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荐读 2023年第6期 | 消极情感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一项混合研究
图源 | Internet
甘春梅1 肖晨2 陈舒意1 林晶晶3 邱智燕1
1.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广州,510006;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006
摘 要
Abstract
以微信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研究设计,阐释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呈现出的消极情感及其对间歇性中辍行为所产生的联动效应与作用机理。首先,研究1针对15名微信用户进行访谈,并对访谈数据进行内容分析。质性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消极情感如倦怠、焦虑、嫉妒、沮丧、失望、抑郁、担忧和气愤,均会在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中出现,且这些情感发挥单独或交互作用。进一步,研究2利用300份有效问卷数据,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构型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嫉妒型、倦怠型和嫉妒倦怠共存型这三种构型均导致社交网络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并发挥不同程度的组合效应。本研究丰富了消极情感与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用户情感的复杂性,可为服务提供商留住用户以及用户理性使用社交网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间歇性中辍 社交网络 消极情感 混合研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引用格式
甘春梅,肖晨,陈舒意,等.消极情感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一项混合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3,13(6):125-132.
01
引言
社交网络已逐渐渗透到个人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便利与使用满足的同时[1],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的消极面也日益浮现[2]。例如,93%的用户感受到社交网络在健康等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有意识地通过降低使用时间和频率、关闭特定功能等方式来应对[3]。又如,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感受到如疲倦、焦虑和嫉妒等消极情感体验和情绪唤起波动,进而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以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4]。对服务提供商来说,间歇性中辍意味着用户不再持续使用其服务以及潜在的用户流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是否能够持续发展[5]。因此,有必要探讨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内在机理。
文献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现象,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用户消极情感体验的浮现与影响。现有研究利用不同的理论(如刺激-机体-反应理论、压力源-压力-结果模型和认知-情感-行为理论),采用访谈和问卷等定量定性方法,探究消极情感体验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影响的内在机理。不少研究认为,过载、过度使用使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疲倦或倦怠,进而导致用户产生如暂停使用、减少使用等间歇性中辍意愿或行为[6-9]。也有研究发现,预期不足或沉迷行为使社交网络用户产生后悔、内疚和挫折等情绪,进而对间歇性中辍产生显著影响[4,10-14]。此外,还有研究注意到因消极比较与过载等而引发的焦虑、嫉妒和不满意等情绪,并实证揭示其导致的间歇性中辍[4,11,15]。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消极情感体验,并阐释其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但这些研究主要揭示不同消极情感所发挥的单一作用。
然而,人类情感是复杂的。Beaudry等[16]提出的情感分类框架将情感划分为四类:成就情感(如满意和享受)、挑战情感(如兴奋和沉浸)、损失情感(如气愤和失望)和威慑情感(如焦虑和害怕)。在使用过程中,社交网络用户往往同时拥有几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失望和焦虑),它们可能会同时产生作用并引发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而目前针对不同消极情感之间的组合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所产生作用的探讨仍有限。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不同类型的消极情感体验及其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组合影响,并致力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产生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消极情感因素?第二,不同消极情感体验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
