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说

其他

全国首例「残障就业歧视胜诉案」始末

点上方「少数派说」关注、星标★一个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近日,全国首个残障就业歧视胜诉案倍获关注,小伙伴们对判决结果纷纷拍手称快。判决结果固然让人解气,但案件当事人和原告代理律师却深知,这不是个处处开挂的爽文,他们努力了2年才取得了这场胜利。那么,案件始末是怎样的?案件当事人、代理律师及法律学者是如何看待这场诉讼的?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给了残障劳动者什么样的建议?这期少数派圆桌内容,建议每个打工人都来了解一下!1案情介绍分享人:李文光我是一位先天性脊髓灰质炎人士,家在河南,英文专业,大专学历,2012年参加工作,目前我从事跨境电商行业。2021年,我刚从泰国回来,想在深圳找工作,就面试了一家公司,当时面试时,人事以及部门经理和我聊得很愉快,我对他们印象都很好,他们也很爽快,当天就发了offer给我,定了入职时间。随后我去做了入职体检,一切都看似顺利地按流程走着,但一天下午,人事突然把我叫过去,说我体检结果有问题,无法入职。人事大致的意思是,我是肢体残障,他们用我有风险。我回复她说,对于体检结果,我一项一项地和医生核实过,医生说我没有问题,可以胜任工作。人事本人很不错,她一次一次向领导反馈我的情况,但每次都得到“不行”的回复,至于我的情况是哪里不符合岗位要求,领导却答不上来,只说法务觉得我是“高风险人物”。总之他们说我入职不了他们公司。我很气愤,当天就走了,事后我找了辛钧辉律师协助我走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利益。整场官司打下来,花了2年时间,我知道最后可能赔钱不多,但我也要去打这个官司,一方面当然是希望尽可能维护权益,另一方面是想着,我就当做公益,履行一名青年的社会责任。2案情分析分享人:辛钧辉律师大家晚上好!今天非常高兴在咱们少数派这个平台上给大家做一个分享,我叫辛钧辉,是一名肢体障碍人士,2014年开始从事律师行业,因为残障身份,我自然就会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关注残障权益的议题。图片:本次圆桌主题《对就业歧视行为SAY
2023年11月14日
社会和文化

障碍,劝退多少电动轮椅?

点上方「少数派说」关注、星标★一个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图为天刚刚下过雨,沈丞晴穿着雨披、开着电动轮椅在南昌某商场外面留下了一个落寞的背影——这间商场的路障和石墩太密集,以至于让沈丞晴无法进入。文/沈丞晴无数次,都有朋友在赶路过程中和我开玩笑:“你站起来走,让我坐坐!”我相信他们是真的想坐,并且他们也是这么做了。就在我在歇着靠着躺着的时候,他们就开着我的“龙椅”,在屋子里到处逛悠了。我看着是真开心,我觉得大家(至少我家人和朋友)凭借对轮椅这样的好奇,能够使用到这一步,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应该也不会排斥使用轮椅。甚至可能会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向对方推荐电动轮椅……但真的是这样吗?图为我在上海的蜡像馆复古哈哈镜前。坐轮椅有很多现实问题,比如普通的室内型电动轮椅的电池容量和速度也就一般,出行的范围也就非常有限。有限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我想要独自只凭轮椅去什么地方,可能1公里刚刚好,2公里就是耐力的极限了,再独自开远些人就要在路上睡了。更可怕的是,过了7公里,往返就要考虑会不会到半路没电,如果周围没人,其杀伤力不亚于“鱼在沙滩上搁浅”和“蝉在蜘蛛网上待吞”。图为过年的时候,我在天津某商场的许愿树下。要是独自去再远的地方,就要高度依赖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和公交。地铁不是什么完美的答案,有的地铁站站有电梯,有的没有,没有旅游的命,受尽旅游的苦(完整查攻略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公交甚至不能算是一个可考虑的答案,大部分公交车的无障碍非常堪忧:月台没坡道、车没无障碍、车上没斜板、不给系防滑安全带……限制可能会任选其一,也有可能大礼包全中。但这些也是打工人少数用精力保钱包,碰运气的出行方式了。我同样不能忽略,如果去再偏的地方,用车接送的出行,就要被家人讨论“什么车拉XX(我的小名)”。我就在想,我这样的肌肉情况,实在没有办法开汽车,就算无人驾驶实现了,暂时也没办法把私家车改造成轮椅能直接上的,和家人出去我可能一辈子也不能摆脱作为运输客体的命运,哪怕家人可能没那个意思,但这根箭狠狠插在我的心上。这还是没算上“坎、坑、台阶”连着“坎、坑、台阶”的障碍组合拳,那真是出行一次掉一半血。特别去无障碍不好的地方,在大太阳底下等人经过,叫人抬我的时候更是多到离谱。更别说石墩子拦路要打电话和责任方沟通搬开,没有无障碍信息指示要和责任方投诉加设。我设想了一下,也许坐轮椅可以一时解放双腿,但这些社会建设不完善造成的障碍给精力、双手和脑子带来的负担多少都会把你劝退。我非常开心能发现那么多没有给辅具污名化的你,其实我也相信你大概率会爱上电动轮椅,就像18岁那年刚刚坐上轮椅拥抱自由的我一样!只不过很可惜不是现在——那可能会发生在设计能更加优化、无障碍能更加完善的将来。图为我在观看视障脱口秀演员黑灯在南昌的演出后与其合影。完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我们为什么关心「无障碍法」?”少数派有共识!

