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吉大物理70年系列学术活动】核科学与技术系列讲座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07-03






直播信息

报告题目

报告一:

探索原子核中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

时间:2022年4月19日(周二)10:00

报告人:梁豪兆 副教授  日本东京大学


报告二:

核数据研究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2年4月19日(周二)13:30

报告人:葛智刚 研究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主办方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直播二维码


报告人介绍

报告一:探索原子核中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









个人简介:梁豪兆,日本东京大学物理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北京大学与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先后任职日本JSPS Fellow、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长聘高级研究员等。研究方向为原子核量子多体理论及其在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与天体物理等交叉学科中的应用。先后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包括国际顶尖综述期刊Physics Reports的长篇综述文章。因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2016年获“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并在三年一度的国际核物理大会上作大会特邀报告。

报告简介: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研究量子多体系统的有效方法,广泛用于凝聚态物理、材料和化学等领域。在原子核物理领域中,密度泛函理论在微观自洽描述与理解原子核的各类物理性质上亦取得了系列的成功。与此同时,如何从核子间的基本相互作用出发,特别是克服核力的非微扰性,导出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成为了当前原子核理论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报告将首先回顾密度泛函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而结合领域中若干相关的开放性问题及最新研究进展,与大家共同探索通往原子核中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之路。


报告二:核数据研究发展与应用









个人简介:葛智刚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核数据中心/核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核数据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核数据委员会(INDC)委员,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委员,国际核数据合作评价工作组(WPEC)中方代表,中国核学会理事、高能物理学会委员,连续担任五届《国际核数据大会》国际执委。中国评价核数据库项目(CENDL)负责人、主要从事核数据模型理论、核数据评价方法技术研究及核数据库建设。负责完成了《中国评价核数据库-3.1、3.2版(CENDL-3.1、3.2)》和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专项 “核物理基础数据库”以及一大批专用核数据建设项目等。《原子能科学技术》、《核技术》、《中国科学数据》、《Atomic Data and Nuclear Data Table》期刊编委,在国内外刊物和正式出版会议文集上发表文章80余篇,专著4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报告简介:核数据是原子核基本特性和原子核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表征,是连接核物理基础与核工程、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桥梁。本报告介绍了核数据内涵、核数据测量、评价建库及宏观检验所涉及主要研究内容,报告简要介绍了我国核数据研究发展历程和全国核数据工作协作网工作;报告还介绍了我国核数据工作的最新实验测量与评价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结合国际核数据研究最新动向和核数据的需求发展情况,对我国核数据研究未来发展与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扩展阅读

 

1.【吉大物理学院70周年院庆-新能源物理系列讲座】锌基电池中的一些思考

2.【吉大物理大讲堂—青年学者论坛】Gauge-Gravity Duality and Formation of ……

3.【吉大物理大讲堂—名家系列讲座】 Holography of Information and Massive...

4.【吉大物理大讲堂—名家系列讲座】介质超表面连续介质中的束缚态:面向实用器件

5.【吉林大学物理大讲堂—名家系列讲座】 Probing Hawking radiation through...

6.【吉大物理70年系列学术活动——新能源物理系列讲座】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微堆结构研究

编辑:王媛媛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原创文章首发于蔻享学术,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蔻享学术立场。

转载请在『蔻享学术』公众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