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南开大学何良年课题组新进展:离子液体调控可见光驱动的选择性还原二氧化碳新策略 | Research

Research科学研究 蔻享学术 2022-07-05


扫码阅读全文



南开大学何良年教授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离子液体改性的多孔有机金属聚合物,其可作为高效、高选择性的光催化剂应用于可见光驱动的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相关成果以“Ionic Liquid-Modified Porous Organometallic Polymers as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Photocatalysts for Visible-Light-Driven COReduction”为题发表在Research上(Research, 2020, DOI: 10.34133/2020/ 9398285)。



01

研究背景


可见光驱动二氧化碳还原为燃料或化学品为解决环境问题和增加的能源需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CO是CO2还原反应的典型产物,其可作为各种碳基燃料的原料,在化工行业中用途广泛。对于光驱动CO2还原至CO反应,因涉及质子源的使用,还原反应在产生CO的同时总伴有副产物H2的生成。从还原电位的角度分析,质子俘获电子产生H2比CO2还原生成CO更加有利。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类光催化剂,使其能够抑制H2产生,从而提升CO2还原反应的效率和CO产物的选择性。


对于光驱动CO2还原至CO反应,联吡啶铼配合物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长期关注。然而,这类金属配合物结构的不稳定性大大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结合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化学稳定性好、容易修饰的特点,铼金属化的POPs被发展为相对稳定的光催化剂用于CO2还原反应。尽管如此,这类光催化剂还原CO2产生CO时,多数情况下仍不能避免副产物H2的产生。对于光驱动CO2还原反应(CO2RR)而言,光催化剂拥有良好的CO2吸附能力、显著的吸光性以及有效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能力对反应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很少有光催化剂能同时满足这些性能。因此,有必要找到影响CO2RR的关键因素,从而有效提升还原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02

研究进展


南开大学何良年教授课题组通过使用离子液体(IL)作为改性剂,设计合成了离子液体改性的金属有机铼配合物Re-POMP-IL(图1)。通过采用Re-POMP-IL作为CO2还原为CO的光催化剂,揭示了离子液体对光催化活性和CO选择性的促进作用。

图1  离子液体改性的金属有机铼配合物用于CO2还原产生CO

首先,使用溶剂热法聚合得到了Re-POMP-IL,为说明IL的作用,同时合成了Re-POMP,并借助红外、核磁、XPS等测试手段对Re-POMP和Re-POMP-IL的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两种聚合物的孔结构以及CO2吸附能力表征(图2),发现IL的引入使得Re-POMP-IL比Re-POMP更容易捕集CO2


图2 Re-POMP和Re-POMP-IL的孔结构及CO2吸附性能表征

随后,对Re-POMP和Re-POMP-IL的光学吸收以及还原能力进行表征(图3),结果表明:IL引入后,Re-POMP-IL在可见光内的吸收边发生蓝移,但其拥有比Re-POMP更强的还原能力。此外,IL加入后,Re-POMP-IL的荧光寿命相对Re-POMP延长,这意味着离子液体改性的金属有机铼聚合物拥有更多的自由电荷参与光反应。

图3 (a)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b)Re-POMP和Re-POMP-IL1.0的导带和价带位置;(c)Re-POMP和Re-POMP-IL1.0在乙腈中的循环伏安图

将IL改性的金属有机聚合物材料作为CO2还原为CO的光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估,结果发现,Re-POMP-IL相比于Re-POMP能够明显改善CO2RR反应的效率和产物CO相比于H2的选择性。进一步调整IL改性剂的用量,并评估其催化活性,发现金属有机聚合物的CO2亲和势大小是影响其光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

图4 光催化性能测试




03

未来展望


基于离子液体对二氧化碳良好的吸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可以作为调节剂用于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的光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还原至一氧化碳,前景广阔。因此,利用离子液体与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考虑发展多样化的离子液体调控的催化体系,从而实现多种类型的基于二氧化碳的选择性转化利用,这为解决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尤其是能源产品提供了可借鉴性的新思路和方法。




04

作者简介



何良年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从事绿色化学、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可再生碳基能源化学研究,在二氧化碳化学及可再生碳基能源化学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编著了《二氧化碳化学》与《绿色化学基本原理》,推动了二氧化碳化学领域的发展。迄今发表研究论文280余篇,编写著作3部及英文书籍章节20部 (ACS book series, John Wiley & Sons, Springer, Elsevier,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申请(获得)中外专利25项。曾获天津自然科学奖、军队科技进步奖。

课题组网页:http://www.nankaichemhe.com




Research是中国科协与美国科学促进会于2018年共同创办的定位为国际化、高影响力、世界一流水平、综合性、大型OA科技期刊,是美国《Science》自1880年创刊以来第一本合作期刊。主要发表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微纳米科学、环境科学、机械科学、机器人与先进制造8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热点交叉领域突破性研究成果。目前已建立了93人的国内外各占50%、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编委会,主编(中国)为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黄维,主编(国际)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麦克凯特杰出教授崔天宏。已被CAS, CNKI, CSCD, DOAJ, EI, ESCI, INSPEC, PMC, Scopus数据库收录。欢迎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踊跃投稿,关注和使用期刊的出版内容。网址: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



—— ——往期精彩回顾—— ——【期刊】黄维院士、林进义教授团队:动态超分子氢键作用实现刚性共轭聚合物薄膜本征可拉伸性及其多级结构调控 | Research【期刊】吉林大学董庆锋团队和浙江大学方彦俊团队:原子级钝化助力超高灵敏度钙钛矿单晶X射线探测器 | Research● 【期刊】厦门大学郑南峰与傅钢课题组新进展 | CO促进寡原子Pd簇合物催化加氢研究 | Research【期刊】双生物功能化神经导管实现同步血管化和神经再生功能|芬兰埃博学术大学张宏博教授和南通大学李贵才副教授团队新进展【期刊】上海硅酸盐所揭示Ag2(S,Se)无机塑性半导体中化学组分、晶体结构、力学性能、热电性能构效关系 | Research【期刊】未来可期—庆祝Research创刊2周年【期刊】2D材料及器件微纳技术最新进展,看国内外大咖如何评述 | Research【蔻享科讯】科幻变现实:液态游动金属纳米机器人用于癌症主动联合治疗 |Research【期刊】Research编辑部: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的防控: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及全球协同合作抗疫|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团队国际合作重磅综述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台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进群请添加微信18019902656(备注您的科研方向)小编拉您入群哟!蔻享网站www.koushare.com已开通自主上传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

联系人:李盼 18005575053(微信同号)戳这里,查看详情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