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第十三届电磁理论与应用北京论坛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3-03-06



会议名称:

第十三届电磁理论与应用北京论坛

会议时间

2022 年1127日(星期日) 9:00-17:30

主办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波工程实验室/学院研究生会


直播通道

蔻享学术直播间

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



会议日程

11月27日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宽带电磁环境感知技术研究

谢树果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个人介绍谢树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 年于武汉大学获无线电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军委装发部某技术专业组专家,中国兵工学会复杂辐射场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电磁频谱安全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排名 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奖 2 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

报告摘要:电磁环境特别是威胁电磁环境的快速测量,已成为设备性能评估、故障诊断和威胁预警等的迫切需求。报告在分析目前电磁环境测量的主要技术困难的基础上,针对电磁环境感知装置 SWaP&S(尺寸、重量、功耗和速度)的需求,围绕宽带、大动态和快速变化的电磁环境感知存在传感器(天线)体积大、测量时间长和易受干扰的难题,介绍基于电光效应的电场传感器和基于微波光子学的电磁信号处理方法等电磁环境快速感知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集成铌酸锂光子学:从通信到精密测量

李 杨 副教授

清华大学


个人介绍李 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教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哈佛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超材料、集成铌酸锂光子学等。在 Nature Photonics、Advanced Material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ano Letters 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多次被选为封面故事,其中 2 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SCI 单篇最高他引 250 余次。作为项目负责人(PI)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为共同项目负责人(Co-PI)主持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项目和三星公司研发项目。曾获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青年最佳论文提名奖、IEEE 天线与传播学会博士研究奖等荣誉。


报告摘要:铌酸锂晶体因其在 400nm-5μm 波段具有低吸收损耗、高折射率、大电光系数、高化学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电光调制器。近年来,绝缘体上薄膜铌酸锂及其脊波导的微纳加工技术取得了巨大突破,从而实现了半波电压长度积低至~1V•cm、3dB 带宽超过 100GHz 的高性能集成电光调制器,以及重频可调谐的宽带集成铌酸锂电光频梳。基于该电光频梳的可高速调谐的重频,我们实现了精度可达百微米量级的低成本绝对距离测量系统,并探索实现低泵浦功率、高集成度的中红外双电光频梳式光谱仪。为了实现上述器件,我们自主研发了基于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的薄膜铌酸锂微纳加工工艺,实现了固有品质因数超过 1×107 的微环腔。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光控电磁波分布实时测量新技术

白 明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个人介绍白 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电磁学、准光学系统设计、电磁近场及紧缩场测量技术。

报告摘要:电磁波的可视化以及电磁波分布测量一直是电磁相关研究领域的基础需求,目前电磁分布测量主要是通过探头机械扫描或探头阵列来实现,测量效率和分辨率难以兼得。近期,我们研发了一种全新体制的电磁波近场矢量分布高效测量技术,利用半导体光电效应带来的光生等离子体的电磁场散射效应,可获得待测电磁波的幅相信息;再借助高速激光扫描即可实现近实时的电磁场分布的测量和可视化。基于这种新型光控散射机理的场分布测量样机,可以在几秒钟获得电磁场的矢量电场分布,同时还具有超分辨率、全微波频带适用性等诸多非常吸引人的优点。我们已将这一技术尝试用于包括天线和微波电路泄露等辐射测量,实现了对天线近场分布、远场方向图、结构表面隐逝场、谐振模式及极化信息等多种特性的准实时测量和分析。验证了这一有别于现有技术体系的电磁波快速测量技术,突破了测量效率和分辨率的矛盾。该技术有潜力发展完善将成为一种研究电磁波的有力新工具,对天线设计、电磁兼容分析、复杂电磁环境感知和电磁成像等诸多领域有望产生广泛的,推动性的贡献和影响。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面向快速人体安检的被动毫米波二维/三维成像技术

胡岸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


苗俊刚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个人介绍胡岸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成像技术和微波辐射与散射测量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多项毫米波成像技术领域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22 年获得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


个人介绍:苗俊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微波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电磁散射与辐射特性测量技术、微波毫米波成像技术和微波天线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多项毫米波成像技术领域国家级重点项目。1989 年和 2005 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 年获得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

报告摘要:大客流交通枢纽及一些重要场所对“非接触、不停留、无干涉”的非合作快速人体安检具有迫切的需求。主、被动复合的安检成像系统是实现非合作快速人体安检的有效途径。本报告介绍了被动二维/三维毫米波成像的基本原理,北航微波工程实验室在被动毫米波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探讨了被动三维成像技术在人体安检应用中的可行性及面临的挑战。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基于单目深度估计的复杂环境电磁计算

