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地球系统科学论坛】诺贝尔奖和气候变化科学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07-07





直播信息

报告题目

诺贝尔奖和气候变化科学

报告人

秦大河院士、陈德亮院士、林岩銮教授、杨自力教授、翟盘茂研究员

主持人

罗勇 教授

报告时间

2022年2月10日(周四)20:00

主办方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

直播二维码



主持人

罗勇教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


嘉宾介绍

秦大河院士

中国气象局

秦大河,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亚洲地理学会主席。秦大河院士长期从事冰冻圈和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构筑了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领导创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冰冻圈科学学会、编著冰冻圈科学系列教材等。参与和领导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第四和第五次评估报告,为发展气候变化科学做出重要贡献。获2008年国际气象组织奖、2013年沃尔沃环境奖,以及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年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特等奖等。

陈德亮院士

瑞典哥德堡大学August Röhss讲席教授

陈德亮教授现任瑞典哥德堡大学的August Röhss讲席教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在德国美因茨古腾堡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Paul Crutzen教授获得博士学位。陈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气候学家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倡导和践行者。他曾担任国际科学理事会执行长,先后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哥德堡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外籍院士和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林岩銮教授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系主任

林岩銮,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2008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NOAA地球流体动力实验室(GFDL)博士后。主要从事天气气候模式发展,极端降水机理和模拟以及台风等研究。开发多个云降水参数化方案,牵头完成清华大学联合地球系统模式的开发并参与CMIP6。发表SCI文章90余篇。目前担任期刊“JGR-Atmospheres”和“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编委,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特别奖、北京市师德先锋等。

杨自力教授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

杨自力,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经济学教授、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应用博弈论等研究工作。与2018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教授William D. Nordhaus合作,发展建立了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RICE模型),并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等重要期刊。独立发展了将博弈论数值解的概念和算法与气候经济综合评估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非合作博弈解以及合作博弈解引入大型综合评估模型的学者,也是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能源实验室EPPA模型的最主要建模者。

翟盘茂研究员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翟盘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曾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研发计划973项目“我国持续性重大天气异常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区域重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归因方法研究”。已发表研究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论文80多篇。研究成果曾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



扩展阅读

 

1. 【全球变化科学紫荆论坛】中山大学程晓教授 | 极地观测与探测:现状与展望

2. 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线上学术论坛

3. 诺奖得主Wilczek科普专栏

4. 天文王善钦专栏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原创文章首发于蔻享学术,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蔻享学术立场。

转载请在『蔻享学术』公众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