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传统武术面临失传断档的危机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 关注国术
前言
传统武术是现代竞技武术的根, 是按照武术
的传统样式和自身发展规律发展着的武术, 有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传统武术指“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 的武术拳种。据1983- 1986年武术挖掘整理的材料,全国有129个拳种, 后来又增加至131个拳种。现阶段对于散落在民间的武术遗产消极的, 事实上以中国的国情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手段是缺失的, 由于武术项目未能正式列入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使武术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现今中国最有效的保护手段就是每年进行官方的传统武术竞赛, 通过竞赛的手段鼓励传统武术的开展, 提升社会对武术的关注度, 近几年传统武术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
传统武术的发展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武术工
作。国家领导人毛泽东、 邓小平号召开展武术运动, 刘少奇、 朱德、 周恩来、 贺龙等积极倡导武术运动, 对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做过重要指示 。武术运动开展活跃, 各拳种流派著名拳师汇集、 武术馆社林立, 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 有志同道合者结社习武的传统。武术社团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武术馆社在继承、 推广武术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据解放后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 大约有六十多个武术馆社。众多的武术馆社传习各拳种流派, 对武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54年, 国家体委在中央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 组建第一支武术队;1957年, 国家体委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竞赛项目;1960年12月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成立, 为做好武术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先后召开会议, 制定了武术发展的方针政策, 对武术工作的开展和武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传统武术的普及状况
近50年来, 传统武术的继承十分困难, 即便武术世家也很难做到承前启后, 传统武术的老一辈高手曾生活潦倒, 下一辈习练传统武术者多是业余, 从时间精力上没有保证, 传统武术的传承便成了问题。当前众多的传统武术拳种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套路是拳术的载体, 有的套路后继无人,随着套路的失传, 其中一些精妙手法风光不再,有些只保留套路的“外形” 而失去了其固有的“内涵”。传统武学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武术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 在大力提倡弘扬民族文
化遗产的今天, 这种现状与我们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差距很大, 许多优秀的传统武术套路面临失传、 断档的危险, 急需采取措施保护、 抢救、 发展传统武术 。
政策上对传统武术的倾斜度
传统武术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抢救和保护这一濒危遗产, 认清并清除使之陷于濒危的因素的工作, 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传统武术竞赛也是传统武术发展和继承的一种体现、 一种坚持, 因此需要一些武术组织为所有喜爱传统武术的人们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让传统武术得到更好的发扬。传统武术主要习练群体是业余民间的拳师或拳友们, 由于武术项目未能正式列入北京奥运会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使得传统武术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为了鼓励传统武术的习练者, 让他们能有坚持练下去的动力和决心, 国家武术管理部门每年组织传统武术竞赛, 通过竞赛方式给予传统武术一个根据地, 使其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 然而这仅需要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是远远不够的。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并行协调发展
中华武术是拳家积累、提炼、积淀的优秀产物, 是逐渐得到人们认可的精华, 它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传统的东西, 在当时来说是优秀的、 进步的, 但是用现代的眼光看, 有些存在弊端,且具有一定的障碍性。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传统、理解传统、 回归传统,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并使之更加现代化、 规范化 。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本和源泉, 竞技武术的发展有赖于不断地吸取传统武术的精华, 同时, 传统武术在社会上的广泛开展可以为竞技武术培养后备人才, 两者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要想使传统武术更快发展下去, 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把武术工作的重心放到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并重上, 使其共同发展, 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传统武术以竞赛为创新化发展方向
