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与善恶有关,也与性别有关,这冲突吗?
最新的消息显示,唐山事件中九名犯罪嫌疑人已经全部抓捕归案,不少公众人物发声,社交媒体平台也在持续讨论事件中折射出的种种社会议题。
但不用说明,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社交圈中感受到,不同性别对于唐山事件的理解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和割裂,这是社会性/别教育缺位的直接结果——
我们为何要等到极端暴力事件发生了,还要再一遍遍去解释女性的受害和恐惧,告诉男性如何成为“更好的人”?
所以这篇文章,可能无法提供新知。
我们将过往文章中的相关讨论进行了整合,一方面是,希望人们认识到性别暴力从来不是个例,它持续性地广泛地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希望坚守住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性别从来就是这起令人伤痛的暴力事件中,无法剥离的因素。
我们如何认识暴力,也决定了我们未来将如何对待暴力。
“受害的是人,跟TA是什么性别无关,为什么要强调她是一个女人?”
在许多受害者为女性的社会新闻下,我们时常会看见这样一种声音,这也是唐山事件中十分突出的一种观点。
要回应这个观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基于性别的暴力”?
基于性别的暴力指基于个人的生理性别或者性别认同产生的针对个人的暴力。包括公共场合或私人生活中发生的肢体、语言、情感、性、心理等多方面的威胁、胁迫、虐待以及其它方面的权利剥夺。
唐山事件中,所谓的搭讪实际上是未经同意的“摸后背”,也就是性骚扰,固然与性别有关。
而此后的严重肢体暴力,在逻辑上是性骚扰这一性别暴力形式实施失败的后续结果,且波及范围包括其她施以援手的女性,固然与性别有关。
在事件发酵后,互联网上大量女性在表达她们常年的恐惧和愤怒:因为陌生男性而在小路上胆战心惊,每次半夜打车都要和家人分享行程,无论在哪里都会接收到不怀好意的眼光和言语骚扰,这固然也与性别有关。
性别暴力包括生活中微小的歧视和不平等,导致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肢体暴力是最为严重的表现之一,世界范围内有一个词更为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表现:“Femicide”。
戴安娜·罗素则在1976年的国际侵害妇女罪行法庭上提出了她对启用“Femicide”一词的倡议:
“我们必须意识到,很多凶杀案实质都是‘femicide’。我们必须认识到谋杀的性政治。从过去的焚烧女巫,到之后许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杀女婴习俗、为‘荣誉’而杀害妇女,我们必须意识到femicide(这种犯罪)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因为它仅仅关于女人,所以不曾被命名。”
Femicide可以大致分为亲密关系杀害女性犯罪(Intimate femicide)和非亲密关系杀害女性犯罪(Non-intimate femicide)。
前者通常为丈夫或男友等亲密关系伴侣对女性的谋杀,据统计,在全球有35%的女性谋杀案,凶手为亲密关系伴侣,远低于针对男性的谋杀案中的比例(5%)与平均值(15%),且女性针对男性的杀害行为,多属于对家暴等行为的自卫。
尽管女性受害者在总杀人案件受害者中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受害者,但在亲密伴侣/家庭成员谋杀案件中,女性受害者的比例是远大于男性的。图中三组数据从左到右分别为,杀人案、亲密伴侣/家庭成员杀人案、亲密伴侣杀人案中的性别比
后者指的是与受害者没有亲密关系的人所犯下的对女性的谋杀,包括“荣誉谋杀”、强奸杀害女性(Rape femicide,对女性合并施加强奸及谋杀)和种族歧视杀害女性(Racist femicide,种族歧视驱动下的女性杀戮),以及针对女同性恋者和跨性别女性的暴力杀害,都是系统性性别不平等下对女性暴力的形式。
《红鞋》,墨西哥艺术家Elina Chauvet的装置作品,代表了墨西哥女性所遭遇的杀害女性犯罪、家庭暴力和性暴力
这些残忍的行为背后,可能混合着犯罪者自身的原因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但共通的都是父权制下的性别模式,造就了深刻的厌女、对女性的物化与仇恨。
正是由于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厌女,非亲密关系杀害女性中的犯罪者专门挑选女性作为施暴对象;由于对女性的物化,处于亲密关系中的男性伴侣会认为自己具备对“所有物”的优越感和处置权,可以决定女人生死。
唐山事件中,那些拦也拦不住的拳头,正是这些观念的现实结果。
人们不难指认出残忍的视频中,一种十分熟悉的男性形象:公共场合违背女性意愿“搭讪”,上下其手,被拒绝后恼羞成怒,用暴力填补受挫的自尊心。
在过往的许多家庭暴力、性暴力事件中,都存在这样“发狂般”的男人。
有学者对这样的男性形象进行过提炼,古往今来,全球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有毒的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它表现为一系列拖累社会的男性特征,这些特征鼓励“支配、贬低女性、恐同和无端暴力”的行为。
通俗一点说,许多男孩在成长至成年人的过程中,都接受过的“要有个男人样子”的规训:
不可以哭,不可以表现脆弱;要豪爽、粗糙,不能温柔、细腻;要以强硬为傲,为优等;要学会用拳头和暴力解决问题,无论是肢体的、语言的还是精神的。
可以想象,这样被鼓励着长大的男性对女性近乎“疯魔”的施暴,不是因为特定的施暴者本身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或恶魔,而是因为在性别不平等的文化中,男性是被默许可以这样对待女人的,甚至“打女人”“教训女人”“让女人听话”是有男子气概的表现,与此同时,从习俗到法律,都可能保护这样的行为不受惩罚。
男性通过对女性的排斥、贬低、欺压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是父权运作的具体表现。
有网友反复观看唐山事件的视频,发现了这样的细节:在视频最开始,一位绿色男子进入餐馆打量了那桌女孩,然后走到监控下说,“把那几个女的怼在路边给操了”。
对女性赤裸的物化、非人化,是暴力的根源。
“她竟然敢反抗”意味着男子气概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在日常生活中仅仅靠这种有毒气概傍身,否则无法感知到他人尊重的男人们,只能用暴力来捍卫自己敏感脆弱的自尊心。
所谓“文明”的社会,尊重TA人的生命和权益,难道不是人类学习的第一课吗?如果社会自诩文明,为何还允许视女命为草芥的行为和文化存在?
