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新冠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疫情终于到头了?
最近,万众瞩目的新冠疫苗研发又有了新进展。
6月29日,疫苗研发企业康希诺发布公告称,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联合开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Ad5-nCoV),已经于6月25日获得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颁发的军队特需药品批件,有效期1年。
(图片来源: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公告)
很多人看到这条新闻后,都在评论里问道:既然已经能给军队使用了,那是不是意味着这款疫苗快要量产了?大半年的艰苦“战疫”工作是不是要结束了?
先说结论:并不是。
虽然这款疫苗确实有积极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了2期临床试验揭盲,但它距离真正上市、给大面积人群接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发疫苗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为了确保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必须要经过反复验证。而光是“安全性”的验证,就需要很多年才能发现问题。因此,通常情况下疫苗研发的周期比大家想象中长很多。
当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疫苗成分,就像开启了一场大型“面试”,要经历无数人、无数关卡的考验。过了体外试验、动物试验,还要经历最关键的3期临床试验。
临床1期试验是找10~20个人,来验证疫苗成分用在人体是否安全。
确认基本安全之后,才能开启临床2期试验,也就是找更多的人来进一步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等再次确认没问题,经过审批后,就可以开始更大规模的临床3期试验。这一阶段需要找几百,甚至上千、上万的人来验证——疫苗在大面积使用时,能否免疫成功,是否安全稳定。
这期间,每次试验、每个阶段都有很高的失败率,而一旦失败,一切就要重新开始。公开资料显示,康希诺的疫苗研制才刚刚过了临床2期,3期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的,所以它并不算是真正研制成功了的疫苗。
假设这次康希诺的科研运气好到开挂,全程试验都顺风顺水,流程一路加急,走完这一套,可能至少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军队特需药品和市面上的一般药品,在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上的标准不太一样。
从药效来看,军队特需药品使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预防、治疗疾病,最终目标是维护及提升军人的综合作战能力。
从安全性来看,普通药品绝对是将安全放在首位的, 但军队特需药品则是趋向效益和安全比的最大化[1]。
这款疫苗本身就是和军科院联合研制的,加之经过了两期临床试验,基本可以证实,它确实是一款相对安全、有效的“潜力疫苗”。考虑到疫苗正式上市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提前批准它成为军队特需药品,也是权衡获益和风险后做的决策。
6月19日,联防联控机制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王军志介绍,目前我们国家新冠疫苗的研究,已有5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3家已经完成了2期临床,说明疫苗研制的总体走向积极。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表示,现在疫苗总体进展情况挺好,到年底问世应该没有问题,但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对于疫苗我们有期待,但也不能把所有的宝都押在疫苗上,把疫苗当作唯一的、仅有的措施。
(图片来源:吴尊友接受《新闻1+1》采访截图)
正如吴尊友所说,我们有望研究出疫苗,但也不能把疫苗当成唯一的希望。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并不一定会长期存在,所以就算接种了疫苗,可能也无法做到终身免疫。如果不每隔一段时间“补针”,接种者可能还是会有感染风险。
就算等到疫苗上市,加急生产出来的疫苗,因为临床试验的时间比较仓促,安全性的隐患和风险可能都是比较大的。再加上目前国内疫情已经暂时稳定住了,所以基本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安排全民接种。更大概率可能是在疫情暴发的地方小范围使用。
至少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在自身的日常防疫措施上,包括克服炎热继续坚持戴口罩、少聚集等,还是不能放松警惕。
审稿专家:王月丹 |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
参考文献
[1]蒯丽萍,张晓东,陈盛新.论军队特需药品的特殊性及注册管理原则[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1).88-90.
主创团队
编辑:吴维、张杰 | 校对:胡磊
运营:曹秋月 | 排版:李永敏
统筹:叶正兴
喜欢医典,快来“点亮星标”
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