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调研】“亚洲锂都”宜春锂产业调研——供应紧张,涨势难止
作者 | 王彦青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2年2月24日
此次调研受到建发化工的大力支持
摘要
锂,被称为“白色石油”,作为能源金属,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快速发展,锂需求急速增长,导致锂短期供不应求,碳酸锂价格较前期低点翻了十倍有余,产业供需矛盾不可谓不尖锐。
此外,广期所规划上市的品种中,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广期所近日表示,正在加快研发锂等金属期货品种,将尽快完成产品合约设计及相关规则编制等上市准备,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效风险管理工具。
鉴于锂广泛受到市场关注,因此,我们前往 “亚洲锂都”江西宜春以及周边地区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产业结构、供需情况、定价模式、上下游竞争格局等情况。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供求紧张关系难解,虽然当前锂价处于历史高位,但下游接受度依然较高,即使高价也一货难求,短期锂价支撑坚挺,锂价或易涨难跌。
正文
01 调研基本信息
1、调研时间
2022年2月16日至2022年2月18日
2、调研背景
2020年中,碳酸锂价格一度跌至4万元/吨的低点,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的大幅增长,锂价逐渐走出低迷。从2021年开始,锂价呈加速上涨态势。截止2022年2月21日,国内99.5%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已达45万元/吨,是前期低位的十倍有余。在锂价暴涨的背景下,上游生产厂家生产情况如何,扩产约束在哪里,是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
目前产业链上矛盾仍然明显,锂价涨势未停,在当前的情况,上下游心态也有所转变,目前的高价下下游接受度如何,货物流转是何种格局,采购资金大幅上升背景下,各方又应如何应对。
此外,锂期货上市已提上广期所日程,产业对锂期货是否期待,锂期货能否为产业赋能,降低产业链上各方风险,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3、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宜春周边地区的锂产业链企业,其中包括四家锂生产企业,一家正极材料企业。
4、调研主题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了解锂相关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库存、订单、成本利润等情况。
02 调研体会
1、缺货,缺货,还是缺货
本次行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缺货,在我们向多家企业说明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直接买货之后,销售人员都松了一口气。部分企业表示,在我们一行到达企业之前,已经有好几家厂商来过,但是当前缺货的情况下也难有收获。仅有一家厂商表示目前,下游需求十分旺盛,即使价格一路蹿升,下游接受度也丝毫没有降低的迹象。当然,这与行业变化也有分不开关系,当前的货源紧张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玩家”大幅增加的结果。以前,市场的格局是碳酸锂、氢氧化锂直接供应正极材料厂商,单从汽车装机需求来看供应基本是够的。但是,在各企业垂直一体化布局下,电池厂甚至整车厂均进入市场参与采购,使得市场的实际采购需求大幅提升,供需便出现失衡。同时,行业主导权也有所转移,在锂价低时,下游厂商具有非常高的话语权,但当前高价的情况下,锂生产企业主导明显增强。整体来看,锂供应紧张的状况短期难解,在需求延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锂价的支撑十分坚挺。
2、供应端的扩张有多重约束
江西的锂资源为锂云母,在锂云母提锂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料,调研中企业介绍19吨锂云母矿能产出一吨碳酸锂,废料的处理会对企业冶炼规模造成约束,若产生的废料未能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企业运转困难。目前当地企业已发掘一些废料的用途,将部分废料销往包括水泥厂、陶瓷厂等,并正在就废料的二次利用做进一步的探索。此外,采矿权的审批也是一大难点,当地政府对经济和环保的考量也构成了企业扩产的限制。除了本地的矿之外,部分企业还有海外资源,但海外资源的利用同样会遭遇环保、政治环境等因素影响,海外的矿产资源利用的扩大化更具不确定性。
3、产业急需价格的锚
目前锂价历史高位,目前市场销售普遍参考网站报价,但网站报价具有滞后性,特别是在价格上涨较为快速的时期,现货实际成交普遍高于网站报价。例如,2022年2月21日,网站对电池级碳酸锂(99.5%)报价为45万元/吨,但这一价格在市场上实际是难以买到货的,这就造成了买卖双方按网站报价商谈的话很难达成一致意见,销售人员普遍表示,现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向市场报价。
因此,目前锂产业急需价格的锚。若锂期货上市,企业间的交易就可以利用期货的定价功能,按期货价格进行商谈,期货价格反映的是市场实时的预期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只需要按照产品品质商谈升贴水,对于价格的分歧就很容易达成一致了。
03 调研企业情况
1、生产企业A
A企业是某上市公司旗下的锂生产厂商,该公司既有宜春本地采选的锂云母作为原料进行碳酸锂生产的产线,又有外购锂辉石生产碳酸锂及氢氧化锂的产线,合计三万吨碳酸锂和一万吨氢氧化锂年产能。
