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地质学论坛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12-20



论坛名称:

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地质学论坛

论坛时间

2022年12月16日-17日 08:30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直播通道

蔻享学术直播间

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

直播日程


特邀学者介绍

* 行星构造与动力学
龚政 博士后 哈佛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2014年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士学位
2016年 理海大学 地球与环境科学系 硕士学位
2021年 耶鲁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博士学位
2021-2022年 耶鲁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博士后
2022-今 哈佛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主要通过对早期地球的板块构造,天文年代学及地球磁场变化研究,来探究地球演化及其宜居性。
·利用古地磁及年代学对前寒武超大陆重建,探究板块间相互作用,及其对地球环境变化的驱动力。
·对地球早期关键时间点的地层进行高分辨率的天文旋回地层研究,来改善全球地层对比,精确的估算沉积速率,及沉积过程。
·利用地质及考古材料,对地球磁场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进行研究,探究地球磁场演化规律及其与生物演化间的关系。
成果主要有:通过对劳伦、波罗的、西非等板块的古地磁及年代学研究,提出了元古代Nuna超大陆的新构型,及其对Nuna-Rodinia超大陆演化模式的启示;利用天文旋回及非传统同位素等手段,约束了埃迪卡拉纪Shuram 碳同位素负漂事件的持续时间,全球同时性及其成因;利用考古材料对东亚7千年以来的地磁场变化进行约束。目前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10 篇,发表于Geology,EPSL,Precambrian Research,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等学术期刊。

田小川 博士后 波⼠顿学院 地球科学院
2013年 中山大学 地球科学系 地质学 学士学位
2015年 孟斐斯大学 CERI 地球物理学 硕士学位
2021年 哥伦比亚大学 Lamont地球物理学 博士学位
2021年-今 波士顿学院 地球科学院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地球动力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 高性能计算
·三维洋中脊岩浆与构造:建立了三维洋中脊岩浆侵入与断层演化的动力学模型,提出沿洋中脊应力耦合对断层发育的影响机制,解决观测与二维模型不一致的问题。
·全球大陆裂谷模拟:用Seaward Dipping Reflectors的几何特征来约束富岩浆大陆裂谷在裂解最后阶段时的板块边缘强度。
·大火成岩省地形模式:模拟地壳厚度与温度对岩浆侵入与下地壳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约束其对大火成岩省地形演化的控制作用,解释了大火成岩省地形的高与低。
·大火成岩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首次提出岩浆侵入改变地壳密度从而控制大火成岩省主要喷发时机的新模式,解释了全球变暖早于主要岩浆喷发的热点问题。
·全球大洋转换断层地形模式:提出三种大洋中脊转换断层地形的形成机制,并首次提出剪切诱发拉张从而控制大洋转换断层峡谷发育的新机制。
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于 EPSL,JGR,Nature Geoscience,GRL (in prep),博后期间研究将于2023年初投稿到Nature。

都骏 博士后 美国普渡大学 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
2013年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物理学院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学士学位
2020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 博士学位
2020年 法国蔚蓝海岸大学 基础与应用科学学院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博士学位
2020-2021年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助理、特别研究助理
2021年-今 美国普渡大学 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表面地质过程的研究,尤其专注于撞击与火山作用对表面地形的影响。·月球与行星表面撞击坑的地形演化:建立了月球与水星表面新鲜撞击坑的高程模型,反演了两者表面的地形扩散速率,发现月表的地形扩散速率小于水星,这可能表明月表的撞击通量要小于水星;
·月球与行星表面的火山活动规模:估算了月球与水星表面的熔岩流厚度,发现水星的熔岩流厚度大于月球,这可能是因为水星的壳层与岩浆密度差异小,从而利于岩浆的上涌喷发;
·嫦娥探月工程着陆区的地质解译:估算了嫦娥五号着陆区的玄武岩厚度,发现该地区的岩浆活动在月球火山活动晚期依然活跃,这可能是因为月球中的生热元素提供了热源。
主持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攀登计划以及嫦娥五号第三批月球科研样品研究任务。
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


黄东阳 博士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2013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珠宝学院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学士学位
2016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质学 硕士学位
2019年 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物理学 博士学位
2020年-今 苏黎世联邦理工 地球科学系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主要从事地球及类地行星的早期分异、核幔成分和内部物理性质方面的研究。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实验,对地球早期岩浆海的氧化还原条件、高压熔体结构进行限定。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探究了高温高压下液态富铁合金及硅酸盐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 篇;主要发表于PNAS,EPSL 等学术期刊。