明 悦 副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


个人介绍明 悦,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及国家电网、中兴通讯、腾讯、波音、高通、百卓网络等企业合作项目。共发表论文 80 余篇,其中包括 IEEE TMM,IEEE TCSVT,IEEE THMS,自动化学报等 SCI 论文 20 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2 项,美国发明专利 3 项,并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 8 项软件著作权,相关成果牵头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邮电大学周炯槃优秀青年教师励志奖和首届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奖等。


报告摘要: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地形地貌地物复杂,精确评估电波传播效应十分困难。针对传统城市建筑环境电磁计算物理建模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利用单目深度估计的方法对城市复杂建筑环境进行基于点云的三维重建,获取精确的三角网格模型,并通过机器学习图像分割的方法获取城市环境边界电磁属性。针对物体边界伪影、场景空间结构漂移、场景细节信息丢失等问题,研究从新的视角展开,提出了新的深度特征编解码网络及深度回归部分的网络模型实现方法,在解决上述问题上取得突破,在网络收敛速度和深度推理时间上也更具竞争力。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体面积分方程数值建模中金属—介质分界面处边界条件的应用

刘金波 副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


个人介绍刘金波,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 年 1 月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以一作或通讯作者身份在TAP、AWPL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18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 7 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电磁学。

报告摘要:体面积分方程(VSIE)结合矩量法(MoM)求解十分适合于计算金属—非均匀介质复合目标的电磁特性。然而在计算频率选择表面等目标的频率响应时,MoM 求解VSIE 得到的谐振频率结果往往偏高(蓝移现象)。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 VSIE 数值建模中金属—介质分界面处的电通量法向边界条件无法得到保证,因而在此处产生了伪面电荷的累积。为了消除伪电荷的影响,可在分界面处施加电通量连续条件以对 VSIE 进行修正。数值结果表明,修正后的 VSIE 计算精度有了较大提升、蓝移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此外,由于 VSIE 需要对介质体区域进行三维网格剖分,因此体未知量个数往往过多。可在金属—介质分界面处同时引入电通量连续条件与电场切向边界条件以缩减体未知量的数目。对于薄层介质涂敷目标,这一方法效果十分显著。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一种基于 8μm 厚度液晶的反射阵天线

张志军 教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个人介绍张志军,教授,杰青(2015),IEEE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天线、相控阵天线、机载天线等;已发表 IEEE 刊物论文 100 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 40 余项,美国发明专利 13 项。

报告摘要:基于显示器的液晶面板(LCD)生产工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液晶相控阵天线。报告将介绍该天线的工作原理,测试结果以及目前该技术的工艺限制。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复合机制超宽带柔性透明超表面及其 RCS 减缩应用

司黎明 副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个人介绍司黎明,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副院长。从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涉及电磁场理论、太赫兹技术与应用、天线理论与技术和雷达仿真与目标识别领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 SCI/EI 收录学术论文80 余篇,授权和申请专利二十余项。现为《Electronics》期刊编委会成员、《天线学报》期刊编委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议人、教育部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科委科技专家、中国计量测试协会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工智能计量协同创新生态伙伴联盟理事会理事、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理事、中国材料学会超材料分会青年理事以及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


报告摘要:提出了一种融合吸收、极化转换和相位抵消机制的柔性透明超宽带电磁隐身超表面,可实现宽带和宽角度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实验实现了 8—40 GHz 频段内超过 10 dB 的单站 RCS 和双站 RCS 的共形减缩。该柔性透明超表面可以定制化在如微波、太赫兹波、红外等不同频段,在微波、太赫兹、红外隐身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超宽角域斜入射人工电磁表面

金 城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个人介绍金 城,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 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2 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14 年归国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金城主要从事电磁辐射与安全防护,发表论文 100 余篇,授权/受理国家发明专利 10 余项。金城是 IEEE、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担任通信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员通讯》创刊编委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担任 2013IEEE ISWTA 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2015 年 IEEE ISSNIP会议、2015-2016IEEE IMWS-AMP 会议和 2021ACES-China 分会场主席和会议分组委会委员。


报告摘要战机、战舰等突防装备(以及卫星)的战场生存力,一直是作战双方科技争夺制高点。复杂电磁环境时代,战场生存力从“制空权”向“信息权”“电磁权”转移。电磁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新一代“电磁安全:隐身与防护”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我们面临如何在对抗方探测手段更多样覆盖更广的恶劣条件下,实现作战平台超宽角域隐身的电磁安全隐身与防护。


