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分烂片导演聚集地?这节目也太尬了!

99cats Neets新报 2022-09-10

 点击上方关注我 


2020年,腾讯将5.1分的《演员请就位》以“八方撕逼”的攻势,贡献给了无辜的观众。



2021年,鹅综终于又开始了新一轮对影视行业的“荼毒”。

 

它就是——

 

《导演请指教》


先不论导演这一职位,是否该被指教,又该被怎么指教。

 

光是“瞻仰”一下《导演请指教》的导演选手名单,我已大为震撼。

 

包贝尔,梁龙, 毕志飞。



跑到台下当起了制片人的郝蕾

 


还有一个专注投资烂片30年,凭一己之力养活了n家影视厂的王晶



这阵容,不盛赞它一句“迷惑”,都对不起这档节目为了把这几个人凑一块儿引流费的苦心。



虽然豆瓣还没开分,但从无数的一星短评来看,《导演请指教》只会比《演员请就位》的成绩更“辉煌”。

 

首先,看一看这档综艺的简介。

 


简言之:让搞创作的导演上台用作品“pk”,以真人秀形式传播,且导演间还要“争夺”制片人的签约和投资机会。

 


先不论电影是不是一门能够拿来“pk”的艺术。

 

看完节目,实在是有好几个疑问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首先,就是导演流派不同,却还要拿来“生比”的问题。这些导演里,有包贝尔这样在影视圈混迹了多年的“老油条”。

 


也有相国强这种名校出品的“学院派”。

 


先不评价两个人的作品到底谁好谁坏。

 

光包贝尔的短片结束以后,拉几分钟都拉不完的后期字幕,就能发现一个重大的问题——

 

这俩导演的团队,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两天的创作时间,对于一部要达到15分钟的短片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团队,基本上就是粗制滥造的水平。

 

然而节目里,却几乎没有一个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做出探讨。

 


播出来的都是什么内容呢?

 

——撕逼

 


相国强的作品播完后,跟他一样从北影毕业的影评人,对这部抽帧抽得比王家卫还狠的《哪吒闹海》进行了一番盛赞。

 


内容无非是技法娴熟,镜头语言准确,视听传达精妙等学术磕儿。

 

到了制片人王晶那儿,给出的评价却只有俩字儿:无聊。

 


用王晶的话来说,你这种电影,我这辈子投了有60部了,大家都看烦了,更别提让我给你投钱了。

 

李成儒也直批此片“毫无新意”。

 


台上的相国强脸带苦笑,还是努力把脖梗挺直,坚强表示:

 

我这是一部让观众多年以后才能看出深意的作品。

 

言下之意:我们学院派永不认输!

 


反观第二个上台,给哪吒用了个特效,拍出了“三头六臂”的包贝尔。

 


上台一顿点头哈腰,直接给现场坐着的几尊爷“伺候”明白了——

 

小弟就是一业余的,小弟没经验,全靠各位业内大佬指教。

 


这番话看起来很是谦逊,仔细想想却有点儿经不起推敲。

 

打开包贝尔的简介,早在2015年他就已经开始涉足影视策划活动。



2017年,他还以监制的身份,跟华谊兄弟联手推出了《欢喜猎人》等剧集。

 

2020年这片儿播了,虽然只有2.9

 


但无论如何,论经验和资历,一句话:都是老油条,倒也不用在台下这些人精面前装生瓜蛋子。



包贝尔在台上的这番“话术”,让台下的制片人评委们非常受用。

 

郝蕾更是怒赞包贝尔的不可多得。

 

第一轮竞争结束,毫无悬念,包贝尔胜。

 


学院派与半路出家派相撞,还并不算太大的冲突。

 

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那就是梁龙和毕志飞这对难兄难弟。

 


这俩人上台后,这档综艺的名儿都差点儿给改了。

 

——直接从“导演请指教”,变成了“导演请挨骂”。

 


“只穿裤衩子”的梁龙,和“裤衩子早被扒没了”的毕志飞,给到的就是一个“特立独行,舍我其谁”的概念。

 

