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总结---习惯就好

鹭由器 鹭由器 2022-11-25

 

又是戴口罩的一年。

 

不戴眼镜的人,可能无法体会到每日口罩与眼镜的纠缠, 口罩已然成为每日外出的必需品,虽有不悦和呼吸的不畅,一句习惯就好,是有效的慰藉。

 

除日常开支和应急资金外,家庭的绝大部分资金都配置成了股票,今年的收益在+25%和-10%之间来来回回,心中难免有波澜,但想清楚了波动是必须承受的,一句习惯就好,是认知的巨大飞跃。

 

也习惯了在包里放一本书,不管有没有时间看,带在身边算是对自己的约束,也习惯了合上书本去思索如何去写读书笔记,有时比较艰难,但基本上都能完成。

 

习惯就好,我就这般平平淡淡的走过了2021,相信在2022年,习惯带来的惯性,推动着我继续向前。


 






持仓与收益---变与不变

 


图有误:收益5%,指数-5.2%。

1)收益率计算均采用收益总额/资金总额,全年资金净流入为正,占比约为年初总资金10%。

2)收益总额含新股收益,全年中签新股11只,均为小肉签(感谢逝去的无脑打新年代)。

 

今年的持仓变化较大,分别在52元、8.5元和35元清仓招商银行、福寿园和北新建材,以均价1540元、520元、12元、7.1元买入贵州茅台、腾讯控股、陕西煤电和分众传媒。

 

卖出的原因并非是到了卖点,而是在优秀和确定的优秀之间,选择了后者。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价投眼中可能只有一个贵州茅台,投资这个游戏中,它如bug一样的存在,可我花了好几年才理解。

 

2015年曾在189元持有过贵州茅台,涨到210元时兴高采烈的卖掉,及时兑现的快感是极为美妙的,不论是金钱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很多能让人堕入深渊的东西,也具有同样的特质,炒股也不例外。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这本书在财务领域可以奉为神作,书柜的最下层是整整一排的财务专业书籍,身边有专业的财务人员,但只有这本书能给我讲明白财务知识和投资到底是什么关系。可是,2016年初读此书,却只记住了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算出茅台的价值650元,面对当时200多元的价格,在市场面前,我坚定是自己错了。

 

如今回头看,此前数年,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看成是茅台的买点。时光已逝, 换个角度看,把目光瞄准未来,此后数年,现在是否是茅台的买点呢?

 

从定性的角度看,投资于茅台其实是在赌其品质不变和需求不变,加上三年后的收入利润可由四五年前的基酒产量来确定的缘故,茅台的确定性是肉眼可见的;从定量的角度看,基于2022年大概率提价的预设,预估当年的净利润可达700亿,以小于30PE的价格买入,只需要安心的等待几年后茅台的净利润冲破800亿,1000亿,享受利润增长的收益。

 

腾讯从2016年的200多港币持有至今,作为持有时间最长的股票,在年年的利空中一路震荡上行,一方面是下注腾讯强者恒强,另一方面通过香港招行买入,交易极不便利,持有反而成为最便利的选择。

 

今年的互联网行情可谓“泥沙俱下”,也为加仓腾讯创造了有利时机。

 

私以为,腾讯好比雨林,19亿活跃是土壤,现金是空气,管理是河流,主营业务就是茂密的森林,游戏就是其中最耀眼的物种,而其投资则可以理解为生态屏障,隐蔽且强大。虽常有乱砍滥伐和森林火灾,但不至于也不允许将雨林摧毁,危机之后,万物继续生长。

 

对于分众,则是押注于线下场景中的“不变”,家、商圈和写字楼,是都市生活人群的必经之路。即使疫情限制了人的活动范围,当前的精准防控对经济的影响已降至最低,管控和封闭后大家才意识到线下才是绝对的刚需,虽说广告主会在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之间摇摆,但在上百年的商业历史上,无论商业环境如何演变,即使到今天,驱动消费企业的核心因素一定还是依靠品牌。

 

