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外资利用图谱:浙江反超上海、无锡增速称王
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面临下行压力,中国吸引外资形势复杂严峻。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036.5亿元,(按人民币计算)下降2.7%。商务部表示,将加大外商投资引导力度,而国内外资使用“高地”长三角、珠三角全力招引。
上海近期发布“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实施办法”,苏州则提出“双百双千”目标;年初深圳市区政府、职能部门等面向全球“敲门招商”,广州打出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从实际效果看,各地招引外资有喜也有忧。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上海北京苏州分列万亿之城实际利用外资前三,深圳落后苏州不到1亿美元排名第四。杭州、南京、天津、广州、宁波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0亿美元,也进入全国十强。在这之后是无锡,上半年外资利用增速王强势挤进前十。
总体来看,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城市外资规模在国内居于前列,但在利用外资总量、外资质量、外资结构和经济贡献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搜狐城市推出万亿之城外资招引专题,上篇聚焦连续十余年“实际利用外资”占据全国四成多的长三角。
-1-
长三角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40%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稳定增长,而长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从2007年开始一直在50%以上,2012年最高达到64%,从2013年开始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去年沪苏浙皖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239亿美元、304亿美元、193亿美元、20亿美元,总计756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40%。
上半年,浙江招引外资成绩亮眼,反超上海进入全国三甲,两地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129.4亿美元、127.8亿美元。江苏依旧是全国头名,“苏宁锡通常徐”六地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接近155亿美元。加上安徽的11.9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换算,长三角实际使用外资总额占全国比重超四成。
长三角外商直接投资更多流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二产稳定在40%-45%之间,三产占比在55%-60%之间。一产占比重极小且呈下降趋势,且外资向三产集中趋势明显——这从一定程度上呼应和解释了,制造业大省江苏规模占比下降的趋势。
从外资来源地看,2015年-2021年期间,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德国、维尔京群岛、中国台湾、韩国等国家或地区占据了长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四分之三。其中,香港所占比例始终在50%以上,2019年甚至超过63%,是长三角最主要外资来源地。
近十年外商独资企业是跨国公司进入长三角最主要方式(三省一市外商独资公司实际利用外资比重均在60%以上),其次为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股份制经营比重极小。江苏合资经营份额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其余两省一市相对稳定。
-2-
万亿之城招引外资无锡增速居首
长三角省级层面概况说完,我们再来看看重点城市。上半年数据显示,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嘉兴等在内的14地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400亿美元,约占全国四成,不少地区实现“双过半”目标。
作为外商投资中国首选地之一,上海近日颁布《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实施办法》。1-6月,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541家,增长63.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27.77亿美元。香港地区、新加坡和日本对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位列前三,金额分别为86.95亿美元、8.57亿美元和6.65亿美元,增速分别为-7.2%、-19.2%和12倍。
上海之外,地级市苏州数据也比较亮眼,全市实际使用外资61.33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昆山和苏州工业园区,两地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5.1亿美元、15.6亿美元,增幅分别为42.4%、21.8%。上半年,两地分别引进(签约)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13个、16个。
由于去年同期低基数,上海和苏州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增长均超过7%,而南京、杭州、无锡、宁波四地增幅均超过10%。这其中,无锡同比增长34.1%,成为万亿之城外资吸金增速王——就此,无锡也超过了上半年增幅仅为2.1%的嘉兴。
上半年,沪苏浙皖多地招商成果逆势飘红,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来看,长三角区域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前八的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杭州、 南京、宁波、无锡、嘉兴、南通。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前八的“门槛”超过12.5亿美元,上半年安徽全省实际使用外资11.9亿美元,因此皖地城市身影在前八强里遍寻不着。对于安徽来说,在突出利用重点城市优势产业资源同时,需要进一步升级产业链,才有可能招引来更多外资。
-3-
外资主要流向服务业及新兴产业
长三角外资招引增速亮眼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去年基数偏低,在全球经济低迷、FDI总体下行趋势下,外企把真金白银投进来,究竟看中了什么?我们以上海、苏州、杭州、无锡为例,来看看它们各有哪些优势吸引外资,以及外资利用的含金量如何。
毫无疑问,长三角区域经济先发优势明显。重点城市不仅产业基础坚实、产业链协同高效,同时还集聚人才优势,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尤其对高端服务业、战新产业等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这成为外资流入的核心基础。目前外资下注领域聚焦于服务业及新兴产业。
上半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达到33.14亿美元、26.37亿美元和23.91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7.6%、2%和-21.5%,三个行业合计占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7.9%。
上半年苏州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7.1亿美元,增长49.1%。昆山上半年签约项目涉及新一代电子信息、光电半导体、新材料、高端食品领域,这些项目与昆山所打造的“2+6+X”新兴产业体系不谋而合。而苏州工业园区也落地了诸如博世新能源、奥林巴斯医疗器械等一批总部型、研发型外资项目。
外资流入也离不开各地政府在招商模式上的努力。借助越来越广的“朋友圈”,杭州外资招引之路越来越市场化。生命健康产业,是杭州重点打造的五大产业生态圈之一。去年以来,拱墅区先后与多家中介机构合作,与生命健康领域优质创投机构联动,吸引外资目光。
从到位外资构成看,高技术产业正成为外企在无锡的发力点。据统计,1—6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1.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全市比重39.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行业增长尤为迅猛。
-4-
苏州外资来源单一面临上海“竞争”
长三角产业集群基础与市场吸引力,给了外资“无法拒绝的理由”。不过,长三角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不均衡”——从省级层面看,安徽明显偏低。
从城市维度看也是贫富不均,在浙江,上半年杭州利用外资超过全省三分之一,杭甬嘉三地占比超过四分之三。温州和台州分别只有2.5和2.1亿美元,金华也只有4.1亿美元,这些城市传统产业中低端偏多、高端产业偏少,对吸引外资造成影响。
江苏省内五个城市实际利用外资超10亿美元,“桥头堡”苏州正在从低点反弹。2012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总额91.6亿美元达到顶峰,随后进入下行通道,2017年降至45亿美元,较最高点降幅超过50%,近几年则有缓慢上升趋势。
苏州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二产是吸引外资的主力——受限于技术和贸易壁垒等,苏州并未获得太多的真正技术。尽管苏州工业产值与上海相当,但整体税收及经济效益不及上海,表明上海仍处于利用外资的高端——上半年上海三产实际使用外资123亿美元,增长6%,占总额96%。
从资金来源地看,一方面,苏州较单一,主要是亚洲,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另一方面,沪苏开始“竞争”。上半年日本对上海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倍——作为传统日资高地,苏州不能掉以轻心。
整体而言,长三角吸引外资的基本盘没有改变,在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国际大背景下,外资仍持续加码长三角。强链补链招引外资并让外资有留下来的“安全感”,方能实现城市与外资的双向奔赴、合力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