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12 批驳​《在学习这件事上,最好别向学霸的家长取经》

陈晨讲数学 陈晨讲数学 2022-08-22

      最近看到神文 在学习这件事上,最好别向学霸的家长取经

主要提到两点:1学霸家长普遍有中国特色虚伪,不跟你讲大实话

                         2成功者的经验经常很盲目,失败者的经验更有价值

       我完全不赞同这两个看法。

       

       首先,就我十几年教学来看,学霸家长大多数都很真诚,而学霸几乎全部都不会虚伪地跟你说套话,这里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

       一方面,很多伪学霸经常说"我其实没怎么学“之类的话,其实是因为校园攀比环境下,不够自信怕丢脸。(害怕下次考试考砸被人嘲讽)

但是对真正的高手,要想学习进步,必须对自己有深刻的认知,清楚自己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从而努力提高,提高之后多次赢得挑战建立强大的自信。对自己既然有深刻的认知和自信,就不可能说这种客套话。

       举个栗子:某次笔者带三个学生一起吃饭,当面问他们觉得谁比较强,毫无意外都认为是自己,但是他们也能客观指出另外两人身上有何值得学习的地方。

       另一方面,现在资源很多,学习中需要大量地与人协作,而要高效的协作就不能太虚伪。很难想象在学习这件事上,最好别向学霸的家长取经文中这样的人会有人愿意给他答疑。       

        (附注:至少对我,如果谁像文中这样阴阳怪气来找我学习,我会让他另请高明。

        最后,参考终极学神tao和山东人,都是非常真诚的。


        其次,成功者的经验当然比失败者更有价值。在学习的道路上,失败者只是指出了“此处有坑”,而成功者指出“对我这类型的学生而言,走这条路可以学好”。两者价值完全不对等。更何况成功者很少是纯粹的运气或过人的天赋,一般十几年的学习里,也是波澜起伏,踩过不少坑的,成功者能给出“哪些路有坑,如何克服”等更宝贵的经验。

       总的来说,成功者是克服了万难爬到了山顶的人,失败者往往在山脚下就掉坑里了,从未见过半山上的风景。单纯模仿想复制成功者的经验未必可行,但依靠失败者的经验想爬上去,几乎不可能。


      说了这么多,但参考学霸经验确实有很多误区:

      1与自己情况不符

      能学到顶尖本身是需要一定的资质的,分享者的资质可能你完全不具备。

      2过时或者环境完全不符

      我跟我一些得imo金牌的师兄聊竞赛心得,感觉他们的想法完全不能照搬到现在,竞争强度/命题方向/学校风格/资源丰度几乎与十年前完全不同了。

      同样的,美加的选手和北京的选手,四川的选手的学习经验完全不同。(因为学校不同,美国很难抽出大量时间学习,中国各省学习强度也完全不同。)

       所以要多参考最新的与自己同环境下的心得,当然越本质的东西越共通,应对考试心得年年变,学习数学本身的心得几百年变化也不是很大。

       所以最好是多看看不同人的东西,思考里面最本质的部分来融会贯通。


      我教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以前没有积累,现在每年我会找几个应届的学生写一下他们的心得,都攒起来,后来者可以借鉴一下。

      S8 2020年IMO金牌得主依嘉的学习经验谈

      S4 2020年IMO金牌得主饶睿的学习经验谈

       




(凑300字专用)


      陈晨,学而思数学竞赛主教练,教学数学竞赛已有十几年,培养多名学生获得imo金牌,近百学生进入国家集训队,也被聘参与部分国家的国家队培训工作。   


注:我为什么做这个公众号
我当年学习高中数学和物理竞赛的时候,资料相当匮乏。执教后,深感到优质的竞赛资源十分稀缺,虽然现在有不少线上课程,但缺乏完整的体系和详细的学习规划。所以希望发布一些资源:
标常规数字的思考题系列 是我觉得比较好的思考题,一般需要的知识都不多,只是对思考水平要求很高,感兴趣可以试着做做。
S学习经验交流,课程与讲义系列是我或者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感悟,以及我的课程介绍,讲义下载(所以,请不要问我报课,讲义等等事情)。
A活动系列是活动相关,一般包含当年高联、冬令营、集训队、IMO的个人解答评析;
X系列是公益视频课程,因上传困难目前打算整理好开放网盘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