Muhammad Hasan 
Postdoctoral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Quaid-i-Azam University, Islamabad Pakistan, Majored in Geophysics
2014, Quaid-i-Azam University, Islamabad Pakistan, Majored in Geophysics
2019,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Majored in Geophysics/Ge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field and direction:
Dr. Muhammad Hasan is currently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t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GGCAS). He obtained his PhD (2019) i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physics/Hydrogeology) from IGGCAS, and Master (2014) and Bachelor (2011) degrees in Geophysics from Quaid-i-Azam University (QAU), Islamabad, Pakistan. 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Geophysics, 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y, Rock Mechanics, Rock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He introduced a new geophysical method, namely the Joint Profile Method (JPM) to solve the subsurface geological uncertainties. He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geotechnical tests by a new geophysical approach to determine rock mechanical parameters for engineering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Besides, he used the non-invasive geophysical methods for more detailed and accurate assessments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fresh-saline water interface and groundwater estimation). At present, he is one of the leading young researchers in his field with nearly 25 SCI articles as a first author in top international journals (Engineering Geology, IJRMMS, RMRE, BOEG, JRMGE, Scientific Reports, Groundwater,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etc) within recent five years. He has authored, reviewed, and edited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well-known peer reviewed journals. Hasan’s published work has been relied on, cited, and referenced by many research scientists. He was honored by the prestigious awards on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locally, nationally, reg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 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
刘甜甜 博士后研究员 柏林自然博物馆(德国)
2013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信息工程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学士学位
2016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 硕士学位
2020年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博士学位
2020年–今 柏林自然博物馆(德国) 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领域与方向: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方向的研究;开发建立3维数值模型追溯月球表面物质成分的时空演化历史。有效地约束了月球以及太阳系的晚期大轰击历史,月壳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以及表层月壤的演化过程。为月球遥感影像的解译提供重要参考;为已返回的月球样品的不同成分进行了定量溯源;也为未来中国探月计划的选址提供参考并给出其潜在的科学价值。目前以第一以及通讯作者在行星科学的顶级期刊发表了论文8篇,合作文章6篇,并于2021年获得“TRR 170青年科学家奖”。

于淼 副教授,硕导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2010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固体) 学士学位
2013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硕士学位
2017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博士学位
2017年-今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地质资源系副主任
研究领域与方向:主要从事造山带地壳演化、矿床成因理论和热动力学模拟等交叉研究工作。详细探讨了岩石圈物质结构-成分和造山带岩浆-构造演化与区域成矿作用间的耦合关系;结合地球热动力学提出矽卡岩多金属矿床多阶段流体交代过程的关键物理化学控制因素,丰富完善了地球热动力学与矽卡岩成矿间关系理论研究;综合分析了造山带型金矿成矿物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为东昆仑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包括《Earth-science Reviews》、《Litho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The Canadian Mineralogist》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1部。指导学生建立热动力学GeoTVP网站(域名:http://geotvp.cn/),并荣获第二届全国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程裕淇优秀学位论文”奖。

李扬 副教授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011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 学士学位
2017年 英国杜伦大学 地球科学系 地质学 博士学位
2017-2018年 美国耶鲁大学 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博士后
2018-2022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22 年-今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副教授
研究领域与方向:主要从事地质年代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分析方法研发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为特色,致力于研究需求驱动的技术革新和理论创新。在重大地质事件精确定年,成矿作用的时间、节律和效率等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近五年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Geology(5)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成果被Nature Reviews遴选为研究亮点并撰文报道,应邀为国际地时计划(EarthTime)核心成员,受邀在美国地质学会年会等国际会议做主题报告。

李亚梅 特任助理教授 东京工业大学
2009年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 学士学位
2014年 中科院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学位
2014-2017年 日本 理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
2017 年-今 东京工业大学 特任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与方向:研究主要集中于天体生物学(前生命化学),早期太阳系冰微行星上的化学演化,以及矿物催化等课题。将电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应用于不同水岩反应的环境,研究了早期地球深海热泉喷孔处的碳氮转化反应;以地质电化学模型解释了碳质球粒陨石中的有机物的丰度变化趋势。主持多项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青年基金项目和其他重点项目的子项目。
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已在Nat.Comm.,Angew.Chem.Inter.Ed.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 。

