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践行“大食物观”,行业企业这样做——

马嘉 贺阳 中国商报 2023-12-31

2023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在当天举办的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以下简称活动)中,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产品“管饱”“管够”的情况下,被称为“副食”的粗杂粮、肉蛋奶、蔬菜、水产品等正在成为新的“主食”。在大食物观背景下,我们能吃的食物越来越丰富多样。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表示,“我们将认真落实大食物观,优化食物供给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核电钟声国际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辨认五谷杂粮。(图片由CNSPHOTO提供)



1

  
需求多样化,食物来源的途径多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要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在耕地之外,还有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资源。”刘焕鑫在活动中表示,“我们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森林要食物,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积极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发展现代化设施种养业,探索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让老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


当前人们的食物结构正由以粮食消费为主向食物多样化方向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粮食食用消费量呈平稳略降趋势,其中口粮(稻谷和小麦)食用消费量将在2032年降至2.38亿吨,年均下降0.5%。原本被称为“副食”的肉蛋奶、蔬菜、水产品等日渐成为新“主食”。


人们需要更多的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饲料粮、工业用粮的消费量显著增加。如何让动物吃好的同时做到节粮,全国畜牧总站相关负责人“在线支招”。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饲用粮消费量达2.34亿吨,比上年增长1.8%;工业消费量达1.28亿吨,比上年增长0.9%。全国畜牧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全国都在大力推广次用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我们运用一些技术将饲料当中豆粕的添加量从16%下调到12%,经过两年的示范和推广,数据测算为全国节省了1400万吨大豆,既让动物吃饱吃好,又达到了节粮的目的。”


在大食物观背景下,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粮仓”。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鱼种培育,到深远海养殖,我们已经在海洋中建立了新的养殖空间,完全能为百姓餐桌补充更多的优质蛋白。”


2

  
膳食结构调整,粮食的标准更高了


人们的消费观念正从“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健康”转变,饭碗里装的食物也越来越健康、安全。


在大食物观下,粮食的标准更高了。相关数据显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管理的粮食相关标准达672项,其中,国家标准386项,行业标准286项,基本覆盖粮食收购、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已基本建成。


为向市场供应更高标准的粮食产品,粮食行业的企业们也在利用科技尽可能多地把有限的产出转换成食物和营养。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80后新农人魏巧种的每一块田,都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凭借二维码背后的农田数字化技术,一个人可以管护300—500亩农田,“扫码”就可以耕种万亩良田。魏巧算了一笔账,与传统耕种方式相比,利用数字化技术,用工减少四成,农药减少两成,亩均效益能增加近三成。


平顶山市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秦丽敏切身体会到了“优粮优价”给种粮人带来的效益。富硒黑小麦、绿小麦等深加工后的面粉比市场上的普通面粉价格高出数倍、富硒小麦加工成面粉后全部供应上海市场……秦丽敏与1100多户村民签订了粮食种植协议,不仅让优质杂粮有了品牌,还将更多的村民嵌入这条粮食加工的“价值链”。


发展粮食产业是兴粮之策、富农之道、惠民之举,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大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刘焕鑫表示,“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实施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培育粮食产业集群。”


“一粥一饭,得来不易”,中国商报记者从多家餐饮企业了解到,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倡导顾客适量点餐,文明光盘,或推出半份菜、小份菜,设立“制止浪费监督员”,将余量食物免费赠送给环卫工人等,业内掀起一股厉行节约、减少食物浪费之风。


△餐厅贴出适量点餐、光盘行动的标识。(中国商报记者 贺阳/摄)


3

  
免费领取食物的驿站


10月16日,肯德基食物驿站发起了一场公益活动,在全国100多座城市把20000份余量食物礼包无偿赠予有需要的人。据了解,食物驿站是指肯德基餐厅当天未售出的余量食物,经分装打包、速冻处理后,放在餐厅门口的冰箱里供顾客自取。


早上6点半,珠海仁恒肯德基食物驿站的工作人员来到了香洲区市容中心梅华清扫队,给这里的环卫工人们送上50份余量食物礼包。领到礼包后的环卫工人们在欣喜之余,纷纷表示会用实际行动响应珍惜粮食的号召,一起“食尽其用”。


据餐厅工作人员介绍,自2021年仁恒肯德基食物驿站设立以来,餐厅附近的很多保安、保洁工人和社区居民等都来餐厅领取过“食物驿站”的余量食物,真正帮助到了有需要的人。


