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7/12600574个真实故事
很多人说,郑州是一座包容的城市。
过去10年来,郑州的常住人口增加了将近400万,总人口突破1260万,超过武汉成为中部人口“第一城”。
因为人口总量大,从中衍生出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就业机会。这里也成为万千“土著”和“郑漂”的寻梦之地。
在郑州1260多万人口中,有超过10万人同属于烟酒销售这个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命运的起点都不高,却以野草般的韧性在这个城市里扎根生存。
他们是这个城市的一个侧影。
而郑州的包容,也许就在于,它曾容纳无数平凡人的梦想和生活。
今年48岁的马记生,老家在河南商丘夏邑县杨集镇。1998年之前,他的谋生方式主要是去河南或山西一带的建筑工地打工。
工地上比较吃香的是木工、钢筋工和砖瓦工,但当时没有任何技能的马记生只能当学徒小工。哪里忙,就去哪里搭把手,收入也是最低的。
因为工钱只在年底一次性结算,马记生通常一年只回一次夏邑老家。中途要是有事想请假回家,只能去找工头预支工钱。这对于性格老实不善言辞的他来说,是件很为难的事。如果碰上工头心情不好,可能还会各种刁难。
比马记生小7岁的董心意,老家在杨集镇往南40公里外的罗庄镇。相较于马记生,他的打工待遇要好很多。
2005年之前,董心意和同村老乡南下600公里,去了长三角非常富裕的杭州,在萧山区的一个家具厂打工。
家具厂的业务是做对外出口的高档产品,按件计费,只要肯付出时间,高工资不是问题。2000年前后,董心意的工资就能拿到2500~3000块,当时郑州市区的房价,也才不过2000块。
在工厂附近,董心意和工友合租了一套农民房,房租100块左右。剩下的钱他都小心翼翼地攒起来。
打工多年,他也没去过杭州市区。他脑海中的杭州就是萧山,有一片片的乡镇工厂,并且待遇不错。在这里打工能挣到钱,比待在老家没出路好。
出生于1981年的张海宁一直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在他16岁初中毕业时,原本想去郑州读中专。
因为亲戚在郑州开的烟酒商贸公司很红火,张海宁心想,中专毕业后也得重新找工作,还不如跟着亲戚干实在。
也许是到郑州后,看到了跟家乡完全不同的车水马龙,张海宁迅速把生活的重心调整成了打工挣钱。
尹中华是90后,讲话语速特别快。向后梳理的头发在灯光下发亮,一副老板派头。
虽然年龄不大,但从16岁辍学后就到深圳打工,后来又辗转做起了小生意,几经打磨的他社会经验已经相当丰富。
与这些曾外出谋生活的夏邑同乡相比,48岁的贾明太原本在老家过得安逸而富足。
夏邑县会亭镇是有名的打火机产业基地,贾明太的家庭作坊生产出打火机后,就用货车拉到徐州和阜阳售卖。
这两个地方是全国的批发集散市场,打火机非常紧俏,生产厂家又不多。当时才20多岁的贾明太,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最高峰时雇了60多个人,方圆几十里都知道他的名字。
唯一的忧虑就是常听到同行的安全事故。在家庭作坊里生产打火机,往往一个桌子坐七八个人,身后就是二十几个液化气罐,连着一根塑料管给打火机充气。“只要一爆炸,灭火器都没用,就是一个火球。”
在儿子出生后,出于安全考虑,贾明太还是告别了打火机生意。和很多人生轨迹原本各不相同的老乡一样,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成为他们命运转折的第一站。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郑州,流传着一句广告语:“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位于郑州二七广场的亚细亚商场,曾是中国零售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豪华明亮的装修、贴心的购物体验,还有每日清晨升旗仪式上英姿飒爽的女仪仗队,是很多河南人记忆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1997年来到郑州的张海宁眼中,这里是一个跟家乡截然不同的繁华大都市,他习惯称其为“中原亚细亚”。
来郑州的头3年,他一直在亲戚的烟酒店里做营业员,俗称“守店”。
