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在宜宾

值得品味的 好酒地理局 2021-07-30



从东濠街出来,步行不到五分钟,就能看见长发升。作坊壁上的木刻缠枝花纹,雀替上同样木刻的凤凰牡丹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与它差不多年纪的故宫。

如今这些红色的窗格被遮得严严实实,偶尔只在节假日开放一道小小的门,供人们看上一眼。

长发升左边便利店的老板娘五十来岁,说起长发升的历史来如数家珍。一口地道的宜宾话,开口第一句便是“六百多年了!不止我小时候,我祖辈小时候它就在这儿了!”

二十多年前,长发升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工人半夜来上班,白天从不开门,装着监控器”时,老板娘的丈夫经常进去提一桶“尾水”回家洗澡,据说可以祛除风湿。




4000年酿酒史、3000年种茶史、2200年建城史、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
厚重历史与诸多荣誉加身,宜宾这座地处中国西南的小城,也算得上是声名赫赫。尤其是五粮液和中国酒都的标签,给了宜宾和宜宾人太多底气。

然而,走在宜宾的大街上,却很少能看到卖酒的店铺。想象中应该被挥洒得淋漓尽致的酒都特质,在宜宾却表露得非常含蓄。初来乍到的人,轻易感受不到这座城市在中国白酒行业的分量。
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有全然不同的感受。从出生、成长、求学、就业,他们的一生都被酒之一字渗透,即便有的人从未饮过一滴酒。
身处其间去看,酒都宜宾到底是什么模样?



寻找501



无论以哪种交通方式,从哪个方向进入宜宾,一定能看到“501五粮液”的巨幅广告,这款五粮液的超高端产品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
这里的“501”,其实是车间编号。“5”在五粮液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五粮配方,也是五行哲学。五粮液的车间都以此开头,其中单数是生产车间,双数是辅助车间。而501车间,正是五粮液的一号酿酒车间。

这是五粮液传奇之路的起点,也是五粮液最神秘的机要处所在——501不在五粮液厂区内,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酿酒车间,而是对八处古代酿酒作坊的统称。它们散落在宜宾的老城区,由179口明清古窖池构成。

站在中国高端白酒之巅,501的名号在白酒行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每个酿酒人来说,它是高山,是圣地。

对宜宾而言,这上百口明清古窖池就是酒都的魂。

有趣的是,许多宜宾本地人压根儿没听说过“501”这个名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与501朝夕相对。

宜宾市八中坐落于老城区长春街,1947年迁校址于此。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回想起自己的初中时代,一定少不了每日隐约飘来的酒香。

西北风夹带的香气来自利川永和全恒昌,东南风则带来张万和与钟三和的滋味。

▲五粮液古作坊——锺三和

顺着西北向的香气往街巷深处走,约莫两百米,尽头就是利川永和与其并排的全恒昌。

▲五粮液古作坊——全恆昌

相较于全恒昌古朴的大门,仅一墙之隔的利川永要更加雄伟高阔,仅凭外观就能看出其特殊的地位——早先利川永曾叫温德丰,这间酒坊传下来的“陈氏秘方”,就是后来五粮液工艺的原型。

▲五粮液古作坊——利川永

民国时期,利川永是宜宾规模最大的酿酒和销酒商家,一位叫周雨霖的店内管账人设计了第一代五粮液商标。

最初利川永为前店后坊,作坊位于长春街一侧,店门在顺河街方向,顺河街另一侧便是岷江河岸“陡坎子”。

现在,这两间酒坊所在的院子被一道铁门封了起来,门外写着一幅对联:“五粮玉液五洲香,千秋琼浆千年窖”。

隔壁是一家五金店铺。被问及这铁门后面是什么情况,店老板答道,“太老了,这两家酒坊一直都在这里,他们老人家都没进去过,我就更不知道了”。

顺河街上,树荫下常年架着棋牌桌,老人们尤其喜欢聚集在此,看着脚下江水打发悠闲日子。

如果问上一句“501在哪里”,大概率会得到这样的答案——“什么501”,但换成“这街上的老酒坊在哪里”,老人们就会同时指着利川永,说“这就是最大的”,然后再顺着岷江上游指过去,“下面还有两家”。

