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之后,可能还有降准 | 信达宏观
点击上方的"宏观亮语"可以订阅哦
文/解运亮、张云杰
信达证券宏观团队
核心观点
降息之后,可能还有降准。我们测算,为满足存款增长需要,2022年银行准备金账户需净增加1.5万亿元,纯靠MLF投放并不现实,需降准至少一次。考虑到财政靠前发力,一季度降准的可能性最大。当前贷款需求偏弱,但主要系来自房贷拖累,降息有助于提振贷款需求,若房贷问题再能得到解决,继续降息的必要性并不强。此外,连续降息还面临银行利差偏低和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制约。
银行间流动性宽松能持续多久?2021年总体上超储率并不高,但是同业存单利率已连续数月低于MLF利率,反映银行间流动性稳中偏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三处活水源源不断注入流动性——外汇占款、外汇存款和非银存款。2022年上半年,这三处活水仍有望延续,下半年可能趋于减少,银行间流动性将更加依赖央行投放。
广义流动性即将触底回升,有望持续改善。社融是反映广义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但还要考虑价格水平对社融的稀释作用,因此,我们将(社融增速-平减指数)定义为广义流动性指数。2021年四季度广义流动性到达阶段性底部,进入2022年后,在社融增速回升和平减指数前高后低的环境中,广义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
股市迎来配置期,债市短期仍可为。广义流动性和狭义流动性表现不一,将对资产配置带来不同影响。广义流动性持续改善,对权益类资产构成利好,股市迎来较好配置机会。而狭义流动性活水前多后少,债市机会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风险因素:疫情再度恶化,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等。
一、降息之后,可能还有降准
1.1 降准分析:2022年需降准至少1次,年初降准可能性最大
M2与各项存款余额的差异:M2与各项存款余额采用不同方法统计,既有交叉也有不同,一个重要差异在于M2包括流通中现金,而各项存款中不包括。从数据表现看,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一般小于M2余额。
各项存款余额与准备金缴存范围的差异:一般意义上准备金缴存范围严格小于各项存款余额,2015年起,央行将非银机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此外,政府存款中机关团体存款适用一般存款准备金率,财政性存款则需要全额缴存央行、不计入一般存款、不计提准备金。换言之,非银机构存款和财政性存款都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准备金缴存范围。
从准备金净增幅看,2022年需降准至少1次,年初降准可能性最大。
目前MLF余额为5万亿元,历史高点为2018年9月5.38万亿元。2022年平均每月MLF到期量约为3800亿元,11月到期量最大,为10000亿元,MLF有条件完全对冲。
若MLF完全对冲,则2022年准备金净增幅约为1.5万亿,需降准至少一次。2021年底,准备金缴存范围约为206万亿元,假设2022年增速为8.5-9%,则到2022年底升至223.7-224.7万亿元,同比增加17.5-18.6万亿元,按目前8.4%的加权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准备金净增幅约为1.5万亿元。
1.2 降息分析:连续降息的必要性几何,有哪些制约因素?
近期利率信号——一切服务实体经济。总结近期监管部门释放的利率政策信号,主要体现以下思路: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不搞大水漫灌;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
贷款需求不足如何解决?——要么提振房地产贷款,要么提振实业贷款。受房贷集中度调控影响,房地产贷款增速不断下滑,拖累各项贷款。2020年下半年以来,房贷增速已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021年以来房贷增速进一步下滑,金融机构房贷集中度明显下降。除房地产贷款外,其他贷款增长较快。截至2021Q3,各项贷款增速为11.9%,房地产贷款增速为5.3%,扣除房地产贷款后的其他贷款增速为14.5%,连续4个季度不断上升。
连续降息面临的现实约束——银行利差。2019年以来多次非对称降息。2019年8月央行推出LPR报价改革,至今1年期LPR已下调6次,累计下调51BP,但存款基准利率始终不变。存贷款基准利差已大幅收窄。2019年以来,1年期LPR与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的利差从281BP收窄至230BP。5年期与1年期LPR利差从60BP扩大到85BP。
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位。LPR报价改革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体现了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截至2021Q3已降至2.06%,处于历史低位,12月LPR下调后,净息差可能继续收窄。
城商行净息差已创下历史最低。城商行净息差一般比大型银行更低,LPR改革以来降幅也比大型银行更大,截至2021Q3城商行净息差为1.89%,已创历史最低,12月LPR下调后可能再创新低。
2021年6月,央行指导存款利率定价改革,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基准利率浮动倍数改为加点确定,目的就是缓解银行利差偏低的局面。但由于存款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改革后一年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也只是降低了4BP,无力改变银行利差偏低的局面。
连续降息面临的现实约束——美联储加息。历史上,在美联储加息期,中国央行从未降低基准利率。20151024,中国央行双降存贷款基准利率,20151217,美联储开始加息,这是中国降息距离美国降息最近的一次,距离两个月。2022年美联储可能加息三次,首次加息可能在3月。美联储12月点阵图显示,多数官员预测2022年将加息三次。美联储加息将意味着中国降息窗口关闭。
二、狭义流动性:银行间流动性宽松能持续多久?
