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机会成本成本,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定义不同,前者关注历史成本,后者考虑机会成本。历史成本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已经付出去的成本,买股票花了1万元,这1万元就代表了历史成本,茅台库存酒的账面价值,也是历史成本,即生产已花费金额。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会计记账记录的是资金在不同科目之间的转换,这也就决定了会计学的思考方式仅有历史成本,不涉及机会成本。而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涉及到一个个不同个体的选择与决策。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成本一定是可以选择的,而历史已经成为了历史,那就不能称之为成本了,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沉没成本)不是成本。经济学里面只有一种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放弃了的最高收入。比如,3%收益的A资产和4%收益的B资产,其他情况一样,两者二选一,那么,A与B互为机会成本,在自私的假设下,放弃A选择B,那么,机会成本是3%。机会成本决定了现实世界人的选择行为。拿投资来说,投资就是比较,比较的是两者的机会成本,但是,机会成本跟历史成本不同,它不是一个可以准确计量的数字。银行活期存款和货币基金,在没有信息费用的前提下,这是个无需动脑的选择。而货币基金和股票,股票与股票之间,机会成本如何计算呢?有的人诉诸于未来,借助于企业财报和竞争优势,通过自由现金流折现估算企业价值,与当下股票价格进行比较,量化机会成本。有的人诉诸过去,借助图形和趋势,通过历史走势来推测未来价格,从而取得机会成本。因此,不管是买入、卖出还是换股,其实都是根据自己的机会成本在作决策。价值投资领域强调能力圈,用经济学的思维来理解,也就代表着机会成本选择的范围,扩大能力圈意味着提到做出选择的机会成本的可能,而在巴菲特和芒格二人所强调的在能力圈范围内做决策,则是为了更准确的估算机会成本。从两种成本的性质来看,历史成本是固定的,机会成本是模糊的,这种差异性也会对决策产生影响。《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了一种心理偏见:直接启发法。面对难题,大脑用简单的问题进行替换并回答。投资过程中,面对不确定的机会成本,常常会被替换成简单易得的历史成本。比较典型的现象是投资中的落袋为安心理。虽然两者有如此大的不同,但历史成本并不是处在机会成本的对立面。历史成本会指引我们去发现财报中那些没有或者无法记录在案的历史成本,它们可能共同组成了企业的“经济商誉”,对“经济商誉”价值的深刻理解,则有助于提高做出选择的机会成本。租值与盈利利润=(实际)收入-(历史)成本,这是会计上的计算公式,收入是当下的,成本是过去的,两者均可见,则利润则是一个确定的值。然后,经济学对利润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一个定理叫零利润定理。其大意是,整个社会各行业的所有生产者获得的都是相同的会计利润率。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假设某个行业存在高于平均的利润率,在自私的前提下,局外人会选择进入这个行业,竞争加剧会将行业的利润率拉低至平均水平;反之,如果某个行业利润率低于平均水平,那么,局内人会选择退出这个行业,从而将行业的利润率抬高至平均水平。但这与现实明显不符,各行业内,各企业间,利润率差异巨大。以白酒为例,不同的香型就可以将酒企的利润率拉开一大截。这又是为什么呢?《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表述:若没有力量阻挡竞争者的进入,行业利润率就会被拉低,效率高的企业也最多只能获取正常的投资回报率。创造战略机会的是进入壁垒,而不是差异化本身。简言之,可以将进入壁垒看成是企业获取超额回报率的源头,经济学上,进入壁垒也被看成了一种生产要素,也可以产生收入,这种收入叫租值。租值也叫经济利润,为了与会计上的利润进行区分。用公式来表示,租值=(预期)收入-(机会)成本。前面提到过机会成本是模糊的,那么,租值同样也是模糊的。当机会成本(放弃的选择中最优的那个)为0时,租值=收入,当机会成本无限接近收入(最终的选择)时,收入=成本。举例来说,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在只有现金和货币基金(3%的收益)的情况下,收入是3%,成本是0,这个时候收入就是租值;如果发现存在收益为2.99%的货币基金时,它就是机会成本,收入近似等于成本。前者表明,收入与租值是一回事,推而广之,所有的收入都是租值。租值的英文是rent,可以认为是对资产的付费。如果将顺序反过来,资产产生租值,租值产生收入,那么“凡是可以产生收入的都是资产”,费雪的这句话都很通畅了。后者表明,收入都是成本,一部分表现为人们看到的选择的成本,另一部分表现为人们没有看到的选择的成本。所以,租值也是成本的一部分。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你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这句话在网上很流行,用经济学来解释,认知是成本,认知也是租值,所谓的投资不过是认知到金钱的转化。租值的存在,它保护了局内人免受局外人的竞争,反过来,局外人的进入竞争企图使得局内人尽可能维护租值。如果用租值的概念去理解企业的话,企业的目标应该是追求租值最大化。要么提高机会成本带来收入的更大增长,要么在收入稳定的情况下降低机会成本。