▲五粮液古作坊——聴月樓

下面两家指的是听月楼和天赐福,这时你必须得抬头仔细观察,看哪个瓦房屋顶有蒸汽袅袅升起,那里就是酒坊的位置。如果正好赶上没酿酒的日子,少了那缕蒸汽作为指引,便很难在众多民居里判断出哪处是酒坊。

▲五粮液古作坊——天賜福

刘鼎兴位于距天赐福不远的北正街上。

▲五粮液古作坊——劉鼎興

1998年,宜宾市八中和九中合并,抄小路去另一个校址,东濠街(今东浩街)是必经之路。

老城区整改前,东濠街上永远堆着喷香的酒糟,那便是张万和了。如今处在菜市和一众粮油铺子中间,张万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高高的铁窗又阻挡了周围人视线,让张万和更加古老神秘。

不过,只需向隔壁店铺借来一只小凳子,便可一窥其貌——因遍布微生物菌群而透着陈旧的房梁和墙壁,无不诉说着百年岁月。

▲五粮液古作坊——張萬和

转过街角就是钟三和。偶尔有路过的学生,总是加快脚步或者小跑着逃离。

对他们来说,此时尚无法体会这滋味,也并不知道这日日闻着的酒糟味,会是宜宾这座城市最大的勋章。

从东濠街出来,步行不到五分钟,就能看见长发升。这里保留着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已有653年历史。

▲五粮液古作坊——長發升

作坊壁上的木刻缠枝花纹,雀替上同样木刻的凤凰牡丹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与它差不多年纪的故宫。如今这些红色的窗格也被遮得严严实实,偶尔只在节假日开放一道小小的门,供人们看上一眼。

酒坊内里大约有1200多平米,整体由前中后三进组成,呈“丁”字形。从明朝初年开始,“菜刀把”和“板子窖”这两口最古老的窖池就躺在这里,静静地度过了数百年光阴。

长发升左边便利店的老板娘五十来岁,说起长发升的历史来如数家珍。一口地道的宜宾话,开口第一句便是“六百多年了!不止我小时候,我祖辈小时候它就在这儿了!”

二十多年前,长发升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工人半夜来上班,白天从不开门,装着监控器”时,老板娘的丈夫经常进去提一桶“尾水”回家洗澡,据说可以祛除风湿。

这八家酒坊,共同组成了五粮液的秘密心脏——501车间。



三江口



到宜宾来,有一处奇观不得不看,那就是三江汇合处,即万里长江的起点。

宜宾人对于三江交汇的奇景,是这样描述的:站在合江门处,左面缓缓流淌、水色泛黄的是岷江,右面翻花鼓浪、水色如黛的是金沙江。他们在合江门拥抱,合流成为举世闻名的长江,卷起一江欢乐的浪花流向东方,最后注入东海。

青黄二龙翻滚而下,方有长江,泾渭分明,千年不变。

岷江与金沙江交汇成长江,形成了一个向西开口的“Y”字形,宜宾老城区就被包围在这个开口里,俗称三江口。城区西倚翠屏、真武二山,东、南、北三面环水,形同半岛。

从上空俯瞰,八家酒坊就密集分布在这个“半岛”上,都靠近岷江河畔。

这些选址,不是没有讲究的。

宜宾老城中,以上北街至南街一线为界,该线以西,地表沉积了很厚的黏土。以东,沉积物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黏土夹卵石过渡为卵石夹黏土和卵石沉积。

