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专栏 | 人才培养特色项目: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项目
项目简介
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项目为落实首批国家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而设立。项目旨在培养掌握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和发展前沿,具有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深厚素养和广阔视野,现代质性与量化分析方法并重,扎根中国大地,参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分析思维、历史视野和问题意识交叉融合,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亟需的一流高端理论人才和建设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鼓励青年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项目就是为我国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懂理论、懂历史、会方法的新型理论经济学人才。项目在2020年秋季首次招生,至今已顺利招收了三届学生。
培养目标
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1. 面向经典: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及其最新发展
2. 面向历史:具有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深厚素养
3. 面向前沿: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
4. 面向中国:掌握质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扎根中国大地,分析中国重大现实问题
未来发展
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项目的人才培养面向三个未来发展方向:
1. 一流师资力量:为全国高校输送一流中国特色经济学师资力量
2. 高端研究人才:为各大研究机构培养高端理论研究人才
3. 高级公务员:为党政机关提供高级公务员后备人选
培养方式
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强调“一论二史、史论结合”。在梳理历史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理解现实。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政治经济学理论类课程、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类课程、经济学研究方法类课程、西方经济学理论类课程等,致力于以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养成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
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注重方法训练,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调查能力。除了系统学习现代质性与量化分析方法外,还邀请国内顶尖大学知名学者开设系列讲座,利用经济学院丰富的教学实践基地和广泛的校友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增强分析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实行书院制管理方式。开展“未来经济学家成长训练营”,支持学生自主开展调研、组织读书会。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加强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交流和学生活动,鼓励跨年级学生科研合作。
实验班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在完成本专业方向学习后,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在通过统一考核的前提下,大多数毕业生有机会继续在人大经院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思想史专业或经济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项目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举办的系列学术活动
通识系列讲座 |
“调研者说——质性研究视角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
“数理与实证分析方法”系列讲座 |
“经济史视野下的长期发展”前沿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辑 |
“文献阅读计划”系列讲座 |
拔尖基地书院科研交流活动之“经英杯”经验分享会 |
拔尖基地书院科研交流活动之“大创”经验分享会 |
“经济学研究能力与学科发展”系列讲座 |
“经济史视野下的长期发展”前沿专题系列讲座 |
“中国经济社会调查方法”系列讲座 |
参观京东方公司活动 |
山西五台县考察活动 |
项目特色
1. 国内首创。全国高校第一个以“中国特色经济学”命名的实验班,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国家首批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将保证学生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师生互动和最充分的发展机会。
2. 本研贯通。采用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本科阶段达到培养要求后,坚持宁缺勿滥原则,在通过统一考核的前提下,大多数毕业生有机会继续在人大经院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思想史专业或经济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3. 目标明确。方案定制。采用独立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突出基础理论与方法训练,更加强调立足我国重大现实问题,熟练运用社会调查与现代分析工具。
4. 措施有力。采取小班制研讨式教学;因材施教实行学术导师制;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学生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深入社会广泛调研。
携手聚荧成火 共襄经济山河
——2022级中特班 张昭仪
我还记得入学不久的那个下午,记得我当时没有任何犹豫地,点击了“经济学(中国特色经济学方向)”,选择,确定,提交。
其实在入学一个月前,我就对这个专业方向心动了。这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中国特色经济学”命名的中国第一班;这里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与专门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级精英的人才摇篮;这里坚持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与个性化的培养措施,让我们能够全身心投入研究的学术殿堂。
笔试、面试、成功录取、第一次班会上见到李直老师、宁致师姐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邂逅自己热爱的班级,心甚欢喜,山河星月都是贺礼。
有一位位博古通今、胸怀宽广的教师循循引导,每一节课都能收获满满。从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萌芽,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深入了解;从经济学原理的基础铺垫,到当代中国经济的精深学习;从新生研讨课的入门引导,到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聚焦现实……每一个思维碰撞的瞬间都弥足珍贵,每一个提问交流的镜头都值得收藏。老师教我们的远不止知识本身,还有做学术科研的严谨精神、敢于提出观点的勇气,引导我们成为综合素质更加完整的人。一撇一捺的引导,定有事可成。
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拔尖基地和班级活动,每一次参与都活力满满。我们参与拔尖基地的讲座,在通识讲座中学习如何进行研究,在院长讲解中了解经济学的前沿与方法;在书院活动的跨年级经验分享会中与师兄师姐近距离探讨发展规划,在“数学通关”活动中得到针对性的帮助。我们开展班级读书会,李直老师亲自主持并为我们选择书籍,在线下线上的交流分享中,我们的知识面得以拓宽,思维得以深化。一步一步的前行,皆有道可依。
与同样胸怀热忱的中特一家人共同奔跑在热爱的经济学领域,每一天都元气满满。我们在学习方面携手前行,组织微积分互助小组和TOPE B互助小组,全力攻破学习难题;我们也会为一道难题不断探讨,解出的那一刻有战士收剑入鞘的骄傲。我们一起参加新生晚会,在舞台上肆意歌唱;我们一起快乐团建,在肯德基和天使食府大快朵颐;我们一起参加运动会,为运动员呐喊助威;我们一起参加团日活动,在中轴线上做最美新青年。一点一滴的成长,皆有迹可循。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有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活动、这样的同伴,中特大家庭必能聚荧成火、造炬成阳!欢迎加入中特班,我们携手前行,将少年意气挥洒于经济学的热土,谱写朗朗的青春注脚!