2.1 回顾:2021年狭义流动性稳中偏松
DR007基本围绕短期政策利率波动。央行的操作目标体系是以政策利率为操作目标,引导市场利率在操作目标附近运行。央行短期政策利率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代表,短期市场利率则以DR007(存款类机构质押回购利率,质押品为利率债,参与主体是各类商业银行)为代表。由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对手方为一级交易商,多数为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银行,因此货币市场存在“央行—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资金链条。当DR007相对政策利率上行,表示银行资金需求提升,抬高资金融入成本,反映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狭义流动性)偏紧;反之,则代表狭义流动性偏松。2021年,短期市场利率符合央行合意目标,DR007围绕7天逆回购利率双向波动,全年中枢基本与7天逆回购利率持平。
同业存单利率略低于中期政策利率。央行中期政策利率是MLF利率,至于中期市场利率,央行并未明确提及,我们可以选择同业存单利率作为观察目标。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供给主体主要是各类银行,可以良好反映银行的中长期资金需求,以及相应的获取成本。同理,当同业存单利率相对政策利率上升/下降时,表示狭义流动性偏紧/偏松。2021年,仅2-4月同业存单利率曾短暂高于MLF利率,其他时间同业存单利率都低于MLF利率。
回顾2021年资金价格表现,狭义流动性稳中偏松。然而奇怪之处在于,2021年超储率并不高。
2021年前三季度超储率并不高。在每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会公布上一季度末的超储率。据央行发布的官方数据,2021Q1-Q3超储率分别为1.5%、1.2%、1.4%,均处于历史低位。
2021年10-11月超储率进一步走低。我们利用央行发布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和信贷收支数据,构建了(法准率+超储率)月度数据,据此可跟踪超储率月度走势。法准率+超储率=总存款准备金率=总准备金存款/一般存款,其中分子选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准备金存款”。考虑到非银存款和财政存款当前适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0,分母选用调整后的各项存款:一般存款=境内存款-财政存款-非银存款。数据显示,2021年10-11月超储率较9月进一步走低。
关于超储率总体呈现的下降趋势,央行在2021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作出解释:
一是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2020年4月由0.72%下调至0.35%),促使金融机构主动降低备付水平。二是完善流动性管理和短期利率调控框架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需求。具体措施包括:盯住利率精准开展操作,明确政策目标,引导市场多关注市场利率;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减少金融机构预防性资金需求;做好流动性跨周期调节,提前安排、精准操作等。
2.2 神秘活水之外汇占款、外汇存款和非银存款
2021年总体超储率不高,但资金利率反映银行间流动性稳中偏松,是因为有三处活水源源不断注入流动性——外汇占款、外汇存款和非银存款。2022年上半年,这三处活水仍有望延续,下半年可能趋于减少,银行间流动性将更加依赖央行投放。
外汇占款增加,对狭义流动性有补充效应。外汇占款走势与出口高度相关,2001-2012年间,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这一期间外汇占款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出口企业取得外汇后会从商业银行换回人民币,商业银行再向央行结汇,在这样的过程中货币供给增加,从而形成了外汇占款。2014年以后外汇占款下滑,近几年的增量趋近于0,背后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向地产和基建切换,出口的作用相对弱化。
2021年起外汇占款不断上升。在出口高景气带动下,2021年初,外汇占款扭转了过去几年持续下降的局面,开始不断上升,对流动性的影响从流出转为流入。
过去6个月,外汇占款月均增幅100+亿元。2021年1-11月,外汇占款累计增加1300亿元。但从6月移动平均来看,外汇占款每月新增量出现企稳态势。