目前企业开足马力进行生产,但对于外购矿石供应仍有担忧,认为上半年国外矿山供应量或有不足,给锂供应或带来负面影响。
销售方面,除非是有战略合作协议的下游企业,其余均是按单议价。销售上首先保证对正极材料等下游的供应,只有有余量时才会向贸易商销售。
价格上涨较快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困扰,由于价格变动太快,需要采购方快速付款,否则在价格快速上涨后,执行前面签订的合同会给企业压力。
2、生产企业B
B企业是锂业龙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锂矿资源布局,具有优质的原材料资源及稳定的供应。企业的锂产品丰富,除了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以外,还有氯化锂、氟化锂、金属锂等锂产品。此外,企业还进行了一体化布局,还有锂电池以及回收业务。
从生产来看,由于公司此前就计划一二月份进行检修,因此2022年开年产量有所下滑,预计产量将很快恢复到满产状态。由于企业矿端资源充足,从生产来看约束较少。
销售端,碳酸锂通常是随行就市进行销售,氢氧化锂签订有较多长单,进行定向销售。不过,由于企业的一体化布局,企业通常在销售后再从下游采购正极材料,因此,实质上企业的锂总体上是在其体系内循环,真正外售的比较少。
3、正极企业C
C企业主要生产磷酸铁锂、锰酸锂正极材料,当前在产年产能有1.5万吨,还有2.5万吨产能在建。
虽然目前市场货源偏紧,但该企业与上游生产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相较于其他正极材料厂,锂供应有较好的保障。
不过,当前该企业也面临较强的资金压力,由于锂价大幅上涨,单次采购的金额大幅上升。例如,从国外购买的碳酸锂,企业通常提前两三个月进行现金采购,而运输、报关乃至销售端都需要一定时间,若按碳酸锂价格十倍涨幅计算,流转资金至少也需要原来的十倍。
从销售端看,C企业会和部分企业提前签订意向协议,提前定下意向采购量,销售价格参考市场行情。从销售方向来看,下游企业比较广泛,集中度不高。
4、生产企业D
D企业是某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具有资源端到冶炼端的布局,具有充足云母矿资源,以及先进的碳酸锂的冶炼工艺,在冶炼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企业在产有一万吨碳酸锂产能,并有两万吨产能在建,预计年内投产。
从生产端来看,企业目前的选矿能力超出冶炼能力,但目前矿石并不对外销售,主要为长期产能做储备。由于锂云母矿的冶炼产生较多废料,废料的处理会对企业冶炼规模造成约束,根据企业介绍,19吨锂云母矿能产出1吨碳酸锂,废料目前的去向包括水泥厂、陶瓷厂等,并正在就废料的二次利用做进一步的探索。
从销售端来看,企业的碳酸锂目前基本全部直接销售到终端用户,暂未对贸易商进行销售。企业对贸易商也有一定担忧,因为贸易商可能与企业销售报价不一致,导致市场混乱。此外,企业当前的产量并不大,除了满足终端客户外,也没有多余的量向市场提供。
5、生产企业E
E企业进入锂电行业时间5年左右,时间不算长,但规模发展较为迅速,当前已有6万吨碳酸锂产能。企业进入行业时便遭遇行业低谷,前两年亏损较严重,自去年开始逐渐好转。
生产端,目前碳酸锂月产量在4000吨左右,基本处于满产状态。矿端资源主要来源于414矿,目前矿资源暂时充足,但远期有一定担忧。从原料类型来看,企业产线设计是以锂云母原料为主,锂辉石不适用。此外,企业还有额外的加工产能,可对粗制碳酸锂进行提纯加工。
销售端,E企业是此行唯一一个表示有货的企业,主要看价格是否合适,只要价格合适企业就可以有一定量的碳酸锂供应,但量不会太大,因为该企业主要给下游直接供应,剩余的比较少。对于销售模式,此前E企业在碳酸锂价格低时签订了较多锁量锁价的订单,目前都还有前期低价订单仍在交付,对企业来说压力也比较大。后面新签的订单就逐步转为了锁量不锁价的模式。
04 总结
此次调研的对象主要为锂上游生产厂商, 从企业的总体反映来看,目前生产端除了计划检修以外,基本是开足马力进行生产,但仍难以满足下游日益扩张的需求。虽然多家企业都有扩产计划,但企业的扩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锂矿资源是最为显著的约束之一。此外,当地云母矿资源也存在云母提锂具有废料较多的缺点,废料的消化与处理也是产能扩张的重大限制。
从生产厂家的销售情况也可一窥下游需求,即使当前锂价高位,下游的接受度也未见明显降低,锂价的支撑仍然十分坚挺。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下,各界“玩家”纷纷加入找锂大军,推动锂价爆发式上涨,而这一趋势还在持续,因此锂价仍然易涨难跌。
重要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中信建投期货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77-780
网址:www.cfc108.com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CFC金属研究)为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下设的工业品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可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参考。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力求准确可靠但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文章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研究分析文章中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观点。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受众应谨慎考虑本订阅号发布内容是否符合其自身特定状况。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