生前的好友、制作人 Victoria Leacock、剧作家 David Auburn、导演 Scott Schwartz 在2001年重新将它搬上外百老汇的舞台,演出了215场。往后的几年中也陆续有其他版本上演,林-曼努尔·米兰达自己就曾在其中一版中扮演乔纳森。原剧的故事线和人物塑造已经很完整,因此影版的改编难度更多在于平衡不同观影群体的需求:如何既让原本对乔纳森其人乃至戏剧都不甚了解的普通观众感受到人物魅力,又能让资深音乐剧粉眼前一亮?


乔纳森·拉森在《倒数时刻》演出现场


SundayBoho Days 两首曲目的影版改编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答案。如果要说有谁是乔纳森音乐创作之路上的灯塔,这个人非桑德海姆莫属。Sunday 便是乔纳森对桑德海姆的音乐剧《星期天和乔治在公园》中同名曲的戏仿之作——带着些许恶趣味和充满烟火气的幽默感。Sunday 的旋律和唱腔是歌剧式的,歌词却是在嘲笑他所工作的餐厅里那些庸碌的食客,充满了非亲身经历者无法注意到的日常细节,和歌曲形式上的宏大形成了一种鲜明对比。
林-曼努尔·米兰达将这首歌进行影像呈现时,将原本的独唱改成了更为恢弘的合唱,同时又运用大量滑稽的慢放和人物面部特写,将对比和由此带来的讽刺感扩大到极致。他在这个场景之前还加入了一些原剧中没有但逻辑上说得通的前因——最好的朋友之一住院,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主角却被困在工作、创作、爱情危机的三重夹击之中,甚至没有时间去看朋友一眼。这一前情的丰富让 Sunday 所承载的冲突、张力和紧张感更加升级。除了一众百老汇名脸、《吉屋出租》首版的三位主演,林-曼努尔·米兰达自己也在餐厅场景出镜了几秒,这些小彩蛋对于原本就熟悉百老汇和西区舞台的剧粉来说更是令人会心一笑的乐趣。


电影中 Sunday 场景


Boho Days 在原剧中存在感不高,林-曼努尔·米兰达把它从原剧的结尾处挪到了电影版的前半部分,放置在派对场景中,适配度很高。歌词中出现的那些人名都在派对上一一露脸,歌词中所描绘的居室内景也被高度细节化地还原(林-曼努尔·米兰达为了考证房间内景细节还找出了乔纳森的房东当年在做安全检查时给房间录的视频,连房间里被书压弯的书架也进行了还原)。通过对乔纳森人际关系网和居住环境的展示,乔纳森性格中波西米亚的一面在这一首歌的时间里鲜活了起来:乐于交友、不拘小节、及时行乐、随时准备好拥抱生命中的变化。


电影中 Boho Days 场景

电影中乔纳森的房间内景


加菲在 Boho Days 中的演绎自然功不可没,作为他的第一部音乐剧,影版《倒数时刻》是加菲交出的满分答卷。在最近的电影宣传期里,他在采访中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竟然会唱歌?”不仅这些圈内同行对此感到惊讶,在林-曼努尔·米兰达找到他时,他也没想过自己能拍音乐剧。但林-曼努尔·米兰达很清楚加菲身上什么是他要的:“我要的不仅是一个电影演员,我要的是一个有过出色舞台表现的电影演员,一个剧场野兽。在看过安德鲁的《天使在美国》之后我就知道,这个演员什么都可以做到。”
《天使在美国》与《吉屋出租》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主题:笼罩在艾滋病阴影之下的80年代美国,在身体与精神双重困境中挣扎着的边缘群体。《倒数时刻》作为《吉屋出租》的前奏,也同样涉及这一话题。加菲是电影演员里少有的拿过托尼奖的人,又和乔纳森一样有着犹太血统。以上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很难想象林-曼努尔·米兰达在考虑演员选角时的候选名单上没有加菲。电影正式开拍前,加菲花了一年时间接受声乐训练、学习钢琴。他说:“林在我身上看到了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看《第一炉香》就知道,对于再有经验的导演,选角都是一场冒险。尽管只是导演处女作,但这一次的选角,林-曼努尔·米兰达赌对了。