点上方「少数派说」关注、星标★一个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自「无障碍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公布,残障小伙伴们都非常关心这部法律,所以当少数派举行相关圆桌时,大家的参与都非常积极踊跃。圆桌上,小伙伴对「无障碍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出了哪些疑问?二次审议稿中有没有我们先前的期待?大家的共识是哪些?希望你拉到文章最后,和我们一起讨论。“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无障碍法」草案二审!喊你快来提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迎来了二审公开征求意见的阶段,我们现将该法草案的二次审议稿全文奉上。为了让这部法律更完善,让社会各方听见我们残障人士的声音,我们希望大家拉到文章最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提建议。一起来吧!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参加少数派「无障碍法」圆桌,够本!”

点上方「少数派说」即可关注国内最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前不久,少数派组织了2场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的“小圆桌”,参与者们就草案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气氛相当好。作为法学学者,殷焕觉得这2场“小圆桌”给了他很强烈的印象,于是他写下了这篇文章……文/殷焕看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开始征求意见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除了“重在参与”之外还能做什么,唯一做的也就是礼貌性地通读了一遍草案。主要是前两年因为工作的机缘巧合,看到了深圳“无障碍城市”宏大叙事下的各种暗面,也参与了一些地方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调研,既见识了把这个概念当作财富密码的委托方是如何急躁和荒诞,也看到了真心想推动这个议题的地方政府官员在实践中面临的无力和无奈,渐渐就对这个议题有一点审美疲劳了。我对少数派“小圆桌”的期待只是大家在一起公聊一波对草案的看法。少数派作为一个年轻的自倡导组织,能够做到搭建一个空间让来自社群内、外的人坐在一起畅谈,就已经很“够本”了,但“小圆桌”正式开始的十分钟后,我就有点意识到它并不小:从会议主持、问题设计到聊天区信息支持的各个环节,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少数派的团队花了不少心思了解了整个草案,对草案的结构和内容都很熟悉,也提出了有针对性地问题。这一点是让我觉得有一些惊讶的。作为法学生,我常常觉得“读法条”对于法学院外的人来说非常不友好,要在短时间内读懂法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少数派是一个非法律专业的团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好这些功课,除了有以前的经验和积累,也一定有付出了很多新的努力。那一次“小圆桌”,大家围绕草案谈了很多,最后比较一致地认为下一步是整理大家提出的疑问、意见和建议,同时邀请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和建议,最后形成正式的意见稿并提交。我总体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和体验。以下几点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也给予我很多启发的:第一,少数派作为组织方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过程中做了扎实的记录和及时的沟通。少数派团队不仅为整个讨论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后续整个过程中,他们也做了非常扎实的记录。即便现在有相对便捷的文字转语音软件,整理会议记录仍是一个非常繁琐、耗时的工作,尤其是像“小圆桌”这种不设C位嘉宾,所有人七嘴八舌畅所欲言的线上讨论,对于后期的记录整理的挑战是更大的。其实简单地做一些摘要式的记录也不是不可以,但少数派的团队还是做了非常详实的记录,在整理记录的过程中遇到不清楚、不确定、太长而不适合传播的段落也会及时地和参与者本人沟通,而不是直接精简。因为有这样扎实地工作,后面就有了《‘无障碍法’会改变什么?少数派有期待》这篇推文,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很多不同的、个体的声音。这也让最后的建议有迹可循——它们不是凭空来的,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对“无障碍法”的建议都在这里,一起提交!

点上方「少数派说」即可关注国内最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无障碍”是我们残障者的需求,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大家都非常关心“无障碍法”草案的内容,都想尽可能地参与提建议。少数派说于圆桌讨论会中征集了每一位圆桌参与者的想法并加以整理汇总,协助大家更好地表达心声。我们已提交这份建议汇总,为我国的无障碍事业出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截止日(11月29日)快到了,时间紧迫,假如你同意本文内容,那么你可以依条复制粘贴进行上交。《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修改建议汇总建议增加的内容无障碍城市建设保障金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支持推动无障碍城市建设及服务发展,支持方向包括:(一)发展无障碍文化服务(比如口述影像、无障碍博物馆导览、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手语翻译,也可以建议一些类别的障碍者每年可以有一笔钱去申请陪就医、陪逛展之类服务)(二)研发推广盲文、手语、有声读物、图文简易等无障碍格式的信息资讯(三)培育残疾人代表组织参与无障碍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四)用于收集、反馈残障人士无障碍需求。建议整体修改的内容针对第六十条至七十条的法律责任部分,每个条文明确一个主责部门。我们理解无障碍是一个持续性、连续性的工作牵涉不同的部门,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残障的我怎样给「无障碍法」草案提建议?”

