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她,董卿戴眼罩跑步,直呼“我不敢”

朗读者 央视频 2021-02-25


10月16至10月18日,《朗读者》进行了一次极具突破性的尝试——一场持续三天,长达72小时,联动北京、武汉、厦门三地的“慢直播”活动。

这次直播名为《一平方米》。一平方米是一个朗读亭的面积。在三天里,先后有600多位姿态万千的朗读者走进朗读亭,分享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故事。惊喜时刻发生。其中,就有着一些从事不同项目的运动员。


他们走进朗读亭,将敬意和谢意献给自己的伙伴,献给恩师,献给家人,献给梦想,也献给认真作战的每一天。



△厦门朗读亭


△北京朗读亭


“成就卓越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而我每天都在作战。”奥运冠军林清峰走进朗读亭,掷地铿锵地朗读了女子格斗运动员龙达·鲁西自传中的一段话。


很难说这是什么成功的秘诀。更多的时候,它只是对每个努力着的运动员生活的白描。


2020年对每个人来说都并不容易,体育竞技领域亦是如此。各大赛事相继延迟,东京奥运会甚至不得不推移至2021年举办。但运动员们一直在保持战斗,在比赛到来前的每一天,他们都要为之做好准备。


你是我的眼


△朗读亭|董卿与盲人运动员促膝交谈,体验戴眼罩跑步(央视频号:朗读者)


万众瞩目下,董卿试图在直播现场体验一次看不见的奔跑。“你跟着我的摆臂同步,小跑起来。”徐冬林引导。


“我不敢。”


很快,眼罩摘了下来——戴着眼罩的时候,走路都要小心翼翼,何况是奔跑。


然而,就是靠着一只手环,徐冬林带着什么也看不见的刘翠青奔跑了七年,一直跑到了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上。刘翠青说,因为徐冬林,自己还没能自如地走,就先学会了自由地跑。


每个看到他们比赛视频的人都会为之震惊:相同的摆臂、一致的步速,分毫不差。


最好的默契背后,是最深的信任。


△徐冬林、刘翠青参赛中


成为刘翠青的领跑员后,徐冬林经常自己戴着眼罩,模仿和感受刘翠青的生活。他发现,哪怕是喝水这件小事,在看不见的世界里,也成了很大的奢望。


过去七年,七个春夏秋冬,徐冬林和刘翠青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一起逛街,甚至连过年也会在一起。赛场下,徐冬林用语言向她描述周围的世界和眼前的色彩;赛场上,依靠一根间隔十公分的牵引绳,他带着她向前奔跑,信任就此建立。


徐冬林也感谢刘翠青。如果不是她,徐冬林也许会在七年前退役。在他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成绩只是全国第七。是因为刘翠青,他才得以一次次重返赛场,一次次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一次次看着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


最好的搭档,就是这样彼此成就。


△徐冬林、刘翠青携手登上冠军奖台


(读本摘选)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市里的人们啊


——金子美铃(日本)

《向着明亮那方》



偶像的力量


还在读初二的武汉女孩吴韩瑄喜欢足球。她的人生偶像,就是曾在欧洲顶级球队巴黎圣日耳曼队效力过的中国女足运动员王霜。


吴韩瑄见过一次王霜,在四国女足邀请赛上,那是王霜在国家队的第100场比赛。赛后,她激动地跑到王霜面前,求到了合影和签名。


她将一首叫做《蓝蝴蝶》的小诗,送给偶像,也送给自己:“我爱天空,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天空。”朗读完推开门的那一刻,她呆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天空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朗读者吴韩瑄见到偶像王霜


△朗读者王霜


王霜带着吴韩瑄在朗读亭外颠球:“放松一点”“稳住”……吴韩瑄脚下的球越颠越稳……



△朗读亭| 因为你,我想要变得更优秀(央视频号:朗读者)


王霜也有自己的天空。她的读本,是偶像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几年前,在巴黎,她第一次见到李娜的时候,就带着这本《独自上场》。像吴韩瑄遇到自己一样,王霜请李娜在书上签名。书中关于失败的一段话,令同样作为运动员的她感同身受。这段话,王霜是用武汉话朗读的。这个建议,来自李娜本人。


(读本摘选)


在今后的岁月里,我渐渐发现,每当我从低谷状态挣脱后,便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就像蹦极一样,坠到底的时候就是开始绝地反弹的时候。我的状态总是起起落落,一直在失败和胜利间游走。我慢慢把握到了这种规律,面对失败,我开始变得更加理性。


————李娜《独自上场》


我还可以继续


职业拳击手胡蝶的故事,听起来有点像《摔跤吧,爸爸》。她的父亲是一位拳击教练,从小她就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出拳。