《天使在美国》剧照


影片对原剧改动最多的地方是乔纳森和女友苏珊的感情线。原剧中 Therapy 这首诙谐的吵架之歌只是他们关系转折的一个前奏、一次小的争吵,两人真正决裂发生在乔纳森与自己剧中的女演员有了些许暧昧之情、共唱 Sugar 之后,See Her Smile 是两人真正意义上的分手之歌,剧中最沉重的曲目之一。影版《倒数时刻》删除了 SugarSee Her Smile 两首曲目,影片一开始就将乔纳森和苏珊的矛盾摊到明面上,并很快将剧情推进到两人决裂,失去了原剧中两人分歧发生的自然感和矛盾渐进累积的过程感。
片中两人矛盾最终爆发时的争吵是和 Therapy 在舞台上的表演交叉剪辑的,剪辑的节奏和场面切换的点都恰到好处,争吵接近尾声时的一幕——乔纳森即便在吵架时也忍不住在脑海里把当下发生的一切谱成曲,抱住女友时手指不自觉地点她的后背、在想象中弹钢琴——更是林-曼努尔·米兰达感到骄傲的小设计:“这是所有艺术家不能说的小秘密——大家脑子里有一个录音机始终开着,随时准备记录一切以供创作之用,哪怕是最私人的体验。乔纳森如果看到这一幕,应该也会会心一笑。”
Therapy 这首歌的轻快感和幽默的本质给电影中两人争吵与分手的场景铺上了一层诙谐的色彩,削减了这场决裂本该具有的严肃、沉重。此处情绪积累的缺失,加上对他们之间分歧的简单化处理,让后面苏珊回到乔纳森的想象中对他唱 Come to Your Senses 这一场景的感染力支撑不足。相较于原剧,苏珊在电影里显得更为符号化,不够落地、鲜活。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和《超凡蜘蛛侠》里的加菲和石头姐做一比较,高下立现。


安德鲁加菲尔德和饰演苏珊的 Alexandra Shipp


这种将角色之间的矛盾从原剧中几处不同的地方挪到一处集中表现以加强张力的处理方法,在改编乔纳森和迈克尔的友谊线时也有体现。但这条线在前文中铺垫多、细节足,即便把加菲弹钢琴的场景放置在舞台中间的聚光灯下稍显夸张,整个友谊线的高潮部分和前面的发展在情绪上仍然是衔接流畅的、能引人共情的。


电影中加菲演唱 Why


删除 Sugar 这首曲目倒是很可以理解,这里涉及到作者的身份问题。Sugar 讲的是乔纳森如何因为自己剧中的女演员对自己的崇拜而心猿意马,在舞台剧有着浓烈喜剧色彩、乔纳森又是自己演自己的前提下,这种自我揭短显得无伤大雅,既能丰富人物层次,又能博得观众一笑。但林-曼努尔·米兰达作为第三者而非亲历者来讲这个故事,已然让原剧中那种自嘲带来的喜剧色彩消解了大半,他又是乔纳森的后辈和粉丝,这些都决定了《倒数时刻》只能是一部基调严肃的传记电影。在时长有限的情况下,保留这条支线很容易让人物陷入圆不回来、无法自洽的道德争议。只是这条支线删除后,乔纳森身上那些人性的幽微、阴影与灰色地带也随之弱化,和2001年 Raúl Esparza 在外百老汇舞台上塑造的版本相比,加菲的乔纳森更像一个不染俗尘的大孩子,一个理想主义的诗人。