点上方「少数派说」即可关注国内最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大家都非常关心此事,但由于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一些残障朋友虽有心参与提建议,却不知怎么做,怎么办呢?别担心,少数派来了!少数派文字圆桌预告圆桌主题响应“无障碍法”意见征求,共同发声圆桌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意见征集正在进行中,为了团结集体的力量,发出社群的声音,少数派将开展文字圆桌讨论。我们期待你是:社群成员,志愿者等自倡导者律师,法官等法律工作者学生等新时代表达者如果你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分类,同样欢迎你来学习交流!!开办时间2022年11月18日晚上7点半。开办地点圆桌微信群参与方法关注【少数派说】公众号,后台发送关键字【1118】获取入群方式。回复关键字教程:关注【少数派说】公众号后,点击【发消息】进入后台,再点击左下角的键入按钮,发送关键字【1118】,如下图所示。图为本期圆桌宣传海报,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即可关注【少数派说】公众号。一起参与↓↓↓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无障碍法”会改变什么?少数派有期待

点上方「少数派说」即可关注国内最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自“无障碍”将立法的消息传来,大家对这部法律产生了很多期待,以至于对草案有太多话想说。少数派最近组织了一场圆桌讨论会,大家在会上分享了“无障碍法”带来的惊喜,同时就草案内容逐字逐条地提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疑问和建议。“无障碍法”将改变什么?作为普通残障者,你有哪些希望、感受或是建议?欢迎大家将文章拉到最后,点击「阅读原文」,反馈给我们!“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无障碍」将立法!我们一起提建议!

好消息!「无障碍」要立法了!这势必关系到残障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到了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阶段,因此少数派说希望大家一起给这部法律草案提建议,发出属于我们“少数派”的声音。拉到文章底部,点击「阅读原文」,一起参与提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予以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为30日(11月29日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目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今天,我不想主张「预防残疾」,你呢?

点上方「少数派说」即可关注国内最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从2017年起,我们国家决定将每年的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目的是更好地预防残疾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今天,我们迎来了第六个全国“残疾预防日”。然而,我们每年都会发问,从残障学的视角来看,“残疾预防日”这个名称真的合适吗?“预防”一词,其背后的语境,本质上还是将残障当作疾病,当作需要被纠正的偏差。这样的宣传,往往忽略了“残疾”代表的整个群体的感受与处境。长此以往,是否会在无形中加深“残疾即苦难”的印象?这样的宣传,是否拒绝去看见那些生来残障,但认真生活并享受幸福的人们的生命价值?我们希望的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必然有残障者的参与。我们努力构建的美好社会,绝不应致力于消除某些人群的存在意义。比起“一刀切”地将残障全盘否定,我们更应该创造一个可以容纳所有人的社会。在这里,人们不论其身份、地位、性别、健康状态,都理应平等地行使权利、追求幸福的生活。因此,8.25“残疾预防日”我们想提出如下主张——我们主张:残障是人类多样性的一种存在。残障本身只是人的一种属性,就如肤色、种族、身高一样。我们主张:残障人士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能够创造丰富的价值,并非需要被修复的人群。残疾和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并不冲突矛盾。我们主张:残障是一个流动的状态。社会发展提高了人类整体寿命,在老龄化的趋势下,残障的状态是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的。我们主张:预防疾病
2022年8月25日
其他