那时候人们整体收入都不高,物资也不太丰富,烟酒店跟厂家的合作方式不是代理,而是厂家驻店。当年曾流行的山东秦池、孔府家,都是看哪家店铺比较大,就拉上几千箱货堆在门口,盖上帆布防潮,然后驻店销售,卖完后结账。
所以张海宁并不需要出去跑业务,只要守好店,配合厂家卖货就行。那时他的梦想,就是买一个传呼机和一辆摩托车。当时传呼机要2000块,按郑州的平均工资,差不多要3个月才能买到,而摩托车要5000块。
等到了20岁,张海宁想要出师自立门户,作为师傅的亲戚在开店资金和供货上给了他很大支持。
1999年正是市场经济蓬勃之初,消费者对于酒水的需求日盛。张海宁在摸清顾客价位预期的情况下,推出了几款畅销单品,不仅成功把店面开了起来,还进行了原始资本积累。
如今张海宁年少时渴望拥有的摩托车,早已换成了汽车,并且买了4辆。其中一辆进口丰田埃尔法,市场价值上百万。
2016年,O2O烟酒连锁盛行时,张海宁在门店升级的基础上创立了酒百惠,如今发展到了11家门店。不光在郑州,还开到了山西,年营业额在2亿左右,综合实力可以排到郑州酒商的前十名。
比张海宁晚一年到郑州的马记生,却很少有时间欣赏郑州的繁华。
1998年,24岁的马记生迎来人生的转折点。那年他结婚了,妻子是夏邑同乡,知根知底。考虑到再去建筑工地打工,也养活不了一家人,就想转行做点小生意。
当时在老家杨集镇,有很多同乡都在郑州做烟酒买卖。在老家人眼里,郑州要比夏邑好挣钱,烟酒店的小老板,也要比普通的打工仔强很多倍,就算是相亲娶媳妇,也更有竞争力。所以,整个夏邑县都以烟酒销售为荣。
在跟老乡打听过情况后,马记生决定也到郑州来谋生。起初他没敢开店,先是在老乡的店里实习了半年。半年后,他们夫妻俩投资了2万块,开了一个很小的店铺,取名“新世纪酒业”。
▲郑州中原区工人路上的新世纪酒业
因为不擅长交际,马记生的烟酒店主要是靠零售,产品以中低档白酒为主。开头那几年,他一次银行也没去过,店里只要有点钱就都变成了货,日子也很紧张。
夫妻两人起早贪黑,还要时时提防有人趁他们不注意偷走一两样东西。
马记生也认识不少老乡,通过代理白酒发了家。他总说自己是个“没本事”的人,做不了团购大客户,但在妻子眼中,他非常能吃苦,对于夏邑老乡也会尽力帮忙。
如今他们的儿子受影响也打算做酒水生意,正准备在郑州的东边开一个精酿啤酒屋。
和马记生一样,董心意的人生转折点,也是因为成家立业。
2005年,董心意结婚了,妻子也是同一个村的。婚后妻子希望日子能安稳些,杭州离得太远,就想就近做点小买卖。
也曾想过卖服装,但因为不了解,没敢下手。在跟老乡的交流中,听说烟酒销售更靠谱。夫妻两人便借了些钱,在郑州金水区开了一家烟酒店,店名很有寓意:美意佳烟酒店。
新婚加上新店开张,此时的董心意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一时间,16岁的尹中华在中学辍学后,为了学门技术傍身,花几千块去了一家电脑学校学习计算机。几个月后,被学校劳务派遣到了深圳龙华富士康。
没想到,此后直到24岁之前,他的人生一直处在颠沛流离之中。
在富士康期间,年轻气盛的尹中华,因为认为主管安排的工作不合理,在一次争吵后离职。又怕老爸知道,就留在深圳关外做起了小生意。摆过地摊,也炒过河粉。
当时年纪尚小的他,其实非常想念夏邑老家,也饱尝了背井离乡的艰难。那时他常在心底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19岁那年,在过年回老家时,尹中华和老乡聊天中意外发现了商机:一瓶1982年的北大荒酒竟然能卖到几百块,并且不愁销路,而新酒才不到10块钱。这让他非常兴奋,于是走上了老酒之路。
为了收老酒,尹中华到过东北极寒之地,也去过西北边境霍尔果斯。起初没有开店的能力,他就举着一个“老酒回收”的纸牌子,到处走街串巷。2014年,尹中华到桂林回收三花酒,因为当地人口流动性很高,老百姓对走街串巷的人比较警惕,结果一瓶酒也收不到。
尹中华脑筋一转,便跟人合租了一个很小的铺面,终于等来了一位每年都会存上几箱三花酒的大客户。又从夏邑老乡那里,打听到谁曾买过这种酒,随即倒手成功。就这样,尹中华完成了早期的经验和资本积累。
2019年,尹中华转战到郑州,开了一家门店,叫老酒天下。尽管郑州做老酒生意的,已不下四五百家,但像他这样专门开一个600平米的门店,只卖老酒,却也是凤毛麟角。
▲郑州二七区淮河东路上的老酒天下
除了回收和销售老酒外,老酒天下还衍生出很多其他功能,比如老酒拍卖会,几乎云集了全郑州的老酒爱好者,每周还会举行老酒鉴宝活动。
尹中华还跟河南省酒业协会合作办起了老酒培训业务,学员有上千人。这也颠覆了夏邑在郑州酒圈“传帮带”的传统——以前夏邑人想开烟酒店,都要去老乡那里实习一段时间,现在则只要培训5天,结业后就能去收酒。
