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知】2022年光学、显示与新能源国际会议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10-28



活动名称:

2022年光学、显示与新能源国际会议

活动时间

2022年9月23-25日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应用研究院

国际能源光子学会

IEEE NTC Guangdong Chapter

OPTICA (Formerly OSA) Shenzhen Section


光学、显示、与新能源作为现代产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支柱,在战略新兴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助推我国光学、显示、与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促进科研人员和产业界同行的技术交流与应用合作,共享最新研究创新成果与前沿科学技术,加强科研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探讨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拓宽研究思路,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链深度合作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能源光子学会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应用研究院、IEEE Nanotechnology Council Guangdong Chapter、Optica(Formerly OSA)Shenzhen Section 定于2022年9月23-25日在武汉举办(23日注册报到,24、25日会议报告与交流)。
【大会官网】http://www.sepsg.org/ICODAE/2022-2/

报名通道

2022年光学、显示与新能源国际会议


大会主席


徐红星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徐红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物理学家,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等,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主要从事等离激元光子学、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的研究。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被SCI杂志引用15000余次,单篇引用超过1000次的2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45篇,h因子67。他已作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0余次;作为会议主席组织了十余次国际著名学术会议,担任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指导委员会或程序委员会委员;曾任Nanoscale和Optics Express副主编,任Nanophotonics、Frontiers of Physics等期刊编委;2014-2016年连续入选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受邀撰写邀请综述十余篇,包括Chemical Reviews、Materials Today等,受邀出版专著《Nanophotonics: Manipulating Light with Plasmons》。

麦立强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国家杰青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麦立强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十四五”材料领域重点专项指南编制专家。2004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2006-2007)、哈佛大学(2008-201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7)从事博士后、高级研究学者研究。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发表SCI论文380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1篇,Nature子刊9篇,合作发表Nature和Science子刊各一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在美国MRS、ACS、ECS等重要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主旨报告、特邀报告70余次。作为大会主席组织Nature能源材料会议、第十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10余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奖)、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中国高被引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大会卓越研究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J. Energy Storage副主编,Adv. Mater.、Chem. Rev.客座编辑,Natl. Sci. Rev. 学科编辑,Acc. Chem. Res.、Joule、ACS Energy Lett.、Adv. Electron. Mater.、Small国际编委,Nano Res.、Sci. China Mater.编委。

孙小卫 教授

亚太材料学院院士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

南方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


孙小卫教授现为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创系主任、南方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应用研究院院长,白俄罗斯国立信息与无线电大学荣誉博士。就职于南科大前,孙教授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正教授,微电子中心主任。2009年,被授予新加披南洋理工大学科技与创新奖,2013年,荣获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雅克-博利厄杰出研究主席奖。孙教授是亚太材料学院院士,是美国光学学会 (OSA)、国际光学工程师学会 (SPIE)、国际信息显示学会 (SID)、英国物理学会 (loP) 会士 (Fellow),是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的杰出演讲人 (Distinguished Lecturer),是中国大陆学者第一个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会士(SID Fellow)。孙教授创立了能源光子学学会 (Society for Energy Photonics) 并担任主席,共同创立了新加坡 –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协会并任职副主席。目前主要研究基于纳米晶的高品质显示和照明,在学术期刊共发表文章500多篇,他引超过22000次,H-指数为78,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Top 2% 科学家。

唐江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国家杰青

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


唐江教授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累计承担基金委杰青、优青、原创、重点等项目7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等3项,华为、高德红外等横向项目5项。荣获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17、2019),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2019-2021),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美国光学学会Optica Fellow(2021),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2019年起担任由龚旗煌院士领衔创办的Frontiers系列旗舰期刊之一的《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第三届编委会执行主编。主要从事光电子材料、器件和芯片的应用基础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含Nature 1篇,Nat. Photonics 3篇,Nat. Energy 1篇,Nat. Electronics 1篇,Nat. Mater. 1篇,Nat. Commun. 6篇;高被引19篇,被引19000多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2项,美国专利4项,专利转化200多万元。

大会主委会

分论坛主席:(持续更新中………)

分论坛主席:李德慧-华中科技大学 
分论坛主席:杜庆国-武汉理工大学
分论坛主席:胡长飞-华工正源光子
分论坛主席:孙雷蒙-华中科技大学
分论坛主席:曾永全-武汉大学
分论坛主席:宋博翔-华中科技大学
分论坛主席:谢国华- 武汉大学
分论坛主席:刘欢- 华中科技大学
分论坛主席:闵杰-武汉大学
分论坛主席:杨春勇-中南民族大学
分论坛主席:余俊宏-中物院
分论坛主席:孙会靓-广州大学
分论坛主席:刘佰全-中山大学
分论坛主席:薛启帆-华南理工大学
秘书长:张一平-南方科技大学
副秘书长:王林-上海大学

专家委员会:(持续更新中………)
闵永刚-广东工业大学、国家杰青、俄罗斯外籍院士
叶思宇-广州大学、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魏兴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曾海波-南京理工大学、国家杰青、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刘川-中山大学、国家优青
杨振宇-中山大学、国家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
赵勇彪-云南大学、国家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
杨绪勇-上海大学、东方学者特聘教授
张紫辉-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

会议议题

新能源材料、氢能源材料、燃料电池、超导材料

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量子光学与光场调控

微纳光学与器件应用

光通信与光传感

能源光电子学

发光材料与器件

光电材料加工技术

催化、柔性、薄膜、印刷、封装、功能、生物等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显示与照明材料与器件

功能材料、生物医药材料

光电探测与智能传感、 光信息处理与存储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

能量转换与存储电介质材料

光纤材料与器件

纳米/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

超材料、复合材料、储能材料

激光技术与显示

半导体器件与技术

(持续更新中………)


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2年9月23-25日(23日全天报到,24-25日会议报告)

会议地点:武汉天际丽豪大酒店


会议费用




推荐阅读

第31届国际DSFD会议暨第10届全国LBM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  >>
第十二届中国功能玻璃学术研讨会暨新型光电子材料国际论坛 >>
第二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  >>

编辑:吴良秀

蔻享学术 平台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识别二维码,

下载 蔻享APP  查看最新资源数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