这些卵石是经过河流长途搬运而来,磨圆度很高,沉积的土质,是宜宾民间历来称道的“胡豆鮺”土,最适用于开挖酒窖。

501车间所在的长春街、东濠街、顺河街等,都处于这样的土质地段。

善酿的宜宾人,六百多年前就发现了白酒的窖池密码。在尚不知晓其中科学原理时,选在极靠近三江口的地方,破土向下,挖出了长发升的30口古窖池。

此外,岷江的水质也尤其适合酿酒。

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在《安乐泉颂》自序中说,“锁江安乐泉为僰道第一,姚君玉取以酿酒,甚清而可口,饮之令人安乐,故余兼二义名之曰安乐泉,并为作颂”。此中所称“锁江安乐泉”,即在宋时“锁江石”附近,与岷江江心水同源。

1987年,五粮液酒厂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来自岷江江心的优质酿酒水源,经科学测绘后从厂区掘起一条直通岷江底部中心深200余米的孔道,以管道引清泉蓄于厂内的安乐泉池中。

这八处酒坊,当初都是以前店后坊的形式存在。在这里开坊,主要是因为土好水好,但能在这里设店,则是因为三江口自古以来有另一种“土壤”——商业环境。

宜宾的所有故事,或许都是从三江口开始的。

作为宜宾城发韧之地,这里自古以舟楫之利、交通冲要著称,使得宜宾久负“西南半壁古戎州”之美誉。

三江口有一处广场叫作合江门,从长发升朝着江边走两分钟便是。传说中,哪吒就出生在不远处的陈塘关,而合江门就是哪吒与东海龙王三太子大战的地方。

明清年间,宜宾因“水陆交会,贸易四达”,成为西南著名的商贸重镇和最大的转口市场之一,应了那句“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

清代时,合江门建成码头,民国后改为轮运码头。繁忙的长江航道上,三江交汇的合江门码头就是彼时最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来来往往的轮渡一直不曾停歇。

乘水而来的商贾官宦、船夫挑夫络绎不绝,云集于此,造就了码头临近的合江街、冠英街当时繁荣的餐饮和栈房经济,或许也为当年的八家酒坊带来了不少生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合江门作为客运码头,长途可达泸州、重庆,短途主要解决宜宾电厂、中原纸厂等本地工厂员工及附近居民的通勤问题。每日船只固定隔二十分钟发一班,一船又一船的乘客熙熙攘攘,常常挤满了合江门前的合江街。

前些年,江边的居民还能时时听到货轮悠长又低沉的汽笛声,站在楼顶就能看见乌黑的货轮在江面上缓缓远去。

要感受宜宾的历史脉络与烟火故事,合江门就是最好的选择,这里是整个宜宾的小小缩影。

三江口百年前的热闹景象,直到十余年前还保存着,只不过曾经的码头经济换成了休闲娱乐。曾经在宜宾,请客最有面儿的地方是终年停靠在江边的那一排船式酒楼,当年固定船体用的巨大铁索至今仍挂在岸边。

那时,宜宾的江边就是全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地人都喜欢往江边跑。

特别是夏天的傍晚,晚饭过后,人们就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的居民楼里出来,穿着舒适的拖鞋,三三两两走向江边。一到便马上把双脚没入水中,让流动的江水带来一天最清凉的时刻。

甚至有人直接换上泳衣,套着救生圈,在江面畅泳。艺高人胆大的,还会在众人的欢呼鼓掌中横游长江,打个来回。

数不清的桌椅一直延伸到江水里,“泡在江里喝茶打牌唠嗑”是常有的事。

后来沿江步道整改后,不能“踩水”了,宜宾人在江边的休闲方式就换成了看夜景、坐游船,可以从合江门坐着游船到达李庄。

历史长河流过,不管是上好的古窖池,还是延绵数百年的繁荣商业,其实都是在发达水系造就的空间里留存并传承。这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

宜宾的地域面积仅占四川省的2.33%,拥有的水量却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4.37%。境内6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溪,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长江、金沙江、岷江宜宾段,形成了“万里长江第一城”独有的地理环境和城市风貌。

