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完《经济解释》后的胡思乱想

鹭由器 鹭由器
2024-09-20
 
十月一日到十月二十日,利用这20天的空余时间,终于把2014年合并版的《经济解释》读了一遍。
 
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轻松,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浅薄。好多逻辑关系和专业术语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和消化,一些句子初看完全不能理解,如置之不理继续往后看,越看越不明白,越看越看不下去(去年读了百来页,就这么放弃了)。
 
今年再读,亦是如此。拿到今年继续半途而废吗?思来想去,先给自己来一针鸡血:不是所有书的阅读过程都是愉悦的,有些书就像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股票,你得花上几年的时间等待它的价值回归;有那么一些很有价值的书,当通读后才会有愉悦感和成就感。
 
遇到不解的内容,硬着头皮再将上下文重读一遍,好像能理解那么一点点了,实在读不懂的,尝试着小声的读出来看看是否有新的收获……这样的阅读,是非常耗时耗能量的,由于我大部分的阅读时间在晚上9点后,遇到这种难啃又啃不下硬骨头,大脑很机智的进入了自我保护模式,悄悄的关上了思考的大门,好几次晚上十二点左右抱着书在沙发上睡着了。
 
第二天,似懂非懂的接着往下读,实在没法理解的部分,画个圈圈先跳过去吧。
 
好在他老人家比较“啰嗦”,前面好些写了的内容,在后面也会多次的提到,也帮助我加深理解。
 
……
 
就这样,踉踉跄跄的把这本书读下来了,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翻了一遍。
 
像这样一本1100+页,80来万字的书,可算是鸿篇巨作了,一次读完,想要能深刻的理解,与我而言,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的本能,总是倾向于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理解自己能够理解的,记住那些自己愿意记住的,而那些模糊的,还未消化的内容,依旧停留在书本上,等待着下一次翻阅。
 
合上书,闭目静思,总会有一些词语和句子在脑海中不停的跳跃,像活跃的电子一样,与我已有的观念来回碰撞,引发了一连串的胡思乱想。
 
而这些词语是:科学、利息和仓库。
 

实证科学解释真实世界
 

作为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个体是研究的对象,而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家亦是个体,研究的场所既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研究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自然科学可以通过模拟环境或在实验室进行复现和实验,而经济学却没有办法将个体或群体独立出来进行模拟和验证,即使构建了一个像《楚门的世界》的“真实世界”,参与其中的个体也基本上是演员。
 
被众所认同的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有规律的。既然无法采用自然科学的模拟和实验来进行验证,那就以自然科学中采用的公理或定武断的假设作为分析的出发点。
 
要使得经济学理论具备解释力度,则需要在理论中叠加现象和内容验证,这就需要经济学的理论少用假设条件,可被证伪。
 
何谓假设条件?
 
不可以在现实中观察得到或者说不可被验证其存在的现象或事物,比如卸责、隐瞒等,这些现象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可以验证其存在。
需求定律中的需求量(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上升),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老人家唯二能接受的,不接受则最基础的假说就不成立了,整个经济学的殿堂也就崩塌了。好比我们如果不接受1+1=2这个基本条件,所有数学理论及此基础上的科技,全部都会灰飞烟灭。
 
何谓可被证伪?

理论具备可以被事实推翻的可能,被事实推翻了,即被证伪了,还未被事实推翻的,具备可以被推翻的可能,即求错而为错,这就是科学。
 
“天下乌鸦一般黑”,因为是乌鸦,所以颜色为黑,条件和结论清晰,具备可被事实推翻的可能,当我们发现了得了白血病的白色乌鸦时,结论被证伪了。
 
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是不可被证伪的,没法通过客观的事实去推翻,说了等于没说,不具备任何解释的力度,非科学也。
 
全书的基调是以实证科学来解释真实世界,而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可以以复杂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世界,也可以以简单的理论用出复杂的变化来来解释,
 
他老人家所做的,便是后者。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包括需求定律、成本的概念、竞争的局限,以此为基础去解释局限转变人的行为会跟着怎么走,玩出了变化。
 
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带着一个问题,投资是否有可被证伪的理论?
 