盲人点火,不是简单的“加油”鼓励就可以。

点上方「少数派说」即可关注国内最有腔调的残障公众号冬残奥会于昨晚开幕了,盲人火炬手李端点亮火炬的画面,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几次尝试,他仍未能将火炬准确插入雪花台,大家都紧张起来,最后他终于在全场“加油”声中完成了点火仪式。很多网友为这个场面而纷纷表示感动。少数派社群里的大家也观看了开幕式,在为火炬手李端捏一把汗的同时,却对于点火的方式缺少无障碍设计而感到不赞同。小伙伴们认为,冬残奥会应是展现理念和文明进步的盛会,这样的点火设计,我们看到盲人火炬手李端在所有人的面前摸索许久,迟迟未能插上火炬,整个过程如此“不容易”,也在无形中带来了极大压力,强化了残障人士“身残志坚”的标签,不是我们希望见到的。如果能够改良装置,为火炬手做出相应的个性化调整,整个点火是否会更加流畅而便捷?是否更能体现人类的融合精神和改造智慧?以下摘录一些小伙伴的想法和感受:枭枭:火炬手李端是视力障碍者,他在最终上台点火炬的时候,摸索了很久终于插好火炬。也许大家认为,这样能够展现残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可我觉得完全可以在插火炬的地方设置一些无障碍设施,比如说可供触摸的提示标记,那样他就能更加顺利地完成点火,反之的话,还有被火烫伤的风险。一件本可以用无障碍解决的小事,却变为了“自强不息”,也给残障者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更是“残障属于个人的问题,要自己努力克服困难”的传统医疗模式的体现。丘陵:昨晚隔着屏幕跟伙伴们一起看残奥会开幕式,心情真是起起伏伏,看到盲人运动员拿着火炬久久插不到火炬台上的时候,我们都在线急了。我十分疑惑,为什么这个环节没有做相应的无障碍,让盲人火炬手更容易嵌入火炬?所以一度怀疑是不是故意做这样的戏剧效果,以展示残疾人的励志形象,达到感人的效果。但很快,我看到了残奥会开幕仪式的一位导演的访谈视频,他说到一开始他们有考虑用声音装置指引盲人火炬手到达火炬台的位置。图片:《冰点周刊》的稿件中提到,导演本想用声音提高盲人的方向感和准确性,正式开幕一周前才取消了号手,因为发现“没有必要”。这说明他们也有无障碍的意识,只是相关经验欠缺,以致做得不那么周到。而导演讲到让盲人运动员触摸点火台探索空间的时候,抛开他对寓意的夸大不说,我感受到他对让一位盲人用自己的方式和时间完成一件事的接纳。图片:导演沈晨提到,触摸,是盲人自己的一个感官能力的体现。图片:总导演张艺谋提到,尊重盲人的心理节奏——“他的世界,他的空间,他的时间观是这样的”。然而,当看到相关报道所有的评论,很快我的心情又转为愤怒……人们感动、泪目、感到盲人不容易等等,甚至有人评论“导演这个安排绝了!正好体现残疾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可以想象,这个举世瞩目的镜头,又加深了多少社会大众对残障人士的刻板印象。真的希望社会大众不要在沉迷于残疾人身上的励志鸡汤,沉迷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样子。因为大家越喜欢这种“正能量”,就越不会去想该怎么真正地去改善残障人士的障碍和困境。大家喜欢的“正能量”,都是残障朋友在困境中,努力克服困难体现的。但是作为一名残障人士,我希望我们不需要那么坚强刻苦,也能普普通通地好好生活。沈丞晴:冬残奥会开幕式的点燃火炬瞬间,也点燃了网络世界。面对点火的障碍,面对这波“感动”和“加油”,我竟一点也不新奇,因为生活中有太多时候的情况都是这样的,当我去做什么的时候,总会被不是为我设计的“简单”弄得无语,比如,在没有玻璃的电梯里总有人指挥我“你往后倒就好了”,于是我因为看不到后面,往后倒就压到人脚了。当我顺利倒车出去的时候,“真好,开车这么6”之类的加油感动也会如期而至。怎么形容这种感觉?这就好像,你在另外一个人面前,他对你没什么期待和想象,但又必须说点什么,于是他开口“真好你还能喘气”“请你继续呼吸下去”。至于这个点火设置本身,我想可能还有其他的替代方案,比如磁铁,比如套环。我希望在未来,能少点“泪目”和“破防”,多点支持关注。钟涛:我们看到你看不到的场景,感受你努力想完成自我的目标。只是你的面颊,你的手指,可能会被火焰灼烧,完成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加油”鼓励就可以,必要的提示和支持,及时的提供便利,让我们成为支持你插上火炬的那双眼睛,而不是依靠你一人独自探索。也有小伙伴指出,在点火仪式中并不是完全没有无障碍和合理便利的出现,底下引导员伸出的那只手,在最终引导火炬手李端找准插口,就是一次成功的支持和协助。我们还是希望,在大家看到体育带来的“超越自我”的精神之外,也可以更注重无障碍环境对于每一个人不可替代的意义,注重人性化设计和科技发展带来的代偿功能。这是人类进步的证明。完对于这次点火仪式你怎么看?一起聊聊吧!点亮和一起讨论↓↓↓
2022年3月5日
其他

“残障与所有的生命形态一样,就是艺术本身。”

我觉得只要用心,身边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我们的口述源,如果每一个公共场所,尤其是需要视觉感官特别多的地方,工作人员都能有这方面的接触,愿意带领视障人士参观讲解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
2021年12月8日
其他

“妻子怀孕了,残障的我却心事重重。”

那时我是典型的“啃老族”,没有任何收入。直到2012年,我和妻子开始摆摊做生意,渐渐赚了一些钱,这让我对生活有了些许信心,但我依然不敢要孩子,因为阿玲有一种遗传病。
2021年1月3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作为聋人,我是如何参与社会,倡导聋人权利的?