大江大河架构起宜宾的命脉,使其能从秦时僰道县,到戎州、叙府,最后成为今天的宜宾。

看宜宾城的区域分布,也必须以江河来划分。宜宾老城区建造在金沙江和岷江的冲击滩上,岷江、长江以北称为“江北”,金沙江、长江以南称为“南岸”,老城区、江北和南岸构成了宜宾市的核心城区——翠屏区。

五粮液“十里酒城”就横跨在位于岷江河段的上江北,而沿长江河段的下江北,则成为今天宜宾的临港经济开发区,已经是宜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江河对于宜宾,是全方位的包裹与塑造,这就使得,水必然也影响了宜宾人的性格。在大江大河的孕育下,宜宾始终带着几分江湖气。

水旱两路通达,让宜宾兼具巴蜀等多种地方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其成为汉民族与西南少数民族混居地区。一条条河流和一座座大山,将宜宾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单元和性格区域,如翠屏以南的几个县,紧靠云贵高原,以山地为主,当地人便更为直率冲动。

在这种“复杂”而又“囊括万象”的特质下,从僰文化到苗文化,从酒文化到竹文化、茶文化,均根植于宜宾的血脉中。几千年历史里,宜宾一直是丰富多彩的。

面向岷江有座真武山,山上庙群中一幅对联称:“怀拥金岷浪催吴楚万里长江第一城,雄踞巴蜀势控滇黔西南半壁古棘道”,就颇有几分傲然霸道、向外扩溢的意味。

而这种性格的最终出口,只能是形似水、性如火的白酒。



五粮液



这里的一切,都有五粮液的影子。

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宜宾的老牌支柱型产业为“一白一黑”。“一黑”是煤炭及煤化工,全市煤炭资源总量达53亿吨,珙县芙蓉煤田、筠连煤田等,让宜宾成为中国西部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一白”便是以五粮液为龙头的白酒。


在宜宾,五粮液深深地渗透到各行各业,也渗透进宜宾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五粮液机场、五粮液大道……近两年新开的智轨线也有五粮液号。

宜宾乐于把一切与五粮液挂钩,因为这是当地人最大的骄傲。

对于一个宜宾人而言,在外地说出“五粮液”三个字往往是带着几分自豪的。如果你的工作与五粮液有关,在本地更是以此为荣的。

与宜宾人往来,时常会发现不少交际,都是以五粮液为载体构建的生态圈。一个家庭里有人在五粮液工作,往往他的亲人朋友也都属于同一个圈子,“五粮液”成为大家最大的默契和话题点。

李川阳(化名)生于1977年,从1998年经亲戚介绍进入五粮液505车间当酿酒学徒开始,已经有23个年头了。经年累月下,连皮肤肌理也渗入酒气,再也洗不掉。

酿酒23年,李川阳也连着看了23年凌晨四点的宜宾。他有一半的时间是上早班,早上三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车间里的日子,用一个字形容,就是“苦”,老师傅们没一个不带着点儿腰背病痛的,所以才有那句“嫁人不嫁烤酒郎”。

但李川阳从没想过换份工作,因为这份酿酒工作,以报酬和稳定性来看,的确算得上“高薪铁饭碗”。

五粮液的酿酒工人,进厂时签的第一份合同是三年制,第二份是五年制,第三份是十年制,再往后就是无固定期限。这意味着,李川阳可以安心地在五粮液干到退休。

据他说,质量的班组里,组长每年可以拿到三四十万薪水,“虽然累,但是收入在宜宾算是非常好的,年底发年终奖的时候就是被羡慕的时候。别看酿酒累,现在花钱也进不来”。

虽然语气平静,但李川阳的话里,还是透露着在本地最大的企业上班的骄傲。

唐涌和李川阳同一年出生,年轻时在河南郑州做个体生意。2003年回到宜宾,进了510车间,负责烧锅炉,提供上甑蒸粮需要的蒸汽。

在大家都抢着下海做生意的年代,唐涌却回到家乡,进了国企。问及转变的原因,他回答道,“忘了当时为什么进五粮液,但是大家都想进五粮液,亲戚朋友们有90%都在厂里”。

与唐涌和李川阳不同,甘肃人陈润宏当了宜宾女婿,只能算半个宜宾人。但他对五粮液的骄傲却溢于言表,更加强烈。

2008年退伍后,陈润宏进了五粮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交管队,后来合并到安全保卫部道路交通监察室。五粮液厂区里来回巡逻的交警队伍里,就有陈润宏挺拔的身影。

