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RSC英国皇家化学会】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学术论坛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07-16




为庆祝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化学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中国化学会与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组织召开“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学术论坛”线上活动。
本次论坛邀请第八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相聚线上。围绕科技奖励聚焦讨论青年化学工作者的难处与诉求。同时,获奖者狄重安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昂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明杰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伊成器教授 (北京大学) 分享前沿学术成果,交流最新学术思想。

直播信息

活动名称

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学术论坛

报告人

狄重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李昂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刘明杰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伊成器 教授 (北京大学)

报告时间

2022年5月30日(周一)14:00

主办方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直播二维码


直播海报


学术报告人

狄重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报告题目:多功能有机半导体:从智能感知到热电转换

狄重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03 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2008 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至今。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2011.9-2011.12)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工系(2013.10-2014.1)从事访问研究。现担任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和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的编委会成员。先后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

致力于有机半导体及其器件的研究工作,聚焦高迁移率分子体系的创制与性能调控,融合原子取代、分子组装、界面修饰和化学掺杂,发现了指导高迁移率与高效热电转换分子设计与有序组装的规律,多次创造同类材料的性能纪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控主动适应晶体管、悬浮栅有机晶体管超灵敏压力传感器、自供电双参数传感器等器件的新原理与新结构,推动了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及其多功能器件领域的快速发展。





李昂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报告题目Prins 环化策略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李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杰青获得者。2004 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9 年在美国 Scripps 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0 年在新加坡化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 年 9 月入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加入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独立工作。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系统地发展了针对拥挤环系的电环化−芳构化、Prins 环化等合成策略,结合先进的合成方法,完成了十余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对部分天然产物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





刘明杰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题目:仿生多相复合功能力学高分子材料

刘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获得者,北航化学学院院长。2010 年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10-2015 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 年入选国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后加入北航。入选首届中国化学会会士。目前担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荣获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创新奖、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杰出青年奖等。

主要从事仿生功能力学高分子材料研究,通过纳米限域空间内高分子聚合、结晶及链运动调控,制备一系列高力学性能弹性体及纳米复合材料。提出基于流体超铺展组装策略的高强韧仿生层状纳米复合材料规模化制备新技术。利用高分子网络的软受限效应对多元凝胶相行为及力学性能进行调控,实现宽温域下高强韧、高阻尼、形状可编辑等特性,并应用于软体机器人等领域。




伊成器 教授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化学标记技术应用于表观遗传学与基因编辑

伊成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双聘教授,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研究员,杰青获得者。担任 PLOS Genetics、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等学术期刊编委、NSR 第一届学科编辑工作组(生命科学)。先后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突出贡献奖等。

致力于核酸修饰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利用化学与生命科学等的交叉研究思路与手段,通过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解决生物学的关键问题,促进生物医学的突破。在 RNA 修饰与基因编辑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国际瞩目的研究进展,拓展了中国科学家引领的表观转录组学新方向,并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课题组发展的 RNA 修饰检测技术入选 Nat. Methods杂志评为“2016 年度方法”(Method of the Year 2016)及 Molecular Cell 评选的“2017 年度最佳论文”。


扩展阅读

 

1.【RSC英国皇家化学会】OCF 云研讨 | 自由基参与的化学转化在线论坛

2.【RSC英国皇家化学会】环境类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s 专场

3. 英国皇家化学会-山东大学青年学者论坛

4. 英国皇家化学会线上报告会

编辑:王媛媛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原创文章首发于蔻享学术,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蔻享学术立场。

转载请在『蔻享学术』公众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