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展览 微科普】20、让煤炭化身清洁能源——你不知道的煤炭清洁燃烧与气化利用技术

李百航 蔻享学术 2022-09-26

系列

专题

云展览 微科普

走进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

(二十)让煤炭化身清洁能源——

你不知道的煤炭清洁燃烧与气化利用技术


“整个契丹省到处都发现有一种黑色的石块,它挖自矿山,在地下呈脉状延伸。一经点燃,效力和木炭一样,而它的火焰却比木炭更大更旺。甚至可以从夜晚燃烧到天明仍不会熄灭。这种石块,除非先将小块点燃,否则平时并不着火。若一旦着火,就会发出巨大的能量。”


——《马可·波罗游记》



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写尽了元朝的繁华,也激发了哥伦布的冒险精神。而书中记载的黑色石块,后来成为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它们就是煤炭,至今仍然是我国工业的“主食”,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牢牢占据基础地位。作为世界煤炭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实现煤炭清洁高效的利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是怎么实现清洁高效利用呢?


1

煤炭清洁利用

困难重重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煤炭储量相当丰富,然而东北的煤和西南的煤却长得不完全一样。这就像同样是主食,大米这类细粮很容易就做熟了,但是玉米这种粗粮就要在锅里煮上很久才能嚼得动,对于烧煤的设备“锅炉”来说,有的煤好“嚼”,有的煤“嚼不烂”,倒霉的是,我国的煤炭大多“嚼不烂”。为此煤炭利用技术领域的专家们,针对“好煤”和“坏煤”设计了不同的形式的锅炉,但是企业往往无法控制喂给锅炉“主食”的好坏,经常偏离原定的煤种运行,锅炉的性能大打折扣。这叫做“煤种适应性”不好。

除了煤种适应性,污染物的处置也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大难题。比如,煤炭燃烧中的污染气体排放: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其中最难处置的是氮氧化物(NOx),它是雾霾的成因之一。如今电厂大多向炉内或者烟气通道中喷氨(NH3),使得NOx在氨的还原作用下,变成氮气。但是,为了达到国家标准甚至是超低排放标准,企业往往需要喷入大量甚至是超量的氨,这些多余的氨一旦逃逸到大气中,又造成了二次污染。诸如此类的问题,制约着煤炭的利用。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研发煤炭清洁燃烧与气化技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团队潜心四十年,开发了循环流化床燃煤技术和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为守护绿水青山、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

烧煤

还得是专业的


锅炉,是煤炭燃烧产生蒸汽或热水的主要设备,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在“炉”中采用的技术,其主要结构是由“炉膛”“分离器”和“返料器”两两相连形成的一个“循环回路”,燃料从炉膛下部进入,炉膛顶部出口连接分离器,分离器下面与返料器相连,而返料器又炉膛下部连接。运行时,煤炭在回路中一边燃烧一边循环流动,烧好了的烟气从分离器的出口离开锅炉,没烧好的煤则继续在锅炉中循环燃烧。炉内大量的循环物料仿佛一个“热汤池”,新加入锅炉的燃料对热汤池内的燃烧几乎没有影响,而炉内的高温环境,反而使得加入的燃料易于燃烧,不管是什么样的煤种,都很快变成热汤池的一部分,从而解决了煤种适应性问题。由于汤池内的燃烧条件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生成量也显著低于其他煤炭燃烧技术。


图1 循环流化床锅炉原理图


循环的稳定是技术的关键,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开发了系列专利技术:流态化均匀布风技术、高性能旋风分离技术、稳定返料技术等等,实现了稳定循环和高效燃烧,技术受到行业欢迎,技术产品累计超过3000台,产值超过了300亿元。这一技术还被拓展至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生物质燃料燃烧领域,并且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为满足更低的污染物排放要求,近些年,团队又开发了新一代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高温超低氮燃烧技术”,它仅需对现有锅炉进行简单改造,配合燃烧控制方法,使炉内的燃烧处在“弱还原性”区间,抑制NOx的生成。这一技术可在燃烧环节实现NOx的大幅度降低,显著减少其他炉内或尾部的脱硝设备和氨的使用,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在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A类先导专项“高效清洁燃烧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的支持下,该技术已经实现了工业示范应用,在实际锅炉运行中证明了技术指标的先进性。