先说技术分析。这一套我从来没接触过,只是跟某个深信此道的朋友的闲聊中略知一二(此兄数年前专门去北京拜会了某位“大师”,并亲手奉上了两万块钱的学费),其底层逻辑是历史会重演,认为股价的未来走势必定会于过往的某个时点一致,从而可以被短期预测。
 
某股票的未来短期的走势无非是向上调整、向下调整或震荡调整,时间拉长,总会有办法在这只股票或同行业的股票中找到非常类似的走势,至于能不能匹配的上,听天由命吧。
 
接着说说价值投资。我的理解是股权思维投资未来,买入股票就是买入这家公司的部分股权,根据对公司业务的深刻理解判断其实际价值,尽可能的赚取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值。
 
在价格与价值之间有明显差值的时候买入或者卖出,其他时间不参与;失败的情况无外乎两种可能,对公司业务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或者公司的业务不可逆的变糟糕。
 
接着说说趋势分析吧。我也曾自认为是趋势投资者,其本质其实是类似于以价值投资的角度去买入,以宏观或者市场交易的趋势争取在高点卖出获取更多的收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其实可以发现技术流派和趋势流派比较明显的具备模糊不清的特点,而模糊不清的东西,是不可能清晰的证明它的正确。
 
价值投资的理论,具备清晰的逻辑,具备可被证伪性,但一个否定的案例,就可以将这个理论打败。
 
如果我们加上一些限定因素呢?

在公司的选择方面,考虑那些有强大“经济商誉“且行业领先的,过往ROE和自由现金流突出的,管理层诚实可靠的,未来业务发展明确的。
(以学校学生为例,我选择班上成绩最稳定、品学兼优且排名前15%的学生)
在买入及获取收益方面,以高于平均水平为目标。
(继续以学校学生为例,排名靠前品学兼优的学生,未来可能会有某次考试考砸了,但知识的底子还在,总会回到正常的水平,但整体来看,依旧是中等以上的水平)
在股票的持有方面,选择一揽子的优秀公司。
(还是以学校学生为例,我不会在一个学生身上押宝,万一出现了变故/退学之类的事件呢)
 
在有明确局限条件的情况下,价值投资的"理论"表述成:
选择并持有价格小于价值的多个优质股权集合,持续获取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
 
将上市公司的股权看成一个大的集合,被选择的优质股权堪称一个小的集合,后者的收益曲线在前者的上方。
             

             
因此,价值投资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无关、忽略了宏观因素和人为情绪的影响,时间和复利的叠加将收益最大化。
 
这个"理论"听着貌似很有道理,但总感觉好像什么地方不对。

为什么只有持有没有卖出?

卖出不是目的,持有才是。卖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发生,出现了价格/价值比值更小优质股权而进行的卖出并买入,导致集合内部的优质股权发现了变化。
 
如何去量化价值?

价格是个确定的数值,价值是一个模糊的且需要被量化的信息。
 
信息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小,和他的不确定性有直接关系,不确定性越大,熵也就越大。如:X股权在Y年后将达到Z的价格,Y和Z具备很大的不确定性,接下来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获取信息减弱或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或调整概率,或排出干扰。
 
对于未来价值的量化,不可能完全消除熵,毕竟信息的帮助和噪音的干扰是同时存在的。
 
既然在价值上无法进行准确的量化,则需要在价格上做进一步的限定,用于补偿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
 
假设Y年后最大可能的价值为Z,历史平均年化收益水平为n,当价格<Z/(1+2n)Y时,才会被选择并持有。
 
“信息熵”来源于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为了验证其理论在是否能够解释市场的随机变化,一头扎进股市,否定了技术分析对投资的实际意义。
据说,在1952年-1986年,35年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8%。
1986年,著名的《巴伦周刊》曾汇总了1026家共同基金的近期表现,香农作为非基金经理,收益排在第一。
一名被学术和发明耽误的投资人。借助他的信息理论,我们可以说股价的短期波动和宏观因素,对投资者而言,是噪音。
 
如何去定义优质股权?

优质股权代表着公司可以持续的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而一家公司未来是否优质,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1)过往很优秀,而且未来大概率还会继续优秀下去
2)当前很普通,但未来可能会大放异彩
 
对于前者,我们只需要去挖掘公司优秀的原因是什么(特许经营、技术壁垒、品牌、成本优势等),这样的原因在未来几年无需大力投入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持续;而后者,需要对公司和行业具备非常深刻的理解,具备大量可靠的信息源来消减未来的不确定性(比如香农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或者困境反转类型的公司)。
 
正是因为“优质”所指向的是未来的某一段时间,且不确定性无法完全消除,所以需要通过多个优质股权的集合,来对冲掉其中一部分可能会发生的风险。
 
这样的理解,不知算不算套套逻辑呢?

