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o.25【果子家成长笔记】挖呀挖,挖到一条“护城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果子家成长笔记 Author 果子家成长笔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笔者的观点和内容,是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用文字留下时光的印记。

走在价值投资成长路上的同时,也希望能给有缘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毕竟每个人迟早都会有投资的需要,投资路上或多或少会犯错,多个视角或许能少点摸索、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我的观点可能会有错误,但绝对是真诚的。

请大家务必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分析判断,三思而后行。

这是我的第50篇原创文章

护城河”,是价值投资者绕不开的一个概念。老唐在2016年11月28日的书房文章 投资的护城河 里写道:所谓护城河,就是一家企业靠什么东西阻挡别人来跟自己提供同样(或类似,下同)的商品或服务。因为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必将产生供给侧的竞争,导致利润率被拉低,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篇文章是老唐对《投资的护城河:晨星公司解密巴菲特股市投资法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里面还有他自己做的思维导图。

         

这正是:挖呀挖,唐书房里的宝藏挖不完。挖呀挖,一不小心挖到一条“护城河”。根据晨星公司的总结,护城河来自五个方面,无形资产、转换成本、成本优势、网络效应、有效规模。按图索骥,循着这些“护城河”,看看能发现什么宝藏呢。一边投稿给可爱的三娘(投稿链接戳这里 三娘约稿第二期活动—我们一起挖呀挖呀挖),一边也是对近期学习的梳理。        

                             

         


01



无形资产

         

“品牌”是从企业内部生长出来的优势,“监管牌照”是外部赋予的优势,而“专利”兼具内生和外部获得双重属性。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时候,超出被合并企业账面价值的合并成本,在会计上被确认为商誉(这里仅讨论正商誉的情况)。这个商誉是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对于投资来说,它包含了对被合并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是其“品牌”的溢价。

         

巴菲特说,“有品牌对用户心智的提前占领,导致用户优先信任本公司产品或服务,哪怕竞争对手的产品事实上是一样的。”他津津乐道的可口可乐和喜诗糖果,依靠品牌先占优势,在赛道上遥遥领先。

         

在消费品行业,这种先入为主的品牌效应比较明显。比如,当我们去超市采购油盐酱醋的时候,看着货架上一排排花花绿绿的瓶子,通常会怎么选择呢?因为价格差别不大、功能上也几乎没区别,我们通常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牌来购买。对消费者来说,因为对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敏感度不高,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比较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细微的差异,也通常没有“动力”去更换新品牌。

         

低值生活必需品凭借“认知惯性”获得高周转率的护城河,相对应的,高价炫耀性消费品则依靠品牌差异化获得高溢价的护城河。

         

嘚瑟是人的本性,《史记·项羽本纪》里有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如果你买的奢侈品包包只能放在家里自己欣赏,不能带出去炫,你还会花那么多钱买它吗?”

         

2017年,白酒行业经历了前面几年的低谷之后,该挤出去的水分挤得差不多了,商务需求的攀升叠加消费升级,开始反弹复苏。现在回过头去看,2017年以来,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率先复苏,享受到消费升级的红利。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白酒的消费场景中,比如婚丧嫁娶和商务宴请,大家越来越讲究档次、看重品牌,舍得为高端品牌带来的“面子”支付高对价。

         

而那些既不是低值必需品,也不能拿来炫耀的商品,获得品牌护城河的难度就相对更高一些了。比如家电行业,除非不能继续用了,否则人们一般不会去更换家里的空调和冰箱,因此销售周转率比较慢。同时,这些产品拿出来炫耀的机会也很少——我们没法把家里的大冰箱带在身上给别人看,因此这类消费关乎面子的成分比较少,更讲究功能和性价比,更难做到品牌差异化,企业的护城河自然也没那么深厚。

         


02



成本优势和转换成本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郭永清教授的《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这本书里,他反复提到将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一家企业——格兰仕家电。

         

在国内家用微波炉市场上,格兰仕几乎是行业霸主,也因为它的异军突起,微波炉的价格得以大幅降低。为什么别的企业不来与之一争高下呢?如果新入局的企业要打败格兰仕,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获得规模,降低成本。其结果是,如果利润高于格兰仕,就卖不过它,将承担巨额亏损。如果利润比格兰仕还低,则实在是无利可图。就这样,格兰仕凭借成本优势,换句话说也是低价优势,成功地阻拦了竞争者的进入。

         

据说,夜间加班的时候,格兰仕的车间里只有加班员工头顶上的灯是亮着的,没人的地方灯都会关闭,可见成本控制已经深入企业文化。

         

虽然我没怎么关注过格兰仕最近的情况,但我认为,成本优势短期内是护城河,但从长远看,随着人工、地价等各种固定成本的上升,科技的不断发展等,这个护城河可能会逐渐变窄。