针对传统雷达的隐身战机超宽角域隐身,提出了超宽角广义布儒斯特动态波阻抗匹配理论,克服了传统电磁表面阻抗匹配理论导致的大角度阻抗失配问题。将经典布儒斯特单角度拓展到广义布儒斯特宽角域,将光学布儒斯特方法成功应用在微波段。首先研究了各向异性电磁表面对角张量形式本征参数,确定广义布儒斯特动态波阻抗匹配条件。然后将各向异性电磁表面波本征参数张量从实数域拓展到复数域,确定广义布儒斯特动态复波阻抗匹配条件。将电磁透波表面斜入射角范围扩大到±80°。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太赫兹相控阵天线

杨 帆 教授

清华大学


个人介绍杨 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在清华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天线、界面电磁学、计算电磁学以及应用电磁系统。目前已出版 6本学术专著,参与编写 7 本学术专著,发表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 500 余篇。

电子邮件:fan_yang@tsinghua.edu.cn


报告摘要:随着现代通信与探测系统的发展,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太赫兹日益受到关注。具有高增益、波束扫描能力的太赫兹相控阵成为未来太赫兹通信和探测系统的关键器件。传统的数字或模拟相控阵天线受材料、工艺等限制,在太赫兹频段面临较大困难。智能超表面(RIS)技术为相控阵天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路径,尤其在太赫兹频段具有较大的优势。这种新型相控电磁表面将移相功能与辐射功能在表面上一体集成,从而实现高增益聚焦、大角度相控扫描的天线。本报告将概述国内外太赫兹高增益波束扫描天线的典型技术路线,并介绍本团队在太赫兹相控电磁表面天线的研究进展。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太赫兹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邓建钦 研究员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个人介绍邓建钦,研究员,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毫米波及太赫兹测试技术研究和测试仪器研制工作,主持完成重大专项、预研、型号等多项国家项目,成功开发系列毫米波及太赫兹测试仪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1 项,省部级奖项 6 项,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40 余项。


报告摘要:测试是太赫兹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随着太赫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的不断拓展,对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诸多挑战,报告以此为牵引,给出了相应的基础技术进展,提供了本地化的太赫兹测试解决方案,展示了相应的测试能力,分享了其在器件、组件和系统方面的应用案例。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PCM 聚焦太赫兹带状注行波管研究

张长青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个人介绍张长青,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20 年入选中国电科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英才。2011 年于电子科技大学获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包括大功率/高功率太赫兹带状注行波管、平面分布式电子注技术等。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 SCI 论文 10 篇,申请发明专利 10余项。

报告摘要:大功率太赫兹辐射源在高分辨率雷达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现有太赫兹放大器功率水平普遍在毫瓦至瓦级之间,很难满足远距离探测需求。基于带状电子注技术的太赫兹行波管,具备在小体积、轻重量前提下提供宽频带大功率放大的能力,是目前太赫兹辐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报告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在太赫兹带状注行波管研究中取得的理论、技术和工程进展。重点介绍了太赫兹行波管场景中采用周期永磁聚焦技术实现大电流密度带状注稳定传输理论和技术,宽带慢波互作用电路和过模低损耗传输系统设计。报道了在重大装备需求牵引下研制成功的国际首支 PCM 聚焦太赫兹带状注行波管。


报告介绍


报告题目:电磁带隙结构在太赫兹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于伟华 副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个人介绍于伟华,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毫米波/太赫兹波核心器件、芯片和电路系统攻关和研制工作,主持 “太赫兹低损传输互联技术”“太赫兹多用户射频收发系统研制”等多项国家、北京市重点课题,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 80 余篇,发明专利 10 项。

报告摘要:太赫兹通信技术被认为是是极具潜力的 6G 关键候选频谱技术。太赫兹通信模块中需要用到的多种功能芯片在集成封装中遇到的问题亟需解决。一方面,太赫兹多芯片模块/系统中不同芯片间由于杂散辐射会相互串扰,影响收发通道隔离度和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封装金属腔体产生的高次模谐振会使模块/系统的整体性能在某些频点急剧恶化,严重影响带宽。电磁带隙结构能够在某些频带上传递或阻止电磁波,有利于减少电磁干扰问题,改善通信系统性能。本报告从电磁带隙结构分析入手,对其在太赫兹芯片封装中的应用场景展开介绍,探索太赫兹芯片封装新技术新路线新方法。




推荐阅读

【精品课】电磁学——宁波大学连增菊副教授、贾曼教授、赵文辉副教授 >>

【精品课】电磁学 >>

【宁波大学】电磁学 | 连增菊、贾曼、赵文辉 >>

麻省理工学院文小刚院士:电磁波和引力波的量子信息起源 | 墨子沙龙 >>

【视频】中科院院士崔铁军:电磁超材料及应用 >>

编辑:王亚琨

蔻享学术 平台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识别二维码,

下载 蔻享APP  查看最新资源数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