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我跳出了「中文」语言思维逻辑,在使用手语的时候,单纯就用手语的思维去表达的时候,我发现特别顺畅,也发现很多手语在中文里也很难被翻译到,只要是不同的语言之间,就会存在这样的现象。
2020年4月28日
其他

手语、口语、助听器、耳蜗……聋人身份认同的二三事

就诊中走到预约和收费一体的柜台,我在离柜台不远的地方干站着,生怕错过护士的叫号。此时和朋友聊天提起,他二话不说向我所在医院发邮件提出“××医院设置无障碍的建议”的反映。
2020年4月13日
其他

有这样一批残障民间组织,支持着疫情下的中国

随着湖北等地的解禁,人们的工作生活渐渐恢复常轨。在我国两个多月以来的抗疫中,除了政府的支持力量之外,民间组织和个人的自发援助,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少数派收集了各残障公益组织及志愿者团体在疫情期间的一些行动,制作成时间线。为了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挟裹的残障群体,他们做了些什么?0127公众号“你看起来好动听”成立了听障防疫科普与援助公益团队,发布第一期手语视频《关于防疫你一定要知道10件事》,并募集更多志愿者参与手语防疫指南的制作。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们录制了超过34个手语视频。0128手语教师杜银玲录制手语视频《感觉自己得了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怎么办?》,让听障群体中的手语使用者了解疫情防控知识。手语和口语是两种语言,语法语序不一样。在当下形势下,手语视频能够让聋人朋友们更深入、快速、无障碍的理解防控知识。0130作为一家以视障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机构,声波视障热线为广大的视障伙伴开通了“新冠病毒心灵陪伴专线”。担心新闻图片信息无法获取,担心按摩店无法及时复工,担心双手不能触摸物体,视障朋友的烦恼将由持证专业视障心理咨询师来倾听和守候,帮助缓解压力与恐惧。0131观察者网报道,受疫情影响,飞猪、天猫等互联网平台咨询量爆仓,客服一度告急!1004个残障云客服第一时间自愿报名驰援,做力所能及的事儿支持武汉!0202一群来自各省份、各残障公益组织的义工,成立了抗疫残障义工支持网络,并招募更多志愿者加入。这是一个自发性、临时性的志愿者网络,致力于在疫情隔离期间,和在地公益机构合作,为行动不便的残障伙伴提供疫情无障碍信息、生活必需品代购、心理疏导、居家康复和锻炼、在线教育资源等支持。0202融合中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网络启动了特殊需求困难家庭疫情期间紧急救助网络。此前,融合中国项目网络的家长代表和工作人员,均参与到了湖北红安县脑瘫少年鄢成的援助过程中。但是,最终各方努力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为避免此类悲剧的重演,特推动建立这一紧急救助网络,覆盖各地行政区内网格,当紧急情况出现时,可联动村、县、市、省至全国的响应渠道,高效打通信息和资源连接壁垒,对有紧急救助需求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全国有近300个伙伴单位加入到网络之中。网络当下的功能之一便是整合各类资源,对个案进行救助。比如,针对父母均感染的家庭,他们会为心智障碍的孩子寻找和指定监护人。另外,疫情期间因为不能出门,自闭症等心智障碍者更容易出现幽闭症等烦躁情绪。因此,救助网络还组织志愿者进行专业康复辅导、心理辅导等线上一对一活动。0204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联合众多单位/企业/媒体发布《疫情期间不忽略障碍群体刚需、仍坚持做无障碍的倡议书》。重点提及关于“做好抗疫情小程序的无障碍工作,让障碍群体顺畅使用”,建议面对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便民办理的小程序,遵循信息无障碍规范,兼容无障碍操作。0206抗疫残障义工支持网络累计收到93份残障人士需求答卷,并联系到了捐赠方,愿意为填写问卷且有真实需求的残障人士每个家庭捐赠十副医用外科口罩。还为有相应需求的残障人士提供民宿代金券,每张可抵100元现金,总共200张。0206公益小组“守语者”在武汉封城以来一直奋斗在一线,为武汉聋人提供所需支持,接触以及服务到的聋人群众中,最缺的就是口罩和酒精。“守语者”寻求外界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有人公益基金会”向武汉聋人捐赠50个口罩,一个家庭5-10个。聋人群体对疫情的反应迟缓,获取资讯要滞后许多。“你看起来好动听”听援公益团队先后翻译制作了“如何居家隔离”、“如何预防粪口传播”、“如何使用防疫物资”等多条手语视频。这些都是他们挑选的“实用”、“权威”、“重要”的资讯。0206天津体育学院开通了“
2020年4月2日
其他

