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少数派说」即可关注
国内最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
前不久,少数派组织了2场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的“小圆桌”,参与者们就草案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气氛相当好。
作为法学学者,殷焕觉得这2场“小圆桌”给了他很强烈的印象,于是他写下了这篇文章……
看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开始征求意见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除了“重在参与”之外还能做什么,唯一做的也就是礼貌性地通读了一遍草案。主要是前两年因为工作的机缘巧合,看到了深圳“无障碍城市”宏大叙事下的各种暗面,也参与了一些地方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调研,既见识了把这个概念当作财富密码的委托方是如何急躁和荒诞,也看到了真心想推动这个议题的地方政府官员在实践中面临的无力和无奈,渐渐就对这个议题有一点审美疲劳了。我对少数派“小圆桌”的期待只是大家在一起公聊一波对草案的看法。少数派作为一个年轻的自倡导组织,能够做到搭建一个空间让来自社群内、外的人坐在一起畅谈,就已经很“够本”了,但“小圆桌”正式开始的十分钟后,我就有点意识到它并不小:从会议主持、问题设计到聊天区信息支持的各个环节,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少数派的团队花了不少心思了解了整个草案,对草案的结构和内容都很熟悉,也提出了有针对性地问题。作为法学生,我常常觉得“读法条”对于法学院外的人来说非常不友好,要在短时间内读懂法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少数派是一个非法律专业的团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好这些功课,除了有以前的经验和积累,也一定有付出了很多新的努力。
那一次“小圆桌”,大家围绕草案谈了很多,最后比较一致地认为下一步是整理大家提出的疑问、意见和建议,同时邀请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和建议,最后形成正式的意见稿并提交。我总体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和体验。以下几点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也给予我很多启发的:第一,少数派作为组织方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过程中做了扎实的记录和及时的沟通。少数派团队不仅为整个讨论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后续整个过程中,他们也做了非常扎实的记录。即便现在有相对便捷的文字转语音软件,整理会议记录仍是一个非常繁琐、耗时的工作,尤其是像“小圆桌”这种不设C位嘉宾,所有人七嘴八舌畅所欲言的线上讨论,对于后期的记录整理的挑战是更大的。其实简单地做一些摘要式的记录也不是不可以,但少数派的团队还是做了非常详实的记录,在整理记录的过程中遇到不清楚、不确定、太长而不适合传播的段落也会及时地和参与者本人沟通,而不是直接精简。因为有这样扎实地工作,后面就有了《‘无障碍法’会改变什么?少数派有期待》这篇推文,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很多不同的、个体的声音。这也让最后的建议有迹可循——它们不是凭空来的, 是从社群的声音里提炼出来的。搭建一个空间,让社群内外的人坐在一起畅谈,这一点本身很重要,也很有价值。但如果奔着“提交一份建议”的目标,光畅谈显然还不够,还需要策略性地将发散开的意见和建议逐步聚拢起来,分类、整理、形成可以和草案“对话”的内容。如何平衡广泛的参与和最终目标的达成,对于工作团队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次参与草案征求意见的过程里,可以看到少数派的工作团队有相对比较清晰的分工、能够有序地推进事情的进展,而我作为参与和围观的人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生硬的催促或令人烦躁的“赶进度”。
对法律草案的讨论通常会被认为是“专业性”的事情,也很容易陷入专业中心主义,但这一次草案征求意见的讨论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这些学者和老师本身的个人修养和支持,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少数派团队有效地营造了平等、去中心化地讨论氛围。这样的氛围让所有参与讨论的人都能够不受身份、长幼尊卑、角色地位的裹挟,更加聚焦议题本身,关注和聆听社群的需求和意见,也更有发声的勇气和信心。我在这几年里研究过不同的社群组织或行业机构,观察到对于大部分草根组织而言,处理和专家、学者的关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两者在权力、资源、社会资本等各方面都不对等,有一些组织会陷入相对被动的,甚至被专家学者“收割”的局面,即便感受到专家学者有些地方做的不好,或是承接的项目完成地不到位,也缺少平等对话的能力,或是出于“不敢得罪”而选择“算了”。还有一些组织则会对专家学者抱有怀疑、警惕甚至对立的情绪(很多也是有道理的),或是干脆不合作。对比之下,少数派能够做到邀请诸多专家、学者、老师参与到大小活动里,同时平衡好各方的关系,为所有人营造一个平等讨论的氛围,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不知道少数派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向同行分享的经验。以上这些,都是我觉得这次草案征求意见的讨论中做得非常好的地方。当然,也有可以改进的。无障碍议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按障碍类别、按生命阶段、按交叉议题(如教育、就业、出行、居家生活、文化)等分类,每一类都可以有很深入的讨论,每个人可能对特定的细分议题也有更多具体的想法。这一次征求意见的讨论过程中,也有小伙伴提出是否可以在第二次圆桌讨论的时候进行分组,但最终因为时间、人手等原因没有实现。这或许是未来可以思考的方向——例如,社群里是否可以在平日的讨论和“小圆桌”里就渐渐形成一些细分的议题小组,并由社群成员自发牵头在小组内做一些特定议题的讨论?这样的日常积累可能可以让社群成员在自己感兴趣的特定议题上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想法,如果下一次再有法律政策征求意见的机会,这些议题小组就能够快速地分组行动起来。残障领域一直都很强调平等、充分、切实地参与,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觉得这一次草案征求意见地讨论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开始。有了这一次,就会有下一次,我们可以像移山的愚公,像走在取经路上的唐僧师徒,一直坚持下去。
你参加过少数派圆桌吗?
你对圆桌感觉如何?
未来你希望
我们的圆桌能开展哪些内容?
亲爱的少数派
来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请关注“少数派说”
本文首发于少数派说,如需转载,请在少数派说后台回复关键字【转载】联系小编。
点击“喜欢作者”,赞赏少数派
(所得赞赏金,均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