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与摘要

历史中国 2024-02-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历史研究院 Author 历史研究杂志社



《历史研究》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刊,创刊于1954年,是党中央决定创办的全国性史学刊物。毛泽东同志亲自确定“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郭沫若同志出任首届编委会召集人。创刊60余年来,《历史研究》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百强报刊”等荣誉和称号,为推动中国史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史学界的一面旗帜。


目    录


·笔    谈·

新论断·新阐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

孙代尧(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

郭若平(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



·专题研究·

华夏共同祖先意识的萌生发展——以“祝融八姓”为中心
罗新慧(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汉魏六朝地理书的演进

徐   成  杨计国(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唐前期散官番上制度考论

李锦绣(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华中”区域概念的建构

李雷波(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


法律编纂视域下的7—8世纪拜占庭帝国转型

庞国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重农学派与18世纪法国旧制度改革

张   慧(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



·理论与方法·

博物学与Natural History:东西方知识传统的构造

余   欣 周金泰(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



·读史札记·

唐朝藩属政权的“华夏时间”——以南诏、渤海年号改元为线索
方   冬(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明兴甲辰纪元考实

张   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


内容摘要



·笔    谈·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本刊约请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撰文,以期深刻认识蕴含其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专题研究·

华夏共同祖先意识的萌生发展——以“祝融八姓”为中心
罗新慧


摘  要:华夏共同祖先的确立,推动了华夏族的形成。春秋时期兴起的局部共同祖先意识,为华夏同源共祖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春秋时期,以“祝融八姓”为代表,出现了诸多尊奉共同祖先的族群、邦国。这些族群或邦国跨越地域和文化藩篱,形成基于“共同起源信念”的团体。共同祖先的酝酿,与春秋时人喜好自述家世、追溯远祖、神化祖先的风尚有关。局部共祖的出现,开启了战国时期以黄帝为标识的华夏共同祖先形成的先河,是当时诸族大交往、大融汇的反映。


汉魏六朝地理书的演进

徐  成  杨计国


摘  要:汉魏六朝时期,郡国除按年度呈报包含地理信息的上计簿外,还不定期呈报图文并存的郡国地志(郡国图书),征戍官员也呈报四夷图书,中央据此修撰舆地图、全域性地志,构成地志系统。自东汉后期风俗传演变而来、由地方长官主导修撰的州郡地记,以及私撰专项地记如山记、异物志等,构成地记系统。南北朝时期,两大系统逐渐合流,形成图文并存的图记。北朝率先由中央主导编撰全域性图记,进而在隋唐时期形成图经修撰制度。这一变化是中央强化地方社会治理在地理学上的反映。



唐前期散官番上制度考论

李锦绣


摘  要:唐代散官番上制度确立于贞观十一年,番上的散官限六品以下。高宗龙朔二年新增封爵等获散途径,散官番上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唐前期文武散官番第、番期有五品以上和六品以下之别。散官番上一方面起到培训候补官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选官人数膨胀带来的铨选压力。唐前期散官番上制度在保障国家政令传递、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缓解政务运作压力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华中”区域概念的建构
李雷波


摘  要:“华中”是在近代中西学术互动中出现的新区域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沿用传统“长江”名义指代华中地区,并分立长江局与北方局、南方局。全面抗战爆发后,因长江局的名义及建制难以适应日益纷繁的战局,“华中”概念被广泛运用到对战场形势的分析中。随着“发展华中”战略出台,中共抗战军事行动及话语对“华中”语义作了深度重塑。“华中”区域概念在战争中不断得到运用和发展,逐步开启其建制化进程。在皖南事变前江南新四军整体北移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正式以华中局名义统摄长江南北敌后作战区,标志着“华中”概念建制化的成型。自此,“华中”逐渐从概念融入建制,成为中国现代区域建构的重要一环。



法律编纂视域下的7—8世纪拜占庭帝国转型
庞国庆


摘  要:7—8世纪是晚期罗马帝国向中古拜占庭帝国转型的最后阶段。法律编纂呈现了帝国统治者的治理理念,反映了转型过程。《民法大全》在适用中面临法学传承、语言等难题,是转型前“罗马困境”的缩影。7—8世纪的法律编纂,弱化罗马法的部分原则,吸纳希腊法和不成文法,同时实现全面基督教化,基督教信仰成为立法精神、法律渊源和法条内容等。该时期拜占庭统治者在坚守罗马帝国名号和威权的前提下,放弃或淡化了传统理念中的拉丁区域和文化,寻求政治理念与帝国疆域的统一,以契合帝国鲜明的东地中海特征。由此,传统的“普世罗马帝国”转型为“东方基督教罗马帝国”。



重农学派与18世纪法国旧制度改革

张  慧


摘  要:17、18世纪之交,法国政治经济困境加剧,以费内隆和布朗维利埃为代表的思想家,从宗教和历史中寻找政治改革合法性,回顾和珍视旧制度下的等级—团体制度,维护等级制王权国家。随着重农学派的兴起,传统改革观念被反思和颠覆。重农学派从反历史的、普遍主义的自然权利理论出发,用诉诸自然理性的政治话语突破了旧式等级观,通过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形成,将财富生产方式与国民身分相联系,由此设计出以财产为标准界定公民身分的政治方案。这一新形式促进了传统王权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但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无形中塑造了另外一个特权阶层。



博物学与Natural History:东西方知识传统的构造
余  欣   周金泰


摘  要:以“博物学”对译 natural history 始自清季民初,是近世中西学术会通之一环,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把握了中西历史共性,并用现代学科概念清理整合了本土知识资源,但存在忽视固有博物观念的问题。梳理中国古代重要博物知识人及博物典籍,可以发现中国博物学既遵循了人类共有经验,又体现出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自成独立知识体系,又与经典义理、神仙方术、食货民生等深度交涉;是融天道、人事、物象于一体,面向自身生存世界的理解方式、人生实践及情感体验之集合。人文与史志传统,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

《历史研究》在线投稿系统已于2021年9月15日启用,网址为:http://lsyj.ajcass.org/Admin/。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官方微店,订阅《历史研究》《历史评论》和《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

编辑:湘 宇
校审:小 韦

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订阅号历史中国微信订阅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历史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与摘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