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郭永怀系列讲座】广州大学叶思宇院士:双碳目标下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07-02





直播信息

讲座主题

双碳目标下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报告人

叶思宇 院士(广州大学)

报告时间

2022年1月14日 14:00

主办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直播二维码


报告人介绍


叶思宇,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在电化学尤其是燃料电池领域具有30余年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叶博士1982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后师从田昭武院士和钱人元院士,1988年在厦门大学获得电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受邀加入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任高级研究员,2002年被破格提拔为首席科学家。2018年叶院士回国后,积极推进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担任广东省省长经济顾问,厦门市人民政府南强投资顾问,广东省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咨询委员会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专家组组长,广东省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嘉庚)创新实验室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氢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电投集团终合智慧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致力于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任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广州大学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和首席技术官。叶博士拥有50多项发明专利,并在世界一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R&D 100 Award、珠江杰出人才、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一等奖等多项奖。他同时还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的兼职教授或者名誉教授。


报告摘要

氢能和燃料电池是绿色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氢能和燃料电池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处于商业化的初期。诚然,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成本仍需进一步下降,性能和寿命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报告旨在总结氢能和燃料电池现状的基础上, 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产业化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建议。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将是讨论的重点。



中国科大郭永怀系列讲座

中国科大郭永怀系列讲座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创办的品牌系列讲座。2019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正式设立以郭永怀先生命名的学院学术交流系列讲座。郭永怀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化学家、两弹元勋,也是中国科大首任化学物理系主任。设立“郭永怀讲座”的目的是构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扩展学生视野、号召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关注化学和材料科学发展,为祖国培养更多科研人才。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学院将邀请各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能很好地展现该领域前沿和最新成果的知名专家、学者来通过讲座的形式进行交流。该系列报告不仅反映本学科前沿, 还可以覆盖相关交叉学科,能够更好地吸引相关研究人员的兴趣,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专题直播&回放链接:https://www.koushare.com/video/YonghuaiGuo

扩展阅读

 

1.【郭永怀系列讲座】江南大学刘天西:纳米碳材料的同质/异质杂化结构构筑及其高分子复合体系研究

2.【郭永怀系列讲座】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史迅研究员:塑性无机材料及其热电性能

3.【中国科大郭永怀系列讲座】北京大学徐冰君教授:多相催化反应机理的动力学解析

4.【中国科大郭永怀系列讲座】北京大学李彦教授: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可控合成

5.【中国科大郭永怀系列讲座】中南大学梁叔全教授:材料基础结构与储能电池新材料研究

编辑:王茹茹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原创文章首发于蔻享学术,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蔻享学术立场。

转载请在『蔻享学术』公众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