抗击疫情54天,那些针对残障人士出台的文件

上个月,少数派收集了各大媒体报道中,关于残障者、慢性病人等特殊群体在疫情期间遭遇特殊困难的新闻事件,整理以供大家参考。(见文末)虽然发生了17岁脑瘫少年鄢成的不幸,但官方及时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还是关注到了残障人士的需求,为其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提供着保障。今天,我们摘录了新冠疫情以来,国家及地方针对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而采取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政策措施,制作成时间线,供大家了解、查阅和对照。全国﹀﹀﹀1月26日,中国残联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级残联密切关注本地区残疾人疫情情况,做好面向残疾人的防疫知识宣传。残联系统康复机构要在本地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机构内服务对象的重点监测。1月28日,中国残联要求,即日起暂时停止举办、参加在国内开展的各项残疾人体育赛事和活动。1月29日,中国残联信访接待室,及全国残联系统信访接待场所,暂停接待残疾人群众来访,要求各级残联引导残疾人通过网上投诉、来信和12385服务热线等方式反映问题诉求。2月4日,国家卫健委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所有医疗单位统筹做好肺炎疫情的救治和其他患者正常医疗需求之间的统筹工作,不能影响必需的急诊手术或急诊病人的就诊。2月5日,中国残联康复部承诺推出在线残疾儿童家庭康复训练视频,为远程指导家庭康复提供专业支持。视频包括视力、听力、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内容。2月6号,中国残联要求,对暂时关停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特殊教育机构等的返家残疾人,应及时跟踪了解在疫情之下的生活状况并提供帮助。2月7日,为应对当前疫情和下一步复工复产,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开启线上就业服务,保障特殊时期残疾人获取实施有效的就业服务。2月11日,国家农业农村部表示,要关爱农村地区困难群众,对农村孤寡老人、无人照看的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要及时安排专人照顾日常生活。2月11日,中国残联印发通知,强调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亲属、监护人被隔离等多种原因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的照护服务,通过社区服务、邻里照护等多种方式,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对精神残疾人或患有疾病需要连续服药的,提供送药上门服务;对需要辅助器具的,提供轮椅、拐杖等相关辅助器具服务。2月12日,中国盲协、中国聋协面向视力、听力残疾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的有声书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网站发布,同时内嵌到盲文图书馆呼叫中心的语音服务中,盲人群众只需拨打就能收听。中国聋协积极采取措施,让听力残疾人中口语使用者和手语使用者及时准确了解疫情进展,掌握防疫知识,手语研究委员会利用视频向手语使用者解释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居家等关键信息,劝阻一些手语使用者外出。手语动图:少出门,避免交叉传染(来源:中国聋协手语委)2月17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据统计,目前已有323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被确诊患新冠肺炎,范围涉及全国17个省份,病例分布以武汉市为主。各地应当做好疫情期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加强住院和居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和社区照护,防范院内感染,降低患者肇事肇祸风险。对在封闭管理区居住的患者,要主动了解其服药需求。3月3日,第21次全国“爱耳日”,中国残联开展了多类线上康复视频课程和公益咨询服务,帮助听力障碍人士进行康复。“听语家长”微信小程序等让实施人工耳蜗手术后的听力障碍患者在家进行康复训练。3月4日,人民日报联合京东健康,上线了面向全国地区的慢性病患者购药求助平台,为更多慢性病患者解决用药难题。此前,受疫情影响,部分患者尤其是湖北地区的慢性病患者,遭遇购药困难,面临断药困境。有些慢性病患者一旦断药,将严重影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3月6日,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到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等,要及时通知所在社区(村)上门探视和联系安排相关人员或机构提供监护或照料。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增加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困难群众,要通过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3月9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近期出台文件,明确了承担隔离收治任务的机构和人员,要问一问被隔离收治对象家里,有没有需要监护或者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如果有,要及时通知社区或者当地民政部门,由其提供照料帮扶,对受疫情影响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社会散居孤儿、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以及其他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人员,要保持经常联系,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帮助。湖北省﹀﹀﹀1月26日,湖北省残联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要求把包括广大残疾人兄弟姐妹在内的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1月27日,湖北省残联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残联加强对康复、托养机构内服务残疾人的监测,合理安排现阶段康复、托养工作,适时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居家康复指导。1月28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下发通知,要求做好疫情期间特殊病人的医疗保障工作,其中专门提到了要满足慢性肾衰病人等人群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1月30日,湖北省残联印发通知,要求及时掌握残疾人疫情,并协调资源做好助残工作,确保残疾人及时得到救治和帮扶,尤其要将保障因疫情导致监护人被隔离的残疾人生活照顾作为重点。2月5日,中国残联指导要求湖北省残联突出做好村(居)基层残疾人和服务机构内残疾人的疫情防控,充分发挥基层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做好相关工作。2月6日,湖北省黄石市残联要求各全市残疾人专职委员,加强辖区特困残疾人及家庭的关怀,及时了解残疾人家庭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迫切需求,及时与相关部门对接,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服务。2月7日,武汉市江汉区残联启动无障碍机制,全天候服务聋人群体,紧急对接手之声在线手语翻译团队,要求用专业化的手语翻译,把最新鲜权威的疫情信息传达给聋人朋友,帮助他们通过在线手语翻译系统,保持与外界交流的畅通,特别是要通过无障碍服务的方式,解决聋人朋友在疫情中的实际困难。2月8日,湖北恩施州建始县部分乡镇精神残疾人开始陆续领取到由县残联为其统一购买的急需药品,这是针对精神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存在的服药困难而采取的务实举措,通过四级接力服务,让126名精神残疾人及时得到紧急用药。2月20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和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管理工作。分配捐赠的生活物资时,应优先考虑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场所。妥善安置因监护人被隔离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切实保障基本生活。优先保障残疾人就医,对生活不能自理或精神障碍残疾人,安排好陪护。