▲尹中华的藏酒,分别是1957年、1958年、1960年的茅台
生意越做越大的尹中华,不仅实现了当年的誓言,还成为夏邑90后年轻人的创富榜样。为了接待客户和运送老酒,尹中华花300多万买了两辆车,其中包括一辆价值160多万的进口路虎揽胜。他自己平常并不开车,而是给员工开。
店里的十几个员工也都是夏邑老乡,大家都喜欢跟着他干,觉得有奔头,排面十足。有的员工还因为干得好,已经在老家买了两套房。
就在尹中华的人生跌宕起伏时,董心意的烟酒店却一直不温不火。
在如今已被改造成超市的300平米店面里,不管什么白酒基本都只是摆设。能卖就卖,不能卖就放在展架上装点门面。
超市外面,紧邻着一栋30多层的公寓,每层四五十户,年轻人也不少。这些年轻人到超市后,买零食买饮料买香烟都很多,就是不买白酒。
偶尔也会有些老年人来买老村长,或是牛栏山,但100元以上的酒几乎都是无人问津。
董心意说,当年村里有7个人一起来郑州开烟酒店,现在除了他偶尔还卖点酒,其他人都转行了。而他对白酒的看法,也从当年的充满希望,变成了一盆冷水。
在郑州从事烟酒生意的酒老板,年少时大多都有外出打工的经历。因为学历不高,很多人的起点往往是在建筑工地或工厂,从事一些基础工作。闫妮和夏宁是这个群体中少有的大学生。
今年35岁的闫妮,2018年入职河南金辉云酒货仓。这是河南本地一家知名仓储连锁大商,起初也是夫妻店,如今在职员工有800多人,门店100多家,销售规模10亿以上。
闫妮入职金辉和烟酒店老板创业,有一些相似点。因为金辉实行的是合伙人制度,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申请入股。门店根据盈利情况,在年终进行分红。也就是说,在这里同样也是当“老板”。
金辉董事长池金清曾公开表态:“公司的年终收益,要拿出60%分红给优秀员工”。
目前闫妮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入股当门店的股东。根据以往的经验,公司旗舰店每年能有上亿的流水,这让她充满期待。
比闫妮早一年加入金辉的夏宁,至今仍记得当时面试的场面“非常震撼”,足足有160人。自己也是经过好几轮筛选,才能留下来。
如今,作为已入职5年的老员工,夏宁下一步打算毛遂自荐,当店长参与管理。同时入股,跟公司紧紧绑定在一起。
2020年,为了激励员工的主动性,金辉给优秀员工发放了24辆宝马3系。因为入职时间还不算长,闫妮希望在未来,也能有机会享受到这个权益。
贾明太至今仍然庆幸自己当年的决定。
在结束打火机生意来到郑州后,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自信,他先后拿到了10个知名酒类品牌的代理权。
说起经验也很简单:假如酒企今天招商,10个人有意向,谁能在下午5点前打款500万,代理权就是谁的。贾明太总是把几百万货款第一个打过去的人。
他的自信,源于他在夏邑老乡中的信誉。这个被称为酒类流通第一大“商帮”的庞大群体,之所以能在郑州乃至全国不断壮大,很大原因是经由乡情和亲情的维系和扶持。
在贾明太这里,只要是夏邑老乡批发的酒水,如果哪个品牌滞销,就会置换成其他品牌,所以老乡们都很信赖他。
而他代理的产品,散货给老乡也很容易,常常能超额完成厂家的销售指标。
儿子眼中的贾明太,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工作勤勤恳恳,白手起家”。
这是发生在郑州的7个真实故事。
他们中尽管有人曾因命运的际遇实现了人生逆袭,但很少有一夜暴富的神话。
反而能看到,在这些人的成长经历里,所付出的努力往往要几倍于旁人。
而在这些成功者之外,更多人虽只是身处于这个行业的普通人,却也在平凡中有着各自的闪光点。
一如郑州这座城市,包容,朴实,却总在特殊时刻展露温情。
在这个拥有上千万人的特大城市里,每一张面孔背后,都有一段鲜活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动人底色。
(注:题目中的12600574人,来源于5月14日河南省政府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郑州常住人口数据。因7月16日以来河南强降雨,截至7月24日下午4时,郑州市有56人遇难、5人失踪,开封市1人遇难,漯河市1人遇难。但我们还是希望以原先的数字呈现。)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