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人社稳就业、惠民生在行动!


昨天(4月18日),江苏省人社厅召开“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应对疫情稳就业惠民生新闻发布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宏伟重点解读了《关于积极应对疫情进一步做好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工作的通知》(“人社部门应对疫情12条”)。



发布会上,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谭国明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就中国新闻网记者提出的“苏州人社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帮助企业和劳动者返岗复工、‘稳就业’”问题进行了现场回应。




今年

本轮疫情对苏州影响比较大

与前两年相比

具有多点散发、防控难度大

量多、频发

持续时间周期长的特点


为此

苏州各级人社部门

坚持稳字当头

拿出更具针对性举措

更加精准施策

以稳就业、惠民生




苏州市是制造业大市

用工总量比较大

早在去年底、本轮疫情以前

苏州人社部门就考虑统筹兼顾好

稳就业用工、促经济发展、保疫情防控等多种因素

提前布局、提前发力



01

一是尽早出台“稳岗惠企十条”,突出“早”字。十条政策中明确出台留岗补贴、引人补贴、留苏优技线上培训等稳岗留人政策。更早让外地员工知晓政府想法和稳岗政策,及早作出春节期间的安排;更早让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根据订单、生产需要,主动采取积极举措,及早作出布置;更早让政府部门、社会各界,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早统筹规划、协调。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02

二是提前计划“点对点”返岗复工,突出“谋”字。苏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根据企业春节后用工需求,提前考虑企业、城市、路线、车辆等环节,严格按照人社部、省人社厅各项要求,年前就谋划好了“点对点”返岗复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共组织企业开通“点对点”包车863辆、列车专列3趟,组织输送返岗员工8.53万人。“点对点”返岗复工很好地提升了春节以后企业的开工率、返岗率,苏州今年初七开工第一天返岗率超过95%,是全省返岗率最高的地区,当天的“点对点”返岗复工活动也受到了央视的关注。





03

三是完善跨地区劳务协作,突出“多”字。春节后苏州用工需求量非常之大。为此,去年苏州各级人社部门通过整合政府职能部门、企业院校、社会机构组织等各方资源,搭建各类用工就业平台,跨越了河南、甘肃、云南、贵州等23个省97个市,依托“跨地区人力资源协作交流机制”,新建了229个劳务协作和校企合作基地,做大挖深了“用工蓄水池”,通过人社部门“走出去”把劳动者“引进来、留下来”,为我市企业用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针对今年疫情

苏州人社部门采取了

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01

一是开发防疫临时性公益性岗位。2月14日疫情出现后,2月15日第一时间就出台政策要求各地紧急开发防疫临时性公益性岗位,用于核酸检测、物资调度、疫情排查、卡点检查、环境消杀、社区服务等,目前已开发2894个岗位。





02

二是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1-3月共为69.2万户企业减负22.02亿元。根据苏州疫情反复,苏州市政府延长了“稳岗惠企十条”中的项目制线上技能培训、来苏就业补贴、规模组织输送劳动力补助及交通费补贴、赴外人力资源合作对接一次性补助等有关政策。把稳岗惠企十条政策进行了延续,这些政策都非常有针对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减轻了负担。





03

三是提供“不间断”人社服务。实施“开展疫情影响下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对各类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一人一档一对一”专人帮扶。构建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模式,运用“就在苏州”等各类平台,让企业免费线上登记,让劳动者免费线上求职,通过数据的比对,一键“职”达。截至3月,苏州市“就在苏州”等平台提供岗位数48.34万个。强化重点企业联系制度,落实了人社专人负责制度,了解企业需求。同时,我们提高线上人社经办质效,推出130余项线上办理服务事项清单,人社的基本服务都可以在“云”上办理,足不出户,网上解决。







接下来

苏州人社部门会在省厅统一部署下

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

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

提前准备全力保障用工服务

长效管理持续优化经办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