图2 应用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大型热电站


3

孜孜以求,创造

更好的燃煤技术


除此之外,团队还创造性地提出了“预热燃烧”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将燃料通过“预热燃烧器”进行燃料的“自预热”处理,改善其燃烧性能,使其变成非常好烧的高温气固混合燃料后,再通入到锅炉的炉膛中燃烧,基于预热燃烧技术形成的“预热燃烧锅炉”胃口好,不挑食,完美解决了锅炉的煤种适应性问题。所谓的“自预热”,是指燃料的预热过程不需要其他外部热源辅助,特别是煤粉在“预热燃烧器”预热过程中,实现了煤氮的“定向转化”,预热过程的强还原性气氛使燃料中原本会因为燃烧氧化变成NOx的氮元素转化成了氮气,从源头阻断NOx的生成路径。配合炉内的燃烧组织,NOx产生量可直接符合国家标准,不再需要NOx脱除装置。

“预热燃烧”技术已经拓展至水泥窑炉的污染物控制领域,为NOx排放居高不下的水泥工业,提供了解决方案。“预热燃烧”技术在中试规模上已经实现了煤燃烧的原始超低排放,炉膛出口NOx浓度直接小于50mg/m3。未来,它还将在煤燃烧污染物控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3 预热燃烧技术的应用


4

煤气化,煤炭转化

利用的源头技术


煤炭不仅是燃料,也是原料。煤的另一种利用方式是气化转化利用,生产气/液体燃料或化学品。煤气化,就是将固态煤变成气态的过程,比如工业燃气或组分特定的化工原料气,也就是合成气。工业燃气在玻璃、陶瓷、有色冶金、制铝等领域需求巨大;合成气可用于氨、甲醇、费托合成、羰基合成等工业生产。发展清洁高效的煤气化技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煤炭气化的装置是气化炉,有些锅炉“吃饭”很挑剔,气化炉比锅炉还难照顾,煤种适应性的问题,在气化炉中更加突出。而煤种适应性正是关系到煤气化企业经济效益的重大问题。

研究团队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研发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构建高浓度的碳循环回路来实现强化气化反应、控制污染物生成的技术路线,研发出了“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能够在900℃的“温和”温度条件下不产生焦油和酚类,关键诀窍就是“高碳循环”:循环回路中的碳不仅是气化的原料,也是一种还原剂和催化剂,正是巧妙利用了这一点,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无污染、高效气化。在持续十五年的研发中,团队开发了八大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成熟的工艺体系,并在中科院弘光专项项目“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产业化”的支持下加速产业化,实现了技术产品批量工程应用。

如今拥有纯正中国科学院“血统”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已在祖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东部的山东、江苏,南部的广西、四川,西部的新疆、甘肃,北部的辽宁、宁夏,中部的河北、贵州,70余台套技术产品正在运行,平均每台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可以替代十台固定床气化炉,它们源源不断地将黑色的煤转化为清洁的工业燃气和合成气。显著提高了我国煤气化行业的环保水平。


图4 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


5

结束语


让煤炭变成一种清洁的燃料,充分发挥它在新时期的能源基石作用,是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团队的使命。用原创技术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是我们四十年来不变的初心。我们相信,这些煤炭清洁燃烧与气化利用技术,将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发挥它的巨大价值。



特别感谢

李百航 助理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提供以上内容


鸣谢

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版权说明

文章仅代表作者及成果相关单位观点

不代表院史馆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

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留言


文章来源:“院史天地”公众号



院史文化的展示基地,院史资源的汇集基地,院史院情的研究基地,院情国情的教育基地,科学精神与文化的传播基地。


——【云展览 微科普】往期回顾——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台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进群请添加微信18019902656(备注您的科研方向)小编拉您入群哟!蔻享网站www.koushare.com已开通自主上传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

联系人:李盼 18005575053(微信同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