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回放】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干旱区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3-08-02



会议名称:

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干旱区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新疆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中科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丝绸之路创新发展研究院


回放通道

蔻享学术

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

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
干旱区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新源举办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7日电(刘瑛 张明)你可知道,因为吸收和释放的相关平衡,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以160万吨的速度吸收二氧化碳,而全球流动沙漠固碳量约2.1亿吨,沙漠在缓解气候变暖中发挥着积极贡献?身处干旱半干旱区的人们是否能感受到,这里是全球除北极外增温最为显著的地区,为全球陆地平均增温的2倍,对全球陆地增温贡献率达45%?而人们可曾想过,全球干旱区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为2410亿吨,荒漠化已造成碳损失200—300亿吨。如果能积极开展荒漠化防治的有效措施,则可促使固碳潜力增速达到10亿吨/年。这些有趣且关切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问题,在5月6日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干旱区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都可以聆听到院士专家对相关信息的科学解读。
为促进干旱区地理科学的创新发展研究,更好地服务全球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5月5-6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和新疆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干旱区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新疆新源县召开。
当天,正在科考途中的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研究员发表了视频致辞。新疆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姑丽娜尔·吾布力出席大会并致辞。
陈发虎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年会共话干旱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可持续发展,共同探讨干旱区科学研究的相关前沿,交流我国及世界干旱区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需求方面的思想。针对干旱区这一主体及其存在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必须打破学科壁垒,融合自然科学手段和社会科学方法,才能真正的解决干旱区人和环境和谐发展。干旱区的相关科研工作值得关注,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亟需关切,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学术活动,提升干旱区科学研究的交流层次,推动基金委重大项目和国家研发项目的立项,聚集从事干旱区研究的同行专家,大家互相支持,共同做好干旱区研究的学科建设,解读科学问题。


学者们正在认真聆听会议并做记录 张明摄


姑丽娜尔·吾布力副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会议邀请国内从事自然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气候学、气象学、生态学、社会学、水文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做报告,共同开展有关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学术交流。从地理学视角开启干旱区科学的研究和探索,不仅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干旱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舞台和机遇。


大会现场 张明摄

  

会上,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陈曦研究员代表干旱区分会发布了《中国干旱区研究宣言》。《宣言》指出,我国内陆干旱区半干旱区面积多达345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敏感的区域。当前我国西北干旱区,正处在共建“一路一带”、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重大战略的叠加期,要抓住机遇,持续释放支撑发展的积极因素,从地理学的纬度,科学梳理和归纳力促干旱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宣言》提出要瞄准干旱区重大科技需求,共同谋划国家重大项目的设立和实施,联合干旱区相关省区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协同发展的合作研究机制;加强干旱区资源环境本底调查和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为我国干旱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资源共享机制;围绕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干旱区研究的创新平台,形成示范集成,为推动我国干旱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示范引领;加强各相关领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全视域梳理、解读和拓展干旱区研究的学科边界,形成更加全面完善的学科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及交流模式,在各省区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硕博士、留学生、博士后的联合培养、交流机制,共建干旱区研究领域人才培养平台,为学科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陈曦研究员发布题为《携手共绘干旱区高质量发展地理学新篇章》的宣言 张明摄


黄建平院士在线做报告 张明截图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新疆分院院长肖文交等分别围绕“干旱区气候变化”和“天山地貌格局演化”议题作了精彩报告。特邀报告环节,邀请到了西北大学张世强教授、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邱玉宝研究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龙爱华研究员及北京大学邱国玉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寒区流域混合产流机制对比试验研究”、“雪冰数据产品及信息服务”、“西北内陆区‘自然-社会-贸易’水循环理论方法及应用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荒漠植被调查的再思考与新尝试”的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干旱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可持续发展”。共设有主旨报告、特邀报告、青年学者报告等3个环节,重点围绕“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干旱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等议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180余名参会代表的专家学者就目前干旱区研究最新进展,围绕干旱区生态环境及资源问题开展了66场深入交流研讨。


会议还评选出优秀青年报告奖,一二三等奖共计12个,鼓励青年学者积极投身干旱区科学的相关研究。会议还确定,下一届年会将于明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推荐阅读

【视频回放】IOP出版社-南方科技大学国际研讨会:聚焦量子材料>>

【视频回放】中国化学会首届全国绿色化学学术会议>>

【视频回放】2023西湖论剑·数字安全大会>>

【视频回放】IOP出版社国际量子奖在线研讨会>>

【视频回放】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与中国智能肿瘤学联合学术年会>>

【视频回放】第15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大会暨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学者论坛>>

【视频回放】第三届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学术论坛>>

【视频回放】第十二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2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

【视频回放】第九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

【视频回放】机器科学家雁栖青年论坛>>

编辑:王亚琨

蔻享学术 平台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识别二维码,

下载 蔻享APP  查看最新资源数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