现代武术发展到今天,已形成并具备了较完善系统的竞赛体制,有全国套路锦标赛、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全国武术馆校比赛、世界武术锦标赛、亚运会武术比赛等。与现代武术竞赛相比,传统武术的比赛却是凤毛麟角, 与竞技武术比赛的重视程度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传统武术发展的系统的竞赛制度没有形成。针对传统武术的竞赛, 应有别于竞技武术, 应在符合传统武术“体用兼备” 的技术特征和“广泛适应性” 要求下建立传统武术特色的竞赛体制
传统武术竞赛体制改革的现状
现在的竞技武术讲求的是高、 难、 美、 新, 由于现在对传统武术的评判大都采用竞技武术的标准, 抓不住属于传统武术的最精髓的东西, 对原有的技术体系进行修改以适应比赛,“这种使原本异彩纷呈的传统武术从内容到形式大一统的趋势” 。要对传统武术的竞赛体制和竞赛规则进行改革, 使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走向体制化轨道。积极发挥各级武协组织的作用, 经常举办不同形式的传统武术比赛等。在内容上应倡导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基本策略 。
把武术功法的竞赛列进传统武术的比赛项目, 发挥武术专家作用, 采用高科技手段, 使传统武术竞赛沿着科学发展观方向发展。从武术功法大赛的项目来说,最初大赛只有4个规定项目和特约项目的比赛, 到目前为止已增至7项, 自选比赛项目已达30项。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已成为民间武术交流的平台 。
中国武术协会已制定了参加武术功力比赛的运动员或武术功法习练者列入《中国武术段位制》申报范围。它的出台对进一步促进全国武术功力比赛的规范化、 科学化发展, 对于继承传统武术功法、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裁判员业务水平的培训
裁判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以及整体素质很重要, 如果出现偏袒或者错误判决, 不仅仅影响裁判队伍的整体水平, 还会影响主办方的办赛质量。每次传统武术比赛裁判委员会所安排的裁判员大都来自北京市各个高校的武术教师, 大多数都是毕业于各大体育院校武术系, 在校期间习练的都是国家规定套路等竞技武术, 对传统武术知之甚少。如果不对其进行传统武术拳械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会影响评判结果。如果评判结果与运动员实际水平相差过大, 就会降低运动员对整个比赛活动的热情。在公正、 公平、 严谨等办赛宗旨的指导下, 要办好每一次正规的、 有质量的比赛, 就要有一批具有高素质、 高水平、 有责任感的裁判队伍做支撑。针对这种情况, 武术管理部门及武术协会每年对裁判员进行业务培训, 每次培训都安排不同的拳种进行再学习, 把个别运动员认为“不公平的现象” 降到最低。
以竞赛、 段位制为基础, 推动传统武术竞赛的发展
开展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工作对传统武术竞
赛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武术主管部门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经常参加武术活动的人数超过300万, 武术馆、 校、 社、 协会、 辅导站等武术社团登记在册的已有2000多家 。在每年坚持组织传统武术竞赛活动的同时, 一年或者两年组织一次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从1997年中国武术段位制试运行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协会制定并实施的一种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等级的制度。武术段位制晋升条件是根据不同年龄、 不同习武水平、 晋升年限等, 由低至高, 将市、 区、 县级以至国家级的武术比赛所取得的多项成绩为技术考评依据逐级晋升的一种形式。
传统武术走进校园
传统武术具有健体强身、 增强意志品质以及
礼仪培养等功能, 非常适合在大中小学广泛普及;现在很多大中小学都已在学校开展传统武术, 有的作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学校开展传统武术项目, 对于改变青少年体质娇弱、 意志相对薄弱、传统礼仪缺失的现象,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 大纲中明确将武术列为必修或选修内容, 但如今开展得却并不理想,要革新旧有武术教学观念, 突破旧有武术教学模式, 改革武术教学内容, 加强武术教师队伍建设,武术教学内容应遵循传统与创新、 简易性与系统性、 统一性与多样性、 健身与技击、 传承尚武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要分层次,如
以武术段位制的段级标准规范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以武术段位制的晋级、 晋段引导青少年逐步进入武术锻炼行列, 通过循序渐进的武术学习和锻炼增进身心健康,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结论
传统武术的传承和普及不足。由于各个门派、 拳种之间相互内耗, 影响了传统武术的传承、普及和发展。一方面武术主管部门资金拨发有限,另一方面武术市场尚未成熟, 武术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不强一些, 导致传统武术竞赛经费难筹集。同时, 武术竞赛也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武术的竞赛规则尚不完善。以竞技武术
的标准来评判传统武术, 不仅有碍于传统武术竞赛的公正性, 从而失去原有的传统武术精髓。
文/ 李君华
明师难遇
中医名家养生桩教学:
古人说站桩乃平均站立之位也
什么是平均站立呢?
并不是说一个简单的名词就可以概括了,而是......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性命真悟 观看《中医名家教你站好养生桩》完整教学视频
由中医,国术,修行等前辈明师为您精心准备的关于养生,健康,修行的干货教学,文章与视频。
性命不可见,唯有真悟!
推荐阅读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
对不起,我们只有精品!