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价,并不是人人都懂
离小孩升学的日期越来越近,选择合适的学区房是许多家长操心的问题。受限于本地购房政策,不仅手中并没有多余的房票,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房产置换,变成了我们当下唯一可行的路径。
机缘巧合选择了先买再卖, 耗时两个月有余,期间恰好完整的经历了疫情封锁和放开后的长时间居家,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政策的突然转向,也给心理层面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昨日晚上,整个交易敲定,结局虽然不如我们最初预期的完美,但也算合理,属于能接受的范围。
本来是稀松平常的房产交易,但与我们发生关联的两家对手方的观念和态度,倒是值得去记录和思考。
一老一少,对于时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房主是50多岁的阿姨,我姑且称她为W阿姨吧。房子挂出来的当日,中介便建议我们赶紧过去看看,一方面是因为这套房子跟我们的需求非常契合,另一方面,位置和朝向稀缺,这套房子可能很快会成交,因为前几天同样的房子已经在短时间内完成交易。
恰逢周末,老婆、小孩和我三人一起去看房。十来年的老小区,整体保养不算差,对房子的内部情况我们并没有报太高的期望。
走进房间,我们都惊讶于其整洁程度。居住了十多年的房子,家具和个人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并没有久居之后的随意和凌乱;地板好像是刚刚擦洗干净的,没有一丁点污迹,只是地板间的狭小缝隙颜色较深;阳台并不算大,但视野非常的开阔,楼下的一排排别墅紧临着公园,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成都的二环高架;飘窗台上的木质扶手泛着漆光,像是刚刚打过蜡一样。
自诩干净整洁的我们,基本上每周全屋打扫卫生两次,现在不得不赞叹:W阿姨的房子太干净了。小孩不停地在旁边附和,夸得W阿姨都不好意思。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有人要看房而刻意为之呢?我正有这个疑虑。
W阿姨带着我们看了每一个房间,介绍她平时打扫的细节,衣柜里略带强迫症的收纳摆放,冰箱中方方正正的统一收纳盒,让我坚信这就是她日常的生活状态。
冰箱贴,家庭照,以及书柜上I love NZ的标签,大概率说明子女已在国外生活,书柜上的印章,可能家人还在做生意。
特别爱干净、子女在国外、家人做生意、交流很坦诚,这些是我们对房主及其家庭情况的初步画像。接下来的交流中,基本上印证了这些猜测。卖房有两个考虑,还2023年9月份到期的经营贷,以及支持儿女国外买房。
当晚,我们跟中介表达了想要的想法,以及预期的价格。最大的障碍就是购房资格,只有卖了手里的一套房之后才有,当然,资金同理。
次日下午,中介反馈了W阿姨对价格的诉求,比我们预期的多了2万。价格合理,我们没有讨价还价,只是希望留出足够时间给我们卖房。
第三天,三方坐下来进一步沟通。因为我们对卖房比较有信心,相熟的中介也是同样的观点,因此,在签约前,谈的重点是过户时间。
考虑到冬季疫情和春节的影响,办理过户的时间敲定在4月底。也就是说,我们拿到了约半年的宽限期。然而,多地长时间管控的新闻犹在耳畔,合同签了,同时我们拿到了一个口头承诺,如果遇到不可控的因素,大家再来协商。
签字后一周,成都疫情,被动居家,一个月后,管控突然放开,主动居家。市场仿佛瞬间被冻结,原计划的交易也被迫中止。
焦不焦虑呢?我相对淡定,而家人却明显地不安。疫情之外,另外一个因素被纳入进来,我们的房子将在7月份免税,既要又要的紧迫感越发强烈。
元旦前,与中介见面详谈,如在三月份无法成交,到时候可以约W阿姨再沟通,讨论将过户时间延期的可能性,这很可能是个双赢的局面,我们免税,她亦可获益,毕竟她的经营贷到期时间是明牌---我免税之后两个月。
购房的意向达成后,我们从房子的买方切换到成了卖方,在当下的市场,买卖时间周期是不对称的,这是共识。有明确的时间点在眼前,必然会形成潜在的压力。
看房的人不少,有意向的有几家,各种原因,能坐到一起谈的就没有。
年底的交易价格有所下滑,降价还是坚持,是个问题。人嘛,总是习惯找原因,甚至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旦找到了自以为的原因,进而会找到各种理由来完成闭环,哪怕漏洞百出。
房地产交易跟二级市场股票交易是类似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噪音的干扰。不同的是,家人对前者的参与程度较深。
临近春节,一家人对卖房房的预期时间放在了3月后,谁曾想,突然出现的一家人改变了我们的计划。
他们一家三口,女儿25岁,称她为小女生吧,在成都工作一年,已具备购房资格,父母在本省其他地市,父亲是数学老师,称他为X老师吧。
中介领着他们看房后,随即便通知我们带上身份证和房本,一起坐下来谈谈,并给出了买方的还价。
我们对这样的谈判并没有抱多大的期望,也没有携带中介提到的资料。首先,他们给出的价格明显低于我们的心理预期;其次,顶层和低楼层的业主正在比拼低价,当下的价格锚于我不利。
短暂的交流,获得了几个比较关键的信息:
小女生非常着急要买房,父母比较顺从,决定帮助女儿完成这个愿望。她的母亲在旁边小声嘀咕,你买房真的太着急啦。
付款方式为全款,小女生希望交易完成后尽快入住,除了我们家老人的个人物品,家具家电全部留下。我们两年前重新装修过,保养较好,成色较新。
家庭投资以大额存单为主,5月份到期,X老师表示为了支持女儿买房提前赎回损失几万的利息。但往返两地看房太多次,时间不允许,希望尽快成交。儿子坐在我旁边,看着他摆弄着手里的积木,听着X老师对买房的无奈,莫名地感动。
我们多次提出可以考虑7月免税后当日可以交钥匙,在我们看来,这种局面是双赢的,主观判断的话风险极小。但X老师的兴趣,瞬间就被母女俩的反对声压制了。
显然,小女生拥有最后的决策权,而她的居住需求和购房需求,孰轻孰重,我们很难判断,或许她认为两者一体,不可分割。
我们不愿意承担5.3%的增值税,咬死了价格,他们不愿意出价过高但又希望尽快成交,带租约的优先购买权是他们无法忍受的风险,这样的谈判注定很难达成一致的。
中介的作用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双方拉回谈判桌,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中介希望大家再谈谈,此时我们已经在洽谈室消磨了四个小时。
最后,我们在价格上做了小幅的让步,相应地,交房的时间往后延了延,交易达成。
税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但买家的加价,以及我们拿到全款后两个多月的理财收益,可以抵消部分税的支出。
W阿姨对时间的价值似乎没什么概念。如果花点时间多找几家中介聊聊,关注下房产的市场行情,拿到第一手的数据,价格可以卖得更高;半年的宽限期对我是有利的,但她也可以以此为谈判筹码,来抵消经营贷的一部分利息支出。
教数学的X老师应该懂我的意思,也能理解风险的概率,但是千算万算,算不过对女儿的爱。如果小女生不那么执着,静下心来好好算笔账,她肯定是有收获的。免税后成交,我们对价格的让步,家庭大额存单的利息,两个月的理财收益,耐心等待半年时间所避免的损失大概率是多于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的年收入的。
我们高估了自己,也误解了时间,时间能催生价值,也能让情绪发酵。带约束的时间里,未必有我们想要的时机。
持续几个月的房产置换总算尘埃落定,税还是那个税。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