为了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本研究拟以微信用户为研究对象开展两项研究,通过混合方法来进行探究。本研究选择微信用户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拓展,微信已由原来的熟人社交平台转化为多功能的社交网络平台[17]。一方面,用户通过微信来满足其社交需求和享乐需求等[1];另一方面,微信对用户生活和工作等的日益渗透也让用户逐渐产生如倦怠等消极情绪,以及由此产生的如暂时关闭朋友圈、控制使用时间或降低使用频率等间歇性中辍行为[4]。在研究设计方面,研究1采用访谈研究和内容分析,首先挖掘出社交网络用户在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过程中浮现的消极情感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2利用问卷调查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深入阐释不同消极情感因素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联动作用机理。
02
研究1: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情感因素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设计
2.1.1 访谈样本
为了揭示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形成过程中的相关消极情感因素,研究1采用质性研究,通过理论抽样的方式[18]邀请符合条件的微信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考虑到微信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特性,在开展正式访谈前,首先对有意愿的用户进行筛选,以确认他们符合本研究的样本要求。具体标准为:第一,在微信使用过程中具有间歇性中辍的经历;第二,在微信使用过程中体验过消极情感。同时,遵从扎根理论的理论饱和度原则[18],最终正式访谈15人。访谈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主要围绕受访者在微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间歇性中辍现象以及消极情感体验展开。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对访谈全程进行录音。
将15名访谈对象分别编号为A1—A15,其中女性8名,男性7名;年龄位于20—29岁之间;工作群体6名,学生群体9名。受访者的年龄分布与CNNIC报告[19]基本吻合,这表明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1.2 数据编码与分析
本研究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逐一转录、整理和分析。依据扎根理论不断比较的原则[18],对数据进行两轮编码。首先,初始编码时逐句阅读原始材料以提炼概念,并对概念进行整理与归纳以形成类。进一步,选择性编码时整合概念间的关系,建立概念模型。
2.2 访谈主要发现
2.2.1 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现象的消极情感因素
表1归纳了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现象中浮现出来的消极情感因素。其中,消极情感要素的编码参考Beaudry等[16]和Nahl[20],而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编码则参考Ravindran等[21]。可以看出,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会出现如倦怠、焦虑、嫉妒、紧张、气愤和担忧等情绪。
表1 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及其中的消极情感因素
2.2.2 选择性编码与整合模型
表2为消极情感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影响的选择性编码的结果。可以发现,用户在感知到消极情绪后,往往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轻这一消极感知。这一过程中,用户可能只体验到一种消极情绪,但也有可能同时体验到两种或以上的消极情绪。
表2 消极情感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影响的选择性编码
情感负荷理论提出,在面对消极情感时,用户会采取策略来积极应对这一情感负荷[22]。因此,基于选择性编码的结果,构建如图1所示的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框架模型。在该模型中,社交网络用户所产生的间歇性中辍行为可能受单个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受不同消极情感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不同消极情感体验的组合对微信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2将聚焦于四类常见的消极情感因素,即倦怠、沮丧、焦虑和嫉妒,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这四类消极情感因素的组合联动机制。
图1 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框架模型
03
研究2:消极情感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的组合效应研究
3.1 理论模型
研究2拟重点关注倦怠、沮丧、焦虑和嫉妒这四类消极情感及其组合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的联动机制(如图2所示)。这是因为,这四类情感已被证实普遍存在于社交网络使用的过程中。倦怠体现了在社交网络活动中用户所感知到的疲惫和无聊等主观消极感受[23];而焦虑反映了社交网络用户感受到的紧张和烦恼等状态[24]。在使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用户感知到倦怠与焦虑等消极情感,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这一消极感知,如减少使用频率或暂时不使用[21]。同时,嫉妒与沮丧普遍存在于社交网络中[25-26],有研究发现“别人晒幸福影响我的心态”的社交媒体用户日益增多[3]。嫉妒意味着社交网络用户对自身缺乏而他人所拥有的如成就等的渴望或由此产生的敌意[27];而沮丧则体现了社交网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情绪低落和兴趣低落等[14]。感受到嫉妒或沮丧的用户往往更容易产生如有控制地使用或暂停使用等间歇性中辍行为[4]。
图2 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理论模型
3.2 研究设计
3.2.1 量表设计
为保证量表的有效性,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均来自已有的成熟量表,并根据本研究情境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具体来说,间歇性中辍行为和倦怠的测度项均来源于Ravindran等[21],沮丧和嫉妒的测度项均来源于Laumer等[14],而焦虑的测度项来源于Zung[28]。