如果不从最日常、基础的教育,改善“有毒的男子气概”生成的土壤,即教育男孩平等与尊重,男人不靠权威成功、男人也可以表达脆弱、温柔和耐心是使所有人都感到舒适的特质、暴力是危险亦对自身有害......
我们的世界,将继续被“有毒”的男人们拖累。
除了对于暴力本身的谴责,唐山事件还引发了一种同样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现象:“不是所有男人!(Not all men)”
当女性对性别暴力事件表现出普遍的恐慌和忧惧,纷纷开始诉说她们以往的遭遇,控诉不公与伤害,以共同的愤怒推动社会对性别暴力的关注、解决时,男性感到不安:
“不是所有男人都会那样,为什么要无差别攻击?这不公平!”
或许,这中间的某些男性是出于朴素的善意,他们无法理解事件背后的性别逻辑,也对女性的真实处境缺少共情,但也确实认为,至少“男人不该打女人”。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男人没有权力打女人”。
我们的社会极其矛盾,既认为“打女人”可以成为真男人,又赞同“不打女人”是好男人,话语中心永远在男人身上,何曾在意过女人的想法和感受?
这就是问题。
人人都知道,不可能每个男性都是犯罪者。当我们谈论性别暴力时,我们谈论的是结构性的、系统性的不平等——女性不是反对某个性别,而是反对整个父权制文化。
不是所有男性都会伤害女性,但所有女性都生活在不平等、不安全的环境中。
可当女性要求倾听、理解和支持她们的时候,男性的反应是如此抗拒和防御。
出演《碟中谍》的英国男演员西蒙·佩吉打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一头老虎吃了人,而另外一头从来没有吃过人的老虎发起了一个话题:#不是所有老虎都这样。
在男权社会中,男性天然有免于恐惧、成为老虎的权力,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主导者。
当他们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时,便也极有可能丧失与恐惧共情的能力。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中提到,只要人们感到自己安全,就会冷漠,因而那些处境安乐的人“拥有一种奇怪的特权”。
“Not all men”还不是男人们最糟糕的反应,教育女性多注意安全,多锻炼,多防身也不是。
最可怖的是,有男性不认为施暴者有问题,问题出在“那个女孩为什么要拒绝,为什么不给面子,为什么要抄啤酒瓶”。
男人之间流传和奉行的潜规则,也是很多男性真实的价值观,它更加自私、更加赤裸裸地以男性欲望为中心,这是一个“真空”的小圈子,它把女人排除在外,在这个空间中,男人视女人为工具,而不是平等的、应该被尊重的人。
支撑这套潜规则运行的重要机制,就是男性共同体。
所以当网络开始流传施暴者抖音账号时,我们看见无数个相同名字的账号冒出来;还有男性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要穿同款服装“声援”唐山事件中施暴的男人。
与其给所有在痛苦中燃烧愤怒的女性扣上“性别对立”的帽子,不如仔细看看,潜在施暴男性如何在社交网络上认同暴戾文化并行动于线下——
这才是“性别对立”的真正来源。
在许多性别暴力事件中,我们都能感知到同一种强烈的社会情绪——愤怒。
在某种程度上,愤怒具有伤害性,暴力可能直接源于愤怒,愤怒也会割裂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间的关系。
但与此同时,愤怒又可能具有建设性,愤怒能呼唤人们对正义和公理的渴求,能驱动社会去改变,以正视人类对于不公众和不平等的共同反对。
如同《好不愤怒》一书的作者丽贝卡·特雷斯特在书中写道:
现在让你感到愤怒的不公仍然存在,即便你自己没有遭遇不公,哪怕你想停止思考如何经历不公、如何加剧。其他人仍然在经历不公,仍然在感到愤怒;其中有些人还对你发火。不要忘了她们,不要将她们的愤怒一笔勾销。
为她们保持愤怒,与她们一起保持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