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综述 || 外国文学的比较与翻译
外国文学的
比较与翻译
2023年4月8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国际比较文学论坛会议于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隆重召开,其中的分论坛之十“外国文学的翻译与比较研究”于下午13:30在文苑楼十楼举行。会议一共分为三场,会议召集人为上海师范大学的朱云博士。
第一场
第一场会议的主持人为中山大学副教授范若恩,评议人为美国凡萨大学终身教授都文伟与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萌羽。
第一位发言人是美国凡萨大学终身教授都文伟,题目为《〈红色娘子军〉在西方的呈现》。都老师首先追溯了中国的《红色娘子军》的文学形式的变迁,它从报告文学到电影到芭蕾都有所涉及,接下来都老师探讨了其在西方的电影与歌剧中的不同呈现方式,将重点放在了法国电影Les Chinois a Pairs与美国歌剧Nixon in China,对西方女权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相遇作出了反思,探讨了地域和世界政治的讽刺模仿现象,为戏剧传统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第二位发言人是温州大学副教授易永谊,题目为《“以诗论诗”:赵瑞蕻的诗学实践与比较文学批评》,易老师从中国诗学“以诗论诗”的背景、“诗中论诗”的自反性探索、“诗中写诗”的互文性创作、“以诗论诗”的双向阐释这几个方面介绍了赵瑞蕻“以诗论诗”的两个面向,其一是作为诗学实践的艺术创作,其二是作为比较文学方法论的文学批评,并作出了总结:“以诗论诗”的批评方法弥补了“以西释中”多于“以中释西”的缺憾。
第三位发言人是内蒙古大学副教授黄肖嘉,题目为《论朝戈金“全观诗学”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启示》,黄老师从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边界的稳固性的担忧出发,提出了朝戈金的“全观诗学”的“整全观”可以帮助研究者“学科立场”为“问题/事件”立场,立足跨文化的文学问题本身携带的多学科复杂要素,分析问题性质动态。
在第一场的评议环节中,都老师回顾了自己选择《红色娘子军》的初衷并表达了对后两位学者用中国的理论分析西方文学的相通性的赞同,李老师提出都老师的题目关注了鲜少人研究的现代戏剧的领域,易老师的题目从以西释中转向了以中释西,对比较文学的学科进行了一次“拨正”,黄老师的题目对比较文学中的空白领域——少数民族文学有着很大的实践意义。
第二场
第二场会议的主持人为温州大学副教授易永谊,评议人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刘燕与美国凡萨大学终身教授都文伟。
第一位发言人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刘燕的研究生姚珂琦,题目为《“异化法”与“归化法”的张力:〈尤利西斯〉的三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之比较研究》,从以等效翻译为导向的金隄版、以交际与读者为导向的萧乾/文洁若版与追求译文忠实与文化阐释平衡的刘象愚版比较分析三者的翻译风格差异与读者接受,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文学经典复译要应对权威性的挑战和时代的变化,二是翻译策略运用的内在逻辑效果要体现出翻译主体的“创造性反叛”。
第二位发言人是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副教授范圣宇,题目为《霍克思译〈红楼梦〉中的音声形义》,范老师认为霍克思的《石头记》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翻译不同于其他译者,具有特别的声音和形状上的效果。范老师基于新材料、新视角、新模式提出了两个问题:霍克思的译文为何如此成功?我们可以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学到什么?他认为可以从译者的“读写改”和双语对读等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并举出了《石头记》中的英文实例具体阐释了音声形义的特殊性。
第三位发言人是中山大学副教授范若恩,题目为《文化转向再探——翻译研究的历史化》,范老师认为翻译研究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就是文化转向,翻译不仅是其他学科理论的受惠者,更是后者的建构者。他提出文化转向的两大理论为“创造性叛逆”和“多元系统”理论,他对译者的翻译究竟是“创造性叛逆”还是“创造性偏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操纵和反抗进行了说明,最终得出了从操纵到历史化是文化研究的另一种路径的结论。
在第二场的评议环节中,刘老师认为三位学者的研究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一位与第三位学者围绕翻译理论展开,范若恩老师清晰地梳理了翻译研究的历史,范圣宇老师的研究集中于翻译的互动,从声音的角度探讨翻译的方法。都老师认为第一位学者运用实例比较具有说服力,第二位学者从音声形义的角度具有新颖性,第三位学者回顾翻译理论的历史具有实践性。
第三场
第三场会议的主持人为内蒙古大学副教授黄肖嘉,评议人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萌羽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刘燕。
第一位发言人是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萌羽,题目为《中国新时期作家与威廉·福克纳文学遗产》,李老师分别从福克纳对新时期作家的影响、福克纳与中国新时期小说思潮、存在主义主题表达和苦难叙事的角度讨论了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文本激发了新时期作家的现代民族意识和寻根情节,进而使中国当代作家通过对福克纳的接受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汇入世界文学的潮流中。
第二位发言人是青岛滨海学院副教授李冬梅,题目为《近代中国空间与东亚后殖民话语的建构》,李老师提出东亚在遭受殖民侵略后,中国成为东亚反殖民斗争的第三空间。在华抗战期间,朝鲜与日本选择用第三语言——中文进行反殖民书写,他们将母语的语法和语序带入中文,创造出“朝鲜式中文”与“日式中文”,共同构建了东亚的后殖民话语。
第三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博士后刘莹与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吴章燕,题目为《日本儒学的政治化——论新井白石之“正名主义”》,刘博士分别从正名的依据、正名的向度与正名的极限三个角度提出新井白石的“正名主义”存在两个向度:名实论与名分论,新井白石的儒学为后来的朱子学被确立为官学做好了“正统”论的铺垫,他对推动日本儒学政治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位发言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任贺贺,题目为《暮年之思:〈来自集体的冬季食谱〉中的道禅书写》,任博士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空杯”作为整体的道禅与超然认识论、“回返”:时间困境与生命本真和“苔藓”:“藉境观心”与暮年生存论,归纳出老年人的生存境况在格里克的笔下体现为东方的道禅美学对疏解老年问题的独特作用,体现了将衰老与道禅并置的跨文化特点。
在第三场的评议环节中,刘老师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何区分作家所受影响的接受与拒绝并将不同的话语融合起来?李老师也针对刘老师的问题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新时期作家对福克纳和海明威的作品全然相反的接受态度。
最后,本场分论坛在学者们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学者们之间学术交流的激烈碰撞为彼此打开了思维,拓宽了视野,也启发了对已有命题的更深入研究。
责编:黄俊豪 校对:李逸菲
编审:石晓玲 主编:纪建勋
中文投稿邮箱:chinaicl@163.com
英文投稿邮箱:icl2018@163.com
版权所有 | 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