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综述 || 中德文学文化交流:文献、方法与问题
分论坛之六
中德文学文化交流:
文献、方法与问题
2023年4月8日下午,国际比较文学论坛分论坛六在上海师范大学文苑楼举行。本分论坛的主题为“中德文学文化交流:文献、方法与问题”,各位老师就中德文学文化展开学术分享与讨论。分论坛分上下两场。
上半场
上半场由张若玉老师主持,吴晓樵、刘炜老师评议。
第一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教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李昌珂,发言题目为《德国文学与中国》,李老师梳理和介绍了德国文学从古至今包含“中国”元素或故事的代表性作品,透视德国文学“发现”中国的动机,探讨中国文化对于德国文学不可或缺的影响力。
第二位发言人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谭渊,发言题目为《中德文学交流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谭老师立足当下中德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研究视域,交流了如何创新地重视中的文学交流史,并从译介学、传播学、形象学、侨易学中不断获取新的养料,从而对中德文化交流互鉴产生较为完整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认识。
第三位发言人是南开大学讲师远思,发言题目为《歌德在〈浮士德〉海伦剧中对“世界文学”构想的实践》。远老师围绕着“海伦剧”这一《浮士德》研究重点,集中探讨了“海伦剧”与“世界文学”概念的提出之间的关系。远老师认为《浮士德》第二部第三幕海伦剧体现了歌德实践“世界文学”构想的德意志道路与方法,即在德国文化传统的底色之上综合运用古希腊文风,同时博采其他国家文学之长,在德语文学作品中与世界各国文学交流互动。《浮士德》海伦剧具有世界视野,是歌德对“世界文学”构想的一个重要文学实践。
第四位发言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田思悦,发言题目为《阿道夫·艾利森德“译”中国诗文源流考》。她以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文学史家阿道夫·艾利森的德“译”中国诗文为中心,探讨现下学界已有的研究对艾利森汉学水平认识的偏误,重新考辨诗集《茶与水仙》中中国诗文的来源,结合艾利森撰写的百科全书词条“中国语言与文化”,深入考察艾利森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情况并重塑学界对艾利森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的认识。
第五位发言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董琳璐,发言题目为《女性与暴力:家庭作为侨易空间的文学书写》。她以耶利内克作品为切入点,探讨其中的家庭关系、女性角色,对其进行资本空间视角的剖析,揭示了家庭空间内的暴力关系是基于资本的,不论是暴力举动作为家庭空间的主导权宣誓,还是以资本优势为动机的家庭威权关系,都可被还原为资本对血缘、亲缘关系模式的操纵。
第六位发言人是岭南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郑家欣。她的发言题目是《现代欧洲的自我追寻之旅——凯泽林〈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的中国文化空间书写》。她以德国哲学家赫尔曼·凯泽林的环球旅行报告《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作为讨论的文本,结合文历史语境和思想史背景分析该文本的叙事模式和修辞策略,探讨其中国文化空间书写在德国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和欧洲现代性展开中扮演的角色。提炼文本中静态的、本质主义化的中国文化空间,分析其中蕴含的德国国家民族意识与欧洲精神追寻,重新定义现代性生成的机制并非以欧洲为文明源动力,而是一个中西文化同步互动的动态过程。
上半场结束后吴晓樵、刘炜老师分别对各位学者的发言进行补充总结。
下半场
下半场由远思老师主持,李昌珂、谭渊老师评议。
下半场第一位发言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吴晓樵,发言题目为《马丁·布伯的合作者“王先生”兼及1900年前后〈聊斋志异〉的德译》。吴晓樵老师创新性地披露1911年马丁·布伯的蒲松龄德译本《中国的鬼怪与爱情故事》(Chinesische Geister- und Liebesgeschichten)前言中提及的中国合作者“王先生”的真实名字。结合详实的、未被学界发掘的新文献,补充欧美研究界在稽考“王先生”生平文献材料上的缺失,同时梳理了布伯译本之前《聊斋志异》的德译脉络,通过个案研究凸显爬梳中学西渐研究中一度被忽略、遮蔽的中西合作现象的重要性。
第二位发言人是复旦大学副教授刘炜,发言题目为《在华流亡犹太人笔下中国抗战叙事研究中的文献、方法与问题——以一部新发现的德文小说〈难路〉为例》。刘炜老师从河南大学在抗战时期西迁流亡办学的历史出发,介绍了一本未被学界注意的德语短篇小说:《难路——坎坷之路上的一座城市》,作者奥地利犹太流亡女作家、共产党员苏珊·万托赫根据历史真实演进进行小说创作,故事情节中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经历,都可以在现存的中文文献,尤其是河南大学校史资料中找到印证。虽然此部小说未在学界流行,但是其独特的文献价值值得被探讨。刘炜老师深入解析此类文本的阅读方法,以及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
第三位发言人是上海师范大学讲师张若玉,发言题目为《Fakt und Fiktion. Zur Problematik der Shanghai-Flüchtlinge aus halbjüdischer Herkunft am Beispiel von Torte mit Stäbchen》,她的报告基于上海犹太流亡报刊文献以及犹太难民文学回忆录,以汉学家洪素珊的青少年小说《用筷子吃蛋糕》为例,着重分析德犹混血难民作为上海犹太难民中的特殊人群所遭遇到的双重文化排斥与隔阂。作家通过刻画二战时期半犹太难民在上海流亡的生存困境,把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和宽容思想贯穿于小说当中,对当下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位发言人是德国海德堡大学罗施教授(Gertrud Maria Roesch),发言题目为《„das verheißungsvollste Land auf der Welt“.Schlaglichter auf China in den 30er und 40er Jahren》。罗施教授以德籍华人作家罗令源的小说《向往上海》为研究对象。作家以真实的美国记者项美丽(Emily Hahn)为主要人物,生动演绎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中国事件。报告主要研究了作家的叙事特色,特别是历史事实的整合、小说人物的心理共鸣以及战争阶段的极端情况,并在此过程中回答了叙事文学中真实与虚构的混合问题。
第五位发言人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顾文艳,发言题目为《历史真实的“他者”凝视:乌尔里克·奥廷格的〈上海流亡〉》。顾老师从上海流亡的纪录片叙事谈起,聚焦德国犹太导演乌尔里克·奥廷格(Ulrike Ottinger)执导拍摄长达275分钟的纪录电影《流亡上海》(Exil Shanghai),展开讨论影视媒介所传递的中犹关系图像和文化向度。报告通过大量的影视图像举例,展开跨文化、跨媒介的研究探讨,列举了四种纪录片的诗学类型,并从女性主义角度切入研究,谈及纪录片的视点问题,展现纪录片如何细致并艺术性地重新勾勒文化边界。
第六位发言人是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徐胤,发言题目是《中国皇帝、汉字与缠足:弗洛伊德与中国的隔空对话》。徐老师重新探讨弗洛伊德作品中对中国的论述,总结三点特征。发言从弗洛伊德的中国想象和欧洲本位态度出发,谈及弗洛伊德的文字考古和利用中文阐释梦的心理机制的尝试,最后说到弗洛伊德对古老民族传统风俗的关注,以及对中国妇女缠足的暧昧态度,全面分析了弗洛伊德对中国了解和认识的不足。
发言结束后,各位专家学者就所汇报的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圆满结束。
责编:黄俊豪 校对:陈璐瑶
编审:石晓玲 主编:纪建勋
中文投稿邮箱:chinaicl@163.com
英文投稿邮箱:icl2018@163.com
版权所有 | 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