有一年,陈润宏到上海旅游,别人问他是哪里人,他回答“宜宾”,见对方神色疑惑,又补充道“产五粮液的地方”。看到对方一副“十分明白”的表情,陈润宏心中的自豪达到顶点,“别人以为宜宾是偏远小地方,但你一说五粮液,他们全都知道”。

见到他们三人的时候,是在五粮液东大门外的一家茶楼里——三人有时一周要约四五场牌的老据点。三个不一样的工种,下班时间要凑在一起殊为不易,而工作上基本没有交集的三个人,要相互认识更为不易。

但李、唐、陈三家人保持亲密关系已有十年之久,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年饭。李川阳和唐涌的孩子是青梅竹马,陈润宏的孩子叫唐涌干爹。

这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他们的妻子。

不同的时间,三人的妻子都进了五粮液集团旗下配套子公司的同一个车间,并且都是在丈夫进入五粮液股份之后,才选择进入集团旗下公司。

这种集体选择隐含着一种未被明言的意味:即使进不了真正的五粮液,进入与五粮液相关的企业,也是非常好的出路。

三家人因为五粮液而结成紧密关系的故事,只是无数宜宾人的缩影。他们仿佛有着专属的、五粮液人才有的生态体系和生活圈,一切语境都是在五粮液这个系统下。

这里面,还有关于就业选择的问题。身在五粮液内部,他们都表示,“会建议年轻人进五粮液,至少在宜宾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

而进五粮液的诱惑力和困难指数,都不亚于考公务员——五粮液的录取名额往往比当地的公务员还稀缺。

宜宾人的生活,从生计到谈资,从朋友关系到就业,多数都和五粮液息息相关。

而在喝五粮液这件事上,恐怕是最能达成共识的,那就是“满月宴、婚宴、寿宴都喝五粮液,才是最高规格。”



酒与都



从前,酒给宜宾带来的是文脉。

杜甫曾作“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赞唐时宜宾的荔枝绿酒;黄庭坚在宜宾留下曲水流觞之景和上百诗篇;苏轼作《戎州》描写宜宾的“街头酒贱民声乐”……

后来,酒赋予了宜宾一种城市底色。

除五粮液外,宜宾还有许多知名酒厂,如叙府酒厂、红楼梦酒厂、南福曲酒厂、故宫液酒厂、丰宜酒厂、琼宝酒厂等。

他们中有些已经消逝于发展浪潮,甚至鲜有人知晓,也有些正在二次崛起中。这些酒厂曾共同构成了宜宾的酒都底蕴。

今天,酒决定着宜宾的经济命脉。

2015年,宜宾市GDP为1526亿,2020年这一数据已达到2802亿。短短五年间增长约1.84倍,成为全省经济增速第一的城市。

即便是不懂经济的普通人,也能感受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而这背后,白酒产业的增速与宜宾经济的增速是呈正比的。尤其是2017年宜宾白酒产业营收突破千亿以来,二者更是相辅相成。

2020年,宜宾市51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营收为1430.8亿元、利润313.1亿元,两个指标分别占四川省白酒产业的50.2%和59.2% ,在全国白酒行业也分别占24.5%和19.7%,引领着中国白酒产业发展。

未来,宜宾还将构建长江“零公里”世界最优酿酒生态圈。

酒,以纵横之姿,贯穿了宜宾这座城市的始终。

参考文献:
《宜宾市志》

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

原文转载请在公号回复【转载】联系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