为确保量表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回译法”对英文量表进行翻译。初始问卷形成后,邀请2位信息系统领域专家对问卷进行反馈。进一步,邀请25名具有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用户进行预测试。在此基础上,修改与完善问卷中表述不清、存在歧义、难以理解的问题选项,形成正式问卷。本研究所有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七级量表,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4表示 “中立”、7表示 “非常同意”。
3.2.2 数据搜集
本研究利用在线问卷,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进行数据搜集,搜集到324份样本;剔除无效样本24份(包括回答时间过短、回答单一重复等问卷),最终得到300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79.0%的用户年龄位于19—22岁;70.7%的用户拥有本科教育背景;71.3%的用户使用微信朋友圈的经历高于3年,40.7%和35.3%的用户日均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时间分别为0—1小时和1—3小时,87%的用户经常或总是使用微信朋友圈。
3.3 fsQCA数据分析与结果
3.3.1 数据校准
利用fsQCA3.0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校准,将相关变量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作为其完全隶属、交叉点以及非完全隶属的校准值[29],得出各模糊隶属值。进一步,进行必要性分析。结果显示,4个条件变量存在的一致性均低于0.9[29],不是触发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必要条件。
3.3.2 fsQCA结果
将一致性阈值设为0.85,保留至少75%的样本量,删除样本频率小于8的组合路径[29],最终得到的条件变量组合路径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五种情感体验因素的组合路径显著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而每种构型的一致性得分均超过最小阈值0.75[29],组合覆盖率为0.851。说明这些构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对结果变量的解释力度较强。
表3 间歇性中辍行为条件变量组合路径
进一步,对这五种构型的条件变量组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Ha1(焦虑*嫉妒):嫉妒发挥核心作用,焦虑发挥辅助作用。②Ha2(~倦怠*~沮丧*嫉妒):嫉妒发挥核心作用。③Hb1(倦怠*沮丧*焦虑):倦怠发挥核心作用,沮丧和焦虑发挥辅助作用。④Hb2(倦怠*~沮丧*~焦虑*~嫉妒):倦怠发挥核心作用。⑤Hc(倦怠*沮丧*嫉妒):倦怠和嫉妒发挥核心作用,沮丧发挥辅助作用。总体来看,多种情感体验要素之间的互动形成五种不同的组合路径。进一步, 基于这五种构型包含的核心条件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可归纳总结为三种类型:嫉妒型(Ha1和Ha2,即嫉妒发挥核心作用)、 倦怠型(Hb1和Hb2,即倦怠发挥核心作用)和嫉妒倦怠共存型(Hc,即倦怠和嫉妒共同发挥核心作用)。
04
结果讨论
通过混合方法,本研究探讨社交网络用户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过程中的消极情感体验及其作用机理。针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现象,以微信用户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开展一项质性研究,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数据进行解释。进一步,关注使用过程中浮现的四种普遍的消极情感,通过实证研究,使用fsQCA方法对这四种情感进行构型分析,进而阐释不同情感体验要素组合路径的作用机理。
质性研究发现,在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的过程中,社交网络用户会体验不同的消极情感,如倦怠、焦虑、嫉妒、沮丧、失望、抑郁、担忧和气愤。而这些情感既能够单独作用于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也能够产生交互作用。例如,消极社交促使社交网络用户感到沮丧,过度使用则给社交网络用户造成压力[7],连接强度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注意力导致社交网络用户产生嫉妒[30],而信息过载或社交过载、角色冲突和隐私关注等往往引起社交网络疲倦、焦虑、后悔或担忧[8,10]。
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产生是多重情感体验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构型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三种类型:嫉妒型、倦怠型和嫉妒倦怠共存型。第一,嫉妒型。社会比较理论认为,用户选择通过反思具有类似特征或背景的其他人来比较他们的想法和行为[31]。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嫉妒心理的存在往往导致用户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此外,对拥有嫉妒心理的社交网络用户来说,焦虑感的同时存在将导致他们更容易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这是因为,有嫉妒心理的用户通常会产生焦虑[32];在嫉妒和焦虑的双重作用下,用户更容易采取间歇性中辍行为来减少这些消极情绪感知。第二,倦怠型。社会网络倦怠理论提出,倦怠的产生导致社交网络用户出现不同类型的间歇性中辍行为[21]。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感知到高水平倦怠的用户往往更可能作出间歇性中辍的决定,而其他情绪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这一决定。这再次验证了倦怠在导致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方面的关键作用。社交网络倦怠也会导致用户产生焦虑和沮丧情绪[4]。在这三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社交网络用户会采取间歇性中辍行为以弱化这些消极感知。第三,倦怠嫉妒共存型。对同时感知到倦怠和嫉妒的社交网络用户来说,沮丧的感知导致他们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通常来说,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因过载更容易感受到倦怠,而社会比较的存在则让用户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有嫉妒心理的社交网络用户往往更容易产生沮丧情绪[32]。这种情形下,用户会对产生这些消极情绪的行为产生抵触,进而产生如减少使用时间或降低使用频率或不使用某些功能等间歇性中辍行为。