 
利息是收入的全部


他老人家对欧文费雪的利息理论推崇备至,书中多次提到费雪的名言,以及对费雪理论的进一步解释。

资产:可以产生收入的都是资产,劳动,思考,美貌,身材,资源,知识等等等等。
资本:所有资产产生收入后的现值,即未来不同时间所产生的收入全部折现到现在。
利息:物品或资源的期值与现值之差等于利息,利息是物品提前享受之价,也是资源预先投资之价,利息之价由市场竞争决定,利率等于当期利息除以资本。
收入:资产在市场上交易(假设所有的资产均有市场),交易的价格即收入。
财富:所有收入的折现即是财富,财富是现值,财富基本上与资本相等。
 
财富乘以利率是利息,财富乘以利率也是收入,所以费雪说,利息不是收入的局部,而是收入的全部
 
当从根本上理解了资本,收入和利息之间的关联,也就可以明白他老人家说的盈利(不是利润)是无主之魂,盈利是风落之财,因为它是无法折现的收入
 
费雪说,投资是消费在时间上的权衡轻重,投资是放弃今天的消费来换取明天的消费,张五常补了一句:收入是不消减财富的最高可能消费,很有意思。
 
在资源极度匮乏时,没有人知道是否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提前消费是为了保障先活下来,明天的事情,明天再来想办法。
 
在资源已相当丰富的现在,即时消费不再决定生存还是死亡,社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个体提前消费多消费,尽早转移个体口袋中的钱。
 
人作为市场的参与者,时时刻刻都在与市场发生交易行为,今天发生的A消费,则会在未来减少了B消费,今天减少的C消费,会发展成未来出现的的D消费。
 
但消费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理性的消费是用值大于等于换值,个体获得消费者盈余,非理性的消费则相反。理性与非理性的消费因人而异,比如,对我家领导而言,钻石、黄金、婚纱照的用值极低。
 
财富能产生收入,明天的财富要比明天的多,今天舍弃消费而进行的投资,是为了满足未来更大的消费,其成本是提前享乐之价;而今天舍弃的投资换来的消费,其成本是未来投资收入的折现的最大值,因为成本因选择而起,成本是最高的代价。
 
当(当期)消费小于(当期)收入时,差额的部分进入财富,在未来形成新的收入,当消费大于收入时,差额的部分用财富来填补,对未来的收入形成负影响。
 
所以说,收入是不消减财富的最高可能消费。
 
抑制不理性的消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知识是存放资产的一大仓库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困惑了我很久的问题,知识到底是什么?
 
记得在多年前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假设一个人每天比你多花1%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那么,一年后他所获得的价值将是你的37.8倍。
 
这句话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知识和思考真的能资金一样有复利吗?
 
直到我读到了他的仓库理论,我对知识的认知才慢慢丰满起来。
 
收入的上升,消费后累积下来的财富得有一个去处,这个地方就是仓库,可以是房地产、收藏品、有价值的股票等,这些仓库可以有产出的资产,也可以是无产出的资产,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但郁金香和现金,均不算仓库。今天的社会知识资产,是最重要的财富积累仓库。
 
张五常在书中说了这么一段话:
今天的社会知识资产是最重要的财富积累的仓库。知识是共用品,可能错,但死不掉,可以一代传一代,一层一层地积累。求学通常是风险低回报高的投资,花时间要放弃今天的收入来换取明天的收入。仓库的容量没有上限重要,单靠有产出的资产作为财富积累的仓库,财富的上升不能超越产出的预期收入折现的上限。
 
我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是:
1)能产生收益的均是资产,知识能引导个体增加边际产出,从而增加收益,知识也是资产
2)与土地和金钱等私有品不同,知识是共用品,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购买其所有权就可以获取得到,物美价廉;
3)知识具有逐层累加的属性,而不具备复利属性(无法证明今天我学到的东西在明天是否会给我带来收益),知识这个岛屿会越大越大越来越高;
4)知识作为财富积累的仓库,没有上限,理论上可以放得下无限的财富,因为预期收入的折现没有年限的限制;
5)知识不会凭空消失,可被证伪的知识和理论可以无限制的传承下去
6)知识有可能错,导致知识的岛屿火山喷发而沦为废墟,但人类会发展,新知识的累积会继续,上面的过程依旧。
 
写下了这些,突然觉得整个人都舒坦了。老唐说财富是思考的副产品,这句话说的也是妙极了,思考是对知识的消化和升华,思考进一步提升了知识的价值,而财富不过是知识折现后的现值。
 
认清了知识的本质,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也大有裨益。
 
我不在纠结于他以后能否成为我所期望的成功,有所好,有所思,足矣。
 
作为父母,我会为他做两件事情:
1)为他存一笔资金,尽我最大努力去实现年化15%的收益(假设初始资金是50万,30年则是3310万,那个时候能否买到一套房我无从知晓,但我知道应该有不错的购买力),支持他的"好";
2)提升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洒下一些种子,数学的思维、复利的认知、学习的习惯等等,推动他有所“思”,终有一天,有些种子会变天参天大树,就像几年前,我们认识不久,她送给我的那套《穷爸爸,富爸爸》。

胡思乱想了这么多,希望下次拿起这本书会有更深的认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鹭由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