外汇存款增加,形成潜在的流动性蓄水池。外汇存款增多同样是受到出口高景气的带动,2020年下半年起外汇存款不断上升,高额的贸易顺差带来外汇资金不断涌入。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外汇存款提供的外币流动性不同于本币流动性,境内金融机构是以本币资产为主,但外币和本币流动性并不隔绝,外汇占款就是连通这两个水池的管道。当商业银行向央行结汇,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外汇占款增加,银行获得本币流动性。当然银行也可以选择不向央行结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外汇存款比作“潜在蓄水池”。
影响商业银行结汇行为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银行自身结汇意愿,二是央行的主动管理行为。影响银行自身意愿的主要有汇率,也有银行自身对本币流动性的需求,当本币流动性短缺时,银行的结汇意愿往往会更强。2008年以前中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2008年《外汇管理条例》修订通过并生效,明确企业和个人可以按规定保留外汇或将外汇卖给银行,即意愿结售汇。现行制度下,央行的主动管理行为主要有窗口管理和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2021年6月15日、12月15日,央行先后两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外汇存准率由5%提高到9%,都是受到了外汇资金流入增多、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伴随出口拐点出现,外汇存款蓄水池作用趋于减弱。2020Q4-2021Q2为外汇存款增长高峰,月均增速达200亿美元以上,目前增长已开始放缓,过去6个月月均增幅不足7亿美元。
非银存款持续高增,对狭义流动性也有补充效应。2021年非银存款增长较多。截至2021年11月,非银存款余额为22.7万亿元,较2020年底增加4.4万亿元。非银存款增速远高于各项存款增速。2021年3月份以来,非银存款余额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11月份增速为20.5%,远高于各项存款余额增速(8.6%)。
2.3 非银存款如何影响流动性?
借助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分析。信贷收支表反映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源和运用的规模、结构及渠道,左侧即资金来源方,主要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右侧即资金运用方,为资产类项目。信贷收支统计的结果以平衡表的形式反映,资金来源合计=资金运用合计。我们可以据此分析非银存款的派生渠道。
需要注意的是,信贷收支表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联系紧密,但二者的编制准则存在差异,信贷收支表遵循金融统计标准,资产负债表则遵循会计准则。此外,二者在科目设置上也存在不同。
非银存款主要有三条派生渠道,其中银行被动吸收存款(渠道1)可补充流动性。
渠道1:被动吸收存款。银行被动吸收的非银存款主要有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款,以证券公司的结算备付金为例,投资者在证券公司开户、用于股市交易结算的资金,必须委托银行来托管,证券公司不直接管理客户资金,只在收盘结算后向银行递交交易指令,由银行进行现金交割。在实际的账务处理中,证券公司将款项存入托管银行时,借记“结算备付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理,保险资管计划、银行业资管计划、资金信托计划、债券等产生的证券交易结算类存款,都属于银行被动吸收的非银存款。体现在信贷收支表中:银行贷方记非银存款,借方记存放央行款项(可转化为黄金和外汇占款)。
渠道2:贷款派生存款。顾名思义,这一部分非银存款是由银行向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派生而来,相比渠道1,渠道2属于银行主动吸收的存款。在实际的账务处理中,发放贷款银行的资产端内部发生变化,货币资金中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减少、收息资产增加。由于发放出去的贷款形成了其他银行的存款,其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体现在信贷收支表中:银行贷方记非银存款,借方记非银贷款。
渠道3:非银同业业务派生存款。非银行同业渠道指商业银行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资金,交易对手包括商业银行表外理财和保险公司等。与发放贷款的流程类似,此时银行业资产方记录非银机构欠银行的债权,同时在负债方则会记录(派生)为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非银存款)。体现在信贷收支表中:银行贷方记非银存款,借方记有价证券投资、债券投资及其他投资等。