胡蝶在朗读亭中的连线,也许是72小时直播中最欢乐的一幕。这个故意藏起一身肌肉的女孩,说起话来就像一场现挂的脱口秀。


△朗读者胡蝶


“拳击手不仅仅只有泰森那样的,也有像我这样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我们家开拳馆的,我从小,我爸爸就喜欢看我和别人打架。”“我的最好成绩是亚洲冠军。不是我拿不到世界冠军,是到现在还没有给我安排比赛。”


听起来快乐、自信、幽默,但是胡蝶已经有两年没有正式比赛了。


△朗读亭|不是我拿不到世界冠军,是到现在还没有给我安排比赛(央视频号:朗读者)


随着年龄和段位的增长,合适的比赛机会越来越少,加之疫情冲击,这一年来,胡蝶只能一边在拳馆工作,一边保持高强度的训练。她时刻在为重回赛场做着准备:“我觉得年龄不是问题,我还可以打,我还可以继续。”


△胡蝶夺冠瞬间


胡蝶将《老人与海》中最著名的一段,献给父亲和自己。

(读本摘选)


老人把渔叉朝鲨鱼的头刺去,鲨鱼在海里翻滚过去,死了,同时带走了渔叉。老头儿不忍心朝船边的死鱼多看一眼,它已经被咬得残缺不全了。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美国)《老人与海》


为自己而战,也为他们而战


几年前,在世锦赛、奥运会、亚运会上多次获得69公斤级金牌的举重冠军林清峰退役了。


退役前,他和家人聚少离多。最长的一次,有六年半没有和家人见面。以至于在第十届“全运会”比赛时,他的父亲林志仁竟然没有认出自己的儿子。如今,林清峰终于可以在每个节假日陪伴父母和家人。


△朗读者林清峰


现在,林清峰偶尔还会去自己工作的体育局附近练练举重。褪去冠军光环,他的新愿望,是让更多的人通过体育获得健康。


△朗读亭|不仅为教练而来,也为董卿而来(央视频号:朗读者)


林清峰要将朗读献给自己的启蒙教练。年轻时,林清峰曾因成绩不佳,差点儿被福建省队退回。林清峰十分沮丧,觉得自己不是举重的料。正是此时,启蒙教练薛元挺打电话给他,将他从放弃的边缘拽回。如果没有这通电话,也就没有后来的奥运冠军。

(读本摘选)


成就卓越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而我每天都在作战。生活就是一场战役,它始于生命第一息,终于咽气那一刻。你得与那些说“这事永远成不了”的人抗争。你需要与自己的身体抗争——当它告诉你它累了的时候;你需要与自己的头脑抗争——当怀疑的情绪悄然潜入的时候;你必须战斗,因为不能指望任何人为你而战。再说,还有那些无法为自己而战的人,你必须为他们战斗。


——龙达·鲁西(美国)

《我的拼搏,你的战斗》


生命的接力


跑步是一项极度依赖心肺功能的运动,很难想象,一名肺癌晚期患者在病床前做了跑马拉松的决定。


从2018年到2020年,他一共跑了61场马拉松,他常穿着一个印着“肺癌晚期,奔跑抗癌”字样的T恤,竭尽全力奔跑在赛场上。


△朗读亭|生命的接力,儿子跑马拉松替父亲完成百马遗愿(央视频号:朗读者)


今年10月,一个年轻的身影取代了父亲——他叫贺帅,病床前送走父亲的那一刻,他决心接力奔跑,圆父亲跑满100场马拉松的梦:“每次奔跑时,我会感觉到父亲依然和我在一起。”贺帅的父亲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用奔跑决定了它的宽度。贺帅不能阻止父亲的离开,但用奔跑留住了对父亲的爱。父亲生前,贺帅很少直白流露对他的情感,这一次,贺帅决定面对镜头,朗读《祭父书》表达对父亲的思念:“父亲,我会将你的名字你的信仰你的梦想带去我的天地。”  


△朗读亭|儿子含泪追忆已故父亲——“已无法将您忘却”(央视频号:朗读者)

(读本摘选)


这个世界太小了,已无法将你容纳。如今,你是河流,是堤岸,是源泉;你是白昼,是白昼的黄昏,是黄昏的太阳;你是世界的骨与肉,是整个世界。父亲,你不曾老去,我却想看着你变老,看着你变成个老头子,在我们的院子里给树浇水,给花浇水。父亲,我会将你的名字、你的信仰、你的梦想带去我的天地。我会在这片土地上坚强地站立。我会把曾经属于我们的世界重新带回这里。我一定会的,父亲。



————若泽·路易斯·佩肖托(葡萄牙)

《祭父书》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央视频号“朗读者”

get更多精彩与感动








主编:郭爽

▍编辑:刘梦潇

▍部分内容来源:央视综艺 朗读者


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