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饱和!饱和!饱和!多地发布预警,涉及这一行业

中国商报
2024-09-05
网约车行业“僧多粥少”的情况仍在继续。
近期,多地交通部门发布网约车市场风险提示,公开提醒慎入网约车行业。风险提示信息显示,多地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或供大于求。

网约车司机仍在“拼命”
扛不住了。10多万元买辆车,保险一年1万多,每日流水就200元”“司机严重饱和,平台仍然在招募司机,单价也一直在降,我干了2年多,里程单价降了5次”“起步价7元,全城7折”“刚入行时一天可以接20单,目前最多也就15单”“之前跑一天轻轻松松就有500多元的流水,现在200多元的流水属正常”……
近段时间,多名网约车司机表示,过去一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工作时间比过去长了不少,流水却低了
杭州市网约车监管系统数据显示,与第一季度相比,杭州市第二季度日均活跃网约车辆数增长20.1%,日均订单总量增长14.21%,日均运输服务费增长14.04%,单车日均订单下降4.91%,单车日均营收下降5.78%
从单车日均订单数量分布来看,少于10单的有2.59万辆车,占比为31.53%;10至20单区间的有3.16万辆车,占比为38.46%。
重庆交通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重庆中心城区单车日均接单12.9单,日均营收(流水)约为329.2元(未剔除平台公司流水抽成、订单信息服务费等)。这一数据和2023年相比,下滑明显。根据此前公布的2023年1—10月数据,2023年1—10月重庆中心城区网单车日均接单为14.4单,日均营收(流水)约为380.9元(未剔除平台公司流水抽成、订单信息服务费)。相较于2023年,单车的日均接单数和日均营收有明显下滑。
最近,多地发布网约车运力饱和预警。
“杭州交通”微信公众号发布市场预警提示称,有意来杭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企业与人员,应详细了解本地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开展市场调研,认真考量市场变化,合理确定收益预期,理性审慎投资或择业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也发布提醒,第二季度全市网约车平台企业、车辆及驾驶员数量保持增长趋势,且网约车车辆与驾驶员的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但单车日均订单数仍在下降,与车辆及驾驶员的增长速度相比,网约车市场运力已逐渐接近饱和状态,新进入的驾驶员可能面临接单难、收入下降的风险,新进入的平台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少、经营困难的风险

苏州市交通执法部门日前发布网约车市场风险提示称,截至今年上半年,苏州市网约车市场已趋于饱和,拟从事苏州市网约车行业的企业和人员要合理评估风险,避免盲目进入市场。

今年已有两地按下“暂停键”。其中,济南宣布4月16日起暂停受理车证核发业务,宁夏固原市宣布5月12日起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业务和车证核发业务。
此外,合肥、石家庄、临沂等地宣布了车辆清退倒计时。宁波宣布暂停受理两家日均订单双合规率低于99%的平台的新增车辆许可申请。