直观上看,非银存款高增与货币基金多发有关。2021年1-10月,非银存款累计增加4.4万亿元,同期货币基金份额累计增加1.6万亿份。货币基金配置存款,将推动非银存款多增。在《资管新规》执行落地的背景下,不仅提高了货币基金等净值化产品的配置需求,还对银行自营理财产品进行整顿,理财产品须由理财子或基金子公司发行,表外理财向非银存款转化。此外,股市资金在非银存款中也有较高占比。股市资金指的是券商在银行存放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包括客户资金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两部分,属于非银存款口径下的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款。我国资本市场正逐步发展完善,股市资金增多,也将推升非银存款。
往深层看,非银存款高增很可能与出口高景气有一定关系。我们将出口金额做12月移动平均处理后与非银存款余额进行对比,两条曲线呈现出一致的上行趋势。内在逻辑呈现为:出口高景气→出口企业盈利较好→出口企业更多配置非银机构金融资产→非银存款高增。
回顾2021年,中国出口份额大幅提高后小幅下降。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最早控制住疫情,最早实现复工复产,供应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开启了一轮波澜壮阔的高增长时期。相应地,中国占全球出口份额不断上升,我们跟踪的出口份额月度数据显示,不管是中国出口占美国市场份额,还是占全球市场份额,都于2021年一二季度创下历史性高点。此后伴随海外国家生产能力逐渐修复,中国出口份额呈小幅下降趋势,但8月以来随着德尔塔疫情冲击海外供应链,中国占全球出口份额出现重新小幅上升的态势。2020年底,市场普遍担忧中国出口份额的上升不可持续,当时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判断2021年中国出口份额不但不会下降,还会继续上升,如今已被事实所验证。出口强势带来了贸易顺差高企、外汇流入增多的局面,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
2022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回落到0-5%区间。2021年四季度,出口增速定格在23.1%,强势收官。但在全球经济复苏边际放缓、海外经济体生产能力逐渐修复、中国出口高基数等因素影响下,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出口增速将不可避免地回落。考虑出口份额与出口增速的关系,出口份额上升,对应于中国出口增速高于全球出口增速;出口份额下降,对应于中国出口增速低于全球出口增速。2021年10月,WTO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出口增速为4.7%,以此为参照,我们预测2022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回落到0-5%区间(4.6%),略低于全球增速。这一预测与中国出口份额历史性高点已经出现,但保持较强韧性的现实观察是相对应的。
三、广义流动性:即将触底回升,有望持续改善
3.1 2022年社融增速有望达11%以上
稳增长政策主线助力社融重回扩张区间,预计2022年新增社融规模不低于2020年。2020年以来,社融经历了先扩张后收缩的过程。1)2020年社融明显扩张。为应对2020年疫情冲击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货币财政全面宽松,全年新增社融规模达到34.9万亿,同比多增了9.2万亿;2)2021年社融转收缩。2021年“不急转弯”退出官方表述,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社融出现明显下降,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减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与2018年下半年类似。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逆周期”调控,前期政策偏紧的局面有所松动,2022年稳增长成为政策主线,参照2019年纠偏社融表现,预计2022年新增社融规模不低于2020年水平,约为35万亿左右。
2022年社融存量增速即将触底回升,有望达到11%以上。在新的政策基调下,稳经济所占的权重大幅上升,社融即将触底回升。这主要有两方面的驱动,一方面房地产政策出现微调。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政策边际放松,房地产信贷得到“松绑”,逐步趋稳。另一方面政府发债迎来高峰。在财政后置背景下,政府债发行提速,成为社融回升的重要支撑。此外,由于今年一季度政策“不急转弯”,新增信贷基数较高,明年一季度各项贷款增速趋于下行。二季度企稳后,将于下半年开启回升。在房贷政策微调、政府发债迎来高峰的带动下,若2022年新增社融回到2020年水平,则社融存量增速将达到11%以上。
2022年社融主要项目可能不同程度改善。从社融结构上观察,2022年社融的主要项目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预计主要项目增量:表内信贷增加22.6万亿,政府债券增加7.8万亿,直接融资增加4.9万亿,表外融资减少1万亿。其中,表内信贷在分项上呈现为房贷企稳,基建贷款发力,制造业和绿色贷款持续高增长。政府债发行增多是基于财政支出加码和新的减税降费,预计2022年积极财政明确发力,财政赤字率将升至3.4%左右。2022年表外融资规模预计将持续压降,考虑到《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压降速度或相对放缓。企业债融资受益于城投平台规整、投向实体经济资金增多,股票融资受益于全面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扩大开放,两项直接融资预计也将多增。