选择确定性也是选择不变,以三年一倍为靶心,安安稳稳的乐享年化15%左右的现实,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工作、陪伴家人和阅读上。鉴于此,变化的领域才是我们该警惕的,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或许会创造暴富的神话,但是,当“新”如螳螂捕蝉般吞噬“旧”时,谁也说不清楚背后的那只打着“超新”旗号的黄雀会在何时出现。

 




读书与码字---乐为人后

 

2021年年初,我拍了下这张照片,作为今年的书单。

 


其中,除了《认识商业》和《千年金融史》分别因太基础和不好读选择放弃,《完全写作指南》未读外,其他均已读完。

 

此外,根据朋友们的推荐以及个人的兴趣,额外又读完了如下11本书,其中约有一半为电子书。总的来说,全年共计读完26本书,勉勉强强完成了预设的每月2-3本书。


 

在读书(阅读)这件事上,自认为只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长久以来,读书于我而言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满足工作所需而进行的信息收集和知识储备,每年主动的阅读量少的可怜。

 

少到什么程度呢?书架上的书是最好的证据,2019年的5本,2020年8本,到现在的26本。

 

常言道,读书是对自己最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然后,念经千万遍,往往是读书中得到了回报的人,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钥匙,黄金是回报,前者为因,后者是果,。但在投资的过程中,抄了作业得到了不菲的回报,运气是因(认识这个人),回报是果,黄金屋的钥匙并不在自己手中。

 

好在投资这条路并不孤独,有大师搭讲台,也有智者引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走他们走的路,看他们推荐的书,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哪怕是同样的钥匙,自己也可以来一把。

 

2022年的书单已准备好,大都是老唐和后院朋友们肉测之后的好书,不求与大家同频,但求不掉队。

 


输入倒逼输出,输出倒逼输入,是最近这一年读书与码字的真实状态,大部分时间保持了每月完成2-3本书,然后输出一篇读书笔记,不管是从书上摘抄过来,还是重新组织语言,都是一次再学习。对自己有每月一更的要求,反而会推动我合理的安排时间,规划每月的阅读。

 

算上这篇年终总结,战战兢兢磕磕绊绊完成了17篇原创文章的输出,共计约8万字,但并不是每次都顺利,冥思苦想后文思泉涌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多数时候是思绪万千无从下笔,在放弃的边缘重新回到书桌前。

 

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和学习群的群友送上的点赞和打赏,真实的认可也好,随手的行动也罢,于我是莫大的鼓励,也支撑着我尽最大的努力提升每一篇文章的质量。

 

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上万字,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这样的状态非一年一月之功,如呼吸般的阅读和思考是书写的源头, 日拱一卒,不期而至,功到自然成。

 

每周一更是我期望未来某一天能做到的,每月一更是当前能完成的,随着阅读和思考的递进,输出频率的提升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展望2022年---保持习惯

 

保持阅读的习惯。

 

从来没有像2021年读过这么多本书,当任务转变为兴趣时,只感慨时间太少,阅读不分场所,地铁上、高铁上、飞机上、休息室、书桌旁皆可,习惯一旦养成,行动便只是肌肉记忆。

 

2022年,不求更上一层楼,只求在舒适的状态下享受读书的乐趣,维持每月有2-3本书的阅读量。同时,把财报也当成书来读,不求对企业有新的见解,但求对其经营了然于胸,争取把持仓的公司纳入自己的能力圈。

 

保持输出的频率。

 

每当输出困难的时候,内心总是无比的挣扎:明明不擅长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强迫自己呢?平静下来后,自己的答案是: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输出不仅是记录,是学习,是成长,也是约束。

 

2022年,我更期待能够把输出当成一种约束,每月一更,通过分享阅读笔记和记录实盘,约束自己的阅读进度和交易行为。

 

恢复锻炼的习惯。

 

当没有出现身材焦虑或健康问题的时候,锻炼与否好像无关紧要,因为这样的内心活动,锻炼的频次一降再降,多年养成的健身习惯被惰性逐渐消磨掉。

 

重拾习惯的难度应该小于培养一个新的习惯,2022年,继续HIIT和划船,保持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的运动习惯。


最后,祝愿朋友们2022年虎年收获满满,身体健康!



以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