钱煜奇 博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
2017 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班 学士学位
2019-2021 年 布朗大学 地球、环境与行星科学系 联合培养
2022 年-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 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与方向:
钱煜奇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星地质学与行星火山学,基于遥感探测、原位采集及返回样品数据揭示月球或其他天体的地质与火山过程。本人在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参与了嫦娥五号着陆区研究,取得的主要科学认识包括:1)重建嫦娥五号着陆区地质与火山演化历史,为嫦娥五号玄武岩分析提供背景资料;2)分析嫦娥五号月壤物质来源,追溯撞击熔体玻璃源撞击坑;3)将嫦娥五号样品作为地面真值,重新厘定月球年轻月海玄武岩矿物学及年代学特征。钱煜奇目前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9篇,包括7篇在Nature Astronomy、Science Advances、EPSL、GRL等NI期刊发表,被引用超过300次。
钱煜奇曾获得过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奖项。

王泽洲 博士后 华盛顿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14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地质学 学士学位
2019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地球化学 博士学位
2019年-今 华盛顿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从事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温地质过程金属稳定同位素分馏机理研究,金属稳定同位素在深部地幔不均一性成因,俯冲带物质循环,陆壳形成与演化等领域中的应用。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厘定硅酸盐地球锌同位素组成、利用镁和锌同位素揭示板内玄武岩和克拉通深源包体成因及其与地球深部碳循环过程之间的联系、发展钾同位素在示踪俯冲带沉积物再循环过程中的应用、利用钾、镁和锌同位等新兴地球化学工具制约高硅花岗岩成因。
目前已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学术论文9篇,主要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Geology, EPSL, GCA,JP等期刊。

* 环境与生物演化/沉积学
方克艳 研究员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2010年 兰州大学 博士学位
2007-2009年 哥伦比亚大学 联合培养
2011年 兰州大学 讲师
2011-2013年 赫尔辛基大学 博士后
2014-2018年 中科院地质所 博士后
2013年-今 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员
研究领域与方向:
研究方向为树木年轮与古气候,主要开展树轮气候重建,年代际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等方面的研究。共发表文章130余篇,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Nat. Commun.和Sci. China Earth Sci.等SCI期刊上发表60余篇,获应急管理部采纳咨询报告5份。

贾佳 博士后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2010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海洋地质 学士学位
2016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博士学位
2017-2020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博雅博士后
2020年-今 卡尔加里大学 比较解剖学与实验药物系 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领域与方向:
目前研究有尾两栖动物蝾螈类的早期演化,包括分类学、分支系统学、演化发育生物学、古生态类型重建、生殖方式分异的演化模式与影响,以及高度分化的生活方式和发育模式对形态特征形成的影响。
已命名4种中生代蝾螈,并将小鲵科的演化历史推进到了侏罗纪中期。发现了首个半水生的中生代基干小鲵类,并利用腭部形态定量重构了早期蝾螈类的古生态类型演变;支持现代两栖动物为一单系类群,其共同祖先具有幼体水生、成体陆生的变态发育模式。
证明了蝾螈类肢骨末端的轴前发育现象为早期四足动物共有的原始模式,该模式促进了原始四足动物从多指型向五指型的演变,并证明肢骨末端为鱼类到四足动物演化的演化新质。首次发现早期四足动物的尾荐椎数目呈现减少的演化趋势,并与生殖方式的分异有关。
目前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0篇,包含Science Advances, eLife Sciences, iScience, PLoS ONE, PeerJ等开放获取期刊。

杜江辉 博士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地球化学与岩石学研究所
2009 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质学 学士学位
2011 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质学 硕士学位
2019 年 俄勒冈州立大学 地球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 海洋学 博士学位
2019 年-今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地球化学与岩石学研究所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
主要从事现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古海洋学研究。通过对现代沉积物及其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研究证实了大洋沉积物风化是海水稀土元素最重要的来源,并借此对现代海水中放射性成因钕同位素的分布给予全新的解释。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使用钕同位素重建古大洋环流的新理论框架,并利用全球自生性钕同位素记录对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全球大洋环流进行重新阐释。目前正在探索深海沉积物在其它新兴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大洋循环中的作用,包括稳定性铁, 镍, 铜,锌等同位素。目的是为了理清海水-沉积物界面上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通量,并解释早期成岩作用对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沉积记录的影响。为此正在开发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反应运输模型,并通过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结合探索海水新兴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分布机制及其古海洋学应用。
目前已发表SCI收录文章16篇(第一作者7篇);文章见于Nature,Nature Geoscience,EPSL,GCA, QSR等杂志;受邀在AGU Fall Meeting, Goldschmidt等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获得AGU Harry Elderfield Student Paper Award ,ETH Postdoctoral Fellowship,Marie Skłodowska-Curie Individual Fellowship等国际奖项。