《倒数时刻》剧照


给角色带来这种气质或许也是因为整部影片中加菲的表演都有着《天使在美国》的痕迹,这也不难理解:两部作品时代背景相同、主题相似,乔纳森和 Prior(加菲在《天使在美国》中的角色)之间有着诸多共同点,音乐剧电影和舞台剧又有着基因上的亲缘性,加之导演正是因为加菲在《天使在美国》中的表现才敲定了他。实际上在早期的作品中,不论是《男孩A》《别让我走》《99个家》《社交网络》还是《我在这儿》,加菲一直在演出一类柔软的、沉重的、边缘感的人物,即便在《超凡蜘蛛侠》之后,迈过30岁门槛的加菲也持续用这样的气质吸引着《血战钢锯岭》《沉默》《一呼一吸》这些作品来找他参演,不同的角色身上都有一种始终如一的沉静、脆弱、坚韧。
《天使在美国》是他的一个突破口,接近八小时的时长对他的体力和舞台掌控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戏剧舞台所要求的的表演范式对拓宽他在大银幕上的表现力光谱也有很大助益。他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的星盘,脱口而出:“我的上升星座是双鱼座,太阳星座是狮子座,月亮星座是水瓶座。”显然在理解自我的过程中,占星对他有过帮助。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理解他的演艺生涯,《天使在美国》可以说是他从上升星座向太阳星座转化、从双鱼特质向狮子特质过渡的转折点。


《天使在美国》剧照

《男孩A》剧照


在出演《倒数时刻》前不久,加菲的母亲去世,他将扮演乔纳森视为疏导悲伤和哀思的方式:“所有的悲伤和对过往的缅怀都是未能表达的爱,它会一直伴随我们,直到我们有一天也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对于那些重要的人,我们和他们相处的时间永远不会够,不论他们是在15岁还是99岁离世。这部电影有关于一部倒数的时钟,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部这样的时钟。在内心深处,我们都知道,生命是神圣且短暂的,我们要尽可能和彼此多在一起。通过这部电影,我有机会唱完乔纳森没能唱完的那首歌,同时也是在为我的母亲歌唱,唱她没能唱完的歌。我无比感激乔纳森和林-曼努尔·米兰达,以及所有帮助过我让我能参演这部电影的人。有了他们,我才得以用我的表演致敬这个我生命中迄今为止所知的最美好的人。扮演他是我疗愈自己的方式,缝合伤口的方式,用艺术来疗愈自我和他人是我正在做的事,是每个艺术家都在做的事。”


安德鲁·加菲尔德做客 The Late Show 时谈到母亲


乔纳森将桑德海姆视为一生的偶像和艺术生涯中最大的伯乐,年少时参演了西区故事,一生与音乐剧结缘;林-曼努尔·米兰达又因为十七岁时看了《吉屋出租》成为音乐剧的忠实拥趸。就在《倒数时刻》上线 Netflix 一周时,就在大家开始集体怀念乔纳森、开始了解他与音乐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桑德海姆之间的渊源时,桑德海姆以91岁的高龄在家中去世。这三个人的命运似乎通过某种共时性纠缠在一起,尤其是《倒数时刻》的开场曲《30/90》,曲名仿佛是乔纳森与桑德海姆离世时间的预言。


乔纳森·拉森与史蒂芬·桑德海姆


或许正如加菲所说:“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乔纳森的精神一直在冥冥之中引领着我们所有人,他一直都在告诉我该怎么做,我是他表达自我的管道。有时我甚至不得不和他对话,希望他在拍摄结束后能把我的身体和精神还给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艺术总以超出人类理解力的、精妙的方式传承,谁知道今天的《汉密尔顿》和《倒数时刻》的观众席里有没有坐着下一个世代的史蒂芬·桑德海姆、乔纳森·拉森、林-曼努尔·米兰达或是安德鲁·加菲尔德呢?


《倒数时刻》首映礼


这些一边与时间赛跑、一边创作的纽约客们,不论在什么年纪离去,他们的艺术生命都是一首未完成的歌,一段没有尽头的追寻缪斯之旅,吸引着未来世代的天才们前来续写。



-FI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