05
研究意义与局限性
5.1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针对日益普遍的间歇性中辍现象,本研究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深入揭示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呈现的消极情感及其对间歇性中辍行为的联动效应。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实证研究,深入阐释消极情感要素及其组合如何作用于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行为,这进一步丰富了消极情感与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相关研究。此外,质性研究揭示了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多种情感,而有些情感要素(如紧张、担忧和气愤等)在以往的研究中,特别是在中辍情境下,受到的关注非常有限,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用户情感的复杂性[22]。
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本研究结论可对服务提供商如何更好地维持现有用户提供实践指导。由于倦怠和嫉妒更容易促使社交网络用户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因此,服务提供商需特别关注产生倦怠或嫉妒情绪的用户。例如,可考虑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情感分析技术进行用户画像,及时发现存在倦怠和嫉妒倾向的用户,进而采取措施来减弱用户的消极情绪,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设置必要的信息过滤机制等。另一方面,本研究结论对用户如何更理性地使用社交网络提供建议。感知到消极情感(特别是倦怠和嫉妒)的用户需理性对待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的消极面和黑暗面,需善于借助技术本身来有效应对过载等现象,通过合理地使用社交网络或善用过滤机制,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以此避免或减弱消极影响。
5.2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样本主要为年轻用户,进一步的研究可考虑面向中老年用户开展调研;其次,实证研究仅关注倦怠、沮丧、焦虑和嫉妒的组合效应,后续研究可考虑通过实证来揭示其他消极情绪(如不满意、后悔和内疚等)及其不同组合路径的作用机理;最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微信,后续研究可考虑在其他社交媒体使用情境下(如短视频和微博)验证消极情感对间歇性中辍行为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 Gan C M,Li H X.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gratifications on the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use WeChat in China:A perspective 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8,78:306-315.
[2] 刘鲁川,李旭,张冰倩.社交媒体用户的负面情绪与消极使用行为研究评述[J].情报杂志,2018,37(1):105-113,121.
[3] 凯度.2018年凯度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EB/OL].[2022-11-28].https://www.kantar.com/zh-cn/inspiration/social-media/kantar-china-social-media-impact-report-2018.
[4] 甘春梅,林晶晶,肖晨.扎根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1,11(5):96-102,113.
[5] Bhattacherjee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J].MIS Quarterly,2001,25(3):351-370.
[6] Maier C,Laumer S,Weinert C,et al.The effects of technostress and switching stress on discontinued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A study of Facebook use[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15,25(3):275-308.
[7] Luqman A,Cao X F,Ali A,et al.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Facebook discontinues usage intentions based on SOR paradigm[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7,70:544-555.
[8] Fan X J,Jiang X Y,Deng N Q,et al.Does role conflict influence discontinuous usage intentions? Privacy concerns,social media fatigue and self-esteem[J].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2020,34:1152-1174.
[9] 张敏,薛云霄,罗梅芬,等.压力分析框架下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J].现代情报,2019,39(7):44-55,85.