* 地质资源与石油地质/地质工程
Mehdi Ostadhassan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Kiel
2005,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etroleum Engineering, Bachelor degree
2007,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etroleum Engineering
2009, IFP-School, Petroleum Geoscience, Master degree
2013,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Petroleum Engineering, Doctoral degree
Research field and direction:
Prof. Ostadhassan is currently holding AvH George Froster experienced research fellowship at University of Kiel in Germany. He started his career as a research scientist at 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 before joining UND petroleum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He becam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2019 and then joined NEPU as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nd become affiliate with the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Institute.
Dr. Ostadhassan has published three books and two more under preparation, more than 150 peer reviewed papers in the CAS Q1 and Q2 ranked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geoscience. He has acquired more than $3M USD in research funding from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rivate sector and has collaboration with several universities and private companies around the globe on a wide range of topics such as: geochemistry, geomechanics, petrophysics, rock physics and materials science. His main focus of research is on understanding unconventional shale oil and gas plays.

侯磊 研究员 华威大学 工程学院

2009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 学士学位
2013-2014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地球与矿产科学 访问学者
2015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井工程 博士学位
2015-2019年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副研究员
2019-2022年 英国华威大学 工程学院 玛丽·居里研究员
研究领域与方向:
主要从事CO2地质封存与利用、非常规油气藏水力压裂等方面研究。揭示了超临界CO2与颗粒的两相流动机理;量化了不同相态CO2对页岩基质的软化作用以及对支撑裂缝渗透率的影响规律;创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数据处理平台和页岩气压裂工程、地质数据库,耦合岩石力学和水动力学模型,针对地面压力响应、地下裂缝发育、两相流动形态等,开展了工程预测、地质解析、实时预警等定量化综合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页岩气藏封碳、储氢的可行性和前景。
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中科院一区 7篇、二区6篇,发表于Ener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SPE Journal,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等期刊,已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其中第1、2作者14项。曾入选欧盟委员会H2020框架下的玛丽·居里学者个人资助计划(Marie Skłodowska-Curie Individual Fellowship, €320,000/3years),并入选英国碳捕集与封存研究中心学术会员。

Majid Khan 助理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2013年 Quaid-i-Azam University Islamabad, Pakistan 硕士学位
2018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博士学位
2019-2020年 齐鲁工业大学 副教授
2020-2022年 北京科技大学 教学博士后
2022年-今 北京科技大学 助理教授
Research field and directio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Tectonic Subsidence, Geological Disasters, Mine Safety Engineering, Groundwater Hydrogeology
Dr. Khan is a geophysicist interested in the applications of geophysical method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ubsurface geology and tectonics. Dr. Khan does research in seismic stratigraphy, regional tectonics, hydrocarbo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hydrogeology, rock mechanics, and mine safety engineering. Recently, introduced a novel method for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diction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He is leading three projects as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und for Young Scientists (NSFC). He has published over 35 research articles in SCI indexed journals including GJI, MPG, MGR, EG, IJMST etc., and over 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s (Oral Talks). Dr. Khan won several awards during his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ies. He also won 2nd position in China National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Competition. He has been the Vice President of SEG (Student Chapter) and member of AGU, EGU, and AAPG.

吴辉 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010年 清华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学士学位
2015年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 博士学位
2015-2019年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大气、地球与能源部 博士后研究员
2020-2022年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大气、地球与能源部 科学家
2022年-今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助理教授、研究员
研究领域与方向: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本科和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后赴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从事非常规能源开采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Journal of Hydr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担任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Geosciences专刊编辑,担任Applied Energy,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Geothermics等20余种学术期刊审稿人。




推荐阅读

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地质学论坛>>

【中国地质大学-名家论坛】赵国春院士:前板块构造与大陆起源>>

首届国防基础理科“基石”青年学者论坛>>

首届长江湿地地学论坛>>

2021第七届青年地学论坛-地学青年女科学家沙龙>>

编辑:吴良秀

蔻享学术 平台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识别二维码,

下载 蔻享APP  查看最新资源数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