         

而转换成本则不一样,它基本会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稳固。假设,你必须把手机里所有APP都卸载,只留下一个,你会留下哪个?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不是和我一样。是的,我思考了三秒钟后,回答:微信。腾讯的这个超级APP目前最大的竞争优势,我认为就是转换成本。你怎么舍得抛弃身边所有亲朋好友,转投其他社交应用呢?庞大的用户群编织了一张牢固的社交网络,接下来就看微信如何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推陈出新,不断用新功能、新玩法把用户的心智和时间都牢牢占据。

         

除非未来出现一种新工具,代替目前的智能手机,成为人类新的“外挂器官”。那么新工具上的社交软件可能会有超越微信的机会,就像当年手机替代PC一样。

         

转换成本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事情,有的行业用户黏性就很弱。2023年2月28日的书房拾遗  诱惑太多的地方,聪明人容易蠢死...... 里谈到券商行业里用户的转换成本太低。

         

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最近经常在公众号后台收到券商询问合作的私信,噱头基本都是超低佣金。对于有投资需求的人来说,只要券商资质没问题,在哪家开户几乎没什么差别。券商的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而且转换成本也很低,几乎没什么用户黏性——所以就只能拼价格了。

           

03



网络效应和有效规模

       

         

网络效应导致强者愈强,上游的资源和下游的客户都不断向行业头部的企业集中,帮助企业在产业链上获得越来越强势的话语权。


这个让我想起了分众传媒,读财群群主牛哥有一篇专门分析分众的文章,详见 我持有的企业-分众传媒,我就是从这篇文章开始关注他的。关于分众的网络优势,牛哥已经分析得十分透彻,我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以下引用自牛哥的文章)。

         

                

“分众的上游是楼宇物业、电影院线、卖场等提供媒体屏幕的供应商。

         

分众的下游是各种各样的广告主,提出广告需求,通过电梯里的屏幕或海报向特定受众群体传递信息。

         

分众不仅是在上游拥有最多最优的点位,也在下游积累了大量的大型、优质客户,这些客户广泛覆盖日用消费品、互联网、交通、商业服务、娱乐休闲、房产家居等多个行业领域。


当参与的人越多,交换的人越多,创造出来的价值增量也就越多!

         

分众上下游形成的网络效应构成了强大的护城河,对于新进入的竞争对手而言,要想打破这种上下游网络效应带来的良性循环是很困难的。”

         

关于最后一个护城河“有效规模”,我自己没遇到过什么好的例子,就借用老唐之前的分析吧。在2017年1月24日的  年报浅印象2 里谈到一家公司“大豪科技”,它专做工业缝纫机智能系统开发生产,该设备市场趋于饱和。

         

根据老唐的解读,有效规模构成了它的护城河:企业处于容量较小、比较小众的市场,它就是狭小利基市场里的大佛,外面的资本看不上,里面的同行很弱小。新资本如果不进入,企业的日子会过得比较滋润。新资本一旦进入,可能导致大家都亏损。

         

老唐一直强调,投资要尽量选择一尺栏的企业,避免七尺栏的企业。什么是一尺栏的企业?盈利模式简单易懂的,比如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消费品行业,而像银行、保险等盈利模式复杂的企业,大部分外行人是很难完全搞明白其商业模式的。

         

前几天,有个朋友问我,对“全棉时代”的母公司怎么看。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先接着说:这家公司是医用纱布的领军企业,属于大健康板块。全棉时代瞄准中产阶级消费升级,专卖店在好多商场里都有。

         

“那你觉得这家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我问。

         

朋友沉默了一会儿,“好像也没有很深的护城河”。

         

聊天就此终结,而我开始反思,自己持有的那些“非控股子公司”们有护城河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护城河是在变宽还是变窄呢?

         

早上翻日历的时候发现,今天正好是我开立证券账户一周年。目前的我,还处于学习投资的起步阶段,对于很多问题还处在模棱两可的状态。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厮混”在唐书房和赞赞群里,一边模仿大佬们的经验做法,一边阅读和输出,让我这段时间成长了好多。


         

工作了以后,很多人停止了学习,满足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而将人和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很多时候就在于如何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

         

给公司估值的时候,我们通常立足于当下的业绩,预估三年后的情况。放在个人身上其实也是如此:你今天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三年后的样子。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坚持日拱一卒,相信时间也会成为你我的朋友。

          

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更多音频文章,欢迎关注喜马拉雅“果子家成长笔记”~


欢迎订阅公众号“果子家成长笔记”,关于投资、读书与教育。请点击右下角“点 赞”和“在看”,感谢支持!

       

20230409实盘周记和一季度小结

2023-04-10

浅谈洋河(一)

2023-04-27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三个儿子一个妈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