3.2 物价:CPI前低后高,PPI一路下降
2022年CPI走势前低后高,上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下半年。2022年上半年通胀风险很小,CPI总体温和,一是原油供需缺口逐季修复,油价持续上涨动力不足;二是2022年上半年非食品价格基数较高,有利于对冲通胀上行压力。然而,2022年三季度CPI可能走高至2.8%左右,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下半年非食品价格的高基数因素消退,与原油相关性较低的非食品项价格走势也回归季节性规律,向长期趋势靠拢。另一方面,由于2021年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同比(6月移动平均)出现拐点,结合能繁母猪存栏变化通常领先生猪出栏10个月的历史规律,预计猪肉价格可能于2022年二季度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构成通胀上行力。从总体上看,2022年CPI呈前低后高走势,全年中枢为1.9%。
PPI触顶后进入下行通道,预计到2022年底降至1%左右。从历史数据上看,继PPI上行通道之后,往往伴随着较长的下行通道。如:2011年7月见顶后进入14个月的下行通道,2017年2月见顶后进入长达三年的下行通道。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煤炭供需缺口推升煤炭价格上涨、限电限产影响高耗能产业等因素交织下,本轮PPI持续攀升,于2021年10月达到13.5%,创下有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展望2022年,在国内保供稳价政策、国外流动性进入收缩周期的背景下,上述三大因素均难以持续,PPI同比在高基数影响下将持续下行,预计到2022年底降至1%左右,全年中枢为6%。
3.3 广义流动性即将触底回升,2022年有望持续改善
2022年平减指数可能前高后低。GDP平减指数是对通货膨胀的综合反映,大概是CPI和PPI的加权平均,二者比值大约为6:4。从数量关系上看,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是名义GDP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差值,据此可测算得到平减指数的历史数据。2022年,PPI的波动远大于CPI,受PPI形态影响,平减指数可能呈前高后低形态。
2022年广义流动性将持续改善。我们通常根据社融增速来观察广义流动性,为进一步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将(社融增速-平减指数)定义为广义流动性指数。2022年,预计社融增速走高,同时平减指数走低,广义流动性将持续改善。
四、市场策略:股市迎来配置期,债市短期仍可为
股市迎来配置期,债市短期仍可为。广义流动性和狭义流动性表现不一,将对资产配置带来不同影响。以(同业存单收益率-MLF利率)为依据定义狭义流动性偏紧和偏松,正值定义为狭义流动性偏松,对权益类资产构成利好;负值定义为狭义流动性偏紧,债市收益率易升难降。历史上,狭义流动性偏紧对应国债高收益率;狭义流动性偏松对应国债低收益率。展望后市,广义流动性持续改善,股市迎来较好配置机会;而狭义流动性活水前多后少,债市机会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风险因素:
疫情再度恶化,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报告:《降息之后,可能还有降准——下一阶段流动性和货币政策推演》
报告发布时间:2022年1月17日
发布报告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报告作者:解运亮S1500521040002,张云杰
本文作者
解运亮,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业界导师。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参与和见证若干重大货币政策制订和执行过程,参与完成中财办、人民银行、商务部等多项重点研究课题。亦曾供职于国泰君安证券和民生证券,任高级经济学家和首席宏观分析师。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得主。首届“21世纪最佳预警研究报告”得主。
张云杰,信达证券宏观研究助理。阿德雷德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华中科技大学统计学学士。2021 年加入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侧重于研究货币流动性和物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