洋河对“梦之蓝”和“海之蓝”的焕新升级,企图通过新旧产品的替换来提高机会成本,对新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广告宣传,带来更高的预期收入,实现租值的增加。美的选择投入重金对IT和制造环节进行改造,财务上会增加了成本和费用,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却是降低了机会成本,租值增加了,竞争壁垒提高了。仔细想想,一些互联网企业刻意选择更低利润率的商业模式,则是主动在降低机会成本从而尽可能的增加租值,将潜在的竞争者排除在外。前面提到了两个包含收入的公式,会计学上的实际收入和经济学上的预期收入,两者相减为盈利,即,盈利=实际收入-预期收入。由于经济学上没有盈利的概念,这部分预期之外的收入叫什么呢?张五常给出的答案是,风落之财。地上捡到的无主钱包是风落,牛市将市盈率推高至远超无风险收益率也是风落。交易费用与信息费用前面在计算会计利润的时候,并没有严格区分成本与费用,而是统一以历史成本来代替。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成本和费用都是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而付出的,目的也是为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最终也是为了让资产增值,也就可以说成本和费用是资产的一种转化形式。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即成本指的是狭义的生产成本,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综上所述,在会计领域,成本和费用,二者是平行的,不过是对应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不同阶段。经济学中的费用,叫交易费用(制度费用),最早发明这个概念的是经济学家科斯。在他发表的《企业的性质》的文章中首次提到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这是他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就之一。交易费用的概念源于“为什么会有企业”这个问题,使用市场有费用,使用企业也有费用,企业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交易费用更低而已。张五常针对交易费用给出了更一般化的定义,即“鲁滨逊一人世界中不存在的费用”。在自私与稀缺两大约束条件之下,就会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需要有约束竞争的准则及支撑该准则得以成立的制度,也就有了交易费用(制度费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交易费用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竞争关系的费用。但是,经济学并不像会计学那样对成本和费用有明确的划分,所谓交易费用不过是成本的一种,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本。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制度与文化的建立、运行和维护,都算是交易费用,减少了人与人之间摩擦的成本。而这些经济学上的交易费用,自然也会具象化地体现在企业的会计科目上,形成企业报表上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交易费用中有一种叫做信息费用,也就是信息不对称时的费用。信息费用也是成本的一种,企业有动力去降低成本。做广告就是为了降低信息费用,一方面建立品牌形象,一方面直截了当的告诉消费者关于产品的信息。对消费者而言,品牌的好处表面上是降低消费者的决策路径,品牌带来的溢价实际上是降低消费者的信息费用,以支付较低的关于价格的信息费用来替代支付较高的关于质量的信息费用。对企业而言,品牌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企业在广告上的投入会沉淀下来形成租值,进而形成企业的竞争壁垒。但严格意义上来讲,竞争壁垒的本质并不是品牌,而是产品的质量。拿洋河来说,公司在品牌上的投入不小,但在产品质量上的投入更值得关注。比如,洋河拥有一支2名国家评委专家组核心成员、39名国家级白酒评委、78名省级品酒委员和1926名技术类人员组成的“梦之队”;新品上市会经历“三关品鉴”,由专家,员工和意见领袖分别进行鉴定和舒适度体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消费体验。写在最后经济学中的成本、利润和费用的概念,其实都脱离不了"自私的假设“这个前提。在自私的假设下,人会选择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好的结果,即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成本和收益包含货币和非货币,比如,名誉是非货币。自私代表利己,但未必损人,除非在个体的认知里,损人是最小的成本。很多时候,最小成本的方式是利他。能够持续成功的商业模式通常是通过利他来利己。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自私的用户在市场中基于价格选择最优的,引导企业主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接受了自私的假设,那么就不存在非理性的说法了,因为自私和理性是同一个意思。那么,所有行为在当下都是理性的,所谓的非理性,其实是第三方视角或者后视镜视角。理性与非理性之间,隔着信息费用和租值。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