2月21日,湖北省襄阳市残联协调将城区1465名城市低保残疾人纳入重点保障对象,定时按标准享受免费配送的大米、蔬菜等基本生活物资。对11名因疫情需照护服务的残疾人,实行专人跟踪、动态报告、督办落实。对精神障碍患者居家服药需求开展排查,安排专人采购药物,保障患者长期服药需求。2月27日,湖北省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指出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期间,城乡社区不能有“孤岛”,必须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照程度,往往体现一个地方的民生温度、治理精度。”2月28日,湖北荆门市残联以网络形式开展盲人推拿按摩(小儿专科)培训班,使残疾人有效利用“封城”期间的宝贵时间,为日后的精准高效就业做准备。2月29日,湖北省残联下发通知,要求优先保障残疾人享受就医和基本康复服务,对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残疾人落实好相关医疗救助政策,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基本生活物资釆购和就医康复等提供帮助。密切关注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各类企业,及时帮助落实优惠政策,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努力使残疾人职工不因疫情影响而被裁员。北京市﹀﹀﹀1月31日,为避免人员大量聚集导致交叉感染风险,北京市残疾联暂停残疾评定。2月4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是疫情期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首次配备手语翻译服务,保障广大听力残疾人的信息共享。2月12日,北京市残联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为减轻疫情引发的心理社会影响,康复中心及时迅速编写《解读心“疫”——新型肺炎疫情心理自助手册》2月16日,北京市残联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养护类残疾人服务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暂停接收新申请入住残疾人,对于需外出治疗看病或确有因残疾人病重、病危、病故等特殊情况需探视到访的人员,应遵循“凡进必检”原则。2月19日,考虑到很多残疾人或者老年人下楼不便,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与供应商沟通,根据残疾人家庭的需求提供免费送菜上门服务。“主要是针对老年、重度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如果社区内还有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员有需要,可以向社区单独登记说明。困难家庭如果有其它个性化需求,也可以提前电话告知送菜员帮助采买。”2月20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北京预防医学会及其下属心理健康专委会和北京市精神残疾人及其亲友协会制作了《精神残疾朋友安然渡过疫情小贴士》,给精神残疾朋友及其家属支招。2月24日,北京市朝阳区盲协主席曹军联合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利用互联网资源,上线了全国第一款公益性无障碍疫情查询小程序——“新冠无障碍防护通道”,涵盖疫情数据查询、同行感染者查询、疫情科普、较真辟谣、心理咨询和发热门诊六大实用版块,最大程度保障了无障碍体验,盲人用户可以非常便利地通过手机语音软件使用小程序。其他地区﹀﹀﹀1月25日,上海市残联要求全市各康复援助基地关闭,期间不得在机构场所内集中组织残疾人学员或其他人员开展任何活动。机构内的残疾学员按出勤计算各类待遇,其他保障待遇等均正常发放。1月26日,江苏省残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主动引导残疾人群众减少外出,对智力和精神残疾人,要主动与监护人联系,明确要求、加强管护。1月30日,黑龙江省残联要求所有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一律暂停为残疾儿童提供的看护、照护、教学等服务。如有条件,可根据残疾儿童现阶段发展水平制定个别化家庭康复训练计划,通过网络、电话等指导儿童家长安排好家庭康复和生活。2月2日,天津市残联、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启动日常护理用品发放工作,为帮助本市持证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顺利度过当前这一特殊时期。2月4日,福建省残联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疫情防控中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和照料保障,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残疾人,要及时协调民政等部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确保残疾人基本生活有人照料。2月6日,在浙江省残联指导下,省内专业手语翻译团队志愿成立“抗疫服务‘手语翻译志愿帮帮团’”,疫情防控期间,浙江省內的聋人朋友如有感染或疑似感染,在就医交流困难的情况下,可为他们提供免费视频手语翻译,帮助聋人朋友交流无障碍。2月8日,天津市举办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加配手语翻译,这是促进信息无障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无障碍的认识起到积极作用。2月10日,福建省残联对全系统近2万名残疾人工作者进行认真排查,对约70名相关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对全省残疾人康复、托养、日间照料、特教机构等单位在疫情期间的工作安排做出专门部署。2月13日,青海省省肢协将900只口罩送到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省残联已通过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将口罩分送。2月14日,上海市残联下发通知,要求忠实履职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特别重视生活无法自理的特殊困难残疾人的照护服务,为有需求的特殊困难残疾人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居家养护、急需的辅助器具配发、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采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2月17日,重庆市残联要求加强对残疾人、与残疾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亲属、残疾人工作者涉及疫情的摸排,及时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重点掌握本辖区特殊困难对象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需求,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帮扶救助。2月18日,哈尔滨市残联建立社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援助方式不断地调整,从最初的接听电话、建微信群,到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重点针对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职工家庭进行心理疏导。2月20日,央广网报道,山东济南平阴县残联通过摸排了解到,全县共有被隔离残疾人6人,其中2名精神残疾人因子女从武汉返乡被隔离。县残联及时协调有关镇精神病防治中心安排人员为他们提供送药服务,做好用药监护,保障被隔离人员病情稳定。2月22日,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首次出现了一名手语翻译,让听力残疾人在第一时间能够准确获取真实的、权威的疫情防控信息,有利于听障朋友们更好地应对疫情,做好防护。目前,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手语志愿者共6人,从残联系统选拔,每天轮流。2月28日,浙江省宁波市残联,联合市卫健委,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设置“残疾人等专用挂号收费窗口”,为残疾人就医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和优先检查便利。3月8日,上海市残联副理事长刘骏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海现有57.8万持证残疾人,全市残联系统对残疾人在疫情期间的生活保障和实际需求予以特别关注。市、区、街(镇)残联建立了每日通报制度,关注有特殊困难残疾人的需求,协调相关部门并依托社区干部、志愿者、助残员等,积极提供服务。END传送门:疫情下的特殊群体启示录
2020年3月12日
其他