[10]Cao X F,Sun J S.Exploring the effect of overload on the discontinuous intention of social media users:An S-O-R perspectiv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8,81:10-18.
[11]程慧平,苏超,王建亚.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情报学报,2020,39(9):963-978.
[12]Turel O.Untangling the complex role of guilt in rational decisions to discontinue the use of a hedonic information system[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6,25(5):432-447.
[13]Turel O.Quitting the use of a habituated hedonic information system:A theore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Facebook user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5,24(4):431-446.
[14]Laumer S,Maier C,Weitzel T,et al.Drivers and consequences of frustration when us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cebook users[EB/OL].[2023-04-28].https://aisel.aisnet.org/amcis2015/AdoptionofIT/GeneralPresentations/39.
[15]Zhang S W,Zhao L,Lu Y B,et al.Do You get tired of socializing? An empirical explanation of discontinuous usage behaviour in social network service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6,53(7):904-914.
[16]Beaudry A,Pinsonneault A.The other side of acceptance:Studying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emo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J].MIS Quarterly,2010,34(4):689-710.
[17]Montag C,Becker B,Gan C M.The multipurpose application WeChat:A review on recent research[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8,9:02247.
[18]Corbin J M,Strauss A L.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M].朱光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19]CNNIC.The 49th statistical report on China’s Internet development [EB/OL].[2022-04-24].http://www.cnnic.com.cn/IDR/ReportDownloads/202204/P020220424336135612575.pdf.
[20]Nahl D.Measuring the affectiv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web searchers[J].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41(1):191-197.
[21]Ravindran T,Kuan A C Y,Lian D G H.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social network fatigue[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65(11):2306-2320.
[22]Nahl D,Bilal D.The emergent affective paradigm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ory[M].Medford,NJ:Information Today,2007.
[23]Åhsberg E.Dimensions of fatigue in different working population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0,41(3):231-241.
[24]Bekker H L,Legare F,Stacey D,et al.Is anxiety a suitable measure of decision aid effectiveness:A systematic review?[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3,50(3):255-262.
[25]Krasnova H,Widjaja T,Buxmann P,et al.Research note—Why following friends can hurt you: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envy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mong college-age user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5,26(3):585-605.
[26]Primack B A,Shensa A,Sidani J E,et al.Temporal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media use and depression[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21,60(2):179-188.
[27]Parrott W G,Smith R H.Distinguishing the experiences of envy and jealous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64(6):906-920.
[28]Zung W W K.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6):371-379.
[29]Ragin CC.Set relations in social research:Evaluating their consistency and coverage[J].Political Analysis,2006,14(3):291-310.
[30]Wang T E,Mai X T,Thai T D H.Approach or avoid? The dualistic effects of envy on social media users’ behavioral inten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21,60:102374.
[31]Wenninger H,Cheung C M K,Chmielinski M.Understanding envy and users’ responses to envy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A literatur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21,58:102303.
[32]Krasnova H,Wenninger H,Widjaja T,et al.Envy on Facebook:A hidden threat to users’ life satisfaction?[EB/OL].[2022-01-06]. https://boris.unibe.ch/47080/1/WI%202013%20Final%20Submission%20Krasnova.pdf.
(收稿日期:2022-05-20)
作者简介
甘春梅,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行为,人机交互,健康信息学;
肖晨(通讯作者),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Email:chenshaw@163.com;
陈舒意,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行为;
林晶晶,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信息行为;
邱智燕,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行为。
* 原文载于《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3年第6期,欢迎个人转发,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 引用格式
甘春梅,肖晨,陈舒意,等.消极情感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一项混合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3,13(6):125-132.
往期 · 推荐
当期荐读 2023年第6期 | 搜寻与分享:在线社区用户对新冠疫苗的诉求识别和特征分析
当期荐读 2023年第6期 | 突发事件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言语行为分类研究
▲点击访问信息资源管理学报小程序
制版编辑 | 王伊杨
审核 | 于 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微信号
xxzyglxb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