这俩人抽到的主题是影视ip改编,梁龙是《疯狂的外星人》,毕志飞是《小城之春》。

 

梁龙版的外星人让他拍成了默片,以“异类”一词为出发点,从道具到拍摄手法,处处充斥着先锋实验电影的味道。

 


这也直接导致他触发了这档节目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个规则——

 

台下观影人如果看不下去,可以按下手中的“离席”键,当人数剩下不够120人时,影片停播。

 


于是梁龙的片儿,就这样尴尬的被“停播”了。


然后台下就上演了观影大众和影评人们如火如荼的撕逼.avi。



影评人们对于梁龙可谓是偏爱有加,纷纷怒赞他的这部外星人拍进了孤独患者们的心坎儿里——

 

老百姓们不懂你,我们懂你,你就是最棒的梁龙!

 


观影大众则80%都一脸不耐烦,表示反正我是没看懂,不明白你这个玩儿摇滚的在装什么逼。

 


然后最有意思的一幕来了。

 

包贝尔短片男主角的朱志鑫,问了一嘴梁龙为啥要用黑白手法拍摄

 

龙姨傲娇表示:我的片儿没播完,我不对它做任何解释。

 


录音棚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连主持人柯蓝都有点维持不下去自己的假笑。

 


作为演员,她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给这个脑残规则圆场——

 

一个连播都没被播完的作品,却还要接受台下一堆人对它的指手画脚和品头论足,笑话了不是?

 

此规则的存在,仿佛在告诉所有屏幕前眉头紧锁的观众们一个信息:

 

哈哈,没想到吧?我们这档竞技节目,根本连竞技逻辑都不成立!

 


精彩应接不暇,梁龙这一part刚噎过去,就上演起了《毕志飞受难记》。

 

《新小城之春》可谓是三位一体的把毕志飞在影视圈被迫害的现状披露了出来。

 

仨字儿:狗不理。

 


曾经一部豆瓣2.2的《逐梦演艺圈》,导致了今日的毕导的轮番受难。

 

没演员愿意跟他一组。

 


“资深影评人”们婊里婊气,冷嘲热讽地质问毕志飞到底有没有读过电影史。



还没等张嘴回答,可怜的毕志飞又被台下的李成儒“混合双打”,一锤子凿上了“描红导演”这一title:

 

你别说话了,这不是你的作品,你就是个搞copy的!

 


看到毕志飞在台上哭得像个为婆家做尽了一切,却得不到一句好话的小媳妇,连一向毒舌的豆瓣网友都忍不住怜爱了:

 

飞,要不你还是回娘家写影评吧,你打不过他们的。

 


一期进行到这里,观众们的心情已经跟在评委席上瘫倒发呆的王晶一个心情了:

 

这一切什么时候结束,life sucks。

 


这一出打着“为中国电影好”的名义,轰轰烈烈上演着的“闹剧”,全程几乎没怎么把焦点放在电影上。

 

没人关注为电影付出辛苦的工作人员。

 

没人关注导演的心路历程。

 

甚至没人关注作品的创作理念。

 


徒留一群自以为是的影评人聚在镁光灯下,彼此故作包容的探讨着一些所谓的“电影艺术”。

 

其实都是在揪着对方的领子拼命自我表达,生怕晚说一会儿,这逼就装不赶趟了。

 


更可笑的是,制作组也知道这一切都在惺惺作态,却依旧选择恬不知耻的将它送到观众面前。

 

台上一群说是“小丑”,又小丑得有点儿可怜的导演们,更是通体散发着难以言说的荒谬感。

 

——如果影评人和制片人,才是导演真正要去“讨好”的人群,那么电影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曾经那些优秀的电影作品告诉我们:电影能发声,能造梦,能通达四方。

 


当电影被所谓的规则框束起来,就已经不能叫电影了。

 

它只能被叫做一个“商品”。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那些真正为了造梦流血流汗的电影人们不是傻子。

 

观众也不是。

 

到底谁是傻子?

 

或许只能回答——关于拙劣地表演如何制造“商品”,《导演请指教》的确做到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