住在餐厅对面宝地康泰小区的夏阿姨这次也领到了余量食物礼包,她开心地对餐厅的工作人员说:“我平时一个人住,孩子在外地上班,一个人做饭挺难的,经常会做多,吃不完也浪费,所以有时候我就会到餐厅门口的食物驿站领一份余量食物回家加热了吃,真的非常方便。珍惜和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美德,我认为我们都应该采取不浪费食品的理性生活方式,大家一起来践行‘食尽其用’的理念,共同参与到珍惜和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肯德基北京前门餐厅的食物驿站,不少市民纷纷排队领取“驿站”里的食物——烤翅、鸡米花、炸鸡排等当日未售出的余量食物,只需带回家重新加热后便可食用。据介绍,肯德基的食物驿站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设超过580家,其中北京地区共有10家。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潘海峰看来,“食物驿站”是肯德基中国积极响应国家制止餐饮浪费的号召,结合企业自身优势,面向消费者倡导“食尽其用,珍惜粮食”的创新实践。本次活动将“食物驿站”餐厅作为面向消费者宣传“制止餐饮浪费”的窗口,利用身边触手可及的消费场所进行消费者宣导,值得更多的行业和企业参考借鉴。


△图为消费者在餐厅用餐。(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摄)


4

  
边角料有了新去处


除了充分利用余量食物之外,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还在备菜、点菜环节严格把控,致力于从源头上减少浪费。


鼓楼马凯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为了防止因点菜过多导致的浪费,餐厅内摆放了“文明餐桌公约”标识,倡导顾客珍惜粮食,不浪费。此外,餐厅还可以提供小份菜。同时,餐厅还推出了“光盘有奖”活动,给光盘的顾客每桌赠送小果盘一份。


△餐厅倡导小份菜、光盘有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顾客端倡导不浪费,在餐厅的备菜环节,原来利用率不高的边角料也有了新去处。例如,餐厅的几道招牌菜——剁椒鱼头、酸辣肚尖、湘卤鹅,鱼身的边角料可以做糖醋鱼块,可以做剁椒鱼尾、酱焖鱼尾,肚尖的边角料用来制作干锅猪肚,鹅肉的边角料可以制作卤鹅翅,鹅脖子在外卖窗口售卖,通过充分开发边角料食材、创新菜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减少食材浪费。”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全聚德介绍,全聚德前门店通过提高厨师烹饪技艺、投料标准上墙等方式提高食材的出成率;通过对客流情况进行预判,以及原材料少领、勤领等方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采用边角料为员工烹制美味可口的员工餐,实现物尽其用,提高食材利用率来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


此外,全聚德还在小份菜上下功夫,例如门店推出了半套烤鸭、火燎鸭心等小份菜,同时将鸭肝、鸭掌及鸭胗等点击率较高的菜品进行结合,推出“全聚德三品”,让消费者在一道菜中即可品尝三种菜品原材料,避免出现浪费。在外卖平台中,前门店也推出了宫保鸡丁、酸辣蓑衣土豆丝等4道小份热菜,还推出了适合1人食用量的全聚德现烤烤鸭独享餐。“小份菜”既让消费者享受到了美味,又避免了浪费。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全聚德北京直营门店还有着一支由57人组成的“制止浪费监督员”队伍。他们佩戴“制止浪费监督员”胸牌,每日参与店内的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内部加工生产的浪费行为,同时通过餐厅巡视,及时提示消费者根据用餐人数做好“适度点餐”“剩菜打包”等提示和引导工作,引导文明消费,助力形成“光盘行动”社会新风尚。


新闻多一点:我们的饭碗装着“中国智慧”

“中国正在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理代表谢赫·阿哈杜扎曼在活动中强调,“我们期待中国发展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加创新、更可持续的粮食产业。这不仅将造福于中国人民,还将为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积极进展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是我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第一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提升,连续19年丰收,且连续8年超过1.3万亿斤。


在储粮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四合一”储粮技术在国有粮库被普及应用,大型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储藏周期粮食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总体处于世界较先进水平。同时,全国已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产粮大县粮食产后服务全覆盖。我国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数量大幅下降,损失损耗率明显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饭碗里盛好粮,粮食安全成色更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优质粮食增加超过5000万吨,促进农民增收200余亿元,推动形成了“种粮农民种好粮、收储企业收好粮、加工企业产好粮、人民群众吃好粮”的优质优价粮食流通体系。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珍惜和用好水这个‘生命之源’ ‘粮食之本’;不断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强化粮食执法监管,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切实做到‘不让任何人掉队’。”刘焕鑫说。


记者丨马嘉 贺阳


责任编辑丨李沫楠


往期精选

把员工逼急了?国美App弹窗辱骂创始人?!最新情况→

以军和哈马斯宣布:在加沙南部临时停火5小时,“最猛烈的”轰炸持续8个小时……巴以最新消息→

中国中免董事长李刚离世,接棒者要解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