疫情下的特殊群体启示录

视频:新冠疫情期间特殊群体新闻摘录,下方有文字版新冠疫情下,特殊群体可能面临着什么?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慢性病人(长期病患)和残障人士受到同等的看待和保护。在疫情中,包括残障者、罕见病人、慢性病人在内的特殊群体,往往比一般人更需要支持。我们收集了近期的新闻媒体报道中,特殊群体的一些特殊困境,制作出时间线。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更多关注。0124武汉封城第二天,17岁脑瘫少年鄢成的父亲鄢小文因疑似患上新冠肺炎,与自闭症小儿子一起被送到乡卫生院进行隔离。脑瘫少年鄢成被留在家中,重度残障的他,需要有人喂食和全天照顾。(来源:公众号“大米和小米”)0126武汉尿毒症患者陈诺接到通知,由于汉阳中医院被征用为第三批定点救治医院,需要清空病人、关闭透析室。患者互助平台“肾一样的人”的工作人员智安表示理解,透析病人免疫力差,在疫区属于易感染人群,医院被征用后会接收大量疑似感染或发热的病人,关停透析室并无不妥。不过,如果不治疗,透析病人即使不感染也会死。(来源:南方周末)0127梁鑫的父亲,70岁,一名武汉重症尿毒症患者,在湖北省中山医院做透析时,出现发烧症状,CT结果显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由于疑似病例只能居家隔离,医院不再给他做透析。社区则一直未能安排核酸检测,无法进行确诊。因做不了透析,其尿毒症情况危急。(来源:经济观察网)0128柚子(化名)的母亲,一位武汉的急性白血病人,血小板数值已经掉到15(常人在150-300区间),急需外输血小板。但因新冠疫情,武汉各大医院将主要人力资源投入救治肺炎病人,血液科门诊纷纷停诊,住院部不再收治血液病病人。且血源紧张,面临无血可输。(来源:中国新闻周刊)0129脑瘫少年鄢成独自在家的第六天,他去世了。据当地村委会介绍,鄢成在24日、26日吃过东西,28日村医曾喂他两杯氨基酸,姑姑为他换了尿不湿并喂了小半杯米饭。鄢成去世前一天,其父鄢小文在微博发出的一封求助信中写道:“由于村里人担心鄢成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从23日到27日,村里领导多次协调,仍无法找到能为鄢成解决换洗护理和一日三餐问题的照料人员。”(来源:北京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0130武汉的罕见病女孩李梦驰,肢体一级残疾,因重症肺炎急需住院治疗,但没有床位,无法收治,在网上发出求助信息。李梦驰患有罕见病SMA(脊髓性肌萎缩症),该病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肌肉出现萎缩,运动功能丧失,呼吸肌和吞咽肌受累,重症肺炎后导致的呼吸衰竭容易致命。(来源:微博“美儿SMA”)0131反射性癫痫综合症病人陈一(化名)在朋友圈发布了求药信息
202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