多地出手监管
平台给乘客的补贴,其实都扣在司机身上。3个人的拼车单,大多收到的是1个人的钱。”网约车司机黎强说,自己订单的抽成比例在27%左右。
还有网约车司机反映了部分“阴阳单”的情况,例如,乘客的快车单在司机处变为特惠单,司机处显示的乘客付款与实际付款不一致等。在聚合平台,也不乏订单被层层转卖、抽成超五成的情况。
“聚合平台放宽了对于司机和车辆的准入标准,汇集了大量地方型的中小规模网约车企业。由于自身的定位限制,对加盟商的约束和管理能力有限,不仅会造成用户打车体验的参差不齐,劣质运力的引入还可能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华泰证券互联网研究团队称。
但大量网约车平台如今离不开聚合平台。
据曹操出行招股书披露,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曹操出行自聚合平台收到的订单总交易价值(GTV)分别为39亿元、44亿元及89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同期总GTV的43.8%、49.9%及73.2%。也就是说,曹操出行由之前的超过一半订单来自自营渠道,已经转变为超过70%收入来自第三方聚合平台。
如祺出行此前在招股书中称,平台网约车服务的月均活跃乘客、平均乘车频率及年度乘客留存率分别由2022年的116万名、10.2次及31%减少至2023年的99.7万名、9次及27.8%,主要是由于平台履行来自第三方出行服务平台的订单量不断增加
部分司机表示,来自第三方平台的订单收入低于自营平台。成都网约车司机叶师傅表示,她接到第三方平台的订单已经多于自营平台,她认为第三方平台的价格相较于自营平台更低,“自营平台最低的时候一公里的费用也有1.1元或者1.2元,而第三方平台的订单可能只有0.8元左右。”
“同质化竞争导致企业溢价低、利润有限,网约车行业存在高补贴、高营销成本现象。”投资人郭涛表示,“网约车品牌资金运转危机、聚合平台合规性差等问题,也加剧了司机、乘客、平台三方的矛盾。”
去年4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要求保障网约车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水平,明确网约车各主要平台公司的抽成比例上限为18%—30%之间
今年5月,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召开网约车行业聚合平台工作会议,通报了近期反映的订单层层转卖情况,并对各聚合平台提出,要做好自查自纠,对存量接入平台、车辆、人员做好资质核查、建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依法依规经营,禁止订单转卖,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保障司乘人员合法权益。
今年7月9日,宁波市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约谈全市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宁波市出租车协会还公布了在宁波实际在线运营的26家网约车平台抽佣比例上限。从抽成上限看,首汽约车、携华出行、滴滴出行的抽成上限为29%,T3出行为27%,曹操出行为22.7%。各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负责人在约谈会现场签订了《承诺书》,承诺将合理优化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本平台抽成比例上限,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每单抽成比例,不将平台优惠活动的成本转嫁给司机,不转卖订单、不多头抽成。
今年8月1日,南京市网约车自律联合会发起《南京市网约车行业规范市场秩序及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自律倡议》,23家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集体签署,作出杜绝低价竞争、严控抽成比例等承诺。
新闻多一点




无人驾驶会不会抢了人类司机的饭碗?


过去一段时间,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驾驶技术受到各方关注,并带火了整个无人驾驶赛道。百度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月2日,萝卜快跑已向公众提供的累计乘坐次数超过500万次在财报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第一季度武汉全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的出行占武汉总出行量的55%以上,并在4月继续上升至7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到100%。度计划在年底前将武汉的无人驾驶车队扩大到1000辆,随着运营效率的不断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我们相信萝卜快跑将首先在武汉实现运营的盈亏平衡。”“这是未来。”行业内有一个共识,人类会在2030年前后进入无人驾驶时代。据太平洋证券等机构预测,这一年,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我国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惊人的2.93万亿元。面对如此万亿蓝海,为抢夺市场先机,争雄者众。在浙江,海康、华为等科技巨头相继入局,吉利、零跑等造车势力竞相加码、强强联合,布局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专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深圳安途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侧重无人物流车的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也纷纷入驻浙江。以杭州为例,2023年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达2798.6亿元。无人驾驶会不会“抢”了人类司机的饭碗?“无人驾驶是AI在车上的落地,在实际道路上无人驾驶数据越多,技术迭代速度就越快。”浙江科技大学教授李强深耕无人驾驶技术多年,在他看来,无人驾驶逐级递进商业化路线是主流。“我们要把思路打开。”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立笑言。在他看来,机器与人一直不是竞争关系,“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枯燥且危险的琐事,解放人类投入更有价值、更具意义的工作中,比如智能汽车研发、运维等。

来源丨中国商报微信综合自第一财经、中国新闻周刊、潮新闻、济宁新闻


责编丨李沫楠 唐砚
校对丨张斌
审核丨杨宏生

往期精选

挣钱还焦虑?腾讯管理层称游戏行业极具挑战性
全面取消!又有5地宣布→ 
见证历史!黄金价格首次升破2500美元大关!多方预判走势
平价自助餐卷土重来背后的秘密,你绝对想不到的真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商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