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锂离子电池碳材料技术研究进展”线上讲座

蔻享学术 2023-05-04




直播二维码


为进一步推动锂电池碳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传播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电源技术》编辑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技术研究所,计划于2021年10月29日举办“锂离子电池碳材料技术研究进展”线上讲座。


拟邀请从事碳材料研究多年并取得诸多科研成果的教授专家做主题报告。报告主题侧重于碳材料基础研究和在锂电池中的实际应用。


1

讲座主题

锂离子电池碳材料技术研究进展

2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电源技术》编辑部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技术研究所

3

会议时间

2021年10月29日  13:30~17:00

4

直播日程(日程以当日直播间发布为准)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13:30-13:35
主持人致辞
刘兆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13:35-14:05
石墨烯在锂电池中的应用探索
刘兆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14:05-14:35
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现状及未来
李峰,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
14:35-15:05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的低成本开发思考
周向阳,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5:05-15:35
阵列碳纳米结构控制、宏量制备与电池应用
魏飞,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15:35-16:05

锂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沈炎宾,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
16:05-16:35
基于石墨烯的致密储能:一些思考和新进展
杨全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16:35-16:40
会议结束致辞
刘兆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5

嘉宾与报告(可上下滑动查看)

报告题目:石墨烯在锂电池中的应用探索报告摘要:本报告总结盘点了近十年来出现的各种石墨烯电池技术,介绍了“石墨烯+锂电池”研发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石墨烯+锂电池的产业化之路。专家简介:刘兆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担任中国科学院石墨烯工程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石墨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主任。200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4-2008年先后在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做博士后,2008年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工作,组建了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聚焦于锂电池和石墨烯的研究,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技术研发的综合性科研团队,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0余件,实现了石墨烯和新一代动力锂电池材料等多项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五一劳动模范、第四届中科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宁波市杰出人才奖等。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现状及未来报告摘要:自从锂离子电池商品化以后,石墨就成为了锂离子电池最为主要的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过程中,石墨负极也是经历了从人造石墨到天然石墨,以及当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回归到了人造石墨。但这个过程中,无论原料还是生产工艺都发生了非常大变化。随着今后电动汽车、储能的发展,对于石墨负极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本报告回顾了石墨负极最近二十年来生产工艺以及市场的演变过程,并且提出来对于石墨负极未来发展的看法,特别是在“能评”的双碳情况下,石墨负极未来的发展状态。专家简介: 李峰,1995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2001年于中科院金属所获博士学位。随后在中科院金属所先后任助研、副研和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已在Adv Mater、Nature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用超过50000次,其中30余篇高被引用论文,2016-2020连续入选科睿维安高被引用科学家,受邀为Adv Mater、Science等撰写综述和展望,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5),2006年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8年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被聘为《新型炭材料》、《储能科学与技术》、《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编委。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的低成本开发思考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在碳素负极材料分类、传统石墨类负极性能提升以及新型碳素负极材料的开发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降低现有碳负极制造成本的一些思路。专家简介:周向阳,工学博士,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ISE、TMS与ACS会员,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无机盐学科学术带头人,《化学工程与技术》编委,广元市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冶金与电化学工程。自90年代末博士研究开始一直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研究(博士论文题目:改性天然石墨的嵌/脱锂性能及嵌锂过程动力学研究,导师:刘业翔院士);近年来,成功将冶金理论运用到储能材料的低成本制备中,解决了碳负极/硅碳负极低成本制备、退役锂电池梯次利用以及废旧电池高效清洁回收等领域的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负责主持了国家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业的重大横向项目5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NO ENERGY”与“ENERGY ENVIRON SCI ”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百余篇,SCI引用数千次;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4项产业化,14项实现专利权转让;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发明二等奖3项。
报告题目:阵列碳纳米结构控制、宏量制备与电池应用报告摘要: 碳纳米管是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及导热、导电特性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纳米材料。本报告首先对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纳米金属催化剂底部生长机制的认识,设计了层状介孔单晶材料稳定金属的方法,制备出了阵列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双螺旋结构及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应用纳米聚团流化床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碳纳米管大批量制备进行了深入的放大分析,对碳纳米管的纯化、分散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于碳纳米材料在锂电池导电剂等方面的大规模应用进行了介绍。专家简介:魏飞,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984毕业于石油大学炼制系有机化工专业,1990年获石油大学有机化工博士学位。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在Science、Nature等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SCI他引5万余次,是克莱恩近六年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之一。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成功实现了千吨级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中的规模应用,实现了气固下行床催化裂化、高速湍动床甲醇制芳烃、苯胺、氯乙烯、丙烯腈、间苯二腈等30台新概念反应器产业化,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报告题目:高性能锂-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报告摘要:金属锂具有十倍于传统石墨的理论容量和最低的还原电势,且可与不含锂源的高比能正极材料组成电池,比如锂硫电池,锂氧气电池等,被认为是锂电池负极材料开发的终极目标。然而,金属锂极易与空气和电解质发生反应,且锂沉积易产生枝晶并形成“死锂”,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制约其产业化应用。近几年我们团队利用碳材料的亲锂性构建了富含锂沉积位点的微球型金属锂-碳(Li-C)复合材料,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生长和“死锂”形成。同时采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对锂-碳复合材料的界面化学进行调控,显著提高了其加工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并把它应用在负极补锂,锂氧电池和固态锂电池中。专家简介: 沈炎宾,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2006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6-2010年在电池企业任电池研发工程师,2014年于丹麦奥胡斯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2015-2016年在北京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任Research Scientist, 2017年加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方向为先进二次电池的材料与界面化学。至今在Nat. Commun., Joule, JACS 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约10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产业界横向合作项目,多次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报告。
报告题目:基于石墨烯的致密储能:一些思考和新进展报告摘要: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出电池的“幸福指数”和“需求层次”的概念;通过“致密储能”,把电池做小,克服智能终端所面临的“空间焦虑”,是提高电池幸福指数的必由之路。本次汇报将剖析致密储能的重要性以及石墨烯用于致密储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优势;基于石墨烯研究的“群众路线”,呈现课题组在致密储能方面的研究思路。重点汇报基于石墨烯毛细收缩策略,实现微米硅/碳负极稳定循环,获得高体积能量密度锂电池的研究进展。专家简介:杨全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睿唯安和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从事碳功能材料、新型二维材料和先进电池研究,在致密储能和锂硫催化方面取得进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担任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副主编,Carbon和Science China Materials等10余份刊物编辑和编委。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他人引用24000余次,H因子87。拥有中国和国际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


编辑:黄琦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台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进群请添加微信18019902656(备注您的科研方向)小编拉您入群哟!
蔻享网站www.koushare.com已开通up主自主上传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

联系人:李盼 18005575053(微信同号)

戳这里,观看精彩直播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