成长、笃行与陪伴
——2021级中特班 白津源
从填报志愿时听闻这个特色项目,到八月在经济学院公众号看到班级招生介绍,到入学后报名笔试面试,再到班会初识范老师、晗芮师姐和同学们,有幸加入中特班已近一年。回顾这一年的经历与感受,我提炼出三个关键词:成长、笃行、陪伴。
关于成长,从新生研讨课上陈教授极为认真热情地讲授经济学入门知识,为我们提供大学新生活的未来指引;到参加拔尖基地秋季学期读书会,初步了解经济思想史内容,分析经济学本身的发展脉络;再到参加学院和拔尖基地组织的“经济史视野下的长期发展”前沿专题、“经济学研究能力与学科发展”、“文献阅读计划”系列讲座以及由人大政治经济学论坛举办的系列讲座活动;再到参加班级组织的多期学术知识、社会调研、科研经验分享会,我们在一年之中对经济学专业知识有了更广泛的涉猎、更深刻的了解,得到成长与提升。
关于笃行,秉持着“在实践中寻真知”的信念,我们组织“认识中国”系列专题活动,积极组队参与学校“街巷中国”、“千人百村”社会实践和拔尖基地暑期调研等项目,运用好这些脚踏实地、开阔视野的绝好机会,深入中国实践去发现问题、分析现实,利用所学知识与思考所得总结经验、研究方案、提出政策建议。
关于陪伴,我们组成Python、Stata、微积分互助学习小组,互相激励、答疑解惑;我们在班级歌会上放歌青春,在研讨课上各抒己见;我们会共同为一项作业讨论到深夜,也一起为公共课上班级同学的展示喝彩;我们为每一个同学过生日、买蛋糕、快乐团建;我们在秋天一起参观博物馆,在冬天一起吃铁锅炖,在春天一起踏青出游,在夏天一起在草地上聊天唱歌看星星。中特班是一个极富凝聚力的班集体,我们在泛舟学海的过程中互相陪伴,收获着坚不可摧的友谊。
想起整理新生研讨课收获时看到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因为是共同可爱的人,拥有着一样的默契,一样的谦逊,一样的朴实,一样的坚韧,一样的扎根中国大地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欢迎加入中特班,与我们并肩同行,将经济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路虽远、行则将至!
这样一个班,这样一群人
——2021级中特班 戴牧野
回望在中特班的这一年,可以说中特班满足了我对大学生活的绝大部分期盼:课堂上,学贯中西、博闻强识的老师们在课堂上为我们传道解惑,拔尖基地活动中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讲座让我们拥有更开阔的学术视野,与上一届中特班师兄师姐的交流给我们展示了大学的无限可能性,等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班级内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的同学情谊。
或许是经过了二次选拔的缘故,班上同学们相当的志同道合;或者说,对真理的向往和对人民的热爱把我们聚集到这里。这一点在草坪歌会上全班一起合唱《国际歌》的场面中体现的一目了然。在相近的价值观和大同小异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与同学们的学术讨论成为了一件值得享受的事情,那些与同学们讨论农村发展道路时的酣畅淋漓、争论计划经济前途时的面红耳赤、畅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未来时的意气风发等等一个个瞬间,是我这一年中最美好的回忆。
理想信念的共振带给了同学们之间良好的关系和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首先体现在班级内部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既体现在微积分互助小组、stata互助小组等活动中,也体现在积极为其他同学答疑解惑的日常生活里。凝聚力还体现在对班级的感情和集体行动的习惯中。这一年中,班级有活需要干时永远不缺积极奉献的同学们,大家也积极为班级的建设建言献策、出工出力;中特班的同学们参加很多活动都是集体行动的,无论是报名红船、参加一二九、运动会等学院学校各项重大活动还是生活中的春游、聚餐等等。身处这样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班级中会给人一种集体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支撑了我大学生活中的许多不太顺利的时刻。
我认为上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学到一些东西,也在于认识一些人。来到中特班认识这样一群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也十分期待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们中特班还能写下什么样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